“双减”背景下的家园共育有效策略
2022-05-15杨非飞
杨非飞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和家庭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双减”背景下的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方式。教师要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家园共育有效策略。
关键词:教师;家园共育;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园共育在每个阶段都会出现新的问题,在“双减”背景下的今天,家庭作为幼儿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备受关注。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家园协作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幼儿教育的发展与提升。
一、“双减”背景下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观念固化
1.消极教育观念。认为幼儿应完全顺其自然发展,不干涉不参与。
2.强制的教育观。认为幼儿是归属自己的私人物品,把成人的思想完全寄托在幼儿身上,态度强硬。
3.传统的儿童观。只重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轻视幼儿的全面发展,不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教育形式单一。
(二)家庭教育指导性弱
1.局限性大。幼儿园由于受条件与综合因素的制约,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单一,大多采取口头形式进行,比较随意,往往不够确切,缺乏科学性。
2.时效性差。幼儿园工作繁杂细碎,对于家长随时出现的问题往往不能及时给予指导帮助,日常基础的指导方式效果欠佳。
3.针对性弱。不同层次的家长和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需要指导的内容存在差异,幼儿园的指导内容大多缺乏针对性,未能有效解决家长的实际需要。
(三)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分歧
1.幼儿园应是重知識的传授还是重能力的培养。
2.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机构,过多地要求家长,忽视家长教育观念与能力的提升。
3.家长教育观念陈旧,轻视幼儿教育,家园共育实施困难。
4.家长对幼儿园不了解,导致与班上教师产生矛盾,影响幼儿日常教学和良好氛围营造。
(四)教师对家园共育的认识局限
1.教师对家园共育的认识浅显。家园共育是新时期体现科学教育观的一种教育理念,这方面教师有一些认识,但在实践工作中家长还是处于被动的状态。
2.缺乏与家长沟通的有效策略。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中,要注意技巧,但技巧不是圆滑,一味的讨好家长,是真诚与家长交流,避免产生误解,影响家园沟通的效果。
3.教师专业水平和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家园共育中,家长要反思,教师更要反思。
二、“双减”背景下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教师观念,明确角色定位
在家园沟通过程中,教师与家长是教育伙伴,其关系是平等的。因此,教师应恰当进行自身的角色定位。
1.服务者:首先要明确教育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幼儿园的工作要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
2.合作者: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和家长交流,用心做好幼儿教育。
3.指导者:面对家长,教师是服务者、合作者,也是指导者,因为相对于家长来说,在教育方面教师既有专业知识,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二)采取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措施
1.更新家长理念,培养幼儿全面发展
引导家长更新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幼儿个体差异,重视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强健的体质与良好的性格品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有针对性的与家长沟通
(1)面对重养不重教的家长,采取勤关注多交流的指导方式,让家长认识到幼儿的成长需要教养并重。
(2)总是一味把责任推给学校的家长,应采取宣传育儿知识、多帮助家长,让家长领悟家园共育的必要性。
(三)提高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
1.通过有针对性的与家长沟通,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适宜性。
利用合适的时机,主动与家长沟通,把幼儿的成长点滴反馈给家长。在了解家长需求的基础上,对于家长在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在日常沟通中有目的的与家长交流,并及时向家长介绍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
2.深入进行家访,传递科学教育方法
有目的的开展家访工作,深入幼儿家庭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通过家长开放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
在每次活动开始之前,首先向家长介绍活动的目的和计划,家长需要配合的方面等,指导家长在活动过程中如何观察幼儿。
4.开办家长学校,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方法
(1)通过问卷和日常沟通了解家长的需求,找出家长关心的问题,定期开展专题讲座。
(2)专题讨论:要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转变观念是关键。幼儿阶段分为“教什么?”“如何教?”“何时教?”作为家园研讨的问题,开展专题讨论。
(四)发挥班级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核心作用
1.组织形式多样的班级亲子活动
幼儿园亲子活动是受家长欢迎的一种活动形式,不仅能锻炼幼儿的综合能力,也能让家长直接了解幼儿在园的活动情况。
2.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家长进课堂”活动,合理利用家长资源
根据幼儿综合发展的需要,请不同职业或有特长的家长来园给幼儿组织活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有利于家园共育的顺利开展。
(五)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及时性与针对性
1.利用家庭教育录像、VCD等,有针对性的对家长进行指导
对于家长存在的普遍、典型的教育问题,可以购买专业的教育指导机构录制的录像,进行必要的指导。
2.借助网络平台为家长提供交流学习的空间
目前,幼儿园网站的运用十分普及,为了方便部分现代化家长及日常无暇与教师交流的家长群体,可以在幼儿园网站设教育园地,把教育前沿讯息、育儿观念、教师观察记录等内容发布到栏目里,供大家按需学习、讨论研讨。
(六)发挥社区优势,拓展家庭教育指导途径
联合社区开展一系列家庭教育活动,如:在社区定期开设“家庭教育咨询台”,由教师轮流执岗,为社区居民免费发放家庭教育报刊,张贴“家庭教育标语”,组织排练“家庭教育小品、话剧、文艺晚会”等娱乐性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三、小结
家园共育是“双减”背景下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在家园共育的开展中,教师要积极学习参与,了解在家园共育中双方的关系和合作地位,并积极开展各类的家园共育活动,从而提升家园共育的效果,建立双方合作交流机制,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在家庭教育经验日益更新的“双减”背景下,要不断研究探索,使家庭教育指导途径紧跟时代步伐,符合家长需求,有效促进家园共育,从而提升幼儿教育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晓霞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2003.8.
[2]陈会昌《家长与幼儿园同行》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3]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