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吗?
2022-05-13吴克勇
吴克勇
近年来,全国掀起一股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改革和探索热潮,一些中小学也大张旗鼓地提出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让人不由思考,中小学真的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吗?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时至今日,我国还没有一套成熟有效的甄别拔尖创新人才的标准。而如果不能准确选拔出苗子,又何谈有针对性地培养呢?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主要以考试成绩(包括某些竞赛成绩)作为选拔拔尖人才的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是智商测验,只是,关于大脑的秘密人类所知甚少,传统的智商测验对人类潜能的揭示程度恐怕还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而且,智商测验测的是常规思维,而創造活动所要求的是非常规思维,因此,智商测试和学术测评均无法测量出个体真正的智能水平。至于有创造力的人拥有的个人特质,如勇气、热情、合理的风险承担、对模糊的容忍、自我效能等,更是标准化的智商测试结果难以反映的。此外,对表现优异的成年人(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的大量回溯研究表明,他们在儿童少年时期很少表现出色。这不禁令人怀疑早期识别的价值,也表明,优异的学业成绩在识别拔尖创新人才中的重要性可能被高估,智力测验的结果优异不意味着一定会成为拔尖人才,将天赋等同于智商是一种过度简化。
人是环境的产物,拔尖创新不是个体与生俱来的特性,而是在其与环境的一系列复杂互动中发展形成的。当今自然科学领域越来越专业化,学科交叉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不经过长期、专门的训练,不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是非常困难的。中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增长能力、开阔见识,而不是创造知识。尚处于积累知识、打基础阶段的中小学生,鲜有接受完备规范的科学训练的机会和时间,因此,想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几乎是不可能的。
选择一部分人单独培养从而使他们成为拔尖人才在历史上缺少广泛成功的范例。创造性如果能够培养,就意味着拔尖人才可以批量产生,现实却是,拔尖创新人才一直寥若晨星。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科大、北大、清华、复旦、南大、西安交大等13所高校先后试行开设少年班,对天赋少年进行单独培养,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大多停止招生。时至今日,只剩中科大、西安交大、东南大学还在苦苦探索。奇怪的是,时隔多年,又有很多中小学打起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旗号。
我之所以不赞成一些中小学提出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张,是出于对一些学校可能借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之名,行掩盖在教学质量控制和内部管理下的智尽能索之实的担忧。尤其是一些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和物力培养所谓的拔尖创新人才,而忽略了对大多数孩子的培养和教育,这不但有违教育的初衷,也会引起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忧虑。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现在一些中小学号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过是把取得竞赛成绩视作进入名校的捷径,与科学创新和发现无关。中小学生自我认识尚未成型,如果被人按照某种标准进行塑造,就会失去多元发展的可能,这恰恰与促进人全面而充分发展的教育追求背道而驰。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四五千米的海拔做基础,珠穆朗玛峰很难成为世界屋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建立在一大批创新人才涌现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在面上多努力,而不是在点上下功夫。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探索内心世界、自我发现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探索不一定与日后从事学术创造工作有直接联系,却与个体创新素质形成紧密相关。没有基础教育阶段创新素质的奠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将成为空谈。因此,广大中小学应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营造创造性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探索,给予学生更多的闲暇和思考时间,葆有学生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热情,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与选择发展的领域,静待花开,而不要拔苗助长。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