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用药规律

2022-05-13严明月黎颖佳陈缘缘谭伟强刘鑫李美晨庄礼兴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方剂

严明月 黎颖佳 陈缘缘 谭伟强 刘鑫 李美晨 庄礼兴

1.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广东广州 51040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超过1 个月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1]。PHN 表现为剧烈疼痛,疼痛性质呈烧灼、刀割、电击、紧束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2-3]。流行病学显示[1,4-5],PHN 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约65%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罹患PHN,超过70 岁带状疱疹患者中该比例上升至75%。目前PHN 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6],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及微创介入,尚未找到一种有效治疗或长期控制疼痛的方法[7-8],因此有必要探索更多的治疗方式。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PHN 的用药规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期刊文献中报道能够有效缓解PHN 进展的中药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系统(以下简称“平台”)分析其用药规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自建库至2021 年4 月发表的中医药治疗PHN 的所有文献。检索式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或“PHN”AND“中医”或“中药”。

1.2 纳入标准

符合PHN 的诊断标准[1];中医药治疗PHN 的临床试验、专家经验介绍;服用方法为口服;所载文献方剂需有明确的药物组成及详细剂量。

1.3 排除标准

文献综述、病案报道、理论探讨类文献;病例中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或并发症;治疗药物为单味中药、注射剂、中成药;综合治疗同时应用两种以上中医治疗方式。

1.4 数据库建立

1.4.1 数据规范 参考2020 年版《中国药典》[9]规范的中药名称,对纳入方剂中的中药名称进行统一规范,如云苓规范为茯苓、首乌藤规范为夜交藤等。

1.4.2 处方录入与数据库建立 将收集到的中药处方录入Excel 2010 软件中,并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由第三人进行数据核查、筛选与更正,保证数据结果的准确性。

1.4.3 数据分析 将处理结束的数据上传至平台,依据处方数量及经验判读,通过“数据分析”模块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分析,通过“方剂分析”模块进行关联规则分析[10]、聚类分析,提取内在核心组合,发现新处方。

2 结果

2.1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统计

共纳入386 首中药处方,涉及273 味中药。通过平台“统计分析”功能,进行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分析,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为主,辅以辛、甘之品,归经以肝、心、脾、肺经为主。见图1。

2.2 药物功效统计

对所录入中药进行分类和频数统计分析,共包含10 种功效分类,使用频次排在前3 位的药物为活血化瘀类、补虚类、清热类。见图2。

2.3 用药频次统计

通过平台“频次统计”功能进行用药频次统计,使用频次>40 次的中药有25 味。见表1。

表1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使用频次>40 次的药物

2.4 药物配伍模式及关联规则

通过平台“方剂分析”模块,将支持度设为0.20(即药物组合同时出现的频次>77 次),对所纳入的方剂进行降序排列,得出的药物组合共有21 组。由于甘草在大多数方剂中发挥使药的功能,因此未将甘草位于核心药对的组合列出,见表2。置信度表示当“→”左侧的药物出现时,“→”右侧药物同时出现的概率。基于核心组合,将置信度设为0.85,分析药物关联规则,共得到5 条关联规则,见表3。

表2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频次>77 次的药物组合

表3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置信度≥0.85)的处方关联规则分析

2.5 聚类分析提取核心组合

进行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新处方分析,可得到包含8 味药物的6 首新处方,见表4。其回归模拟图见图3。

图3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新处方聚类分析

表4 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新处方

3 讨论

中医学将PHN 称为“蛇疮愈后痛”,属“蛇串疮”的一种证型,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有中药内服、外洗、针刺、火针、拔罐、梅花针等,均能取得一定的疗效[11]。本病病机可概括为本虚标实、气滞血瘀[12-14]。老年患者大多年老体虚,气血亏虚无力驱邪外出,余邪郁积日久,阻碍气机通利,不通则痛,故临床多见患处皮肤刺痛、舌质紫暗等气血瘀滞之象。部分医家认为本病当从“络”论治[15-16],认为PHN 是由毒邪入侵,络脉由滞到瘀,因瘀致虚,滞留的毒邪使孙络、浮络处于“绌急”状态,进而产生疼痛。

3.1 药物频次分析

通过药物分类及性味归经分布,可以发现治疗PHN 的处方中常将苦味、辛味的活血化瘀药、清热凉血药与甘味的补益药相结合。其核心用药的功效以补虚、活血、化瘀为主,兼见清热、行气、平肝息风之效,可见治疗原则以补虚与祛瘀并重。当归用药频次最高,《本草纲目》言“血壅而不流则痛,当归之甘温能和血,辛温能散内寒,使气血各有所归”。当归具有良好的补血、活血、止痛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当归含有的当归多糖具有改善贫血、抗炎镇痛、提高免疫等作用[17]。延胡索为辛散苦泄温通之品,功主活血、行气、止痛,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研究证明,延胡索止痛效果持久,且较现有的非甾体类、激素类、阿片类止痛药不良反应更少[18]。甘草味甘,性平,能调和脏腑,通贯阴阳,补五脏之虚损;白芍“通顺血脉”,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二药合用为芍药甘草汤,可以用于PHN 发病日久,余毒耗伤阴血,筋脉失养至不荣则痛者[19]。研究证明,芍药甘草汤具有解痉镇痛、抗炎、抗变态反应等作用[20]。

3.2 用药模式分析

通过关联规则分析中医药治疗PHN 的组方规律,支持度较低时,有利于对方剂整体的把握,支持度较高时,能更深入地显示核心药物之间的规律[21-22]。“当归-白芍”药对滋阴养血,缓急止痛,善治阴虚血瘀之证[23]。“乳香→没药”关联度最高,《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到乳香善透窍以理气,没药善化瘀以理血,两者同用可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使气血调和则络通、痛止[24],善治因气血凝滞导致的诸痛症[25]。桃仁、红花亦相须为用,一升一降,一散一收,活血祛瘀之力倍增。药物组合的功效与核心用药相互印证,进一步体现了活血化瘀与益气扶正在中药治疗PHN 中密不可分的关系。

3.3 新处方探讨

通过聚类分析得到6 首新处方,新处方1、2 重益气,从“虚”论治;新处方3、4 重舒肝,从“郁”论治;新处方5、6 破血之功最盛,从“瘀”论治。处方1 由补阳还五汤化裁而来,黄芪大补元气,气旺则血行,当归补血活血,红花、川芎、桃仁、延胡索活血祛瘀,共奏补气养血、活血通络之效,适用于气虚血瘀的患者。处方2选用黄芪、党参、白芍、当归益气养阴,配伍延胡索、柴胡、川芎、红花活血行气止痛,适用于气阴两虚的患者。处方3 由龙胆泻肝汤化裁而来,泽泻、栀子、龙胆草清肝泻火,凉血解毒,适用于肝经郁热的患者。处方4选用柴胡、白芍、郁金,更强调疏肝解郁,适用于肝郁气滞的患者。处方5 蜈蚣、全蝎配伍乳香、苦参、生地黄,攻毒止痛效果更强,适用于病情顽固,疼痛严重的患者,其虚火、伏火煎熬于内,久则凝聚致瘀。处方6适用于气滞血瘀且虚象不明显的患者。

本研究通过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的方法,总结中医药治疗PHN 的药物应用特点,深入挖掘用药规律,为PHN 的遣方用药提供参考。但本研究尚不能完全反映PHN 中医证候及用药特点,运用上述新处方治疗PHN 仍需结合临床,谨慎用药。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方剂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后遗疼痛的临床观察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甘草在方剂中的作用及配伍规律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