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研究
2022-05-13李娜李玲何珍豆
李娜 李玲 何珍豆
【摘要】目的:观察脊柱骨折术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2017 年4月至2020年5月)接受手术的脊柱骨折患者当中抽选出200例列为观察对象,以护理形式的不同之处,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组100例样本。对照组获得常规护理,研究组获得中西医结合护理。就两组术后恢复指标、ODI评分、JOA评分、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ODI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便秘、腹胀、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相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相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配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既能缩短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感,又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增强生活质量,故临床可积极提倡并实施。
【关键词】脊柱骨折;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4-0140-04
脊柱骨折属于目前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骨折类型,此类骨折易出现于中老年人,且损伤类型也较多,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多发伤[1]。脊柱骨折后,会引起末尾马尾神经、脊髓神经产生损伤,其中颈椎骨折、脱位及合并脊髓损伤者,发病率较高,严重时还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脊柱骨折临床目前常用手术治疗,但为了促使患者尽快康复,需要患者在术后开展有效的康复护理,以此来辅助实现治疗目的。实践表明,在脊柱骨折治疗中,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护理效果[3]。本次研究为了证实以上结论,特抽取江门市五邑中医院200例脊柱骨折患者,探究中西结合护理在此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内容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2017年4月至2020年5 月)接受手术的脊柱骨折患者当中抽选出200例列为观察对象,以护理形式的不同之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50~81岁,均值(64.21±10.48)岁,骨折部位:L1、L2、T11、T12、L3者分别15例、15例、34例、25例、11 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68例、高处坠落22例、其他10例;Denis分类:爆裂性骨折3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64 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I级45例、II级55例;体质量指数20~29 kg/m,平均体质量指数(24.52±1.54) kg/m。研究组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51~82岁,均值(65.11±10.50)岁,骨折部位:L1、L2、T11、T12、L3者分别16例、15例、35例、24例、10例;骨折原因: 交通事故70例、高处坠落21例、其他9例;Denis分类: 爆裂性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分别是35例、65例;ASA 分级:I级49例、II级51例;体质量指数21~29 kg/m, 平均体质量指数(24.59±1.42)kg/m。对两组基线资料做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可比。本次研究医院伦理会已同意并批准。
纳入标准:经检查确诊为脊柱骨折者,且均为新鲜骨折;临床资料齐全者;有手术指征者;ASA分级在I~II级。参与者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 出现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全者;慢性腹泻、严重骨质疏松、免疫功能减退者;甲状腺功能异常者;有類风湿关节炎者;认知功能不全者;精神疾病者;不愿参与研究者;陈旧性、病理性骨折。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给予患者科学的饮食指导,即叮嘱患者食用含纤维素、低脂类易消化的食物,每天保持饮水量超过1500 mL,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的出现。②及时与患者交流,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③鼓励患者做适当的活动,强化翻身运动,将双下肢抬高20°,保证远端高于近端,促进静脉回流。指导床上运动,如跖屈、屈伸、背屈等下肢活动,3次/d,同时从远端至近端开展小肌肌群按摩,每分钟按压15~20次。④严格遵医嘱开展用药指导,在用药中,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监测,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或是皮肤黏膜损伤现象,及时观察有无变化。⑤对下肢进行观察,查看其是否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同时尽量不要开展下肢静脉穿刺,尽量在上肢开展。⑥对患者与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及时向其说明术后相关注意事项与术后护理的必要性,让患者了解术后康复情况,提高护理依从性。
基于以上护理方法,研究组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情志护理干预:以中医理论依据为基础,即以喜胜优,对患者实施相应的以情生情的护理指导,积极、主动与患者作交流,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信任医务人员,相信疾病可以很快好转,甚至康复。同时实施借情、移情护理,在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时,根据患者的喜好,开展一些相应的活动,如唱歌、听音乐等等,从而改善不良情绪,缓解负性心理。②中药汤剂护理干预:在早期服用大成汤,汤药组成:甘草6 g,木香9 g, 厚朴、芒硝各10 g,苏木、地龙、枳实、生大黄各12 g, 红花、当归、陈皮各15 g, 1剂/d,早晚温服。③穴位按摩:在护理中,由护士对患者开展穴位按摩护理,从右下腹部开始,用手掌根部,以顺时针的方向开始按摩,每个穴位按压3~5 min, 30 min/次,3次/d。④功能训练:手术后早期,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腰背部肌肉训练,应用五点及三点支撑法,训练要循序渐进的开展,活动的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⑤并发症护理:手术后叮嘱患者多饮水,定时对尿道口、会阴部等做消毒处理,预防泌尿系感染;使用红蓝光治疗仪照射伤口,降低术口感染率。手术后出现便秘与腹胀的患者,可指导腹肌收缩训练,并开展热敷干预,采用中药吴茱萸热敷;或隔姜艾灸神阙、关元、足三里、天枢、中脘等穴,如症状没有缓解,需口服颗粒(免煎),药方:生姜5 g,桃仁、红花、槟榔各10 g,大黄15 g, 1剂/d,温水冲服,患者排出大便后,即可停药。
1.3 观察指标
就两组术后恢复指标、ODI评分、JOA评分、VAS 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①术后恢复指标:包括首次排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②ODI评分、JOA评分、VAS 评分:ODI评分总分为100分,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 分值越高。JOA评分总分为29分,腰椎功能恢复越好, 分值越高。VAS评分:轻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9分。③并发症:统计便秘、腹胀、术后感染总发生率。④应用SF-36工具,对生活质量做评价,即对患者的心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等进行评分,每项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4]。⑤用自制的问卷,通过对护理技能、操作能力、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服务态度等内容进行评分,以此来评估护理满意度,每项100分,正向评分。⑥治疗效果:体征消失,X线检查椎体已复位,并恢复正常,脊椎的活动度恢复正常为显效;体征改善,X线检查结果表示椎体复位50%~70%,脊柱出现轻度受限为有效;疼痛感强烈,X线检查脊椎复位不高,脊柱活动受到限制为无效[5]。100%-无效率=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分别是(15.26±3.61)h、(12.62±1.78)h、(25.62±3.84)h;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分别是(21.85±4.74)h、(19.82±2.88) h、(73.62±5.24)h,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t=11.060、21.266、73.887,P=0.000、0.00、0.000<0.05)。
2.2 两组患者ODI评分、JOA评分、VAS评分
研究组护理前ODI评分、JOA评分、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研究组护理后ODI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便秘2例、腹胀2例,发生率4%;对照组: 便秘7例、腹胀6例、术后感染2例,发生率15%,组间相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相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满意度相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2.6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效果相比,研究组(98.0%)高于对照组(87.0%),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4。
3 讨论
脊柱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多数是由暴力所致,易出现于老年人群中,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交通业的迅速发展,脊柱骨折发病率显著增高[6]。据调查显示:将近90%的椎体骨折是脊柱骨折[7]。脊柱骨折出现后,患者会出现疼痛、压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8]。目前,临床在脊柱骨折治療中,常采用手术疗法,其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9]。但手术毕竟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在开展脊柱骨折手术后,会因手术疼痛、排便方式改变等因素影响,出现焦虑、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具体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生理、心理不适感,降低了睡眠质量[10-11]。另外,脊柱骨折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局部皮肤长期性受压,活动量减少,身体血液流动速度减慢极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腹胀等并发症,不利于机体康复[12-13]。因此,为了提高脊柱骨折术后康复效果,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临床常规护理将重点放在被动执行医嘱方面,内容单一、方式被动,护士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低下,忽略了患者精神、心理等多方面的健康状况,整体干预效果并不理想[14]。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术后恢复指标、ODI评分、JOA评分、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分析如下: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护理措施,其不仅包括了西医病情观察、饮食、导管、术后功能康复训练等一系列护理措施,还包括了中医中的情志护理、饮食疗法、穴位按摩、热敷、并发症护理等护理措施,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对减少并发症有积极作用,可进一步辅助提高治疗效果。中医认为,脊柱骨折的出现多因血瘀阻滞督脉,气血不通,导致脏腑的传导功能失衡,故而易出现便秘、腹胀等症状[15]。因此,在护理中实施穴位按摩,对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位实施按压,具有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推拿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加快局部血液流动速度,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腹胀等并发症;同时服用中医汤药或隔姜艾灸,在活血化瘀的同时理气、通便,帮助患者胃肠功能及早恢复正常;此外增加情志护理,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及时解决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强化术后功能训练,逐渐增加训练强度与实践,改善腰椎功能,减轻腰椎功能障碍,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0]。中西医结合护理,优势互补,协同作用,可加快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机体康复,取得理想、满意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护理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感,改善腰椎功能,缩短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赢得患者认可与赞同,特别是对提升治疗效果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黎影,王薇,魏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脊柱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 17(20): 3030-3032.
[2]张莹,秦冬菊,张慧芳.加速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的患者负面情绪及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校医,2020, 34(7): 517-519.
[3]黄杏媚.中医综合护理的方式对脊柱骨折患者便秘的影响[J],名医,2020, 11(9): 226-227.
[4]董丽,李翠花,石荣光.预防性护理对老年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 49(12): 1620-1622.
[5]盧祥梅,廖凯.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评估[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8): 94, 96.
[6]褚晓艳.中医综合干预在脊柱骨折排尿困难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20, 35(11): 1660-1662.
[7]程木玲,刘永杰,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名医,2020, 11(4): 119.
[8]马杰,中西医结合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围手术期的效果评价[J],心理月刊,2020, 15(3): 149.
[9]海霞.浅谈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6(54): 86.
[10]万迎霞,王颖,袁冰华.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9, 32(4): 139-141.
[11]万迎霞,王颖,袁冰华.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9, 32(4): 139-141.
[12]成霞,王翠娟,吴丹,等.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的干预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9, 17(4): 686-689.
[13]郭佳佳,严缘园,周文娟,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 26(33): 4669-4673.
[14]刘悦.中医特色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反对中医症候、VAS评分和并发症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0, 38(2): 204-207.
[15]曹子君,王亚兰,预见性护理理念配合凝胶体位垫预防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后路内固定术后急性压力性损伤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8(31): 3523-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