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学段课后习题看“信息提取能力”的培养
2022-05-13邵芹飞
摘 要:统编教材二、三年级中都出现了落实“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阅读要素,分析第一学段课后习题的能力指向,可见“提取信息”是第一学段阅读理解核心素养之一。文章根据课后习题梳理了第一学段“提取信息能力”的三个层级,并利用習题搭设的各类支架展开教学,同时关联三类文本,与相关语文要素的落实整合,以促进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提取;课后习题;要素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1-0042-04
统编教材阅读要素的安排由易到难,螺旋上升,体现了连续性和发展性。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要素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在本单元《秋天的雨》一课中,还有泡泡提示:“读到这里,我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这一阅读要素与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要求“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意思”一脉相承;在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中初次出现:“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这一要素的落实包含了对第一学段信息提取能力的培养。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就提出:“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之后三册均有类似课后习题的安排,在量和要求上都有提高。可见编者对“信息提取”这一能力训练的重视。
综上,提取信息应是第一学段阅读理解核心素养之一。在阅读中,能找出一些影响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能找出说明课文主要内容的明显的关键句子,如《葡萄沟》一课中,能提取“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以此初步形成对课文的整体印象,引发深入细读,寻找支持的理由。
一、 查勘学情,发现“提取”困境
可是,真实的课堂上,学生对“五彩缤纷”的理解仅限于“颜色多”,说出“美丽鲜艳”的难度很大。说明学生“联系上文中的颜色信息,进行整合”能力不足。
三年级上册《课堂作业本》中有这样一题。棉花说:“秋是白色的,不然,我哪里会有这银装素裹呢?”中“银装素裹”是指什么?有学生提取了“秋是白色的”作为回答。说明学生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仅仅停留在表层。
整理学生的典型错题,发现他们在运用此项阅读能力时呈现出以下困境。①如何提取完整信息:“明显信息”是原文中直接提取,这类提取是最简单的。可是有时候找到原文,要使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或摘录、或概括所谓“关键信息”,难度提升了;有的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筛选、组合,是“隐蔽信息”,就更考验学生了。②如何处理复杂信息:找到或提供的信息是杂乱的,怎么确定合适的顺序?已经提取了完整信息,却不能初步推断,中间缺了什么?
采访第一学段的老师,他们普遍存在以下疑问。①怎样有效开展“提取信息”的指导:阅读理解大部分靠“悟”,提取信息的过程怎么显性化?课堂上要识字写字,要解决课后问题,要教表达,还要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时间不够呀。②“提取信息”与其他要素的衔接:概括主要内容是第二学段的阅读要素,如何从第一学段做好衔接?
经过梳理,发现学生和老师的困境,其实是要解决三个问题:①第一学段“提取信息”有什么目标?②第一学段“提取信息”怎么落实?③第一学段“提取信息”如何与其他要素整合?
二、 立足要素,寻找困境突破
梳理统编教材第一学段4册的教学内容、课后习题和泡泡提示等发现,有关“提取信息”的阅读要素中,还存在层级的变化。
因此,通过解读教材,根据课后习题的指向,将此阶段“提取信息能力”分为三个层级。从“第一学段‘信息提取能力’”思维导图(见图1)中发现:一个学期基本上安排一个能力层级。一年级着眼于“提取信息”初步能力的培养,二年级则是要运用“提取的信息”来了解或讲述相关的课文内容,这是与三年级的初步概括进行衔接。教材中还有泡泡提示的变化,帮助教师进行学生“提取信息”的操作指导。
(一)在自主操练中提取明显信息
课后习题不仅提示学习目标,有的也为提取信息搭建了学习支架。这些“学习支架”是教师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搭建起来的学习框架,从而引导学生经历思考和实践,降低难度,更好更快地达成学习目标。
有的习题相对简单、直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直接呈现,通过让学生自主操练来完成,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基础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圈圈画画,直接提取
通过问题的方式为提取信息提供方向。如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思考题: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画了什么?课堂上让学生圈一圈“小画家”,划一划“画什么”,再连起来说一说,提取了课文中的明显信息,从而了解课文内容。
2. 图文对照,链接信息
将课文中的文字转化成图片或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化抽象为直观。如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课后第2题: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顺序把下面的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将图片与课文文字对应,这一步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划一划的方法找到相关信息,然后同桌一人讲提示语、一人读图,讲述故事。
3. 同伴合作,提升能力
一年级侧重于让学生从每段文字的开头或结尾来找,如找几句话的“总司令”;二年级时就要练习从文段中间找;随着课文篇幅的增加,学生提取能力的参差发展,还可以通过同伴互助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如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在感知蜘蛛的形象特点时,“蜘蛛三次开店分别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就可以通过小组交流句子,代表发言来解决。
(二)在形象化支架中提取完整信息
“提取完整信息”是重点,它关系到学生运用提取的信息进行简单推断、讲故事、整合信息后产生自己的观点。“完整信息”包括明显信息、关键信息、隐蔽信息等。后面两种信息的提取,是学生的难点。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偏于形象,而课后习题一般用文字的方式呈现,偏向理性。这更加大了学生提取信息的难度。所以,可以搭建形象化的支架。
1. 给文字配图
如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课后习题: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本题是借用人物的情绪变化为顺序,讲述课文内容,而这些词语的提取是有难度的。因此,在课堂上可以这样设计。首先出示课文中这幅画的三次变化:要是把这三幅画作为课文的插图,应该怎么排序呢?学生排序后进行图文对照,找到文中相对应的三个自然段。然后从这些段落中画出表示玲玲心情变化的词,写在相对应的插图下。这样的思维转换,搭建了形象思维的支架,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2. 将信息组图
“隐蔽信息”,有时需要排除干扰信息,有时需要在解决相关问题后才能显现。如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青蛙妈妈长什么样?”课文中没有整段的介绍,甚至分段的内容也需要进行筛选。
我们可以借助课后习题:根据提供的图片梳理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并讲讲这个故事。
在讲故事的指导中,已经梳理了遇到的动物以及动物的回答。可以从鲤鱼、乌龟的回答中提取关键信息,呈现在习题的导图旁边,并设置一个交際情境:如果小蝌蚪来请你帮忙找它们的妈妈,你怎么告诉它们呢?学生对照课文组图,“青蛙妈妈长什么样?”这一隐蔽信息就呈现出来了。
通过打开支架,亮化路径的方式,给学生直观形象的帮助,引导学生在“画面”中发现隐蔽信息,从而更完整地了解课文内容。
(三)在类比分析中处理复杂信息
根据信息作出简单推断,或是在提取的信息中进行简单筛选,从而进行分析整合出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考查学生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低年级就是要将这样的过程用小步子、显性的方式呈现出来。
1. 逐项提取+整合
如,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中:结合插图,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这个故事中的4个情节就是4次明显信息的提取,可是要让学生将原因说清楚还有难度。因此,可以搭建一个逐项提取进行整合的平台,如设计成一张表格。(见表1)
将提取的信息通过列图表、找规律等方式进行整理呈现,这样便于找到思考的方向和范围,以此展开梳理和分析。
2. 分组比较+模仿
提取关键信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小到审题,大到学科,都需要抓住“关键句词”。如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课后第2题提供了四个短句:“赶象上船;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在船舷上做记号;称石头的重量”帮助学生讲述课文内容。这四个短句就是“关键信息”。如何提取关键信息?
首先,让学生读读短句,引导发现共同点:都有动词,表示“做了什么”。接着逐个出示原文和短句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关键信息提取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模仿,提取第一种办法的关键短句: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提起秤杆称。通过亮化习题的支架、迁移使用,也为解决课后第1题“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搭设了新的支架。梳理课后习题,有的课文后面两个习题内容是有关联的;有的不同习题会有相似的解决路径。
3. 前后比较+分析
课文中呈现的“信息顺序”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地点变化顺序等,这些能通过整体朗读来感知;有的“顺序”是隐性的,有内在的逻辑顺序,发现这一特性,还能得到思维的提升。那么,如何顺利发现这些“顺序”呢?
如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课后提供了课文情节的示意图,直观呈现蜘蛛三次开店“卖什么”“谁来了”三组关键信息,帮助学生讲这个故事。如果把示意图变成表格,增加一栏“结果怎样”。让学生排序,三次开店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以此引发深入阅读,对三次开店的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它开店遇到的困难一次比一次大,到最后开不下去了。如果调换,一开始就是困难最大的,可能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从而发现作者这样安排情节顺序的用意。那么自己在编故事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故事前后的内部联系。
三、 多向关联,加强能力提升
统编教材中虽只有几个单元鲜明提出“提取信息”的要求,但并不意味着只有这几个单元需要落实此项语文要素,遇到恰当的文章要“遇文练习”。
(一)关联各类文本,促进能力内化
结合第一学段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主要从三个方向去找。
首先是教材课文。如二年级上册主要培养学生“提取词句信息”,为讲故事服务,出现在第三单元。本册中还有如第八单元《风娃娃》课后习题中,提供了三句话“风娃娃来到田野”“风娃娃来到河边”“风娃娃来到广场”,要求讲讲这个故事。学生容易将这个习题变成“背诵故事”来呈现。可以通过提取关键词句,理清每一段的结构,让学生“脱离”原文,有自己的语言成分来讲很重要。所以在学习故事情节,板书相关内容后,设计填空:先写风娃娃(看到什么),接着写它(怎么做的),最后写(结果怎样)。学生对比板书,提取结构信息,就能避免千人一面的讲述了。
还可以通过园地阅读,一年级是《和大人一起读》,二年级是《我爱阅读》。挑选这两个板块中的一些文章作为练习的阵地。如二年级下册的《手影戏》:宁宁和小男孩分别用手变出了哪些手影?其中,有这样两句:呜哇,呜哇,猫变成了大熊。啊呜,啊呜,老虎要吃熊。需要提取的不仅有明显信息,也有隐蔽信息。在完整提取信息后,让学生表演“手影戏”,又蕴含了“提取相关信息讲故事”的要求了。
在午间或课后托管时间,可以根据层级要求选择绘本故事、儿歌、民间故事等合适的课外读本开展班级读书会。如《小学生群文阅读》选择了相同故事结构或有相近主题的文章进行组文,像一年级《六个娃娃七个坑》《十一头驴》《包袱、雨伞、文书和我的故事》组成了“一个都不能少”一组。文后提供了表格,让学生提取“应该几个”“数成几个”“原因”三组信息;如二年级绘本《小老鼠的魔法书》,让学生看图找找有哪些小动物很想要这本神奇的魔法书?从哪里看出它们很想要?用动作表现出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阅读展示:列表格、画图、分角色表演等。既让故事更加深入人心,又运用了课堂习得的方法发展提取信息的能力。
(二)关联相邻层级,促进层级链接
第一学段“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时间跨度大,要注意层级之间的纵向关联。
比如,从提取明显信息到根据信息作出推断,这两个层级之间是有一点“跨越”的。课堂上可以创设支架,提升学生的能力。如一年级下册《咕咚》要请学生推断“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跑”。首先梳理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听见了怎么做的,怎么叫的,相对简单。接着,通过提取的句式信息进行反复迁移说话练习:
狐狸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大叫:“__________!”
山羊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 ):“__________!”
小鹿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 ):“__________!”
大象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 ):“__________!”
由此,学生体验了动物们害怕的心理,就能对它们跟着跑的原因作出推断了。
(三)关联同级要素,促进深度阅读
第一学段有重要的识字学词、写话表达等基础能力的培养,“提取信息”如何与这些语文要素的落实相互融合,以达到1+1>2的效果?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这一学段目标与“提取信息”有关联。如《葡萄沟》中“五光十色”一词的理解,让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关意思的句子后再提取关键词“颜色多又漂亮”;《小马过河》一文抓重点句质疑:“自己不动脑子”可以从哪里看出来?既培养了学生提取完整信息的能力,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明白事理。
分析教材对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从写词到写句,安排了很多“照样子,写一写”类的练习。可见,教材侧重于让学生从“模仿”起步。如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文后的“用加点词说说图片里的石头,再选一张图片写下来”,其前提是能“提取”范例的语言、格式信息。所以,在学习课文“猴子观海”一段时,教师抓住石头的“形”和想象“动作”展开教学。先是选一选“猴子观海”是什么意思,再出示三张图片辨一辨是哪一张,并要求从文中圈画出相应的动词作为理由。通过这样的信息提取,也梳理出了写话的要点,为学生“仿写”搭好了支架。
参考文献:
[1]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余琴.浙江小学语文最新课例精选(一二年级4册)[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邵芹飞(1980~),女,汉族,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万向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