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制教具突破初中生物教学难点二三例
2022-05-13卜雪珍
卜雪珍
摘 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突破初中生物教学难点,笔者通过自制教具,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结构的功能,更轻松地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处在“学会→会学→乐学”的良性循环中,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笔者通过分享自制教具突破初中生物教学难点的例子,以期为有需要的教师带来启发。
关键词:自制教具;初中生物教学;教学难点
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其中,生物的结构功能观属于生命观念的范畴。生物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结构与功能总是相适应”的观念,如果用学校已有的刻板结构模型,只能让学生观察到结构,而教师难以讲解相应的结构功能,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在多媒体的发达时代,教师可用短视频或flash动画弥补这个缺点。但教师若能自制教具,把各个结构的功能直观、形象地向学生演示,能使学生学习更轻松。
一、听觉形成演示器
(一)材料及用具
为了直观、动态地演示听觉形成过程,解释失聪的原因,及时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轻松突破教学难点,笔者自制了听觉形成演示器。在此过程中,笔者准备相应规格的材料及用具,如长方体高密度泡沫块、振动器、自带电源的录播仪、led灯、遥控开关等。
(二)雕刻耳朵的结构主体
用30cm×30cm×30cm的长方体高密度泡沫块雕刻耳朵的主体结构,用小铁圈和气球薄膜做鼓膜,再用黏土做三块听小骨并用铁丝连接成可摇摆的听骨链,用以组成耳朵的结构主体。
(三)装配件
1. 在耳蜗、位听神经和听觉中枢处分别装上9V带线LED灯;
2. 把鼓膜的铁圈与震动器用热熔胶固定;
3. 在后面底座上装录音仪,听觉中枢处装播放仪,录播仪独立一套电源(3个7V电池);
4. 把震动器和耳蜗、位听神经、神经中枢的LED等连接到四路遥控器上;
5. 给模型涂上颜色,给耳朵的各个结构制作用磁铁粘贴的可活动的名称牌和底座盒子。
(四)使用步骤
1. 接通电源键,按下录音键,发出声音,关闭录音键,模拟耳朵接收声波的刺激;
2. 按下遥控A键,鼓膜振动,带动听骨链摇动,模拟鼓膜接受声波的刺激产生振动,并带动听骨链摇动,并把振动传入内耳;
3. 按下遥控B键,耳蜗亮灯,模拟耳蜗(听觉感受器)接收到听骨链传来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4. 按下遥控C键,位听神经亮灯,模拟位听神经传导冲动;
5. 按下遥控D键和播放键,听觉中枢亮灯并复述演示开始的声音,模拟大脑听觉中枢接受到神经冲动,并形成听觉。
(五)使用效果
“听觉形成演示器”制作完毕,并在课堂上尝试使用。笔者一拿出教具,学生对自制教具纷纷露出新奇的眼神,这正是笔者想要的效果。笔者结合教具讲解耳朵各个结构并遥控演示它们的功能:笔者任意唱一首儿歌(发出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带动听骨链摇动,接着刺激耳蜗(听觉感受器),产生电流亮灯,表示接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紧接着位听神经亮灯,表示位听神经传导冲动(传入神经),最后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亮灯,并播放操作开始时的儿歌,表示听觉形成。学生经过听觉、视觉体验,轻松理解了听觉形成的全过程,明白了耳蜗只是反射弧中的感受器,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的场所,形成听觉的场所只能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接着笔者把各个结构的名称取下,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把结构名称重新黏贴,以便检测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学生粘贴的结构名称完全正确,由此可见,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二、反射弧及膝跳反射演示器
反射弧和反射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常混淆二者,难以理解反射弧中的效应器。为了让学生直观体验、深刻理解“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的概念及内涵,笔者制作反射弧及膝跳反射演示器
(一)材料和用具
正面80cm×80cm的长方形PC板1块,背面80cm×80cm的长方形PC板1块(开发板背后留有15cm×10cm的活动门),78cm×3cm长方形PC条2条,80cm×3cm长方形PC条2条,70cm×21cm支架PC板1块,单片机1个,开发板1个,18650装2节DIY锂电池盒1个,倍量18650锂电池可充电大容量3.7V电池1个,倍量18650锂电池充电器1个、触碰小开关1个(1cm×1cm),杜邦线和飞线若干,30cm×18cm的PC板喷画的脊髓1个,33cm×10cm和35cm×7cm的PC板喷画的大小腿各一个1个,2cm螺丝钉3枚。
(二)制作步骤
1. 绘制设计图(如图1);
2. 切割80cm×80cm的长方形PC板、30cm×18cm的PC板、35cm×7cm的PC板喷画的大小腿各一块,找广告公司按设计好的反射弧图、脊髓图、大腿图分别喷绘;
3. 把喷绘好的脊髓粘贴在大PC板上,把大腿PC板用螺丝固定在大PC板下端;
4. 按照喷绘好的反射弧装LED灯、舵机等;
5. 把分别代表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LED灯和代表效应器的舵机的线路连接到开发板上;
6. 电源连接充电宝即可。
(三)使用方法和效果
1. 接通电源,按下感受器的开关,LED灯可以按照设计的路线亮起。感受器先亮,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冲动;接着传入神经亮起,神经元传导冲动;神经中枢亮起,神经中枢接受冲动,发出指令;接着传出神经亮起,传出神经元传出冲动;最后效应器亮起,冲动传至效应器,随后启动舵机牵拉前腿,产生膝跳反射,效应器(股四头肌)接受刺激;
2. 此教具在课堂上使用时,每个学生都充满好奇心,集中注意力,通过笔者多次演示,学生明白了反射弧是一个结构,包括五部分;明白反射弧能完成反射;明白反射弧各个部分的功能。当笔者把反射弧的五个部分的结构名称牌取下,测试学生是否掌握时,学生回答并重新粘贴的结构名称完全正确。可知,教具使用效果非常显著。
將反射弧结构名称牌设计成可活动粘贴的,有助于及时训练和检查学生的识记效果,方便教师教学使用;“反射弧及膝跳反射演示器”把反射弧和反射结合起来演示,能把抽象概念直观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它的动态演示让枯燥课堂趣味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
三、屈肘伸肘演示器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观察和掌握骨骼肌、骨和骨连接的协作关系和屈肘和伸肘时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的状态,笔者制作了简易的屈肘伸肘演示器(如图2)。笔者通过牵拉绳子、牵拉尺骨绕关节活动,展示屈肘、伸肘等不同情况。此外,学生也能通过自身屈肘、伸肘的情况掌握该章节的知识。
四、小结
自制教具不在于是否精美,而在于使用自制教具的效果是否能达到教者预期的效果,是否能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是否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等。在笔者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授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更浓厚,有些学生也能通过自制教具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由此可知,适当地利用自制教具有助于学生突破生物学习的重难点,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