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运动不良在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手术后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5-14刘帅
刘 帅
山东省单县海吉亚医院 274300
随着近年来外科手术以及麻醉技术的日益发展、完善,全麻气管插管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属于外科临床常见麻醉方式[1]。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少数患者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声带运动不良,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持续性声音嘶哑、吞咽疼痛以及饮水呛咳等。若术后可对其进行早期准确的诊断并开展针对性处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为其术后康复创造有利条件。鉴于此,本文通过探究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手术后声带运动不良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手术后声带运动不良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全麻气管插管后出现声带运动不良的43例患者,作为运动不良组。另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全麻气管插管后未出现声带运动不良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治疗;(2)均为成年人,男女不限;(3)无临床病历资料的缺失。排除标准:(1)接受声带息肉、喉癌以及下咽癌等咽喉部手术治疗者;(2)意识障碍或合并精神疾病者;(3)研究期间因各种原因退出或失访者。所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获悉并核准。
1.2 方法 (1)一般资料采集:通过医院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完成对所有受试者一般资料的统计、记录,主要内容涵盖下述几项:①年龄;②性别;③BMI;④吸烟史;⑤饮酒史;⑥受教育年限。(2)手术情况:主要是借助医院的病历系统进行相关资料的采集,包括手术及插管持续时间≥3h、困难插管、手术类型以及环杓关节脱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涵盖年龄、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受教育年限)以及手术情况(涵盖手术及插管持续时间、困难插管、手术类型以及环杓关节脱位)。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 运动不良组年龄≥60岁例数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以及受教育年限对比差异均不明显(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n(%)]
2.2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运动不良组手术及插管持续时间≥3h、困难插管、环杓关节脱位例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类型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n(%)]
2.3 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手术后声带运动不良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手术后声带运动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手术及插管持续时间≥3h、困难插管以及环杓关节脱位(均OR>1,P<0.05)。见表3。
表3 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手术后声带运动不良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喉运动障碍会引起声音嘶哑、饮水呛咳以及呼吸困难等一系列喉功能异常,进一步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产生严重影响,病情严重者甚至有死亡的风险[2-3]。其中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具有一定的声带运动不良风险,从而可能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已受到临床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共同关注。关于声带运动不良的原因,目前主要分析可能和神经损伤、关节运动异常以及神经肌接头处病变等有关,且以喉返神经麻痹以及环杓关节运动障碍最为常见[4]。常规喉肌电图是临床上用以初步定性筛查声带活动不良的重要手段,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因此,如何有效防治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声带运动不良在改善患者预后中极其重要。尽管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声带运动不良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普遍预后较佳,但声带运动不良的发生以及进一步诊治可能会对患者的身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有效避免其发生显得尤为重要,亦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结果显示,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手术后声带运动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手术及插管持续时间≥3h、困难插管以及环杓关节脱位。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手术及插管持续时间的延长,困难插管以及环杓关节脱位的发生,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手术后声带运动不良发生风险增加。原因可能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机体免疫力以及抵抗力随之下降,手术耐受性亦有所降低,加之患者普遍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继而可能增加手术的难度,进一步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最终增加患者手术后声带运动不良的概率[5]。此外,随着手术及插管持续时间的延长,相应导致了麻醉插管压迫声门下喉返神经的时间增加,进一步导致其损伤的发生风险增大,最终引发声带运动不良[6]。困难插管患者往往需接受反复插管,继而可能出现喉返神经及气道损伤,进一步增加声带运动不良的风险。环杓关节脱位作为声带运动不良的主要原因,目前已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得以佐证,且Rubin等[7]的研究报道指出,所有声带运动不良的患者均应考虑杓状软骨脱位诊断情况。故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重视上述影响因素,把握准确的插管体位以及规范操作,完善麻醉相关管理,尽量缩短插管以及手术时间。特别重视年龄较大的患者,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降低声带运动不良发生率的目的。然而,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糖尿病患者属于环杓关节脱位的好发人群之一,同时,插管本身操作以及手术损伤喉返神经或迷走神经等亦可能引发环杓关节脱位,而本研究并未对相关环杓关节脱位患者的原因加以区分对比,从而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发生偏倚。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增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对照试验,继而获取更为准确、可靠的数据。
总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手术后声带运动不良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手术及插管持续时间、困难插管和环杓关节脱位,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手术及插管持续时间的延长、困难插管和环杓关节脱位的发生,声带运动不良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