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队合作学习模式在高职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22-05-13孙琳琳李凤娇刘玉华蒋丹王维花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儿科护理团队教学研究

孙琳琳 李凤娇 刘玉华 蒋丹 王维花

【摘要】为探讨团队合作学习模式在高职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以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两个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61人,对照组常规教学,研究组采取团队合作教学,结果研究组学生专业理论得分(78.92±6.25)分、操作技能得分(89.36±5.14)分、综合能力得分(82.74±3.63)分,三项分数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新生儿复苏、小儿盆浴法、头皮针穿刺、小儿光照疗法、臀红护理法几项具体的实操分数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护理循证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文献查阅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学生对于课程知识掌握、课堂氛围、知识面扩大、师生关系、任课教师方面的滿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关键词】高职;团队;儿科护理;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4 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4-0012-04

Application effect of teamwork learning mode in practical teaching of pediatric nurs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UN Lin-lin, LI Feng-jiao, LIU Yu-hua, JIANG Dan, WANG Wei-hua

Department of Medical Nursing, Hulunbui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ulunbuir 022100, 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pediatric nursing team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in hulun bui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ursing two classes of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draw is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of 61 people,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teaching, the team take team teaching, Results The professional theory score (78.92±6.25), operation skill score (89.36±5.14)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score (82.74±3.63)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ractical scores of neonatal resuscitation, pediatric pelvic bath, scalp needle puncture, pediatric light therapy and buttock red nursin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teamwork ability, nursing evidence-based ability,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literature review ability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In addition, stud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satisfied with curriculum knowledge mastery, classroom atmosphere, knowledge expansio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teacher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Team; Pediatric care; Teaching and research

近年来,我国大力进行职业教育改革,高职教育逐渐成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越发重要的一环,而儿科护理专业作为高职医疗类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专业,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儿科护理人才数量与质量,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儿科护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缺陷,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等情况,所以需要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高职院校儿科护理专业的教学水平[1-2]。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照实验,分析合作学习模式在高职儿科护理专业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作用,从而找出高职儿科护理专业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最佳应用方法,建立完善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方法体系,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当前高职院校的儿科护理专业教学模式加以改良优化,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1.2    研究目的

首先,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分析采用了合作学习模式的高职儿科护理专业学习对于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动手能力更强,自我导向的学习能力更强,并且产生了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护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明显强于采取普通学习模式的学生。综合证明了采取合作学习模式对于高职儿科护理的学生具有更佳的教学效果。其次,采取了合作学习模式的小组,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在于合作学习模式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次学习的过程,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教师在合作学习模式中的作用。

1.3    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性研究。整群抽样抽取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2018级高职护理5班和4班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分为干预组(5班61人)和对照组(4班61人)。研究者干预前先获得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已进行基线测量,包括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入学成绩、前期相关课程成绩、批判思维能力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预期统计结果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基线一致。在为期12学时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干预组采取合作学习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教学周末收集干预组护生对的反馈意见,教学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单项操作技能考核及期末综合技能考核,收集两组护生对儿科实训课课程的反馈评价,并再次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和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测量,同时对教师采取半结构式访谈以了解两组护生的课堂表现。最终进行评价两种教学方法有无统计学差异[3]。具体操作如下。

1.3.1    合作学习教学法的步骤

①合理分组:基于合作学习理论,分组为的第一个步骤。需遵循组间同质,而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每组内成绩优劣学生比例相当,且各组成员水平能够大致持平。组内学生性格互补,有善于表达的,也有内向型的。确定租场,组长负责各组任务传达,协调组内成员的学习。②应用多样化团队合作学习形式: 学习活动为团队合作学习重要内容。儿科护理课程理论及实践并重,活动形式上需贴合现代医学模式,符合实训教学教学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安排,统筹兼顾。第一,案例分析。教师分享同学习相关实训案例,和学生一起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组学生基于学过的护理知识进行自主性讨论,并给出相应解决方案。如小孩不肯吃东西,大哭大闹。此案例需分析讨论孩子不良情绪下如何喂养,怎样在此情况下对孩子身体状况进行判断等。学习中教师适时提出启发性问题,各组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派出一个代表进行总结发言。组间进行对比完善。教师在各小组总结后给出正确解决方案,并对各组总结进行评价。第二,模拟演习。实训学习中教师可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模拟。如为婴幼儿输液扎针。给每组配发刀具。按小组演习,小组成员轮流操作,一人操作时,其他成员需记录优缺点,操作结束后给予评价。让操作者看到自己不足。对于新生儿沐浴更衣等需要几人一起完成的项目,则小组成员密切配合。一组操作,其他几组观看,指出错误。第三,课题研究。实训学习中,每个小组需选择一个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利用课余时间研究完成。实训结束后,各组生成研究报告,并进行展示,现场答辩。优秀课题成果可刊登于校报上,并对学生进行表彰。第四,小组竞赛。实训学习中,可以小组为单位定期举办护理知识及护理技能大比拼,比赛可采取问答形式,也可采取抽签演示等形式,通过比赛对学生护理水平进行检查。

1.3.2    观察指标

实训学习结束后,教师对两组学生理论、操作及综合能力表现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对两组成绩进行对比,并对新生儿复苏、小儿盆浴法、头皮针穿刺、小儿光照疗法、臀红护理法几项具体的实操分数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评判性思维量表对两组学生评判性思维、护理循证、团队合作、独立解决问题等六项能力进行对比,采用5分制评分方法,分数越高,能力越强[4]。对两组学生对于教学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1.3.3    统计方法

2    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分析

2.1    兩组考试成绩对比

研究组学生专业理论得分(78.92±6.25)分,操作技能得分(89.36±5.14)分,综合能力得分(82.74±3.63)分,三项分数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表1所示。研究组各项实操分数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表2所示。

2.2    两组评判性思维量表统计对比

通过对两样本t检验,两组学生干预前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护理循证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文献查阅能力都相差无几(P>0.05),但干预后,研究组各项能力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表3所示。

2.3    两组教学满意度统计对比

研究组学生对于课程知识掌握、课堂氛围、知识面扩大、师生关系、任课教师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表4所示。

3    讨论

3.1    基于团队为基础的合作学习模式学习效果

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经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高职儿科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干预前后对照组和研究组的学习效果和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是相比较之下,对照组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效果低于研究组,学习效果提升较低。并且在干预之后,研究组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高于对照组。上表这一项数据说明,在研究最开始的阶段,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上是差不多的,学生的成绩和学习能力,学习思维水平相近,这也符合本研究是基于两个班级学生的基线情况接近的实验设定。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新要求,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成长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自主学习能力包括外部学习能力和自主完善能力,外部学习能力主要指的是提高学生对儿科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而内部完善能力则是提高学生自我进步,自我改错的关键。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加深,学校对学生的教学内容会越来越丰富,教学实践会逐渐提高占比,而学生能够学习的课时是有限的,所以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和教育效果,非常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在基于团队的合作学习模式中,因为学生需要分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为了能够完成学习的任务,所以会选择自己一个人对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即独自完成合作学习模式小组的多数任务,在后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再将个人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以减少小组其他同学的学习压力与负担,这个过程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②增强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经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 研究组干预前后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有了一定程度的微小提升,而对照组则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产生一定程度的下降,这说明合作学习模式对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具有作用的,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以及自身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面批判,以寻找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高职儿科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儿科护理专业是学习对儿童的医院护理为主的,一方面,临床医疗中,儿科护理的工作内容在不停地更新和转变,这就使得学生需要不停地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以满足儿科护理的最新需求。另一方面,儿科护理专业的学习需要学生采取批判性思维来改变自身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批判性思维是对学生有益的,针对自身的合理的批判思维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高职儿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并提高是实践学习的效果。③增强学生其他能能力:团队合作学习除却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之外,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与组内成员交流,与病患交流,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也得到提高;对案例的模仿演习式学习及分析,提高了学生的护理循证能力。小组间的课题研究,组内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对课题资料进行搜集、分析,一步步完成课题,文献查阅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如此次研究中两组学生研究前团队合作能力、护理循证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分数相差无几,都是2.5分上下,而研究后研究组各项分数分别为(4.65±0.28)分、(4.49±0.54)分、(4.72±0.34)分,分数得到了显著提升。人际沟通能力,研究前两组都为3.5分左右,研究后研究组分数(4.97±0.28)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分数上升幅度稍逊色于其他几项能力得分。④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团队合作学习后,学生专业理论、操作技能得分及综合能力得分三项分数都明显高于常规教学组,且操作技能中新生儿复苏、小儿盆浴法、头皮针穿刺、小儿光照疗法、臀红护理法几项具体的实操分数分别为(15.25±1.25) 分、(17.07±1.08)分、(18.87±1.54)分、(18.92±1.45)分、(19.25±1.6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⑤提高学生满意度: 研究中对课程知识掌握、课堂氛围、知识面扩大、师生关系、任课教师几方面学生满意度进行了统计,团队合作学习组几项满意度分别为93.44%、95.08%、95.08%、96.72%、90.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3%、75.41%、78.69%、77.05%、75.41%。学生对团队合作学习持肯定态度。

3.2    提高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效果的方法

①提高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效果的首要方法是提高教师的水平,既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也包括教师对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理解认知。高职儿科护理的合作学习,教师是毫无疑问地主导者,所以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首先,需要对教师的幼儿护理专业知识加以考核和培训,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提高,幼儿护理的方式也在不断进步,而教师参加工作之后,学习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进度会明显降低,所以就需要学校为教师提供便利,提供培训机会。其次,培养教师对合作学习方法的认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创新方法,很多教师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所以需要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实验等方法提高教师对合作学习模式的认识,增强教师的合作学习教学能力。②针对后进学生重点实施合作学习模式,对学习中的后进学生,合作学习模式是提升他们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所以后进学生应该成为合作学习模式的重点。通过将后进学生和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组队,互相帮助,先进带后进,从而提高后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内容。③设置多个学习小组,并且定期更换小组成员。在基于团队的合作学习模式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一般每个小组的成员以6~8人为最佳,因为人数过多或者过少,都不能起到理想的合作学习效果,6~8人的小组规模,既不会让学生因为同组成员过多而产生被忽略的感觉,让学生有意见却不能发表,或者没有机会展示自身的学习成果和见解。而小组人数较少,则会导致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压力增加,任务加重。此外,为了避免学生产生依赖思维,适应多变的实际医院兒科护理环境,需要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更换,这样也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模式的最主要形式,可以避免大规模合作学习造成的疏漏和一对一合作学习造成的共同下滑,而小组的人员分配是决定小组学习效果的关键,需要注重学习先进学生和后进学生以及中游学生的比例,通常而言,先进/中游/后进比例以2:5:3为宜。

4    结束语

基于团队的合作学习模式是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所提出来的,具有极强创新精神的教学方式,通过合作学习模式,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增强了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准,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到儿科护理的知识,进行儿科护理的实践,为今后的儿科护理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丽君.论小组合作学习的混合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论坛,2021, 3(11): 11-12.

[2]孙琳琳.团队为基础的合作学习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研究进展[J].养生大世界,2021,20(4): 169.

[3]徐水琴,陈小萍,陈三妹,等.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团队合作学习在成人护理学综合性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0, 38(11): 83-85.

[4]张爱娟,王一清,孙丽丽.小组合作学习联合翻转课堂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养生保健,2020, 38(1): 36-37.

(收稿日期:2021-7-25)

猜你喜欢

儿科护理团队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究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打造团队促建设坚持创新彰显专业特色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