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2-05-13徐芳
徐 芳
(安徽艺术学院公共教学部,合肥 23001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生存压力逐渐加大,教育的目的和手段也要随之改变,以期应对多元化的社会人才需求。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大学生若要成为国家栋梁,前提是保持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在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已然无法忽视,体育课内与课外存在脱节现象。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下,面对学生技能的缺失和对体育教学的忽视,要想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必须要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以期完成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既满足了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又拓展和延伸了教学形式、内容,时空限制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有利于大学生体育参与,有助于提高学生运动成效,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1]。
1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1.1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和丰富,极大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和不同层次学习的需求。学生可根据各自爱好,结合自身运动水平,灵活选择学习内容和训练时间,解决了以往教学选择面的束缚问题。由于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激情更加高昂,就会心情愉悦地参与学习和自主训练,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改革的初衷。
1.2 注重过程性评价
无论是高校体育课内理论知识还是实践选项课学习,都需要课后加强巩固和理解,这样才能达到内化的效果和学以致用的目的。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将过程与结果结合,强调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摆脱了以往终结性考核方式的不足,评价方式更加科学、全面。根据学生课堂内外的综合行为(时间、频率、习惯、态度等),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打破了先天身体素质好的同学会得高分的现象,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只要全身心投入和训练同样也可以得到高分的事实。这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更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2]。
1.3 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后,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会成为常态化,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学习各种体育技能,例如参加各类体育俱乐部,进行专项的学习和练习。而学校也会加大对体育活动的保障力度和宣传力度,将课外体育活动并入教学计划,课内课外自成体系,切实发挥体育骨干的表率作用,对学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以多元形式繁荣校园体育文化,促进了优秀体育文化的传承创新[3]。
1.4 有利于教师更新知识结构
教师的综合素质是课内外体育教学的保证,由于教学内容大大增加,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综合教学水平,提升实践指导和评价机制,唯有教师不断丰富业务体系,加大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应用,才会与时俱进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更新知识结构,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效果,促进师资竞争的良性循环[4]。
1.5 施教针对性强
随着课外活动量的增加,在丰富多彩课外体育教学活动的影响下,学生锻炼欲望和探究欲望得到延展和拓宽,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和锻炼习惯逐步生成,自主投入课外练习的频率和时间也更加高效、科学,运动技术的掌握就会十分熟练。随着课外体育教学的有序开展,课内外教学真正实现了有机融合和补充,教师可以在课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制定长期与学情匹配的训练计划,充分满足差异化学情下的学习需求,教学效果也将得到明显的改善[5]。
2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架构
2.1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目标定位
根据高校体育教学的总体思想,基于对高校体育育人工作的理性分析,结合新时期时代发展与学生需求,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目标定位应为以课堂教学为主导,以课外体育活动为依托,将二者充分融合形成合力,指导学生产生新的体育认知,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最终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工作要真抓实干,合理定位体育教学职能,有效地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与能力,学会科学参与体育运动和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最终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标。
2.2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的构筑
在高校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构筑过程中(见图1),无论是课内教学还是课外教学,都需要教师作为主导,发挥教学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最终产生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的效应。在课内教学中,可采取提高班和基础班相同步的方式,每学期调整一次,教会学生掌握体育的理论知识、专项技术,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同时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专注力,其中对于理论知识、专项技术、身体素质的考核要占据教学的60%。在课外教学中,一般以学生体育社团、体育竞赛等形式呈现,将体育教学有效地延伸至课外,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兴趣和能力,在课外活动中得到检验。在保证提高班和基础班的基础上加入训练队,三者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情差异进行动态化调整。课外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包括运动竞赛取得优异成绩、身体锻炼效果显著增加、保持参与体育运动的频率、固化体育运动的习惯,丰富学生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确保课程目标百分百的实现。
图1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构筑
2.3 课内外一体化运作机制分析
为了深化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的融合效果,需要健全的课内外一体化运作机制,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首先,要以教学团队为核心,根据不同教学专项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学团队职能,将体育课内必修课纵深延伸。其次,以教师为主导,建设一体化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群等媒介的力量,保持线上联动、线下指导的优势,确保课内外体育教学延伸的宽度和广度,提高了学生锻炼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最后,以学生为主体,及时与学生沟通,整合教学团队,开设各类健身辅导站,满足学生各类健身需求,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带动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3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建议与对策
3.1 加大力度建设校园体育文化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要打破传统原有班级、人数等限制的格局,以课内教学为主,明确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的一体化意义,优化体育课程设置,兼顾个体差异指导开展各类体育活动,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制订特色体育课程,将总结性与过程性评价平衡分配,实施“多层次”分级的课程体系,形成以课内带动课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双轨运行模式,发挥“教、传、练”三合一的效应以及学校体育隐性课程的作用,以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此基础上,为弘扬体育精神,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发挥校园文化软实力的作用,确保体育教学工作开展更加连贯协调。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会日趋高涨,而且选择的项目也会更加多元化。为此高校要重视校园体育文化节、体育文化论坛等活动,给与宣传校园体育文化最大的支持。充分调动所有的学校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外体育,制定科学的学分和学时标准,注重其内容的丰富性,利用更具吸引力的体育文化活动吸引学生全员参与。这样既可以推动该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同时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并施展个人风采,使学生感悟体育运动的魅力,体验运动乐趣和成功满足感。
3.2 突出学生参与自主性
新时期背景下,为提高大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解决学生热情不高、参与度较差的现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还需要用基础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充分给大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增加体育课程的灵活性,提升学校管理开放性,适时调整体育学习的口径,将科学健身和娱乐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参与自主性,建立体育理论网络课堂,形成多元化的体育交流模式,多角度地向大学生讲授体育知识,以符合当今信息化时代要求,并将体育成绩计入学分中。首先,采取学生自由选课、自由选师的模式,科学设置互联网的选课平台,制定完善的体育教学体系,让学生下载相关软件选课,自愿选择想要参加的项目,实现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其次,紧随时代的发展趋势,改变以往统一性的教学形式,开展创新化的教学内容,细化体育教学的内容板块,将课内和课外教学真正融合,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由此巩固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效果[6]。最后,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德育渗透成效为宗旨,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将课堂内和课堂外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便于更多的学生进行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真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3 教学方法多样化
为了督促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训练,高校应该建立以生为本的评价激励机制,以校内外相结合的形式,改变原有粗犷型的教学管理思路,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确保教学内容的健康,让学生走出校园,对教学内容进行积极创新,满足学生的身心健康需求,确保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自主练习、自主测评,强化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从而实现人性化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指导者的身份,采取自主控制调节的策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增强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教师给予针对性评价和意见,促进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其次,把握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时间分配,改变以往约束型教学为主的思维,重视教育实效、重视整合,突出其开放性的特点,细化体育教学的内容板块,建设体育教学信息化平台,开展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活动。体育竞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课内带动课外的开展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给与配合和支持,只有满足学生不同的运动需求,才可挖掘网络体育教学资源,形成对课内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促进和引导各类体育活动的开展。最后,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推行,在评价方式方面应有所改变,由粗框型变成细微型转变,重塑学校体育合理公正的定位,力求做到更全面,更合理。
3.4 优化体育教师队伍
作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的主体,高校应加强师资建设,打造良好的体育教师队伍,形成多元化的师资结构,切实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刺激教师的竞争意识,提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能力。首先,顺应学生自主选课的要求和选课机制上的改变,推行竞争性的评教机制,让学生自由择师,将学生课内外体验满意度作为评教指标,使教师产生危机意识,增进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其次,扩宽师资来源,增加兼职教师的比例,加强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合理规划校内群体竞赛机制,提升体育教师的内在体育文化修养,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激发教师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确保一体化教学的德育渗透成效,让更多学生在一体化教学中得到收获。最后,结合不同学生的特定需求和特点,推行以生为本的体育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外体育指导工作中应发扬重义轻利的风格,打破原有的行政排课制度,引入体育教学竞争机制,将薪酬待遇与工作绩效挂钩,注重阶段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保证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此外,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成立全新课外单项体育俱乐部,组织专任教师定期进行维修检查,指导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便于更多的学生进行体育运动。
总之,结合我国研究现状,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符合当代素质教育的目标,但是有效应用依然任重而道远。面对课内外融合的阻力和压力,高校需要正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构建校内体育竞赛与活动体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丰富校园文化,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构筑校园体育特色与品牌,加强对场馆资源配置,持续优化“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运行模式,改革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此外,实施“卓越”课外群体体育活动等纵深延伸战略,以课内带课外,将课堂内和课堂外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为终生体育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