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地震

2022-05-14本刊编辑部

科学24小时 2022年5期
关键词:张衡恶魔勘探

本刊编辑部

地震就像一个潛伏在地下的恶魔,它的到来总是那么突然且悄无声息,却又能在瞬息之间使得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给人类带来灾难。在“恶魔”面前,人们感到恐惧,也设法解释其成因。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对地震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才步入了科学的轨道。

对地震的认知最早始于中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在132年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候风地动仪。从《后汉书》的简短记载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张衡设计候风地动仪的基本出发点是:地震是沿一定方向由远处传来的地面震动。这是地震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正因为如此,候风地动仪的出现被认定为是地震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现代地震学可以说是从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开始发展的。英国的瑞利和洛夫首先提出了两种弹性面波的理论,之后为观测所证实。德、俄、意、法、日等国的科学家也都对地震学研究的不同方面作出了贡献。特别是1900年形成的以德国的E.维舍特为代表的格丁根学派,系统地发展了地震仪和地震波的理论,开创了地球内部研究,并将地震勘探手段应用于勘探矿藏。从此,地震学走上了现代应用科学的道路。但是,就当前而言,人类对地震的认知还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许多知识有待人们去了解与探索。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总是显得非常渺小。地震是极其复杂的一种自然现象,即使在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也很难做到准确预测和预报。虽然我们无法预测下一个灾难何时发生、以什么形式降临,但能从每一个灾难中汲取教训,尽最大努力防灾减灾,砥砺前行,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猜你喜欢

张衡恶魔勘探
广东四会市六祖庵遗址考古勘探简报
驱“毒”
立秋
潜艇的由来
勤于笔耕的科学家张衡
张衡与地动仪
捕捉“恶魔”的猎手
咸蛋恶魔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