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对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的可视化分析

2022-05-14杜宜航胡元会张雪松石晶晶朱雪萍杨亦含段城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发文图谱中医药

杜宜航,胡元会,张雪松,石晶晶,周 玉,朱雪萍,杨亦含,段城林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65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 ≥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 ≥90 mmHg,包括血压正常但曾明确诊断高血压且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老年人[1]。随着老龄化的进展,老年高血压病人逐年增加,预计至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0%[2]。中医并无老年高血压病名,但根据症状表现将其归为“眩晕”“中风”等范围,中西医治疗高血压能有效改善症状,控制血压且副作用少,能有效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3]。CiteSpace是用于绘制科学知识图谱、显示学科研究历史和研究热点趋势的软件[4]。中医疗法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现运用CiteSpace 5.7.R2软件,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为检索数据库,通过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回顾以往研究内容,挖掘目前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的研究热点和方向,并预测发展趋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检索CNKI数据库,采用高级检索模式,检索条件设定为:主题词=“老年高血压”AND全文=“中医”OR“中药”OR“针灸”,检索时间设定为建库至2020年11月1日,设定“中文”“相关文献”“模糊”等检索条件。通过阅读文献摘要筛选文献,纳入标准: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经验探讨、基础实验、理论探究、综述、Meta分析等期刊论文或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排除标准:重复发表、网络首发类、报纸会议类、科普宣传类或者与检索主题相关性小的文献。最终共纳入文献1 697篇。并将纳入的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以download_***.txt格式命名。

1.2 数据分析 采用CiteSpace 5.7.R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对所得数据进行首次格式转换,软件基础设置:时间跨度设定(TimeSlicing):1979年1月1日—2020年11月1日,时间切片为1年,节点类型先后选取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合并相关同义词,如:老年高血压与老年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与阴虚阳亢型等,先后依次绘制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的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图以及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时区分析可视化图谱。

2 结果

2.1 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发文时间分析 发文时间分析能够反映该领域的研究关注程度以及发展水平。共纳入文献169篇,通过对其发文年代的分析,可以将其分为3个阶段。1983年前无研究文献,故未计入图谱。第1阶段,1983年—1996年,关于中医疗法防治老年高血压的年发文量基本都在10篇以下,发文量较少并且多在理论探讨方面,临床研究较少,这与当时老年高血压的发病人数少以及中医药的现代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第2阶段,1997年—2009年,发文量缓慢增长,多在10~50篇,发文量年份之间变化不大,基本保持稳定;第3阶段,2010年以后,年发文量持续上升,呈现突破增长,保持在100篇以上,并于2017年达到了峰值164篇,此后发文量有所回落。由于2020年发文量统计至11月,故发文量仅95篇。详见图1。

图1 1983年—2020 年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年发文量变化趋势图

2.2 作者共现网络图谱分析 作者共现分析可以反映出当前该领域研究核心团体成员和研究合作情况[5]。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n=0.749× ηmax(即最高产作者的发文量),本研究ηmax=22,经计算得到核心作者共29人,发文量191篇,未达到普赖斯定律50%的数值,说明在中医疗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相关研究领域未形成具有权威和带领作用的作者群体[6]。作者网络共现图谱节点数为709个、连线数为507条、密度为0.002,图谱节点显示越大,则作者发文量越多,连线的紧密程度反映合作状况,密度大小体现的是团队联系[5]。通过对图谱的分析,发现中医药领域中研究老年高血压形成的团队较少,主要有以郭伟星、李浩、杨传华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其发文量均在10篇以上,但团队之间相互联系较少,未形成较大的合作团体。详见图2。

图2 作者合作网络知识图谱

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郭伟星(见表1),共22篇,其团队研究内容主要是补益肾气法对于老年高血压病人激素调节作用和老年高血压病人肾气亏虚证证候规范建立方法[7]。2007年其团队研究发现益肾降压颗粒对于激素诱导的肾气亏虚小鼠的腺体组织有一定恢复作用[8]。2009年提出肾气亏虚是老年高血压的基本病机特点和常见证候类型[9]。并于2011年开始推动老年高血压肾气亏虚证诊断标准规范化建立[10]。近几年其团队成员研究重点为肾气亏虚证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激素水平变化[11]。李浩团队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特点以及不同证型老年高血压的血压负荷特点[12]。杨传华团队的研究主要为补肾和脉方对单纯收缩期老年高血压病人心室肥厚和血管结构的影响[13]。

表1 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文献发文量≥5篇作者

2.3 机构共现网络图谱分析 机构网络共现图多能反映地区之间学术研究合作情况以及不同研究机构的研究重点。机构共现图谱(见图3)显示,节点(代表发文机构)数共568个,连线数(代表合作情况)共127条,密度0.000 8,说明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研究机构数量较多,但机构之间联系较少,尚未形成具有地域合作性的研究团体。其代表机构分别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研究机构多集中在山东、北京、江苏、上海等地区,多为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机构合作,跨地区之间合作相对较少,仍需进一步加强。多为公立性质医院或者中医药大学,以社会资本为主的仅有1家,说明研究力量仍以国家扶持和大学科研力量为主,社会资本对其投入较少,并局限于地域局部,尚未出现具有影响力的跨地域合作团体。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发文量≥6篇的研究机构详见表2。

图3 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文献机构合作网络图

表2 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文献发文量≥6篇的研究机构

2.4 关键词分析

2.4.1 图谱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分析可以研究分析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的研究热点和方向,并且了解相关研究热点之间的关联性。本次关键词共现(见图4)共得到图谱节点数606个,连线数为1 263条,密度为0.006 9。频率越高则说明该研究热点越被重视,中心性的高低反映了节点在所在研究领域中所起基础作用的大小,中心性越大说明该节点具有转折性意义和枢纽作用[14]。共有7个关键词的频次>50次。中心性≥0.10的共有8个,分别是:老年高血压、高血压、老年人、中西医结合、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药疗法、阴虚阳亢、临床观察。

图4 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文献关键词的共现网络

通过对频率和高中心性的关键词(见表3)对比发现,老年高血压研究特点多关注的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我国有超过半数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病,并且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主[15]。李浩等[16]通过采用随机双盲法研究发现,降压胶囊通过调节病人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水平及血浆神经肽Y(NPY)浓度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较好。

研究方法多以随机对照临床观察为主,中医证型主要有阴虚阳亢证和肾气亏虚证。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女子七七、男子八八肾气皆虚,肾阴不足则无以制阳,阴虚阳亢则龙雷之火妄动,在临床可见头晕耳鸣、腰酸腰痛、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弦数等。程苗苗等[17]分析了1 018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发现阴虚阳亢证是老年高血压病中最常见的证候,其次有阴阳两虚证、瘀血阻络证等。阮小芬等[18]对438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证候分型发现,肾气亏虚证是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病基础,并且更多见于男性。赵联秀[19]发现补肾为主的方药如菟丝子、枸杞等对于老年高血压降压作用明显。

合并症状主要有眩晕和失眠,选用方剂主要是天麻钩藤饮。李海聪等[20]通过艾司唑仑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人睡眠障碍后,发现焦虑烦闷情绪得以改善,血压水平波动幅度减小。天麻钩藤饮主要用于治疗肝肾不足、阴虚阳亢所导致的头晕头痛、耳鸣、舌红、脉弦数等,有滋阴平肝之功,临床上多用来治疗老年人阴虚阳亢型高血压[21]。苗灵娟等[22]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天麻钩藤饮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于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和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效果优于单纯硝苯地平控释片。雒芳玲等[23]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天麻钩藤饮能有效降低阴虚阳亢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明显改善中医证候。

治疗方法以中西医结合为主。“中西医结合”这一关键词在1994年就已出现,频次为190次,中介中心性大于0.10(0.15),是联结中的关键节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直都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见表3)。西药降压有着降压效果强、速度快、服药简便、维持时间长等优点,但也存在需要终身服药问题,部分病人症状改善不明显等缺点,中医学更强调“天人相应”和“整体论治”,更多关注老年人整体的身体症状表现和精神情绪,两种医学互相配合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24]。

表3 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研究中文文献频次排名前30位关键词

2.4.2 聚类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基础上,采用LLR对“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15个类别,聚类图谱见图5,导出聚类明细表(见表4),提取关键标签并对其内容进行归纳,模块聚类值Q为0.4717(>0.3),聚类平均轮廓值S为0.786(>0.5),说明此次聚类有效可信[25]。根据聚类标签内容可将其归属于5个研究方向,主要有辨证论治、临床研究、合并疾病、中西医结合、药物机制等,辨证论治包括中医理论探讨、名老中医经验、临床应用等内容;临床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生理病理临床指标分析等;药物机制主要是对已应用或未大规模应用的中成药、中药注射液、西药的疗效和指标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包括在西药降压基础上联合中药后的再评价等。

图5 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文献关键词的聚类网络

表4 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文献关键词的聚类分析

2.4.3 关键词共现时区视图和突现 时区视图(见图6)侧重于探究关键词变化的时间趋势和规律,关键词突现(见图7),主要是通过词汇增长速率从而能够反映最新兴起的或者持续受到关注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关键词突现和时区图分析,不仅可以了解该领域历史研究状况,而且可以预测研究热点和趋势。

图6 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文献关键词的时区图

图7 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文献关键词的突现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仅有收缩压和松龄血脉康两个关键词突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这一关键词在2003年又重新突现并持续到2010年结束,可见单纯收缩压高作为老年高血压主要特点在2010年以前一直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1997年王世伟等[26]采用松龄血脉康治疗老年高血压35例,表明松岭血脉康对于老年高血压有明确疗效。

2003年—2015年主要研究热点在于中医药的辨证论治、肾气亏虚证探讨和临床试验药物疗效评价等,从单纯理论探讨向寻求临床证据转变,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重要特点,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更符合老年高血压的发病和论治。21世纪初,开始了对肾气亏虚证老年高血压的相关研究,并出现了以益肾降压颗粒为代表的基础实验研究。赵立群[27]发现益肾降压方可能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降低血浆血栓素B2水平,同时升高一氧化氮、前列环素等机制调节血压。

2015年以后抑郁、血管内皮、心功能逐渐成为老年高血压研究的热点。临床研究进一步深入到发病机制探讨,同时也开始注重老年人的情志因素,更加体现整体论治的特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独居老人不断增多,高血压又是一种慢性发展疾病,影响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日久可出现孤独、抑郁、焦虑等情绪。研究表明,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动态血压稳定性差[28]。而中医学强调整体辨证,更加注重从情志、生活习惯等多方面调节生活状态,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症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提高疗效方面优势明显。宋籽良等[29]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状,在积极降血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肝解郁干预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血压状况。刘小彩等[3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肾虚肝郁证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症病人可进一步改善血压和抑郁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血管内皮可以分泌内皮素1等因子收缩血管以及一氧化氮等舒张血管来调节血压[31]。李洁等[32]通过对132例肾虚血瘀型老年高血压病人研究发现,补肾活血汤可以改善血压,可能与其能使内皮素下降和一氧化氮升高有关。杜柏等[33]对118例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病进行临床研究,发现老年阳虚病人左室扩张和肥厚较阴虚病人明显,阴虚证、阳虚证、阴阳两虚证病人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增加。

3 讨 论

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CNKI中与中医疗法治疗老年高血压有关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分别从发文时间、作者、研究机构以及关键词等方面绘制直观图谱,展示该领域研究历史、当前研究热点以及预测未来研究趋势。根据文献期刊发表时间和数量来看,中医疗法治疗老年高血压在21世纪才开始受到重视,并逐渐从快速增长期向稳定发展期过渡,跨地区之间合作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热点包括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研究以及药物机制探讨。存在问题主要有研究团队合作少,缺少跨地区交流,多局限在临床观察和药物评价方面,对于基础研究、发病机制和经验继承方面探究不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老年人心理问题研究、名老中医经验继承以及基础实验研究可能是该领域研究热点。

猜你喜欢

发文图谱中医药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图表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