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康一体化治疗模式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2-05-14张丽芳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2年5期
关键词:医护骨科膝关节

张丽芳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医护康一体化治疗模式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5月- 2021年7月来医院骨科接受康复治疗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均衡匹配的原则,将患者分入观察组、对照组,各组均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护康一体化治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恢复度、生活质量。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P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两组HSS评分都下降,但观察组PR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24周,两组患者ARO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术后24周时两组之间的差值增大。术前,两组HSS、PCS、M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两组HSS、PCS、MCS评分都升高,但观察组HSS、PCS、MCS评分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采用医护康一体化模式进行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关键词】  医护康一体化;膝关节周围骨折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09--03

膝关节周围骨折包括股骨髁部骨折、髌骨骨折和胫骨髁部或平台骨折。有文献报道[1],美国股骨远端骨折发生率18例/十万人,而胫骨平台骨折、髌骨骨折分别占所有骨折的1%,其中胫骨平台骨折总体发病率大约在10.3例/十万人。近年来我国膝关節周围骨折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膝关节周围骨折会给患者的下肢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参与能力等方面带来直接的影响,造成个人、社会经济损失。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生职能作用除包含常规疾病诊疗、救治外,还需保障患者躯体完整度,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3]。

我国骨科技术方面的发展紧跟世界潮流,但骨科技术更重视治疗,而忽视术后康复及康复护理,进而造成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骨科康复及康复护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4-5]。由于多年来形成手术和康复及护理各自为政的模式[6],使术前、术中、术后相互脱节,康复时机和训练方式尚未形成一定的规范,膝关节功能未达到最大限度恢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对手术疗效造成较大影响[7]。骨科医护康一体化治疗模式是一种团队治疗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骨科医师、康复治疗师与护士组成一个治疗小组,使骨科治疗与术后康复治疗及康复护理融为一体,骨科手术治疗和功能恢复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患者术后恢复得到促进,重返社会。本项目旨在观察医护康一体化治疗模式应用于膝关节周围骨折术的术后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年5月- 2021年7月来医院骨科接受康复治疗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必须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十版中对膝关节周围骨折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80岁,性别不限;③具备膝关节周围骨折术适应症;④初次行膝关节周围骨折术;⑤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经X片检查提示治疗理想。排除标准:①伴有髋、踝关节畸形或其他膝关节疾病;②经问询,患者患有内科疾病及重要组织器官功能障碍;③意识、认知等方面异常,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无法对康复治疗做到配合;④对本研究有明显抗拒行为;⑤因各种原因未完成实验而中途退出者;⑥实验期间出现膝关节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严重不良事件,需要中止实验者。

按照组间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均衡匹配的原则,分配患者至观察组、对照组,各组患者25例。两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进行干预,内容包括:

(1)术前:①术前骨科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②骨科护士常规术前宣教;③骨科医生常规术前讨论④术前相关量表的评估。

(2)术后住院阶段:①骨科术后常规抗炎、止血、镇痛及对症支持等治疗;②骨科术后常规护理;③利用智慧病房平板播放功能训练视频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④术后相关量表的评估。

(3)出院前指导:①出院相关量表的评估;②骨科医生及护士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③出院后要求患者术后1周、术后24周在本院骨科门诊复查。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护康一体化治疗模式进行干预,内容包括:

(1)术前:①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共同查房进行术前评估;②术前开展疾病相关知识讲解;③疾病知识宣教的同时实施心理疏导,消除恐惧心理;④医护康一体化共同制定手术及术后康复护理方案;⑤术前相关量表的评估。

(2)术后住院阶段:①术后常规治疗;②术后康复护理;③术后个体化的康复训练;④术后相关量表的评估。

(3)出院前指导:①出院相关量表的评估;②健康宣教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③出院后不同时段的康复训练指导;要求患者术后1周、术后24周均在本院骨科门诊复查。

1.3  观察指标

(1)疼痛情况评分:术前、术后24周,采用疼痛分级指数(PRI)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高。

(2)膝关节活动度:量角器对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进行测量,以分析患者恢复情况。度数越大说明恢复情况越好。

(3)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SS)评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恢复情况良好者,量表评测分数较高。

(4)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12),评估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PCS)和精神状态(MCS)。此量表依据本医院及病例的实际情况,对SF-12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P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两组HSS评分都下降,但观察组PR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膝关节AROM恢复情况比较

为了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术前一般不对患者进行AROM评定,术后1周,两组患者ARO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AROM比较,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值增大。见表3。

2.3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两组HSS评分都升高,但观察组HSS评分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患者SF-12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PCS、M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两组PCS、MCS评分都改善,但观察组PCS、MCS评分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医护康一体化模式是在常规治疗模式的基础上,由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个体康复护理方案。术前医护人员及康复治疗师一同进行查房,对患者术前状态、病情等实施评估,给予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指导。手术当天即开始康复训练。术后不同時间段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进行干预,对两组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疼痛缓解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在医护康一体化治疗模式的干预下,术后康复疗效方面,观察组在两组间具备优势,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具有明显的效果。将骨科治疗与术后康复及康复护理融为一体,在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术后疼痛缓解等方面优势较为突出,使患者能尽快重返家庭和社会,对该类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采用医护康一体化模式,在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术后疼痛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精神状态改善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医护康一体化康复模式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效果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以期达到最好的康复疗效。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治疗小组内部互动较多,沟通畅通,但是有时与患者缺少心灵的碰撞。尤其是情感互动常常被忽视。同时,由于患者认知程度参差不齐,造成某些后期疗效跟踪耗时过多,患者出现了烦躁情绪。造成了部分患者预期效果不理想,后期还需加强该方面的研究。

综上所述,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采用医护康一体化模式进行术后功能恢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具备开展价值。

4  参考文献

[1] 黄小玲,唐金树,李岩,等.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8):868-873,898.

[2] 陶冁.早期功能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人人健康,2020(14):123.

[3] 张婷,张丽华.医护康一体化在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 104-105.

[4] 武照.医护康一体化病房管理模式在骨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4):4183-4185.

[5] 励建安,周谋望.中国骨与关节临床的康复之梦[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4,3(9):646-648.

[6] 胡振忠,李东超,潘德锦,等.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作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4,42(12):1097-1099.

[7] 沈红星,陈裔,英马彬,等.早期综合康复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功能和ADL能力的效果[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6):577-579.

[2021-10-27收稿]

猜你喜欢

医护骨科膝关节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