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非遗小说初论

2022-05-13王箐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网络小说文学文化

摘要:在大规模的非遗名录申报热潮之后,如何促进非遗的传播与传承是“后申遗时代”的重大课题。虽然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学的关联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细分到非遗与网络文学的融合研究目前只有宏观的方向和策略,具体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一般情况下以非遗为题材的传统小说被列入“历史小说”一类,但这种新的小说类型不同于“历史小说”,应当单设一类。网络非遗小说除了具有网络小说的一般特点以外,还具有非遗文化性、科普性、情感性和地方性,在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促进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非遗文化面向青少年及大众群体的传播、激发读者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促进IP全链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非遗小说 网络小说 文学 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对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法律、宗教、人文、民俗的饱蘸,使它在任何时代都不应该成为独自低吟浅唱的孤岛。在大规模的非遗名录申报热潮之后,如何促进非遗的传播与传承是“后申遗时代”的重大课题。这种民间文化不能只存在于非遗项目申报书里,不能只存在于保护名录里,而是要走进我们的现实视野中,要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一、非遗题材小说的文学实践及研究现状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强及相关保护开发措施的推进,非遗通过电影、电视、动漫、音乐、文学作品等大众媒介进行传播,对非遗资源进行“活化”和开发。在文学创作领域,以“非遗”为题材的小说也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关注。在界定“非遗小说”这个概念之前,我们暂且用“非遗题材小说”这一术语进行论述。

2012年出版的非遗题材的传统小说《响铜记》以天津市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汉沽飞镲”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该小说作者李莹自2008年初开始便深入渤海渔村进行采访和调研,肖克凡( 2013)评价该小说“延展出中国北方沿海地区一段‘有声响的历史”’,是“非常可贵的写作选择”,认为“这是一部有根脉的长篇小说,这根脉,恰恰源于历史与文化”;黄桂元( 2013)认为“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发生冲突”时“深切的忧患之情”贯穿小说《响铜记》始终。非遗题材的传统小说还有以非遗项目“井盐深钻汲制技艺”为题材的《蜀盐说》,曹纪祖( 2018)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框架下来谈小说《蜀盐说》,认为“这本书根植于文学艺术,以第三方的历史视角来聚焦‘非遗’,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有益的尝试”;《光明日报》认为,《蜀盐说》是长篇“历史小说”,也有评论者将其归为历史小说中的“非遗小说”;还有人以为,《蜀盐说》更靠近非虚构小说。此外,有以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的2018年12月出版的传统小说《北上》,徐刚( 2019)对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进行述评时,认为尽管小说《北上》“存在着非遗产品定向制作的嫌疑,但徐则臣还是以文学的方式,为静默流淌的运河赋予了生气”,徐刚认为人们甚至可以将《北上》称为一部“非遗小说”。从以上文学实践和文学批评来看,已经有学者开始使用“非遗小说”这一名词,但是并未有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告诉我们什么是非遗小说,哪些小说属于非遗小说。

传统文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也影响到了网络文学界。近年来出现了一批非遗题材的网络小说,其中不乏精品,获得不少网友的关注甚至得以出版。例如关中老人的《一脉承腔》不仅在纵横中文网收获了111.2万的点击量,而且入选了25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网络文学作品暨2019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2020年12月29日,“以‘活化世界文化遗产’为目标的‘世界文化遗产新文创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号召中国网络文学作家,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与故事创作短篇文学作品”①,这是网文界有意识地、有顶层设计地、自觉地进行非遗网络小说创作。

非遗题材的网络小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学术界对于非遗题材的网络小说研究却非常少。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简称CKNI)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将检索条件设定为“主题”包含“非遗”(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含“网络文学”(或“网络小说”)(检索日期为2021年11月7日),删除新闻资讯等无关数据,共得到文献六篇,分别为杨春燕(2021)的《瓯越文化薪火传,一片匠心在玉壶——评陈酿网络小说(传国功匠)》、王箐( 2021)的《文化融合视域下网络文学与文化遗产的价值互动——以网络小說(枣知道)为例》、卢洁( 2020)的《陈珊珊:用生活和经典向网络文学致敬》、中共南京市秦淮区委宣传部( 2020)的《艺术赋能 风雅秦淮自我腔调》、陈酿( 2020)的《网文写作,如何“咫尺”见“匠心”》以及陈酿( 2019)的《“爽文”爽在真善美》。

由此可见,虽然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学的关联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细分到非遗网络小说方向,目前基本只有宏观的策略,具体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值得我们投入时间与精力进行深入挖掘。

二、网络非遗小说界定

目前虽然有“非遗小说”这一说法,但尚未成为一种正式的小说分类,一般情况下以非遗为题材的传统小说被列入“历史小说”一类,但笔者认为这种新的小说类型不同于“历史小说”,应当单设一类。

(一)网络非遗小说的特点

笔者认为,网络非遗小说除了具有网络小说的一般特点以外,还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非遗文化性

非遗文化性包括非遗性和文化性两个方面。

一方面,网络非遗小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再现。例如:起点中文网作者唐四方的《相声大师》写的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声的兴衰变迁,方文岐和何向东师徒俩便是在天津说相声的民间艺人。纵横中文网作者关中老人的网络小说《一脉承腔》,其所谓的“腔”指的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在小说开头部分即阐明“这是一本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的作品”,这体现了网络作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网络非遗小说的自觉创作。《一脉承腔》这部小说讲述了华阴老腔逐渐消亡,青年一代面对困境主动承担起传承责任,克服种种困难使得老腔逐渐走出发展困境,实现非遗艺术自我拯救的故事。小说中的“叔爷张德海”就是华阴老腔的传承人之一,在戏班里面负责拉板胡。

另一方面,非遗小说也是民族知识技能、智慧、文化、思想的叙事形态展现。通过叙事传承非遗文化,弘扬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身上具有的优秀文化内核。例如《锦绣鱼图》第一章的标题便是《我主要想发扬传统文化》,作品以主人公学习和经营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皮画”的经历为主线,将当前最火的网络直播带货运用于对非遗文化产品的传播和营销,促进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发扬光大。同时,非遗网络小说能够体现新旧文化的碰撞、融合、冲突。《相声大师》中的师傅方文岐便是传统相声的捍卫者,从他和徒弟何向东的对话便可看出他对传统相声的热爱以及对电视相声(新相声)的不屑。

非遗传统文化如何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如何与当代文化相融合,是非遗小说是否受到读者欢迎的重要因素,也是非遗小说创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关键命题。常山县文广新局文化艺术科科长余根良谈到,非遗小说《琼奴与苕郎》从原生态的故事到小说,经过作家的艺术加工,“摒弃了其中一些迷信因素,弘扬其中的正能量,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②。杨春燕评价网络非遗小说《传国功匠》“围绕‘制宝、藏宝、失宝、寻宝、夺宝、还宝’的故事线,将寻宝、夺宝、盗墓、奇幻等网络文学元素融合进去,形成青年读者喜爱的故事形式”③。

2.科普性

所谓科普性,是指网络非遗小说对非遗项目术语、知识、技术、规则等进行科学的、深入浅出的解释说明,因此,网络非遗小说的作者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对非遗项目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科普”是传承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让读者真正了解非遗,才能发自内心地热爱并传播非遗。因此,作为非遗小说不能只有“外行看热闹”的精彩叙事,还要有“内行看门道”的深入解析。

例如《相声大师》第1章“津门学艺”中写道:“八扇屏是传统相声中的一段儿,是个非常典型贯口活,由几十个大大小小的贯口组成。八扇屏是相声艺人开蒙的活儿,可以说基本上每个演员都会,但是想说好了却是极难。”此外,该小说还对“贯口”“板眼”“垫话儿”“包袱”“柳活儿”“撂地卖艺”、太平歌词唱法、相声中使用扇子的讲究、醒木的用法和种类以及相声行内的其他规矩和暗话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读者对相声这一传统艺术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再如《一脉承腔》第5章《将令一声震山川》中就对华阴老腔的戏班成员分工进行了解释说明:“一个老腔的戏班,最少要五个人,张德林是‘前手’,要负责说唱全本台词,怀抱月琴,配合表演进行唱奏。”除“前手”外,小说中还解释了“签手”“后槽”“板胡手”“坐挡”等专业术语。

3.情感性

这种“情感性”指的是对于非遗项目和非遗文化的情感,网络非遗小说往往富有饱满的且多层次的情感。首先,小说主人公及主要人物从事的是非遗相关的职业,对非遗具有真正的热爱和全身心的投入与守护,就像《一脉承腔》中的老人们去守护非遗华阴老腔一般:

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不可能对老腔没有感情。

那一个个老人就好像是坚守在最后的士兵一样,用生命去守护被外人所不理解的东西。

其次,网络非遗小说也饱含着对非遗或将失传的深深忧虑和惋惜。例如《一脉承腔》中,作者在拉板胡的叔爷张德海去世时写道:

他的心里没有太大的波动,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叔爷张德海活了这么久,也算是壽终正寝。

只是可惜了,从此老腔传人再少一人。

4.地方性

地方性是指网络非遗小说中的描写往往体现出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和斑斓的地方风俗。例如《一脉承腔》描写的是陕西华阴市农村的景象,文中写道:

华阴市虎沟村,位于华山脚下,穷乡僻壤,一座座砖瓦房矗立在山中,田野里面阡陌交通,村子里面鸡犬相闻,和城里完全不一样。

此刻,院子里面已经搭起了棚子,一张张四方桌摆放在棚子下面,一张桌子配四个条凳,桌面上是一个个大号的洋瓷碗,里面盛着面汤。

一碗面放在了张禾的面前,白花花的面条,粗细正好,上面均匀的浇上一层臊子。

随着嘴巴一吸溜,面条被吸进嘴里,咕噜噜的声音响起,这才算吃得香,吃面不出声音,那就说明吃的不香。

“砖瓦房”“院子”“棚子”“条凳”“大号的洋瓷碗”“白花花的面条”为我们勾勒出北方乡村的特有景象,小说中的描写体现了陕西爱吃面食的地方特色,“臊子面”也是陕西所独有的特色美食。

《锦绣鱼图》描绘的是黑龙江抚远乌苏里江沿岸小河村的景象,乌苏里江刚刚开江不久,江面上跑着冰排,赫哲族人已经撒开渔网。

此外,非遗小说中的人物语言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常常会出现一些方言词汇,比如《一脉承腔》中的“你屋那货啥怂样子村里谁不知道”就带有典型的陕西方言词汇。《锦绣鱼图》中出现了“大脖溜子”“扯犊子”“滚犊子”“带劲”等东北方言词汇。

(二)网络非遗小说的内涵

网络非遗小说是网络小说中出现的一种类型文,小说主人公往往从事非遗职业,通过叙事让读者了解并喜爱非物质文化遗产。

网络非遗小说并不等于含有非遗元素的网络小说,含有非遗元素的网络小说很多,但在一些作品中,非遗只是作为故事背景,作者并无意去介绍和传播非遗文化。例如小说《鬓边不是海棠红》虽然含有京剧这一非遗项目,但并不是小说的核心元素,对京剧文化、京剧中的名词术语并未进行注解,不具有科普性,对于京剧的专业知识,作者往往以外行人的视角一笔带过。例如“台上商细蕊咿咿呀呀地开嗓子唱起来,声音敞亮明润,婉转如莺啼。贵妃醉酒这出戏程凤台陪人看过好几遍,但是只听得懂里面两句——‘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又如,“程凤台在下面看着商细蕊唱念做打,仍旧听不懂戏文,仅仅是看着他这个人”。再如,“程凤台毕竟是上海人,不懂行,连热闹也不懂得看,要是台上文文雅雅地唱个青衣花旦,他兴许还能听听。《樊江关》唱词没有几句,就见眼花缭乱地一通棍棒武打,程凤台是一点儿也没看进去”。作者更多的是刻画程凤台和商细蕊之间的情感纠葛,因此该作品是一部典型的耽美小说。

(三)网络非遗小说与历史小说的关联

二者的叙事对象有重合之处,往往都包含了历史事件、风俗礼仪、典章制度、行为方式等,但非遗小说并不完全是历史小说的子类型。许道军( 2010)将小说分为“历史小说”“现实小说”和“幻想小说”三个总类。但网络非遗小说并非全部都是表现历史事件的“历史小说”,有些网络非遗小说纯然是基于幻想,或者是在历史、现实与幻想中穿梭。

三、网络非遗小说的创作动机

网络非遗小说的创作动机通常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家乡故土的深厚感情,对于传统民间文化的热爱,对于非遗传承的责任感和自觉意识,是定制化创作。总体而言,网络非遗小说的作者更加具有人文情怀和现实主义精神。

网络非遗小说《传国工匠》的作者陈酿有着二十多年的记者经历,对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匠人有深入了解,她在创作该小说时曾思考网络作家应该肩负什么样的责任和时代使命,她认为是“承担记录历史的时代责任”。陈酿作为一名温州作家,她用深情的笔墨诉说瓯越大地之美,展现温州匠人伟大匠心和绝世匠艺,她“希望用网络文学的表现手法,挖掘年青一代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刻理解和自我反省”④。陈酿一直秉承极其严肃的创作观,不同于大多数的网络作家,她拒绝“一味求爽”,身上具有传统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短篇网络小说《枣知道》的作者“爱潜水的乌贼”谈到,当时腾讯和阅文集团的“世界文化遗产新文创计划”项目组找到他的时候,说希望他写一些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故事。他本人是四川峨眉山人,因此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小说以峨眉山为创作背景,其中蕴含了黄帝传说、道教传说等非遗元素。《枣知道》虽然是一篇定制文,具有一定的商业性,但其创作过程中饱含着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四、网络非遗小说的价值和意义

(一)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保罗·利科在《历史与真理》中说道:“当我们发现存在着多种而不是一种文化,并且又最终承认某种文化的垄断时——不论这种文化垄断是虚幻的还是真实的,我们都会为自己的发现之幻灭而感到恐慌。猛然间,我们意识到完全可能存在着‘他人’,而且我们自己也只是众多‘他人’中的一个‘他人’而已。”每个地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非遗项目和非遗文化,构成了色彩斑斓的多元文化图景,非遗小说让我们领略了迥然不同却又独具魅力的小众文化之美,丰富了读者对于审美的想象。

(二)促进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非遗网络小说,将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有机统一、紧密结合起来,但是目前这种结合的成功案例不多。对非遗网络小说的全面研究,将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的相融相通,为更多非遗文化的转化提供借鉴和思路。

(三)促进非遗文化面向青少年及大众群体的传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规定各缔约国要“向公众,尤其是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网络文学的主要受众群体是青少年,网络文学已成为构建文化传播、影响当代青少年的一支重要力量,非遗与网络文学的融合能够促进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接受与热爱。同时,网络文学以广阔的辐射,有力地塑造了普通民众——在政治秩序之外和高阶文化之外的群体,对于非遗的认知与想象。“非遗电影”从2007年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但其作品中“叫好又叫座”的却是凤毛麟角,受众群体人数少是其最明显的短板。非遗网络小说受众面广,其叙事策略更符合当代人的文化需求,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和喜爱。例如唐四方的网络非遗小说《相声大师》在“起点中文网”的总推荐量就达到了94.26万,累积获得五万个收藏。

(四)促进IP全链开发

网络文学是整个文创产业最主要的IP源头。根据非遗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商业价值,近年来,含有非遗元素的影视剧大受关注。例如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因为遇见你》点击量都非常可观。《鬓边不是海棠红》原著中就包含了京剧、昆曲等非遗元素,小说中还饱含着在现代西方文化冲击下对非遗没落的忧思。《鬓边不是海棠红》第四章写道:

老头子摸胡子笑:“二爷这个话,已然懂了一半了。”又感叹道:“世道变了,你们这辈儿的年轻人,都不爱听戏了。我府上的少爷小姐没一个要听戏,反而去喜欢那个没唱腔的,叫什么来着?”

另一个接口:“话剧。是话剧吧?”

“对对,话剧,话剧!你说说,这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他们都不爱了,去学那个西洋人的,可不是要亡国了么。”

正是因为小说中有着丰富的非遗元素,才为改编为“非遗题材的网剧”打下了基础。网剧《鬓边不是海棠红》的编剧于正曾发微博说:“我们做剧的初衷是什么?不就是想给观众图一乐,然后在剧中弘扬一下我们的非遗文化吗?”体现出该剧传播非遗的文化自觉。其实这并不是于正第一次在网剧中大量渲染非遗,早在《延禧攻略》播出时,就曾掀起了一场“非遗热”。可见,非遗技艺与非遗文化无论是在小说、电视剧以及电影中,都是“叫好又叫座”的创作元素。非遗网络小说的发展将带动影视剧、游戏、动漫在内的整个IP产业的发展与创新,促进IP全链开发。“以国粹文化、非遗文化为底色的影视剧如何在保留历史文化积淀和精华的基础上,以更适合现代人视角的方式呈现,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考验”,同样,也是非遗网络小说作者面临的考验。

五、结语

随着网络文学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大获成功,网络非遗小说已成为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学现象。然而非物质文化遺产的“小众性”“地方性”“独特性”如何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研究非遗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合经验,是网络小说研究者面临的课题。

①王箐:《文化融合视域下网络文学与文化遗产的价值互动——以网络小说(枣知道)为例》《名作欣赏》 2021年第20期,第127页。

②衢州新闻网:《以小说的形式传承“非遗”——(琼奴与苕郎)面世的前前后后》.[EB/OL] http://news.qz828。com/system/201 4/09/2 2/0 10891 85 3.shtml.

20 14-09-22.

③杨春燕:《瓯越文化薪火传,一片匠心在玉壶——评陈酿网络小说(传国功匠)》,《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9期,第23页。

④陈酿:《“爽文”爽在真善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11月29日。

参考文献:

[1]陈酿.“爽文”爽在真善美[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11-29.

[2]陈若谷.复制品的光晕与暗影一一略论电影艺术对“非遗”的呈现[J].中国艺术时空,2019(6).

[3]陈少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4]葛红兵,肖青峰.小说类型理论与批评实践——小说类型学研究论纲[J].上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5]关中老人.一脉承腔[M/OL]http://www.zongheng.com/ book/849617.html.2021-05-05.

[6]湖南文艺m版社故事的故事”一非遗项目类长篇小说创作谈.[EB/OL] https://www.sohu.com/a/396086045一740491.2020-05-18.

[7]李晓东《(蜀盐说):重现世界“向下”发展文明史——长篇历史小说(蜀盐说)》暨卓筒井文化研讨在蓉举行.[E B/OL]

https://baij iahao.baidu.com/s ?id=15 97908 85886543 7704&wf#spider&for=pc.201 8-4-16.

[8]李咏瑾.“非遗小说”,开辟文学新题材.[EB/OL] https://www.sohu.com/a/2245 75 227_

100000275. 2021-4-29.

[9]连尚文学《锦绣鱼图》:用文化自信奏响经济乐章.中国作家网.[EB/OL]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l/2020/0917/c404023 -31865069.html.2020-9-17.

[10]衢州新闻网.以小说的形式传承“非遗”——《琼奴与苕郎》面世的前前后后.[EB/OL] http://news.qz828.com/system/2014/09/22/0 10891 85 3.shtml. 2014-9-22.

[11]孙婕《鬓边不是海棠红》:激活非遗大IP.[EB/OL]https://w enyi.gmw.cn/2020-4/1 6/c ontent_3 3745462.htm.2020-4-16+

[12]王箐.文化融合视域下网络文学与文化遗产的价值互动——以网络小说《枣知道》为例[J]名作欣赏,2021 ( 20).

[13]许道军.历史记忆:建构与模型——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类型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0.

[14]杨春燕.瓯越文化薪火传,一片匠心在玉壶——评陈酿网络小说《传国功匠》[J].绵阳師范学院学报,2021 (9).

[15]中国作家网.金陵折扇、南京泥人融入小说,以文学之眼守望南京非遗.[EB/O L]http://www.chinawriter.com.e nlnl/2020/0518/c404023 -31712930.html.2021-4-29.

猜你喜欢

网络小说文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谁远谁近?
当网络小说逆袭之后……
文学小说
50 SHADES OF ONLINE LIT
文学
聊天室:我和网络小说有个约会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