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育人模式创新研究
——以滁州学院为例

2022-05-13艳,黎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滁州商科产教

程 艳,黎 娜

(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滁州 239000)

2018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2020年8月再次强调全面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新商科正是新文科建设内容之一。基于产教融合背景,“新商科”人才培养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需要,走市场化、企业化的合作之路。在政府的扶持、培育和行业的支持引导下,与企业进行产教融合、校企融合,建构现代化的学习体系。

1 “新商科”背景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新要求

1.1 知识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新商科打破了传统商科教育的知识体系,强调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传统商科知识体系中,且国家强调高等教育要与产业发展相融合[1]。为此,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要求在具备扎实的财务知识及相关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对一般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趋势、行业特点以及企业流程等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达到“一专多能”的效果。

1.2 新技术趋势下的智能财务管理人才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智能财务逐渐得到应用和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共享财务将各业务单元的财务业务流程化、信息化处理,同时可以在线将财务数据随时提供给管理层。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才在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掌握一定的IT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能力,成为顺应新技术趋势的智能型财务管理人才。

1.3 具备创新思维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近年来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商业模式高频率、快节奏、持续化的变革,因此,新时代的财务管理人才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帮助企业做出前瞻性的战略决策、投融资决策,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改革绩效评价,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只有具备打破传统、推陈出新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走在商业变革的前列。

1.4 自主终身学习及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

财务行业涉及的会计、税务、审计等相关准则、法规会在市场环境、国家政策等影响下不断更新变化。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环境下,商业模式的持续变革进一步加快了这种变化。因此,新商科的财务管理人才同时还要具备自主终身学习的能力。随时关注行业法律法规和相关国家政策的变化,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强化专业技能,以过硬的业务能力应对各种复杂的业务问题。

2 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1 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完善

以滁州学院为例,目前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能胜任会计、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具备业财融合能力、个性化发展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具体课程体系如表1。

表1 滁州学院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总体来说,滁州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基本符合现阶段市场需求,课程设置基本涵盖了传统商科培养模式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技能。但课程设置缺乏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挑战性,不能应对新商科背景下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2.2 产教融合理念得到重视

迈进21 世纪,国家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战略,迫切需要应用型人才来支持。滁州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了以“能力本位、市场需求、职业适应”为导向,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采取“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系统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较全面的财务管理实践规律,拥有坚实宽广的经济管理知识,注重财务管理信息开发与利用,具备从事会计、财务管理、投融资管理、公司和个人理财、资本运作、风险控制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产教融合理念得到重视[2-3]。

3 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人才培养模式陈旧

3.1.1 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需求仍存在差距 滁州学院目前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正处在与市场需求逐步适应的改革过程之中,但侧重点仍然是培养适应一般财会工作的财务管理、会计人员。财务管理人才成为标准化、批量化培养的普通人才,不符合新商科背景下市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需求。

3.1.2 跨学科综合知识储备不足 滁州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虽较为全面,但重心仍然是传统商科专业课程以及传统财会专业课程,较少涉及其他学科的外延拓展,缺乏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融合,缺乏产业融合趋势下与行业知识的融合。

3.1.3 师资力量不足 一是专业教师结构和层次有待优化,财务管理专业教师队伍中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数量不足,在开展高层次专业课程教学、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存在困难;二是跨学科知识体系建设中需求的不同学科和院系的教师之间缺乏互动,沟通联系不密切,难以实现知识的融合;三是教师队伍中缺少具备丰富企业实践经验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流于形式。

3.1.4 教学方式方法陈旧 当前滁州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创新,理论教学大多局限于传统课堂中,以教师讲授为主。高校强调严格的教学管理,却忽视了如何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启发式、情景式的教学形式少,双师同堂、翻转课堂开展效果不理想。同时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特殊性,企业顾虑财务信息的机密性等原因使得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流于形式。学生实践课大多开展在校内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室,实践教学未能走出去、实现深度产教融合。

3.2 产教融合力度不足

3.2.1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效果不佳 据统计,全国尚有超过1/3 的地方本科高校未设立产教融合的专门实施机构。滁州学院目前也未设立专门负责产教融合的部门,目前学校层面、教务处及二级学院都有参与,但存在权责不清等问题。产教融合事项没有得到合理规划和有力推动。使得财务管理专业缺乏定点校外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缺乏产学研合作项目。

3.2.2 企业产教融合育人动力发挥不足 现今的产教融合仍处于“校热企冷”的现象。企业目标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即追求盈利。理论上企业与高校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能培养高素质人才获取人力资源,还能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得科技成果,进而创造经济效益[4]。现实中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规模庞大,企业占据了劳动力市场的主导地位,企业并没有迫切的人力资源需求。且产教融合的激励措施不足,企业在产教融合中话语权不足,种种因素使得企业缺乏主动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

3.2.3 政府产教融合保障职能发挥不够 关于产教融合的政策存在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以及产教融合财政支持力度不足等现状,产教融合制度保障有待完善。缺乏专门的产教融合管理机构,各部门权责不明确,工作中难以协调一致;产教融合效果缺乏评估体系,高校对于产教融合何处发力、如何发力尚存疑问;且产教融合多元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

3.3 综合评价体系不完善

滁州学院现行人才培养方案,考核评价大多是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补充的“6+4”模式,期末考试注重试卷成绩,现行的综合评价体系仍然缺少对财务管理人才创新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新商科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评价体系亟待完善。

4 产教融合与新商科建设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育人模式创新研究

4.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根据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特点,遵循新商科背景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原则,以多学科知识融合型能力、智能化、创新思维、业财融合能力培养为重点,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双结合模式,扎实推进集中性实践教学、“以赛带学”实战教学模式等,为财务管理专业不同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的同学提供全方位综合素质职业化训练,并创新“多样化”评价体系,从而建立校企合作中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4.1.1 形成“双结合、双主体” 模式产教融合背景下,按照“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建立并完善系统的产教融合机制,形成校企合作“双结合、双主体”模式。(1)发挥高校主体意识。首先成立专门的产教融合负责机构,学校层面给予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各部门、二级学院积极配合。加强产教融合制度建设,明确产教融合在高校办学系统、管理系统中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保障措施。并选择对口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培养财务管理人才,切实考虑企业需求,积极引进对方技术技能型人才担任实训课教师,并提供专业技能及信息技术培训等优惠政策,以实现合作共赢。(2)发挥企业产教融合育人动力。企业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主动提出新商业背景下对财务管理人才能力的新需求,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供意见。围绕职业标准和企业实际岗位工作要求共建实践课程,积极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并完成科研成果的转化,共建实训基地,配合高校提供实习岗位。同时主动争取话语权,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中人力资源、科技资源、收益分配等利益分享机制的制定。(3)健全产教融合政府保障机制。首先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校企合作模式、合作对象,明确企业责权,制定充分的激励政策调动企业积极性,并加强监督力度。其次是加大对校企合作的经济投入,一是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以支持和奖励产教融合实现较好的高校和企业,同时扩大经费来源渠道,鼓励高校开设校办企业、开展培训、加快科研成果转换率等获得收益。鼓励企业设立奖学金,提供横向课题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投入资金。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吸收优秀校友及社会捐赠等。形成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多元经费投入机制。二是出台财政激励政策,为企业提供用地、金融、财税优惠等多方面支持,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最后是完善产教融合的组织管理体系。一是成立产教融合发展指导机构,协调高校、行业组织、企业、教育专家等参与产教融合政策体系的构建及相关事务的研讨。二是出台产教融合效果的评估体系,围绕高校产教融合领导与机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等定期展开评估,并与激励措施结合促进高校产教融合积极性,也为后续产教融合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产教融合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产教融合主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推动产教融合健康、稳定发展。

4.1.2 扎实推进集中性实践教学 滁州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自2012年推动应用实践教学小学期制,通过开展会计手工综合模拟、航信财税软件实训、福斯特会计分岗位竞赛软件实训、成本会计模拟实训等集中性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形势下,2021年6月,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首次利用财务大数据分析决策集中性实践教学活动并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结合项目式教学法,主要内容分为“大数据初体验”“Python基础应用”“数据预处理”“大数据+投资分析”四个方面。课程结业采用“项目合作+团队汇报+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方式进行[5]。是集中性实践教学的一次创新。财务管理专业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结合新技术、新经济、新产业,进一步优化集中性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着力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持续打造专业特色,努力开创专业建设新局面。

4.1.3 引入“以赛带学模式”模式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采用竞技的方式提升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表2为滁州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相关比赛及对应的专业能力锻炼情况,同时积极鼓励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参与跨学院、跨学科的高级别赛事,了解一般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行业发展趋势、行业特点以及企业流程,达到“一专多能”的效果。

表2 财务管理专业相关比赛及对应的专业能力锻炼

4.1.4 创新“多样化”评价体系 校内评价将从单纯的分数等级排名转向知识水平、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以部分应用性强的课程为课程考核改革的突破口,推行“N+1”过程考核方式,考核形式多样化。“N”指的是平时过程性考核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可以是案例分析、方案汇报、小论文、研究报告等,考核时可以以单个学生为考核对象,也可以小组合作作为考核对象,同时还要增加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等方面的评价比重。“1”指的是期末考试,题型尽量多样化、灵活化,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力。

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按照职业标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做出评价。从而建立校企合作中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4.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配套支持机制

4.2.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重构基于新商科的人才培养方案 (1)体现新的商业思维。在基础商科思维之外注重互联网思维、新技术思维、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思维,不同思维的交叉是商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2)探索新的商业规律,将新商业模式下的商业特点和规律融入教学中。(3)融合新的知识与技能。在人才培养中实现计算机科学技术、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等在新商业中的交叉融合应用。重构专业内涵与外延。(4)强化专业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在传统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中嵌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内容,或者打造单独的创新技能型课程,并完成配套的教学资源建设。(5)深化产教融合理念,要面向产业转型、校企深度合作教学。

4.2.2 构建基于新商科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 (1)完成通识教育。包括语言、数学、政治、心理健康、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等课程,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清晰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2)专业教育中融合新技术。产教融合背景下积极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教学要求,在传统专业课程中融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内容。创新开设“互联网金融”“企业数字化运营管理”“大数据与财务决策”等新技术课程。(3)打破专业壁垒,构建基于新商科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在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相符合。滁州学院位于安徽省东部,紧邻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为滁州学院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从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出发,跨学科与理工科等学科融合,开设相关特色课程,培养能够适应家电行业、人工智能、软件信息与服务、集成电路、量子科技、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轨道交通、智能装备以及其他传统产业的复合型高水平财务管理人才。(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实验实训课程的开发。加强双创教育力度,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深化产教融合,建设校企合作共享的实践实训课程。

4.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优化专业教师结构和层次。大力引进博士、教授等高水平人才,并加强团队合作,成立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校内外学习培训,并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2)鼓励专业教师与跨学科知识体系建设涉及的其他学科及院系相关教师形成常态化互动交流机制,共同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共享教学资源。打造优秀的财务管理教学团队。(3)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以体验新技术的发展,掌握市场变化的最新动态,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税务工作、管理咨询类工作的各类优秀行业导师兼职任课。并优化激励机制,增强教师积极性,从而打通校企壁垒,打造一流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4. 2.4 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加大体验式、参与式教学尝试。以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确保全体同学的参与,引导自主学习与思考,并锻炼团队沟通协作能力。探索发展线上、线下“跨域”融合的“教”与“学”模式,将有利于线上学习与传统课堂相结合,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范围和时间长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实践实训教学,深入企业调研财务管理专业从业环境、能力需求等情况,聘请企业优秀行业导师,调动校内一切优质资源,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在实训中模拟真实的行业环境,融入财务相关工作的具体流程,使学生置身工作场景之中,在角色定位下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处理问题、做出决策,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滁州商科产教
《滁州西涧》(草书)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陆黛灵书法作品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中国留学生扎堆商科热度不减理性回归
启德教育特邀GMAT考试官方GMAC共同发布《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中国留学生扎堆商科 热度不减 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