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鄂伦春民族教育发展的审视及建议
2022-05-13袁乐炀
【摘要】中国北方鄂伦春族的现代教育在少数民族福利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飞跃进展,但这仍然抵挡不住现代化发展对其民族教育产生的冲击,生源的流失、师资队伍的匮乏以及汉语的普及,使得鄂伦春民族教育的发展困难重重。想要摆脱上述困境,就要提高民族教育的质量,吸引更优秀的师资来协助民族教育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北方鄂伦春民族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困境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因素,并从学校本身和政府政策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鄂伦春民族教育和文化更好地传承发扬。
【关键词】鄂伦春族;民族教育;学校发展;现代化;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4-155-03
【本文著录格式】袁乐炀.当代鄂伦春民族教育发展的审视及建议[J].中国民族博览,2022,02(04):155-157.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与库页岛之间。历史上的鄂伦春族主要是依靠狩猎和农业谋生,世世代代过着“土地旷阔,人民散居,无市井城郭,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的生活。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鄂伦春族一直处于原始社会的状态,生活水平较低,生產方式也相对落后。定居,是鄂伦春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标志。
1951年10月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鄂伦春族聚居地区成立了鄂伦春自治旗和民族乡。为了改变鄂伦春族人民漂泊不定的游猎生活,促进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人民政府广泛宣传定居的好处,在带领鄂伦春族人民进行必要的社会改革的同时,也组织人民到城市参观,让他们亲眼见证下山定居的优越性。政府号召下山的指令极大驱动了鄂伦春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这导致鄂伦春人必须适应新的生活,学习新的技能,与更多的汉族人进行接触和交流。建国以来,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满足鄂伦春族孩子对于教育的需求,一些具有系统性的现代民族学校在其聚居地区建立起来。
一、民族教育政策和鄂伦春人民受教育程度调查
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反映,它不仅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课程教育改革工作早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就已开始。党中央和其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断加大对民族教育的财政投入和各项的政策扶持力度,组织实施的各种教育科研项目和教学课程向边远农村、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并逐步提高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之间的教育分担比例。在贯彻落实“两免一补”学费优惠政策基础上,中央和地方财政还针对人口相对较少的少数民族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寄宿生按照每人每年250元的资助标准给予生活费资助补贴,“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累计为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寄宿生家庭提供了补贴专项资金1.1亿元。2011年,中央共同部署安排了教育专项经费97亿元,重点用于扶持少数民族和边境地区的教育事业。
在国家资助教育的大力扶持下,鄂伦春族在教育发展方面的综合水平迅速提高,以1990年第四次中共全国区域人口普查与2000年第五次中共全国区域人口普查作比较,鄂伦春地区的各族人口近年受教育程度有逐渐增加。据统计,至2010年,鄂伦春族未上过学的人数为109名;上过小学的1407名;具有初中学历者为3017名;高中学历1511名;大学专科1011人;本科764人;在校硕士研究生65名。取得这样的发展成果与我们党和国家连续实施的民族教育福利政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在促进民族教育公平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迄今为止,鄂伦春地区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仍然与我国教育发展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鄂伦春少数民族的教育也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尽管福利政策给鄂伦春青年提供了更多受教育机会,但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依旧成为了该地区教育发展的瓶颈。
二、鄂伦春民族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汉语的普及使鄂伦春传统教育陷入两难
鄂伦春族作为一个传统的狩猎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却无文字,早期的教育模式以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家庭教育为主。在家庭教育中,他们注意对青年进行行为品质的教育,“爽直的少年不能迷恋于花花姑娘,正直的男子不能陶醉于烈性酒浆。”这是劝导人们不要沉湎于酒色,它深入浅出,切中要害,寓意深刻。
在于硕、赵式庆编写的《山上啊,山上!》中,他们采访了众多鄂伦春族人民,大多数接受过教育的人都表示,他们日常生活都习惯用汉语交流。现在能讲正宗鄂伦春语的鄂伦春人大概都在50岁以上,40岁左右能讲些简单的,30岁左右的只能听懂但自己不会说了。无可否认,年青一代越来越缺少他们自身的民族记忆,汉语的普及和与现代城市的接轨,使得鄂伦春语处于被动地位,在教学实践中使用的并不多,学生实际使用的也不多。民族学校以汉语为主,也会开展民族语言课程。这些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会教孩子们唱民族歌曲、编整资料教授鄂伦春语,虽然自编教材在宣传民族文化方面确实会起到一些作用,但很多鄂伦春学生已经丧失了使用这门语言的能力,课程的设置对他们或者对于非鄂伦春族的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教学浪费现象,这就使得民族学校的教学陷入两难。
(二)师资问题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师资队伍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保障,再好的经济支持和硬件设施,没有充足的、能灵活运用的教师也无济于事。首先,教师数量的匮乏使得一位教师同时教授好几门学科,同时又要开设民族文化课程,其工作量也比较大。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英语、美术课程教师也是缺乏的,学生不能系统地进行专业学习。
其次,鄂伦春地区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一些民族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达到48岁。年龄较大的教师在生活中用鄂伦春语交流,汉语发音并不标准,其专业能力比不上熟练掌握汉语的年轻教师。现在的孩子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年轻的教师,因为他们具有青春活力与幽默感,更能培养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也能深入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
最后,在教师素质方面,和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仍与社会及教育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长期以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一直源源不断地涌现在民族边境地区,但是仍难以避免师德滑坡的现象。个别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仍以命令、管、卡、压的方式处理;存在讥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学生的行为。在《山上啊,山上!》中就有人回忆自己小学的时候因为交不起学费,曾被教师撵回家,不让他上学。这一现象确确实实存在,不应该回避。
(三)城镇化加速了生源的流动
在上述情况下,鄂伦春人自身缺乏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践行力,必然有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去追求市里更优质的学校教育,融入主流文化。由于文化和师资导致一定数量的生源流失,是使民族学校出现“空壳”状态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民族学校与现代化之间的失衡。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活动者和主体,没有了学生就难以把它称之为学校。由于城镇化进程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农村居民举家搬到城市居住,生活条件好的鄂伦春家庭也不例外,他们搬去城市改善生活,也让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即便有一些家里条件不是很好的,但看到其他学生都到市里的好学校上学去了,父母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落后。适龄儿童随之流出,生源也不断减少。人们普遍认为是较差的经济条件导致了鄂伦春民族学校生源流失如此严重,可实际情况却是,经济条件越好生源流失越严重了。
三、鄂伦春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的策略
(一)提高教学质量留住生源
严重的生源流失成为了制约鄂伦春民族学校发展的瓶颈,这与城镇化进程和地区的生活条件密切相关。除去这些必然因素,学生和家长愿意去市里就读主要原因还在于鄂伦春民族学校教育质量的不足。教育质量的提升一方面需要民族学校在硬件设施上不断改善,另一方面离不开学校的软件提升,在特色民族的定位下,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进修以提具升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通过整合相通学科,培养小全科教师。
其次,相关政策可以参考西部发展,实行发达地区的对点教育支持,结成“一帮一”的对子。援助的主要任务体现为:一是师资援助,派遣优秀校长或青年教师到受援学校担任领导职务或任教,传授教学经验;二是教学设备援助,支援学校向受援学校无偿提供教学仪器设备、教具和图书资料等。通过帮扶来借鉴其他学校的办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也是解决生源流失问题的途径之一。
(二)多渠道吸引年轻教师
教师的结构化缺岗和老龄化趋势也是鄂伦春地区教育发展的一项困境。因此,要多渠道地吸引年轻教师,尤其是音英体美等方向的老师到我国北方鄂伦春少数民族学校任职。更多优先权力需要向鄂伦春学校培养的教师倾斜,提高乡村民族教师的待遇。另外,可以参考乡村教师培养计划,在高考时以绝对的福利和相应减分录取条件设置民族教师定向培养,毕业后先分派到鄂伦春民族学校进行教学工作,期满后才能进行自我职业选择。
此外,大学生支教服务民族教育,也是我国招募大学应届毕业生扶持各项事业计划的一部分,尤其是教育事业发展。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从事教育工作。服务期满后,可双向选择工作单位,给予考公加分、考研加分政策或通过志愿服务期考核直接给予编制留在支教地区,继续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做贡献。
(三)发挥民族学校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鄂倫春民族学校不仅在乡村民族学生的培养中起到关键作用,在民族文化传承及交流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通过举办艺术节、民族文化研讨会,制作鄂伦春语教学动漫光盘、录制编辑鄂伦春语词典、收集整理原生态的民间歌舞艺术等多种形式,抢救即将消失的民族文化,并采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课堂、进社会、进社区、进家庭的方式,促使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得以实现。
在优秀民族文化的教育创新上,学校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工艺间、布艺间、木工车间等开设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美术教学实践课堂,激发广大在校学生的自主性以及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成为向社会宣传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基地。这样每逢假期,就可以转变学校职能,举办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吸引全国各地的学生参加当地的夏令营,使更多的青少年接触到鄂伦春族文化,激发鄂伦春民族的文化生命力,促进我国多元文化的发展。因而,在充分保证鄂伦春族学校的教育福利和执行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校园中鄂伦春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丰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参考文献:
[1]路瑶.中俄鄂伦春族教育福利政策对比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8):165-166.
[2]李春华.鄂伦春族百年实录[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20.
[3]范会敏,戈月婷.乡村鄂伦春民族学校内源式重构——基于x鄂伦春民族学校的个案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9(11):20-21+72.
[4]秦玉友.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巩固成就与跨越陷阱[J].教育与经济,2016(6):30-35.
[5]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国家统计局
[6]于占永.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实施路径[J].林区教学,2018(4):111-112.
[7]白兰.高高的兴安岭:鄂伦春族风情[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3.
[8]杨晶.鄂伦春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9]于硕,赵式庆.山上啊,山上!鄂伦春猎民口述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7.
[10]金炳镐.中国民族与民族政策[K][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11]朱永新.中国教育改革大系——中小学教育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袁乐炀(2000-),女,江苏苏州,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本科在读,英语师范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