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环境营造研究
2022-05-14李振强
李振强
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不仅是人类文化历史的积淀,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国务院自1982年开始,分三批公布了共计99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到2009年,已公布历史文化名城110座。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彰显着我国灿烂的文化与光荣的传统。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对于当代人来讲十分重要。人们在对历史文化名城内涵进行界定时通常会更加关注城市的格局、建筑遗产、文物遗迹等这些物质性的文化遗产,在其保护过程中更关心的也是物质层面的保护,并将这一方面看作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重点。事实上,除了这一部分需要进行重点保护以外,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是同样值得保护的,它们依附于各种物质形态,所具备的历史文化并不亚于任何一种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血脉的延续,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地位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其的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终究和其他文物保护不同,需要不断向前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所在、根脉所系。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来讲,城市和建筑文化遗产可以归为城市的物质文化系统,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时期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将人与城市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反映出来;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属于城市的精神文化系统,反映的是人们的心态观念,其与人们的价值观念息息相关,如传统戏剧、曲艺、民俗等这些均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们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
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中的物质资源被保护得很好,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问题,却很少涉及。由此可见,历史文化名城中最能彰显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得到发展和弘扬,其应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一面,甚至应该走向更高更广的舞台。
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系统包含城市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系统,其主要作用包括以下三点。
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
城市的发展与文化背景及历史传统息息相关,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它们有自己的思想理念,并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和风貌。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很多民族学家、社会学家以及艺术学家都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建筑空间中,都有所渗透。
在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对地域差异、思想文化差异以及历史阶段差异的研究,因为这三者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完全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一代又一代的智慧结晶。对历史文化名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实际上也是在传承和发展华夏民族精神。
承载历史信息的作用
对于非物质文化遺产而言,历史价值是其具有的核心基础价值,是在其历经时间积淀后被赋予的珍贵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反映出珍贵的历史信息,可以作为体现历史文化名城时间的印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体现出了当时人类活动的特征,具有传承历史信息的价值。该价值与作用主要体现为:
1.无形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其中无形文化能够体现出某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价值取向与社会风俗。
2.有形物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历史价值内容最显性、最根本的体现主要集中于当时社会的创造水平、物质财富、加工水平及生活资料等。
3.时空坐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无形中可为历史研究提供可视化的、具象的时间与空间坐标。历史记载文献往往会对时间、空间等内容信息有所缺失或模糊记载,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某些重大历史活动、历史事件的见证,可以体现出历史事件、活动、人物的具体时间与空间。
4.还原历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现存的历史文献资料的有效补充与完善。当代人对历史的研究与追溯主要依靠历史时期所保留的文献资料,但部分文献资料在经过长时间的记载、转载、流传与摘抄后,会导致精准性的丧失或偏移;还有部分文献资料或残缺或存在偏差,抑或是摘抄或记录者将个人情感带入文献制作中,导致文献记载中存在与历史客观事实相矛盾或背离的地方,这也就使得不同历史文献对同一事件或同一时期的记载存在矛盾等问题。因此,对历史的研究不能仅以文献记载为准,还需要通过多方面进行验证与补充,而历史传承所保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有效弥补与解决文献记载问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文献记载进行印证可以更精准地还原历史与历史城市的面貌。对于久远的、未遗留大量实物与文献记载的历史时期,也只有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够初探其原本的风采。
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与定性不仅需要该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还需要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同时还要一直处于使用并发展的状态,其经济与社会形态也就自然会不断发展与变化。社会的发展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动力,经济发展是居民生活环境改善的关键因素,社会、经济与居民生活的进步是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生命线。
在现存的历史文化名城中,由经济发展所形成的数量远超由政治、军事、交通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名城。而就历史文化名城的经济发展体系而言,旅游是其重要的核心经济项目之一,也是其所具备的经济发展优势之一。作为“无烟工业”“无形贸易”的旅游产业,不仅可推动当地的经济效益与发展,还可帮助城市形成文化品牌,提高城市的影响力与社会地位,可以说其是综合性较高的经济产业之一。而调查显示,历史文化名城所迎接的国际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除了游览中华文物古迹与风景名胜之外,还有感受民族风情和欣赏传统戏剧、杂技、武术、雕塑等,以及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活动、庙会、社火活动氛围等。因此,如果要良好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经济与旅游,不仅要做好文物古迹与风景名胜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族文化艺术的价值,做好保护与宣传工作。
历史文化名城中,通过客观物质实体所体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然具备可以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价值。以榆林匠作彩画为例,其创作之初的根本目的是想保护建筑构件,而在使用过程中其保护功能在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还创造了新的附加价值。在漫长的传承与发展中,榆林匠作彩画的附加价值甚至超出了原有价值,相较于保护与美化宗教建筑构件的功能,其更重要的价值是寺庙建筑与环境共同构成的旅游资源,赋予了游客更加丰富、更加赏心悅目的观赏体验。例如,无量殿、东岳庙、延安清凉山上部分明清建筑等。
文化环境营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研究
在城市人类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彰显了城市的历史变迁与特征,融合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形态较为具象,例如,城市的空间格局、文化古迹与建筑风貌等,可以直接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人们可以真实触碰到。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被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例如,各种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等。它们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以历史文化名城为载体进行展现,同时其也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与文化环境构建提供了文化资源。若将历史文化名城类比为建筑物的施工,文化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设计者与施工者,将二者的智慧与技能相结合,再加以建筑材料方可共同构成一座建筑物。由此可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环境的营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给予其同等的重视与支持,才能更好地支撑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历史文化名城彰显了我国厚重的历史底蕴,是时代与历史文化的缩影,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聚集地,这里诞生了诸多传统技艺与文化。因此,在塑造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环境时,不仅需要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合理规划,保存历史街区、文物遗迹、建筑遗产等,还需要重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展弘扬当地的民俗、曲艺、戏剧、传统手工技艺等;同时还要进一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当代价值,让其能够在当代社会中得到发展与传承,从而有利于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浓厚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琎.纪实影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分析[J].文化产业,2022(03):22-24.
[2]王星星.艺术学学科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建设与发展[J/OL].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0[2022-04-0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5.1207. G.20220101.1446.002.html.
[3]周建武.西双版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发展的思考[J].民族音乐,2021(06):82-85.
[4]申十蕾,法正,曹姚瑶.阿联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措及启示[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1,6(06):92-99.
[5]龙晓添.基于民族标志性符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App开发——以广西融水苗族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21,37(04):15-22.
[6]沈凌云.全域旅游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J].大众文艺,2021(24):5-6.
[7]许子婵,仇兵奎.社区参与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研究[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1,34(06):60-62.
[8]徐睿凝.都市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探索——以北京绢人为例[J].阴山学刊,2021,34(06):68-75.
[9]尹亚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6):147-149.
[10]吴琳,夏孝言,吴军明.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以景德镇传统陶瓷制作工艺为例[J].中国陶瓷工业,2021,28(06):68-71.
[11]张松志.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优势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1):224-225.
[12]张魏.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关系的系统分析[J/OL].系统科学学报,2022(04):78-83[2022-03-23].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4.1333.N.20211203.1718.030. html.
[13]周兰江,钟曼.美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及本土化启示[J].四川体育科学,2021,40(06):93-96.
[14]田青.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民族博览,2021(22):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