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状况调查与培养研究

2022-05-15李智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精神三全育人大学生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融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基因,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披荆斩棘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维发力和全面推进。新时代对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提出新的要求,要寻找当前爱国主义精神状况和培育出现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增强精神培育效果的建议。培养以大学生群体为主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就必须引导他们更加理性和具有正能量。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三全育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融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基因,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披荆斩棘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爱国主义精神是调节个人与民族、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一项政治原则、道德规范,是实现中国梦的一种民族精神和情感力量。“三全育人”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种育人模式,为爱国主义精神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与方法,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三全育人”的契合性,有助于加强和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怀,让他们在坚定的爱国信念下不断奋斗,最终转化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强盛力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先“站起来”,再“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三大发展阶段,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奠基、承接和整体提升三个时期,因此可以看出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维发力和全面推进。中共教育部党组就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2016年1月发布了《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1月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在进行全民教育的过程中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积极渗透贯穿爱国主义”。

新時代对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提出新的要求,要寻找当前爱国主义精神状况和培育出现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增强精神培育效果的建议。由于以往学者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侧重于理论、经验的总结。因此,有必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建构展开实证研究。事实上,国内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培育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虽有问卷调查,但是深层次的因素分析研究不多。本文在参考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和修订了调查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一是评估所建构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性和适用性;二是描述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总体状况和个体差异;三是考察高校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大学生生态系统因素与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效果之间的的关系;四是探讨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方式。

通过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爱国情感得分优秀的人数占被试人数的比重为71.50%,爱国价值认同得分优秀的人数占被试人数的比重为66.50%。有62.30%的大学生被试爱国主义精神发展达到优秀水平。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高年级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好于低年级大学生。大学生党员的爱国主义精神明显好于非党员大学生。但是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没有差异,一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学生干部没有差异。(2)高校爱国精神培育活动是影响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因素。网络爱国宣传、同伴爱国活动、社区爱国宣传具有显著调节效应,增强了高校爱国精神培育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正向作用。(3)在高校爱国精神培育途径方面,思政课堂的爱国教育、学校组织爱国讲座和新媒体爱国宣传是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主要途径。(4)在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改革需求方面,内容要符合当前实际、社会形成良好的爱国氛围和增加实践教育是需要进行改进的地方。

在理解和接纳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中存在问题的前提下,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逻辑思路考察导致问题的原因对于将来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来看,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表现出不理性爱国的思想和行为。从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存在着高校思政课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优化,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巫待净化等方面的问题。综上所述,高校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成效显著,体现在爱国情感优秀人数和爱国价值认同优秀人数两个方面在被调查人数中的占比都较高。高校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具有优良的效果。但是研究结果表明,爱国主义精神培育也面临着课堂教学内容时代性不强、同伴之间爱国行为的影响缺乏引导、实践教育活动不足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高校思政课堂改革进程、社会环境、网络爱国宣传模式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因此,还需要采取措施提升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效能。

培养以大学生群体为主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就必须引导他们更加理性和具有正能量。让他们做到:一要教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并教会他们获得全面的专业知识;二要培养他们自主的实践精神和辩证的思维方法;三要在多讨论、多比较中引导学生把爱国热情投入到实践当中”。爱国主义教育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着手。思政课建设方面需要做到:以“当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主线,并在课程的设计中全面贯穿这条主线;以教学改革为推动力,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高效实现;穿插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和事件,提升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师的道德素质和历史素质,从专业角度为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保障。

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要利用各种公开场合和公开手段,旗帜鲜明地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直观地指出受教育人群现在的思想迷雾,做到坚定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另外,也要做好理论教育工作,充分地利用课堂教学的渠道优势。开展爱国主义隐性教育,即通过日常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逐渐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让他们对中华爱国精神更加理解和接受;广泛利用各种鲜活的形式;增强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信心和热情。

新时代我们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五个方面入手:一要在內容方面,要更加有趣味和吸引力,更加接地气,向大学生传递更多更好的爱国主义信息;二要与数据贴合,不同受众的分众化和差异化趋势,澄清谬误,及时反驳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些言论,讲好爱国主义故事;三要培养爱国的理性思维,加强爱国主义的行为实践;四要与时俱进地结合新的媒体和载体,提升教育的吸引力;五要坚持全员育人,也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人民教育的全过程。崔晓丹和彭庆红认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五组关系:“处理好情与理的关系;处理好认识和行动的关系;处理好历史传承和时代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本土爱国与面向世界的关系;在点与面的关系上,处理好示范作用和群众参与的关系”。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大学生对祖国的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高校学生才是未来祖国发展建设的主体,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保证祖国未来发展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利用这次疫情,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定他们对国家、制度、道路、理论的认同。

参考文献:

[1]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3(6).

[2]宇文利.当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中批判性思维的正向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17(08):55-59.

[3]潘春玲.新时代必须建设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J].思想教育研究,2019(12):42-45.

[4]单文鹏.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显”与“隐”[J].思想教育研究,2020(5):89-93.

[5]李琼.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4):143-147.

[6]崔晓丹,彭庆红.爱国主义教育中应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几个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5):71-75.

基金项目:山东财经大学学生工作科研一般项目,所属单位山东财经大学,项目编号2020040013。

作者简介:

李智,1992年3月,男,汉族,山东济南,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毕业院校及专业:南昌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学,工作单位: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精神三全育人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浅谈博物馆爱国主义素质教育的开展
爱国主义精神发展中儒家忠德思想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