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微创手术联合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2-05-13李洁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微创手术肾功能

李洁

【摘要】目的:探讨罹患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在药物方案应用基础上,联合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罹患输尿管结石的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即观察组(药物+微创手术联合治疗方案)和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方案),每组各50例,就总有效率,结石排出及腰部疼痛缓解时间,石街形成率等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对总有效率评定,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排出及腰部疼痛缓解时间经观测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尿液中HMGB1、MCP-1水平经测定无差异(P>0.05),开展治疗后,各测定值均有降低,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BUN、Cr水平经测定无差异(P>0.05),开展治疗后,各测定值均有降低,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再次碎石、止痛剂使用等不良状况率经观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罹患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在药物基础上,取微创手术方案加用,可增强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结石排出进程,有效缓解疼痛,且可促使尿液中HMGB1、MCP-1水平降低,改善肾功能,降低再次碎石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药物;微创手术;肾功能;结石排出时间

【中图分类号】R699.4 &nbsp;  【文献标识码】A&nbsp;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4-0064-03

输尿管结石为临床泌尿外科多发性病症,由肾结石或采用体外震波干预后,引发结石碎块出现散落现象导致,在病理类型上,以非原发性为主。若未对本病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受梗阻影响,可引发肾积水,进而增加肾功能损伤、感染等风险,严重者,甚至可引发肾衰竭,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2]。既往多采用保守方案治疗,随着微创医学的进步,其在治疗中的协同作用也被引起充分关注[3-4]。本研究就药物基础上,联合微创术式价值展开探讨,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罹患输尿管结石的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4~67岁,平均(47.29±4.54)歲;病程2~14 d,平均(6.09±2.43)d。对照组50例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7~68岁,平均(47.50±5.51)岁;病程2~12 d,平均(6.03±2.39)d。组间基线资料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报经伦理学组织委员会批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意识障碍者。

1.3    方法

观察组应用药物联合微创手术方案,步骤: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在X射线监视下实施,将震波频率设置为80次/min,能量设置在6~8 kV间,以结石粉碎效果理想,或震波次数经统计达3000次为终点。术后取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安斯泰来公司)0.2mg/次,1次/晚应用,并取甲基泼尼松龙片联用,2 mg/kg,1次/d;其中,坦索罗辛为服用时间满4周,结石排净后停药;甲基泼尼松龙为于结石排净或术后10 d停用。对照组进行单取药物应用,除上药外,还包括尿石通口服,4 g/次,2次/d,用药4周。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输尿管结石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结石排出及腰部疼痛缓解时间;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尿液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血尿素氮(BUN)指标和肌酐(Cr)指标水平;对比两组不良状况,包括再次碎石、止痛剂使用率。

1.5    疗效评定

完全缓解:超声示无尿路梗阻、肾积水、结石,临床症状消失;有效:超声示结石达基本排除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无效:未及上述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经对总有效率评定,为90.00%,对照组经评定,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结石排出及腰部疼痛缓解时间对比

观察组结石排出及腰部疼痛缓解时间经观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尿液中HMGB1、MCP-1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尿液中HMGB1、MCP-1水平经测定无差异(P>0.05),开展治疗后,各测定值均有降低,且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肾功能指标BUN、Cr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BUN、Cr水平经测定无差异(P>0.05),开展治疗后,各测定值均有降低,且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不良状况对比

观察组再次碎石、止痛剂使用等不良状况率经观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在临床有较高的发生率,以输尿管下段为常见部位,若未将梗阻及时有效解除,可引发扩张积水、上尿路梗阻,并对患侧肾造成不利影响,严重者,可致肾功能丧失。微创手术现已在本病治疗中有深入应用,可显著增强治疗成功率,具操作简单、用时短、术后恢复快、微创等多项优势,开展价值显著[5-6]。

泌尿系统结石的病发,与炎症反应相关,由尿液中分布的草酸钙晶体、草酸等成分诱导上皮出现损伤所致,单纯采用药物保守方案治疗,在降低炎性反应程度方面作用有限。而取微创术式联用,可将结石迅速击碎,为有效排出创造理想条件[7-8]。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采用药物联合微创手术的方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且结石排出及腰部疼痛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

尿液中HMGB1、MCP-1水平、肾功能指标BUN、Cr均低于对照组,有更低的不良状况率。其中,HMGB1、MCP-1指标在泌尿系分布的结石形成中均有参与,HMGB1属非组蛋白核蛋白,在真核细胞中有大量积聚,在含钙肾结石患者所排出的尿液中,表现为明显增多的情况;MCP-1以趋化单核/巨噬细胞向炎症组织中进入为主要作用,在病情状况下,若于患者肾组织中分布的系膜细胞等受损,可增加MCP-1基因表达。故微创手术通过将尿液中上述指标含量降低,可为病情恢复,和肾功能的改善创造理想条件咒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收治的罹患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在药物基础上,取微创手术方案加用,可增强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结石排出进程,有效缓解疼痛,且可促使尿液中HMGB1、MCP-1水平降低,改善肾功能,降低再次碎石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吴凯.微创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的疗效观察研究[J].临床研究,2019,27(6): 138-139.

[2]王伟强,楼正达,郑军政,等.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与硬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 30(24): 57-60.

[3]陈光.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20, 29(18): 3350-3352.

[4] Garcia K, Pham H, Sharma P, et al. Narcotic Pain Control for Ureterolithiasis Is Associated With Unnecessary Repeat Imaging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J]. Journal for Healthcare Quality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Healthcare Quality, 2018, 96(34): 64-173.

[5]李慧周.經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对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3): 20-21.

[6]马权,张军平.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20,27(16): 8-9.

[7]华雪锋.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对比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 20(11): 115-116, 142.

[8]唐双进,甘静芝,余志贤.输尿管镜下钬激光与气压弹道碎石术对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排石效果[J].浙江创伤外科, 2020, 25(5): 866-867.

[9]郭勇军.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 32(2): 288-290.

猜你喜欢

输尿管结石微创手术肾功能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输尿管结石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
6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中的护理体会
微创手术引流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并重症感染的临床研究
彩色多普勒超声闪烁伪像在超声定位的体外冲击波碎石中的价值
输尿管硬镜下两种碎石术的疗效对比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血清胱抑素C在冠脉介入相关肾功能损害中的应用价值
肾功能不全怎样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