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探析

2022-05-14张阿芬苏天高廖亦彩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阶段院校中职

张阿芬 苏天高 廖亦彩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福建 泉州 362500)

“中高本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指通过职业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或职业本科教育三个教育层次之间的人才培养衔接贯通,实现一体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机制。其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统筹协调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课程衔接体系为基础和重点,落实培养目标、专业(群)设置、教学资源、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校地合作等各领域有机衔接,推进中高本一体化协同发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目标是:到2025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办学格局更加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1]

落实“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发展目标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得到有效解决。一是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接续不畅问题。纵观我国职业教育,普遍存在中职、高职和本科之间缺少沟通交流、人才培养各自为政,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缺乏衔接贯通,不必要的重复学习或漏学必要内容的现象,导致学生职业能力接续不畅,影响其职业生涯统筹规划。二是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学生在中职、高职阶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社会岗位,特别是有多层次能力需求的岗位适应性不够强,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中职、高职、本科联合研制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各层次之间的连通和承接,能够使学生更加顺畅、无重复、无拖延地实现知识体系积累和能力层级有序衔接、递进,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和层次、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搭建中高本进阶式人才成长通道,提升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有利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多样化成长,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

二、构建中高本衔接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实施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贯通人才培养,需要政、校、行、企联袂推动,尤其需要中职、高职和本科院校之间加强沟通协作,共同研究制订中高本衔接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确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在中职阶段、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有机衔接各自教学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成立办学联盟、深化产教融合,做好组织架构衔接,为中高本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提供组织保障

强化中职学校在职业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巩固高职院校的主体地位,稳步推进职业本科教育,以高职院校为牵头单位,向前对接中职,向后与本科衔接,适时组建“N+1+X”(N 所本科高校、1 所高职院校、X 所中职学校)中高本衔接办学联盟(或分区域“1+1+X”办学联盟)。根据社会对专业(群)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作为中高本衔接的枢纽,一个专业(群)可分别对接1-3 所本科院校和若干所中职学校,组建专业(群)中高本衔接办学联盟及产教融合联盟,为中高本衔接贯通人才培养、一体化协同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建立长效的校校协同、校企互动机制,落实校校、校企职责、分工与合作,落实中高本衔接贯通培养人才机制,保障中高本衔接学生和办学联盟、产教融合联盟各参与方的根本利益。各职业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就业创业、队伍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深度合作,校校、校企共建专业(群)。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以构建校企发展共同体为导向,在人员招聘、员工培训、技术服务等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并吸引行业企业优势资源集聚到中高本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项目;以“学界+业界”双导师、多主体协同育人、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促进就业创业等具体措施为抓手,实行校校、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成果共享制度,形成校校协同、校企良性互动机制,丰富中高本衔接贯通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形式,并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

(二)联合研制以课程衔接体系为重点的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夯实中高本衔接贯通人才培养基础

1.以构建中高本课程衔接体系为基础和重点,实施中高本贯通培养人才,推进中高本一体化协同发展中高本课程衔接体系的实质是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的接续[2]。

由高职院校牵头,联合中职、本科及相关企业组成专业(群)建设小组,共同研究制定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其基本思路是先区分不同层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该面向的工作岗位,这些区分应由企业的岗位专家来完成。[3]人才培养方案遵循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导向,清晰设置职业能力和学历层次的向上通道,中职阶段重点开设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操作类课程,夯实操作技能,强化其基础地位;高职阶段重点开设技术技能应用类课程,注重专业理论支撑,提升操作技能,熟练技术应用并树立技术创新意识,巩固其主体地位;本科阶段开设技术技能应用及研究类课程,并深化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扎实技术应用并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体现其知识积累与能力进阶,并为学生后续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发展打下基础。

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落实“五育并举”为导向,按照“五平台+”思路构建,即构建以“公共基础”课为基础平台的素质教育+以“通识课程”为成长平台的德育教育+以“专业方向课或专业群融通课”为支撑平台的专业基础教育+以“专业核心课”为提升平台的能力教育+以“职业拓展课和跨专业自选课”为拓展平台的职业适应教育的五平台课程体系。

2.研制核心课程标准,并做好中高本教学标准衔接,做实中高本衔接贯通人才培养

中高本衔接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中高本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衔接和学生学历提升,其实质和内涵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体现知识的积累和职业能力的递进、提升和拓展。

要科学合理确定各专业在中职阶段、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的核心课程标准,避免不能支撑知识和能力进阶的课程内容重复。

按照专业群一体化设计中高本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更能适应按类招生和复合型人才需求趋势,还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岗位适应性。

3.一体化设计各学段考核评价标准,强化过程管理,保障中高本衔接贯通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六年一体化的学习辅导、成效与考核、学生资助、就业指导等机制。设立三阶段统一的综合测评体系,将学生在中职阶段、高职阶段、本科阶段取得的荣誉称号、学分绩点、竞赛奖励等,纳入整个培养阶段综合测评考核体系,完整考核记录认定学生学习全过程与学习成效。中高本协同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融入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社会评价元素,形成企业、行业(协会)、合作学校等共同参与的组织体系和质量保障系统;中、高、本各合作院校全面实施学生、教师、校内、校外及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质量监控评价系统,将过程与结果、学校与学校、校内与校外教学质量管理有效结合,全面保障中高本衔接贯通培养人才质量。

(三)健全转段、退出与接续培养机制,建立学习者自主选择平台,拓宽中高本衔接贯通人才培养发展空间

在中职和高职阶段设计退出通道,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自主选择意愿,既不影响中、高、本各阶段的人才培养工作安排,又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平台。学生在中职或高职阶段申请退出,继续完成该阶段的学习要求,均可以获得该阶段的毕业文凭,选择就业有文凭,就业后需要继续深造提升学历层次也有通道。

中高本贯通培养计划突出中高本有机衔接,各学段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一体化整体设计,具有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利用衔接过渡时间、将职业素质培养和专业技能训练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等优势,分阶段培养目标更加明确,职业技能分层递进更加突显,体现“可升学、可就业、可接续”理念。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职业生涯规划,在中职和高职学习两年之后均可以做出继续深造获取更高层级文凭或者退出学习获取本层级文凭的决定。若在中职学习2 年后,申请退出需在中职再修1 年(修满三年),完成中职相关学习要求,达到中职毕业条件,可以获得中职毕业文凭;升入高职再学习2 年后,仍然可以申请退出,申请退出同样需在高职再修1 年(修满五年),完成高职相关学习要求,达到高职毕业条件,可以获得高职毕业文凭(如图1)。

图1 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及退出机制

同时,对中职、高职阶段选择就业的学生,依然保留经过考核认证后可以接续进入“中高本衔接”项目的资格。

(四)健全师资队伍共建共享机制,打造多元结构教学团队,为中高本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融合行业企业、学校(中职、高职、本科)各方资源,学界、业界优势互补,中职、高职、本科分工合作,打造多元结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为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是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大师、高级管理)、能工巧匠进校园授课、指导。根据中、高、本三个阶段职业教育的特点,选聘行业企业技术专家等到校上课,突出将行业企业需要的最新技术、工艺及标准需求等融入课堂教学与实践,提升教学针对性。

二是学校教授(名师)下企业做项目、联合技术攻关或指导技术操作。根据企业的研发需求等,选派技术水平高、掌握行业前沿理论动态的教师到企业联合做项目,同时掌握行业企业的最新业态和最新需求,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三是行业企业、学校共同打造中高本一体化师资队伍,并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职业培训各领域全方位合作、共同发展。实施行业企业人员互兼互聘制度,畅通双师型教师流动与使用渠道。

(五)建立制度保障,推进中高本衔接贯通人才培养

1.出台制度,指导规范中高本衔接贯通人才培养

建议研究出台“中高本”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相关政策制度,指导规范中高本衔接贯通人才培养工作,对“中高本衔接”举办院校、招生指导专业及招生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研制要求、人才培养过程管理、学籍管理、质量监督与管控、转段与退出管理及中高本院校职责分工协作要求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2.启动中高本衔接贯通人才培养试点工作

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制度的框架下,可由“中高本”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课题研究院校递交中高本衔接贯通人才培养试点改革方案,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实施,试点改革方案需明确招生专业(群)、招生人数和中高本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方案、中高本院校人才联合培养协议等内容。

3.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参与试点的院校要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中职、高职、本科院校等人员组成的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机制,具体指导试点工作,统筹、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问题,推进并总结试点工作,为规范扩大“中高本”衔接人才培养提供决策参考。

综上,按照“产教融合、贯通培养,合作共赢”及“可升学、可就业、可接续”思路,推进中高本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改革,将成为落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之“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

猜你喜欢

阶段院校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Open science:The science paradigm of the new era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