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阳明心学在中国茶道文化中的体现
2022-05-14叶超杨李烨坤毛丽玉
叶超杨 李烨坤 毛丽玉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拥有悠久的饮茶历史。中国茶道沿着历史的轨迹奔流数千年,不断吸收中国的礼俗、历史、宗教、哲学、美学、养生学等一系列文化内容的精华,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道文化。明代中后期,阳明心学盛极一时,其也不可避免地与中国茶道文化相遇。心学不仅改变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方式,也开启了中国茶文化的精彩篇章,使得明代中后期成为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重要时期。
阳明心学之所以能与中国茶道相融并结出丰硕的精神果实,是因为中国茶道本身就根植于儒家思想,与作为儒家思想的阳明心学有着天然的相似性和共通性,所以,心学思想得以在茶事中充分地运用与实践。阳明心学有三个核心思想,分别是“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这三个核心思想共同构成了心学的基本思想体系。以此为切入点,可以更具体地探讨阳明心学在茶道文化中的体现,探索茶道作为中华文化载体的具体方式和价值意义。
心学“心即理”的认识论在茶道文化中的体现
“心即理”是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其哲学逻辑的起始点。“心即理”的“心”就是本心,是一种精神实体和认知主体。而“理”指的是世间的天理、真理。在心学看来,心与理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与被认识、追求与被追求的关系,它们之间还有更微妙的联系,心学主张儒家所追求的天理并不是独立于人心之外的客观存在,相信天理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所以心学劝导人们不应一味地向外求索,其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发觉本心之中的良知,并通过行动将其付诸实践。如此一来,自然会通达天理,迈入成圣之道。所谓“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心即理”作为心学的一种认识论常被表达为“心外无物”,这容易让人误以为心学在宣扬一种“万物因我心而生发”的“唯我论”。事实上,这里的“物”并非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对象,而是指受到人心支配的事。阳明先生在《传习录》中说道:“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可见阳明先生口中的物,是指一切与心中所发之意相关联的事物。因此,将“心即理,心外无物”等同于“唯我论”是不恰当的。事实上,这是一种心物一元论的思想,阳明先生从未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我们还可以通过心学的著名典故“岩中花树”更准确地理解“心即理”“心外无物”的含义: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在这个典故中,阳明先生巧用了“寂”而不是“灭”来表达花作为被人眼观赏的对象只是形态没有在人的心中展现出来,而不是说花作为客观存在从世界上消失了。阳明先生认为没有观赏者的花无法变成一个有关观赏主体的精神存在,只有当“汝心”观照“此花”时,“此花颜色”才能在观照主体中“一时明白起来”,于是才得出“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的结论。“花”在阳明先生这里是作为相对于审美主体的审美对象的意义上的存在。由此可以窥探出“心外无物”的真正含义,即能与“心”发生关联的存在才是对主体具有精神意义的物,才是心学所界定的“物”。而“心外”虽然还有客观存在,但那些存在由于没有与主体的“心”发生关联,也就不是心学所界定的“物”,即“无物”。在心学的认识论中,“格物”就是“格心”,其有别于程朱理学“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的思想主张,后者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心物二元的思想框架下的。
中国茶道文化同样蕴含着“心即理”的认识论。关于茶道的具体内涵实际上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就如李萍教授所说:“茶道意指基于茶自身的性质而淬炼出的精神世界。茶自身的性质首先是它的自然属性和对人身心的益处,在此之上茶者在饮茶过程中围绕茶开展情感投射和意识升华,才有望进入到他所构建的价值、审美、观念领域,即人的主体性和自为性所充分显现的领域,这就是人所创造出来的精神世界。”所以,与心学的认识论一样,茶道同样以人为主体,从“心”出发,赋予事物意义,并相信只有“心”与“物”之间发生关联,物才能进入意义的世界。而在茶道当中的物,自然是指围绕着茶事的方方面面,因此茶人同样可以如此说,“你未品此茶时,此茶与汝心同归于寂。”人们通过将心中美好价值投射于茶事之中,在其中反省和顿悟,看似在品茗,实则在品心。和阳明心学一样,要真正理解和进入茶道文化,需要避免陷入心物二元论的执念。因为喝茶就是喝茶,茶中之所以有道,是因为茶人的心中有道,若没有喝茶的人,茶就不能成其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茶人奉行着一种“茶外无物”的认识论,这是茶人结合“心即理”“心外无物”而特有的认知模式。茶人在茶事中借茶论事,以茶喻理,使茶人的心思念虑、观感体验、身份认同都有了别具一格的内涵。由此可以看出,阳明心学“心即理”的认识论不仅是心学思想体系的开端,也能作为中国茶道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思想基础。
心学“知行合一”的修养论在茶道文化中的体现
阳明先生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第一次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知行合一是心学体系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修养论的角度来看,知行合一的思想也与中国茶道文化相契合。那么什么是“知行合一”呢?所谓“知”不仅是“知道”“理解”,而且是一种分辨是非善恶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所谓“行”也不仅是“实践”“行动”,而且是基于本心的良知推动而出的外在行为表现,也就是阳明先生常常说的“事上練”。在阳明先生看来,人生需要在知善知恶的过程中不断进行锤炼、磨炼、修炼,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因为知行本就是一体两面的存在,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心学认为,一个人若是真知,就必能够行;若知而不行,那还只是未知。这一观点不禁让人想起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无人有意作恶”。苏格拉底认为,如果人们知道怎么避开作恶,而且能意识到行善比作恶对个人的身心和灵魂更好,那么他们就不会去作恶,他们之所以还作恶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苏格拉底和阳明先生这两位东西方的智者,不约而同地把人的认知观念和道德行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真知必能产生真正的行动,而真正的行动本身就是真知的外延和具体表现。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的理论其实也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儒家在修养论上一直主张“内圣外王”,“内圣”就是强调主体对自身内在的修为、对善恶的领悟和对天道的把握;而“外王”,不是要让每个人都成就帝王功业,而是要将内心的修为推及周身、福泽他人。而在心学中,“知”就是“内圣”,“行”就是“外王”,当一个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也就踏上了儒家“内圣外王”之道。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指出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简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认为茶能开阔胸怀,使思想得到净化,使心灵获得宁静,将有形的茶事与无形的精神世界相挂钩。明代朱权在《茶谱》中提到:“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朱权不仅醉心于清泉烹茶,更在茶事中修养悟道,陶冶情操。自古代起,中国人就不断地将茶事与精神的修养相结合,而在茶道的修养论中也贯穿着“知行合一”的理念,茶人只有真正学习和品悟茶道,并予以践行,才能在茶事中使自己的精神气质、情感状态、言行举止都合乎茶道精神。茶人通过将内心的“知茶”推及于外,进而在“行茶”中来往有度,在知行合一的茶事中尽显和谐之美和君子品格。这样,茶道文化的具体行动才拥有其真正的实践意义,茶人也才能通过茶事纯净心灵、磨炼品格,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秉承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修养论,茶人能够更好地在品茶中反省和悟道,通过不断地修炼内心、体用一致,进而完善品格、积善成德,惠益周遭他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的崇高道德追求。
心学“致良知”的境界论在茶道文化中的体现
早在先秦时期,传统儒家就有关于良知的论述,孟子曾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在这里孟子肯定了人性中的善并赋予人心中的良知以先验的性质,人心也得以成为衡量万物的尺度,古语“公道自在人心”就包含了这层意味。这样的理念也存在于阳明心学体系之中,一方面,心学也认同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是先验的,不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另一方面,心学认为由于本性的私欲和他物的干扰,人们心中的良知往往尚处于没有完全明觉和实现的状态。正如王阳明先生在《传习录》中所说,“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所以在确定良知作为心之本体的基础上,心学又进一步发展出了“致良知”的思想。“致良知”就是化认识为德性,通过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实践,将知善恶的良知之辨与人心融为一体,使心中的良知得以完全地明觉和实现。阳明先生主张天理寓于人心之中,以及良知即心之本体,所以致良知的实践活动本质上就是“格物致知”,就是在融通天理,并通过致良知的行动实现人、心、天地之间的相互连接。阳明心学“致良知”的境界论就是主张人人都应该将心中良知推及事事物物,通过致吾心之良知的生活方式修炼和提升自己,在价值排序上做到崇德向善和“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圣人境界。
中国茶道文化“融通天地,止于至善”,充分体现出了“致良知”的境界论。茶圣陆羽早年师从名儒邹夫子,有着坚实的儒学基础,在其孕育茶道之时,自然也将儒学精华融入茶道之中,作为茶道文化的思想源泉。因此,中国茶道文化也包含着儒家崇德向善、追求至德的境界论。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他将德行归于茶人应有之品质,认为只有拥有美好品性的人,才能真正品出茶的味道。真正的茶人在茶事中不仅能感受茶香、茶色和茶味所带来的身体愉悦,也能在追寻茶道精神的过程中体验心灵的升华。中国茶道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中国茶道不是庸俗鄙吝之道,而是韵雅高洁之道,是古代儒家知识分子安人、行理、济天下的载体。中国茶道要求人们本着心中的良知,参悟茶德、择善而从,其中包含着儒家达己达人、修身济世、廓然于天地的“致良知”境界。也只有当人们在茶事中不断通过“致”的行动达到明觉良知、追求至善的境界,茶道文化才能真正地具有道德实践价值。
中国茶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茶为介质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阳明心学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思想也在茶道文化中得以体现。近年来,国内不断有以阳明心学为主题开展的茶会、茶道讲座、茶友交流等活动,这也充分体现了阳明心学与茶道文化的现实融合。由此可以看出,二者的传播与发展可谓相辅相成,心学为茶道文化的精神内涵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而茶道文化也为心学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媒介。所以,在继承和弘扬中国茶道文化的过程中,不应该忽视阳明心学这一支重要的思想力量,应该努力推动心学思想与茶道文化共同传承发展,并推动其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相结合,使当代茶人能在茶事中不断明觉和践行心中良知,从而体悟吾心光明的美好境界。同时,这样也能使中国茶道更好地作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对于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和促进当代中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參考文献
[1]施由明.论阳明心学对明代中后期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以明代中后期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为视角[C]//第十八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首届阳明文化国际论坛论文集(下),2017:563-572.
[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新编本[M].吴光,编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3]李萍.天地融入一茶汤——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J].中国老年,2019(19):32-32.
[4]赵佶,等.大观茶论[M].沈冬梅,李涓,编著.北京:中华书局,2013.
[5]朱权,田艺蘅.茶谱[M].黄明哲,吴浩,编译.北京:中华书局,2012.
[6]孟子.孟子[M].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7]陆羽,陆廷灿.茶经[M].文若愚,编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