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管理在石油化工装置(两器)检修中的应用
2022-05-13朱伟炜
朱伟炜
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杨凌 731100
安全风险管理是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用以降低风险消极结果的决策过程。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与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安全保障。
石油化工装置由于生产工艺、介质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腐蚀和剧毒等特点,易发生伤亡事故,特别是在装置及设备的检修时,内部残留有易燃、易爆及有毒介质,部分位置存在弹性变形和其他不可预见的内部应力等特点,施工作业难度大、施工安全风险多,需要进行严格、科学的安全管理。
1 检修装置(两器)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某石化装置的重整反应器(R201—R204)为四合一的重叠式反应器,直径不同,总长度达68m,内件为不锈钢,总重约242t,沿设备内壁设有催化剂输送管。并且四个反应器分别设置数量不同的扇形筒,中心设有中心管和中心管固定支座等。重整反应器设备规格型号见表1。反应器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装拆盲板、拆封人孔(6 个)及通道板、反应器底法兰、还原段人孔,打开氮风罐人孔,以及内部检查、修理。
表1 重整反应器设备规格型号一览表
催化剂再生器R- 301 为再生部分的关键设备,规格为Φ1980/ 1370mm×22100mm, 设计压力0.45MPa,设计温度580℃,筒体材料为0Cr17Ni12M02,介质为催化剂、N2、O2,内设约翰逊网。再生器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拆安催化剂进入再生器的管线(8 组),制安吊耳和支架,拆安再生器头盖及内网拆装、修理;打开闭锁料斗的检查手孔,打开分离料斗底部封头和上部人孔法兰。
2 安全风险辨识与控制
2.1 安全风险辨识
按照检修方案,将装置检修作业内容进行一一识别,划分类别,分类管控。
(1)第一类风险源:装置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有害物质,如快速行驶车辆具有的动能,以及高处重物具有的势能、危化品等,它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源头。
(2)第二类风险源:主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如乙炔瓶体及其附件上的缺陷,以及使用者的违章操作等。
2.2 辩识方法
利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在危险源识别之前,将考虑的内容编制《危险源检查表》,根据检查表中的内容对每一部分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在编制检查表时应考虑以下内容:特种作业工种、特殊作业工程;特种设备、危险设备、设施及工程;有易燃易爆介质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接触有害、有毒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接触有辐射或有职业伤害损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其他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2.3 检修中识别的安全风险
(1)引起人员气体中毒的危险源。“两器”喷涂使用的是乙烯基鳞片特种涂料,此种涂料化学成分有苯乙烯、马来酸二丁酯和氢化脱硫重石脑油。作业人员在苯乙烯暴露浓度达到100mg/ (m3·15min)或50min/ (m·38h)环境下工作时,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吸入后会使黏膜与呼吸系统发炎,甚至严重伤害肾肝与中枢神经系统。
(2)引起高空坠落的危险源。作业中有大量需要进行高处作业的工作,可能引起作业人员高处坠落,导致人员伤亡。
(3)引起物体打击的危险源。作业中需要进行拆卸、吊装、焊接等作业,容易引起物体打击,导致人员伤亡。
(4)引起触电的危险源。作业中需要的照明行灯、电焊机较多,容易引起触电。
(5)引起火灾的危险源。由于“两器”内有大量的脚手架架板、除雾器,且乙烯基鳞片特种涂料闪点为33℃,爆炸极限1.1%~6.1%,易于燃烧。在旧管件、喷头拆除和安装时,以及防腐喷涂时,容易引火灾。
2.4 风险评价
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LEC)主要是以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评价公式见式(1)。
将L 值最小定为0.1,最大定为10,在0.1~10 之间定出若干个中间值,如表2 所示。
表2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一览表
将E 值最小定为0.5,最大定为10,在0.5~10 之间定出若干个中间值,如表3 所示。
表3 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一览表
将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规定为1,造成多人死亡的可能性值规定为100,其他情况值为1~100 之间,如表4 所示。
表4 发生事故会造成的后果一览表
2.5 风险分级
风险分级用分值D 评价。
(1)重大风险:D>320,风险程度为极其危险。此时要停止作业,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作为重点控制对象,制定管理方案。
(2)较大风险:D=71~320,风险程度为显著危险,立即整改。当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采取应急措施,制定管理方案进行控制,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3)一般风险:D=21~70 之间,风险程度为有危险,进行监测控制,不需制定另外的控制措施,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4)低风险:D≤20,风险程度为稍有危险,可以接受,不需采取措施,但需保存记录。
3 风险控制
3.1 风险分级管控
分级管控遵循“分类、分级、分层、分专业”的方法:
(1)分类:按照人身风险、设备风险及其衍生的社会影响风险三类,明确管控对象;
(2)分级:按照重大、较大、一般、低四个等级对风险进行分级管控,明确风险严重度;
(3)分层:按照公司、项目经理部、班组、人员岗位四个层级对风险进行分层管控,明确管控责任;
(4)分专业: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专业进行风险管控,明确管控主体。
3.1.1 绘制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
部分作业活动、生产工序、关键任务,例如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和高处作业等,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采取柱状图、曲线图或饼状图等,将不同作业的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标示出来,实现对重点环节的重点管控。
3.1.2 风险控制措施
(1)风险控制措施包括管理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两类。风险控制措施要与技术能力相适应,在经济上、技术上可行。
(2)一般风险、低风险可通过日常运行控制,现行的规章制度、办法、措施、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或管理措施予以控制。
(3)较大风险的控制应通过现有的管理制度、检查、培训和已有的措施实施控制。
(4)重大风险应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5)职业建康安全管理方案制定后应进行评审,并形成记录,必要时可进行修订。
(6)项目经理部针对重大风险控制措施,提供必要的资金、专项技能、防护设施、劳保用品等资源。
(7)项目经理部对重大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并实施监督服务。
3.2 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针对“两器”检修高风险作业多,尤其在喷头、管件安装和防腐喷涂作业时最容易发生火灾、人员气体中毒事故,要认真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安全作业的安全预控措施,确保检修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3.2.1 制定符合检修作业实际的预控措施
结合检修作业组织设计和生产现场实际,编制检修规程规范和作业指导书,以及预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气体中毒、火灾等事故的检修方案和应急预案。
3.2.2 人员教育培训
全体检修人员在检修开始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两器”检修的风险预控措施,以及“两器”改造施工规程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等学习培训。
3.2.3 检修工器具、防护用品布置
检修所使用的电动工器具(电焊机、打磨工具、起重机、卷扬机、空压机、风管、电源箱、电缆卷轴)、气割工具等要检验合格。检修人员使用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防坠器、劳保鞋、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面罩和防静电鞋等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为检修人员配备紧急救护用的洗眼器等紧急救护用品。安全管理人员和检修人员配备足够数量的对讲机和防爆照明电筒。
3.2.4 现场安全措施布置
开工前,对“两器”检修现场全部用隔离围栏进行隔离,只留一个出口由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进出管理。按脱硫区域检修平面布置图存放检修材料、机具,要求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对内部易燃物品进行检查和清理;“两器”人孔处设自发光指示灯;电气工具的电源开关设置在吸收塔外面,并设置明显标志。
3.2.5 检修作业中的安全措施
(1)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安全措施:脚手架搭设和拆除由具备高空作业的脚手架搭设专业人员进行。脚手架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防坠器。从“两器”下部人孔门向塔内运送钢材时,应做好内外沟通,塔内侧人应站在人孔门两侧,避免被深入的钢材打伤。要及时清理现场的施工杂物,消除高空落物的可能性。
(2)焊接、气割作业安全措施:所有焊接、气割作业人员及动火工作负责、监护人在施工前要认真学习,掌握“两器”防腐乙烯基鳞片特种涂料、除雾器材质的特性;消防器材部署情况;熟悉作业现场环境,尤其是逃生通道。
(3)严格控制作业人员在有害气体工作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4h。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逐渐增加施工人员人数。工作人员如暴露于浓度大于暴露限制的环境时,要暂停施工,撤离至塔外,检查安全设施,保证气源畅通,增加通风。若发生鳞片溅洒到作业人员眼部的情况,立即使用洗眼器冲洗15min 以上,必要时送往医院救护。
4 风险总结评价
通过开展风险管理,真正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和全面安全管理思想。通过开展风险管理,对石化装置检修中可能存在的危险作业进行评价,并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两器”检修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安全检修制度严密,安全监督力度到位,员工积极配合,按期、安全、保质完成了“两器”装置检修,达到了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