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压迫控制出血在中央型前置胎盘手术中的应用
2022-05-14章贵莲
曾 祯 章贵莲 肖 诚
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江西赣州 341000
随着剖宫产应用率的逐步提高,高龄产妇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常见,这大大增加了产妇前置胎盘的发生风险。随着临床对于出血控制和治疗手段的不断丰富,相关的止血治疗效果也不断改善[1]。在前置胎盘患者的手术初期实施有效、安全且快速的手法压迫止血,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同时,作为一种产科常见并发症类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0.24%~1.56%,而中央性前置胎盘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前置胎盘类型,该疾病的发生会直接受到产妇生育年龄过高、剖宫产、辅助生殖等方面影响。前置胎盘会增加产后出血、血窦异常闭合和胎盘剥离等问题,影响围术期正常止血治疗效果,直接威胁产妇和新生儿的监控[2-3]。临床中对于中央性前置胎盘更多倾向于通过直接的方式开展止血治疗,并对相关疾病因素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同时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情况出发配合增强性止血治疗,而这也是一种创新性的治疗方法[4]。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法压迫控制出血在中央型前置胎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行中央型前置胎盘手术治疗的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中,年龄23~38 岁,平均(30.23±5.92)岁;孕次1~4 次,平均(2.53±1.02)次。观察组中,年龄25~37 岁,平均(30.19±5.66)岁;孕次1~5 次,平均(2.87±1.11)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全部观察对象均确诊为中央型前置胎盘,且符合《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专家共识》[5]以及《前置胎盘的诊断与处理指南》[6]中关于“中央型前置胎盘”的诊断标准;②孕妇均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依从性良好,能够配合随访观察;④全部孕妇均为单胎妊娠。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脏器系统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患者;②合并产科并发症患者;③合并产后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者;④临床资料不全或中途退出临床研究者。本研究目的和过程均经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手术方式,给予卡贝缩宫素(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024),止血钳钳夹子宫切缘;若胎盘部分剥离后出血多,则立即徒手剥离胎盘,局部缝合胎盘剥离面及子宫下段,必要时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宫腔填塞加捆绑缝合。
观察组在常规止血操作前行手法压迫控制出血,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迅速整体抱出子宫,暴露于腹壁外,双手环抱子宫下段,用拇指食指及时按压子宫血管区域组织,压迫子宫动脉及上行支部位,并让子宫体整体前倾近90°;压迫后给予充分时间进行后期处理,方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指标 采用称重法[7]进行测量失血量,公式为失血量(ml)=[胎儿娩出后接血敷料湿重(g)-接血前敷料干重(g)]/1.05(血液相对密度g/ml),对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 出血量进行测量分析;同时统计分析两组的输血量、卡贝缩宫素用量、手术时间等。
1.3.2 并发症情况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子宫复旧不佳、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3.3 新生儿Apgar 评分采用新生儿Apgar 评分标准对两组新生儿出生1、5、10 min 时的呼吸、外貌、应激反应、脉搏、肌张力等情况进行评定,总分10分,评分越低表示新生儿窒息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观察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 出血量、输血量、卡贝缩宫素用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观察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观察指标的比较(±s)
组别例数术中出血量(ml)术后2 h 出血量(ml)输血量(ml)手术时间(min)卡贝缩宫素用量(μg)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50 50 132.12±22.12 371.55±31.42 44.060<0.001 52.44±7.73 98.63±11.32 23.827<0.001 723.23±45.23 1324.23±66.12 53.048<0.001 31.21±3.32 62.34±7.23 27.668<0.001 212.43±23.12 432.55±34.12 37.765<0.00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对照组中,3 例切口感染,5 例子宫复旧不佳,2例继发性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中,1例子宫复旧不佳,1 例继发性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同时点新生儿Apgar 评分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5、10 min 的Apgar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点新生儿Apgar 评分情况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不同时点新生儿Apgar 评分情况的比较(分,±s)
注 与本组出生1 min 比较,aP<0.05
组别例数出生1 min出生5 min 出生10 min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50 50 7.36±0.42 6.67±0.41 8.313<0.001 8.89±0.46a 7.93±0.27a 12.727<0.001 9.98±0.05a 8.72±0.21a 41.273<0.001
3 讨论
前置胎盘是一种产科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类型之一,该疾病的发生会大大增加产妇的分娩风险,并诱发妊娠晚期出血等问题[8-9]。因此,加强前置胎盘产妇分娩术中和术后出血风险管理,降低患者的出血量和出血发生率也成为产科临床关注的焦点问题[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输血量、卡贝缩宫素用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5、10 min 的Apgar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手术过程中实施手法压迫控制出血对于患者的出血量控制效果更好[12-13]。相较于用橡胶管套扎子宫下段或者卵圆钳钳夹子宫下段等止血方法,其操作更加简单易行,效果更加理想[14-15]。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手法压迫控制止血能够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配合子宫肌层压迫,会形成横向机械作用[16-17],以这种方式挤压患者子宫壁血管能够提高血窦的闭合速度,抑制子宫肌缺血现象的出现,进而促进子宫的正常收缩,最终获得最好的止血治疗效果[18-19],同时这一止血治疗方法相对用药量更少,因而更加符合经济效益,患者依从性更优。此外,这一止血方案的宫腔暴露时间更短,因而感染发生率更低,可以避免继发性出血发生,切实保护了患者安全[20]。
综上所述,在术中出血最为凶险的中央型前置胎盘手术中选择一种快速、安全、有效、可控的止血方法,对于保证患者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手法压迫控制出血治疗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及临床用血,最终提高手术救治水平,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该方法简单、快速、安全、显效、经济、科学,推广将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