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农业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

2022-05-13赵立香朱宏伟孙明思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素养信息

赵立香,朱宏伟,孙明思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信息化管理中心,吉林 132101)

当前,数字化与信息化快速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农业农村发展是乡村振兴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担负着服务地方社会、助力乡村振兴使命的地方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农业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农业院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适应信息化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需要。应用型本科农业院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及运行水平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结合农业院校信息化发展程度和针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状况,探寻科学有效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 信息素养的内涵

2021年3 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该规范指出信息素养是个体恰当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整合、管理和评价信息,理解、建构和创造新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思维及修养。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与安全四个方面。信息意识指的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信息和信息活动形成能动性反应,体现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能力和洞察力;信息知识是指人们利用信息技术所积累的相关基本知识和经验;信息能力是指人们对信息的检索、加工和存储能力,并能有效利用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伦理与安全则是指在信息活动中人们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

信息素养培育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数字校园是复杂的人、机结合系统,提升高等学校用户的信息素养有助于提升高等学校数字校园的建设及运行水平。高校应推进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普及与深化,系统性、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水平[1]。

2 大学生信息素养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

2.1 调研维度和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设置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涉农专业和非涉农专业的不同年级学生,包括农科、理科、文科、工科四个学科的学生。通过问卷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10份,从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组成情况看,基本符合调查需求,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组成情况

2.2 调研内容和调研结果

为了了解应用型农业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状况,主要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和安全四个维度出发,进行了问卷调查。

2.2.1 大学生信息意识调查 由表2可知,有26.92%的同学不知道信息素养的概念,4.29%的同学很少被信息吸引,4.84%的同学很少主动查找信息;上网时间5h以上占比43.08%,且上网目的打游戏、聊天交友占比很大;搜索引擎的使用情况也不理想,5.83%的同学很少或从不使用;15.27%的同学在引用文献时不标或不会标;53.08%的同学很少或不关注专业动态。

表2 信息意识现状调查结果

收发邮件看新闻查找学习资料学习网络相关知识技术聊天交友打游戏上网目的(多选)经常一般很少从没有严格按标准格式标注按自己习惯标注没有标注习惯不知怎么标注总是经常较少从来没有使用搜索引擎情况引用别人观点及原文时做法对本专业国内外动态关注度1 h以下1-3 h 3-5 h 5 h以上2.5317.6936.743.08每天平均上网时间类别 项目 比例/%44.5178.4666.3778.5755.4957.3636.814.621.2149.8934.848.466.8113.4133.5149.563.52

2.2.2 大学生信息知识调查 学校目前在大三年级时部分专业已经开设了文献检索选修课程,由表3可知,大部分同学都通过网络进行检索,文献检索的能力尚可,但对于计算机犯罪问题,41.87%的同学不懂,对外文网站的资料检索和阅读能力不理想,获得信息的渠道85.82%为网络,因此如何提升学生专业信息素养是当前的实际问题。

表3 信息知识现状调查结果

2.2.3 大学生信息能力调查 由表4可知,对利用office办公软件有27.48%的同学不熟练,遇到困难时会有93.73%的同学会选择通过网络寻求帮助,可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对网络的依赖已日趋明显;对图书馆电子文献的使用32.53%的同学不熟悉,对网络信息的处理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4 信息能力现状调查结果

2.2.4 大学生信息伦理与安全意识调查 由表5可知,35.83%的同学对于个人隐私不能很好的保护;有5.05%的同学对社交平台上传言类信息相信且会主动转发;2.75%的同学会存在网络恶意攻击行为;1.87%的同学发过垃圾邮件;在遇到对一些不为人知的社会现象表示不满时、受到网络攻击时、遇到网络欺骗等问题上,大部分同学都能正确处理;在论坛等发言时从来没有说过粗话的占比仅为60.77%;尚有14.94%的同学在网上会有意无意探查他人隐私。

表5 信息伦理与安全调查结果

置之不理不予理会发帖回击向网站举报诉诸法律其他置之不理6.1516.048.3238.5732.24.8418.3523.5254.43.743.0825.4910.6660.7714.9485.06受到网络攻击时类别 项目 比例/%告诉其他人以免上当向网络部门举报其他经常有偶尔有别人骂我就粗话回复从来没有会不会遇到网络诈骗时论坛等发言时有没有说过粗话在网上会有意无意探查他人隐私吗

2.3 大学生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2.3.1 信息意识和信息知识相对缺乏 部分同学对信息素养的概念不清楚,少部分同学对信息不敏感,对信息的需求部分同学不能主动获取,搜索引擎的使用占比为57.36%,平均每天上网时间5 h以上的比例较大,而上网习惯不健康,大部分同学选择网络游戏、聊天交友,对专业发展动态50%左右的同学较少关注。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一些大学生主观上对信息素养重视不够,对关于文献检索和信息素养相关课程不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学校的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数字化校园氛围不浓等诸多因素影响。

2.3.2 信息能力整体不强且参差不齐 尽管有少部分学生信息素养较高,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灵活通过信息检索工具选取所需要的信息,但是大部分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相对较差,有些同学不能熟练掌握查询方法,而且利用信息的能力薄弱,有的同学查阅文献,只是知道如何直接复制粘贴,其他更多的技能却没有掌握。而且,调查发现男生的信息技术掌握和运用能力优于女生,主要是由于许多男生在实验操作上比较主动,敢于尝试,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快,信息素养实践技能类比赛的参赛者以男生为主。尽管女生心细谨慎,在整理归类信息方面有耐心有条理,但总体上信息能力还是明显弱于男生。另外,调查发现理工科的学生因专业优势,信息能力总体上优于其他学科学生。

2.3.3 缺乏一定的信息伦理与安全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许多同学能够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但实际上仍然有部分同学不能做到很好地保护隐私,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对于如何辨识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缺少科学理性的分析,缺少处理网络暴力和辟谣的能力。大部分学生思想很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部分同学怀着好奇心理或者只是为了寻求刺激尝试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有的在网络上散布虚假消息,有的在网络空间中会暴粗话,有的喜好探查他人的隐私。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大学生因遭遇个人隐私泄露、网络谩骂、网络诈骗等导致身心受伤害的事实。出现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学校往往更重视学生信息技能的培养,对学生信息伦理和安全意识教育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大学生往往会觉得信息伦理与安全问题和自己关联不大,疏于网络安全防范,不小心落入网络陷阱。有的学生忽略网络道德修养,网络诚信意识差,没有做到自觉遵守网络文明。

3 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3.1 学校要重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应用型本科农业院校要根据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时代需要,重视大学生信息素养。按照2021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要求,学校应普及和深化信息素养教育,学校应结合国家、大数据、“互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战略任务和要求,加强学生课内、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学校信息化管理中心可以联合宣传、团委、学工等相关部门每年开展多样化活动,对信息网络安全进行宣传教育,比如可通过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举办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讲座等方式进行全面宣传,也可利用学校官微、公众号、校园官博等新媒体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推送,创建网络安全教育的环境,净化网络空间,切实提升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2]。

3.2 加强专业指导教师信息素养培训

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需要专业教师的科学指导。在“新智能”和教育信息化2.0影响下[3],融合和创新是教育信息化的特点,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直接会影响到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的效果及程度,教师的信息素养应重点体现在信息素养技术能力上,因此应该具备基本的多媒体素养,并能够在网络化的教育环境中获取、分析信息并对信息有效加工和利用,教师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学校应积极创建信息化的教育环境,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技术能力的培训、考核和激励,可以采取校本校外的集中培训、分散学习等形式,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能够对本专业相关的国内外动态的网络地址积极向学生推介,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只有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了,才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熏陶引导,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3.3 充分发挥图书馆等资源平台作用

高校图书馆作为服务于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载体,在不影响校内师生使用的前提下,可以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优越的阅览环境,拓宽读者服务层面[4]。图书馆除了丰富的纸质图书之外,还配有中国知网、百度文库等常规数字资源,以及创业数字图书馆、就业数字图书馆、实习实训专题数据库、软件通、超星移动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十分丰富的数字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信息素养提升的实训平台。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并且通过专题讲座、咨询服务等形式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3.4 深化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学校可以通过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大学生信息素养框架设计,优化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规模化的测评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开展有价值的评价研究,有助于使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规范化、持续化。根据数字时代信息化快速发展新形势,不断创新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模式,尤其可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设计比赛实施方案,让信息技术专家、涉农专业“双师型”教师、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专家、学生代表都可以成为比赛评审团成员,体现比赛主题的时代性、比赛模式的新颖性、评审主体多元化等特点。通过比赛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多视角分析,可以优化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提升高等学校数字校园的建设及运行水平,切实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总之,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中,是应用型本科农业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素养信息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订阅信息
农业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研究
强本固基,建设高质量的农业院校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