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药学大学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

2022-05-13陈宇航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中药学超星中药

陈宇航

成都医学院药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性能、功效、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1],同时作为中医药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是衔接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的桥梁[2-4]。近年来,大规模开展线上教学给各高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实现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融合增效是高校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教育部和各高校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借助如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如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堂(如SPOC)、BOPPPS 模式、动画视频等线上教学手段与传统课堂教学结合,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资料,促进教学理念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借此改变当前教学方式单一、气氛枯燥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拓展学习能力,以此构建中药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5-9]。

1 中药学课程教学现状

中药学课程教学存在内容信息庞杂、基础理论抽象、知识点零散等情况[2]。传统上多以师徒口传心授、师承薪火相传的教学模式为主[6]。目前在课堂上采用基于知识“记忆”与“理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方式较好地满足应试教育(如大学期末考试、执业药师考试等)[10],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不足:

1.1 学习过程被动化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多采用以“教”为中心的讲授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方法欠缺、效率不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足,难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碎片化

中药学知识点多且较为零散,学习内容枯燥难记,功效主治抽象难懂,难以自学;且部分中药功效主治类似,记忆容易混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不高。

1.3 教学效果差异化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导致效率低下,难以开展个性化教育。

以上传统教学的不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根据中药学课程特点,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情况,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深度融合,将传统以“教”为中心转变为“教-学”融合,引导“师-生”“生-生”互动,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11-13]。

2 中药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

2.1 确立混合式教学模式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借助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简称“超星平台”),聚焦中药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有机融合,针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实践,确立“课前-课中-课后”混合教学模式。①课前:课前准备-发放预习内容-课前自学-思考讨论-学情分析。②课中:课前测试-学情分析-课堂讲授-交流讨论。③课后:课后作业-小组讨论-考核评价-总结反思。见图1。

图1 中药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2.2 课前阶段

2.2.1 课程内容重构 目前,成都医院中药学课程采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中药学》(第4 版),包括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共28 章,总学时54 个,其中理论课学时48 个,见习学时6 个,授课对象是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根据专业培养要求,遵循学生认知水平和课程难易程度,突出基本理论与临床用药相融合的特点,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与组织。以总论章节为例,借助混合式教学模式,授课学时9 个,课程设计安排见表1。线上教学资料采用中药学国家精品课程视频资源。另外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重难点,专门设计和自制视频进行详细讲解。

表1 中药学总论部分设计与安排

2.2.2 教学流程 线上流程:依据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要求规划在线课程。上课前一周发布课程预习任务公告。学生利用超星平台完成线上签到-在线资料学习-自测练习-线上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内容。通过小组讨论,鼓励每位同学提出疑问,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可通过查看学情反馈,及时调整授课进度和内容。线下流程:在线下课堂中,精讲重难点内容,对已经掌握内容不再重复讲解。课前组织随堂检测,结合测试结果,开展学情分析,对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分门别类,组织班级讨论,从问题-讨论-解决-结果,精确化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做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目的。

2.2.3 主题讨论设计 中药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因此,在选择相关讨论主题时,应结合具体案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理念[14]。例如讲解具体中药时,以临床应用为目的,引入经典名方、经典案例、中药典故等展开讨论,增强学生对中药功效的理解与应用;并引导学生利用方剂数据库,查阅具体中药的应用病证分布,药对配伍及使用剂量情况。通过班级讨论,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科研兴趣,树立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

2.2.4 课前自学 教师提前将微视频、教学课件、电子教材、饮片图片、自测练习等上传超星平台,通过课前学习,让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存在差异的学生均能掌握新课程的知识。构建“回顾知识-阅读理解-思考讨论-自测练习-提出疑问”的预习流程。学生通过课前学习,了解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提高自学意识,强化认知水平,培养思辨能力,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2.2.5 线上学情分析 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完成的学情调查问卷、学习任务单、自测练习、提出问题等情况,预判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易错点、易混淆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课中学习做好准备。

2.3 课中阶段

2.3.1 超星教学平台 构建以超星平台为主教学平台[15]。教师利用超星平台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如微视频、教学课件、视频弹题、自测练习等。学生完成签到、讨论、测试等课堂活动。教师运用超星平台线上答疑、直播、录播,并及时反馈学习问题。该教学平台丰富教学形式,可培养学生自学的意识和能力。

2.3.2 课堂模式创新 基于线上学情反馈,以引导教学为主要形式,构建“精讲重点-答疑解惑-翻转课堂”的线下教学模式[16-17]。授课时间实施“3+1”分配方案,教师主导30 min,学生主导10 min,具体安排如下:①根据学生线上预习和课前测试所掌握内容的情况,教师精讲课程重难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难点知识,理顺知识体系。②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共性问题,采用课上统一答疑的方式,帮助学生解除疑惑,理解掌握知识点。③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有效调动学生主体地位,根据中药学课程内容特点,小组成员可以通过案例讨论、难点分析、问题解答、科研延伸等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使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2.3.3 突出思政特色 有机融合思政元素与中药专业知识体系或知识点: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热点与中药学教学有机融合;②中药历史、中药命名、古典名著、古诗词、成语、典故、传说、历史名人、民俗与中药学教学有机融合;③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与中药学教学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医药学事业,树立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18-19]。

2.3.4 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 中药学是中药基础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在理论部分完成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中药标本室、医院中药房、附属医院中医科、饮片厂等[20],注重中药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不仅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还可得到一些临床用药的经验体会。

2.4 课后阶段

2.4.1 学情分析,在线答疑 教师通过超星平台统计结果和课堂教学反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学生某次章节测试的正确率均在80%以上,某次考试结果显示,分数段处于80~100 分的学生占84%,提示教学效果良好。见图2~3。教师可筛选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精讲。利用超星平台为主,腾讯会议、QQ 群、微信群为辅的混合平台,教师可针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将学习问题分门别类,共性问题在课堂上统一答疑,个性问题课下“一对一”精准辅导答疑。

图2 某次章节测试成绩统计分析

图3 某次考试成绩统计分析

2.4.2 扩展阅读,团队协助 课后作业包含知识点掌握、应用能力培养及应用知识的扩展,所以课后作业除布置重点知识的复习内容外,还需提供扩展阅读、反思报告等学习活动,通过小组讨论或师生共同讨论完成,有效扩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助能力。

2.4.3 交流借鉴,集思广益 通过交流借鉴其他教师经验,能有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授课效果。通过集体备课,针对共性问题和教学困惑展开讨论,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集思广益,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5 全过程考核评价

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重视总结性评价,更要重视过程性评价[21-24]。以全过程考核评价为目标,利用线上平台的统计数据,构建一套准确反映教学效果的过程性评价体系。见表2。中药学课程成绩比例线上教学(40%)和线下教学(60%)。课程活跃度为线上教学考核重点,成绩测评为线下教学考核重点。该评价体系强调如下指标:①过程评价,包括出勤率、学习情况、视频观看、知识掌握、问题回答、小组讨论,培养自学能力;②团队协助,针对教学内容精准设计,开展“师生”和“生生”协作交流,完成课前自学、课中讨论和课后拓展,增强团队协作意识;③阶段反馈,根据学生课后作业、随堂测试、章节测试、在线考试等完成情况,教师及时反馈,提升学生应用知识能力。该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较为全面,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表2 中药学课程成绩构建过程性评价体系

3 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3.1 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思维。教师应具备熟练运用超星平台的能力,同时需关注政治时事、关心行业动态、阅读文学典籍等,整理编写具有思政元素的教学素材。教师还应加强与附属中医院合作,邀请临床中医专家参与临床案例编写,将中药学知识合理融入案例;增强标准化教案撰写和案例文献准备。通过定期集体备课,不断优化教学流程和方式,形成理想的教学效果。

3.2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评价是提升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首先,围绕“立德树人、教学设计、教学技能”3 个维度构建评价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课程内容设定具体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25]。其次,尚需开展学生对教学的精细化评价,通过学生评价结果反馈,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再次,尚需开展同行评价和督导评价,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最终构建具有中药学课程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

4 小结

实现传统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融合增效是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以中药学课程为例,依托超星教学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重点介绍该模式在“课前、课中、课后”3 个模块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建立覆盖教学全过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提出该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中药学课程教学质量,值得进行教学推广。

猜你喜欢

中药学超星中药
超星期刊
超星期刊
超星期刊
超星数据库录入证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