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中的女性身份认同分析
2022-05-13吕海霞
摘要:电影《布鲁克林》改编自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的同名小说,讲述了爱尔兰姑娘艾丽丝离开家乡的小镇恩尼斯科西来到纽约的布鲁克林,最后闯出一片天地的故事。影片以艾丽丝和纽约的水管工托尼·费奥雷罗,以及爱尔兰本地男孩吉姆·法瑞尔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在故乡和异乡之间,艾丽丝最后认清自我,做出选择。本研究从女性身份认同角度,从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两个方面对艾丽丝的感情和生活进行梳理与解构,试图探究电影中的女性主义,颠覆影片一贯的爱情电影表象。
关键词:《布鲁克林》 女性身份认同 社会认同 自我认同
《布鲁克林》是一部以移民为题材的温情式的奥斯卡电影,由爱尔兰导演约翰·克劳利执导,2015年在美国上映。播出后深受观众好评,因制作精良、感情细腻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改编剧本。该片主要以女主人公的异国他乡生活和爱情经历为主线,重点体现移居他乡者作为异乡人的生活和心理。该影片虽然没有商业大片惯有的特效,也没有宏大的场面,但情感细腻,女主人公艾丽丝·莱西的扮演者西尔莎·罗南给观众的代入感很强,完美地塑造了主人公爱尔兰姑娘艾丽丝的银幕形象,对艾丽丝的情感再现到位。影片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着眼细节,胜在细腻。
电影《布鲁克林》改编自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的同名小说,该小说曾获2009年英国最佳小说奖,是托宾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爱尔兰东南部小镇恩尼斯科西的姑娘艾丽丝·莱西在家乡就业艰难、前途迷茫时来到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闯荡的故事。艾丽丝白天在百货商店当营业员,晚上在大学夜校学习会计课程,后来还和托尼·费奥雷罗陷入热恋,逐渐从背井离乡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因为姐姐罗丝去世,艾丽丝不得不回到家乡陪伴母亲。故乡还是那个小镇,可艾丽丝已不是昔日的艾丽丝。这时昔日对她无视的青年才俊吉姆·法瑞尔对她另眼相看并青睐有加,还向她表白并邀请她共同在爱尔兰的家乡生活。但她最终还是做出抉择,离开家乡,选择了托尼,奔向了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影片遵循了小说的主要内容,也再现了小说的精彩之处,结尾的镜头是艾丽丝站在纽约的街边和托尼紧紧相拥,旁白是艾莉丝的声音:“This is where your life is.”暗示了艾丽丝的最终归宿是代表了她未来的美国。
身份(identity)是指人们在情感上认同的关于自身的描述或意义。它并非稳定不变的实体,而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因此,身份只具备暂时的稳定性。与“identity”一词紧密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认同”或称“身份认同”(identification),它指通过幻想弥合不同话语与个体的精神或情感力量,从而形成当时当地或暂时的情感投入的过程。在西方,铭刻于雅典德尔斐神殿金顶上的格言“认识你自己”如神旨般召唤着一代又一代哲人前仆后继,从不同的角度勘定人的本质。由于历史上女性长期以来的“他者”地位,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的身份认同有着深刻而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追求,涉及“我是谁”“我要成为谁”“我是否被认同”等问题。后现代主义强调女性身份的差异性和多变性,尤其在跨文化语境下,主体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主体坐标的变化而变化。女性不仅要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和认识世界,还需要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本文站在女性主义身份认同视角,从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两个维度对人物和叙事的构建来对影片的主题进行剖析和鉴赏,试图从新的角度来诠释该影片。
一、社会认同
(一)社会身份认可和提升
女性主义摒弃传统的二元对立观,不愿女性成为附属于男性的存在,强调女性的独立自主和自立自强。影片的主人公艾丽丝即使在家乡恩尼斯科西这一难以就业的小镇,仍然克服困难找到一份在杂货店的兼职工作。尽管店主凯莉小姐挑剔、冷酷、刁钻,难以应付,艾丽丝仍然努力完成本职工作。后来在弗拉德神父的安排下到了异国他乡纽约,租房度日,面对房东和其他租户也是各种不适和不安,但艾丽丝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适应了美国的社会生活,在布鲁克林站稳了脚跟。巴尔托奇商场的销售工作慢慢得心应手,在大学夜校的会计课程顺利通过考试,不管是弗拉德神父,还是商场经理弗提妮小姐,以及房东基欧夫人都对她赞赏有加。这一系列的努力使艾丽丝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获得了更多社会认同,有助于提高她的自我价值认同感。
(二)集体身份再建构
影片开始,艾丽丝和母亲、姐姐罗丝一起生活在家乡爱尔兰的小镇恩尼斯科西,哥哥们远走伦敦谋生,家里只有艾丽丝和罗丝照顾母亲。艾丽丝承担的是女儿这一集体角色。父权社会对传统女性的集体角色的固有定义是温顺服从,在家乡小镇生活的艾丽丝也很好地承担了这一角色。在姐姐的帮助下,由弗拉德神父出面安排,艾丽丝被动离乡背井,来到了陌生的纽约打拼。后来姐姐意外离世,艾丽丝回归故里,母亲日渐变老和对她的依恋让她动摇,想要重拾乖女儿这一角色。最后艾丽丝还是决定离开故乡,再次出发回到布鲁克林,回到托尼身边,开始她在美国的新生活,这一举动可视为艾丽丝对父权文化下女儿集体角色的抗争,是艾丽丝寻求自我身份的突破,成就了一个全新的艾丽丝,同时也是对她集体身份的重新建构。
二、自我认同
(一)两次不同的坐船经历象征艾丽丝的自我蜕变
跟原著小说相比,电影《布鲁克林》画面感更强。该片中有两组艾丽丝远渡重洋坐船去纽约的镜头,情境相似,可艾丽丝的着装、言行和神态前后对比鲜明,这样可以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的蜕变,她自信的眼光和那份从容被演员西尔莎·罗南演绎得生动感人。第一次坐船离开自己的家乡,远赴陌生的国度时,艾丽丝显得生涩、紧张。因为没有坐船经历还吃了很多东西,导致晚上呕吐不止,她面色苍白,身体虚弱不已。和生涩的艾丽丝相比,下铺的乔治娜就显得成熟老练多了。多亏了乔治娜的指点和帮助,她熬过了难过的船上时光。乔治娜还帮她化妆并挑选合适的衣服,这才让艾丽丝顺利通过海关工作人员的审查,正式入境美国,开始了自己在布鲁克林的新生活。第二次坐船去美国,距离第一次虽然时间不长,但艾丽丝已经和第一次完全不同了:她的眼神透露出坚定和对未来的自信,没有了昔日的迷茫、不安和恐惧。与第一次坐船时相比,艾丽丝的服装和妆容也迥然不同:她身着橘色外套,发型入时,戴着精致的耳钉,面部妆容得体,和初次坐船去美国时的艾丽丝相比如获新生。经过了一年多的磨炼,艾丽丝的自我意识更强,更加独立自主,内心变得更加强大。这时的艾丽丝站在船的甲板上,阳光照在她脸上,更显得她光芒万丈。旁边站着一个迷茫的年轻女孩,问她:“What Brooklyn is alike?”艾麗丝回答:“Just like home.”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You are not going to eat.”当初老练的乔治娜也对初次坐船的艾丽丝说过同样的话,现在已经轮到艾丽丝告诫新来者这样的话了。相似的场景,相同的人,可艾丽丝的角色已经转变,这也暗示女主人公已经完成了自我塑造,主体意识明确,从一个迷茫的小女孩成长为自立自强聪慧的女性。
(二)与托尼的爱情象征艾丽丝的自信、从容
托尼·费奥雷罗是在美国生活的一名意大利裔水管工,和艾丽丝在布鲁克林的一次舞会上偶遇,对艾丽丝一见倾心,用心呵护。艾丽丝也被托尼的幽默和体贴所打动,两人逐渐心意相通,陷入热恋。托尼帮助艾丽丝迅速融入美国社会,让艾丽丝在异国他乡有了归属感。托尼邀请艾丽丝去他家就餐,带她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去看棒球赛,还带艾丽丝去海边游泳。虽然从表面上看,《布鲁克林》以爱情为主线,但实际上这份感情也是一种象征,和托尼的爱情象征着艾丽丝的新生活:充满希望,未来可期。托尼是踏实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未来。在和托尼的交往过程中,艾丽丝尽管没有男女交往的经验,但作为一个独立女性,她在一步步成长。她的服装品位逐步提升,与人交往的礼仪慢慢应付自如。她没有被动接受托尼的安排,作为新女性,她的一言一行都散发出独立女性的魅力。和托尼热恋期间,她坚持商场销售工作之余上布鲁克林大学夜校课程,并顺利通过考试拿到了会计证,为自己职业的晋升拿到了通行证。业余时间,她还帮助弗拉德神父去给无家可归的人提供就餐服务。甚至和托尼的性爱,都是由艾丽丝掌控。两人第一次结合,是在艾丽丝租住房屋的地下室,当艾丽丝主动脱下自己的内衣时,她传递给托尼的信号是她愿意。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艾丽丝处理感情的行为反映了她对托尼的认可,对未来的坚定,以及对美国生活的肯定,体现了她的主体性。
(三)与吉姆的交往象征着“灰姑娘”到“女王”的蜕变
吉姆·法瑞尔是艾丽丝家乡小镇上的风云人物:家世良好,年轻有为,是一家酒馆的老板,属于年轻姑娘梦寐以求的对象。在艾丽丝和好朋友南希参加的一次舞会上,她们偶遇了乔治和他的好友吉姆。当乔治邀请南希跳起一支又一支的舞曲时,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而此时的艾丽丝却因没人请跳舞而备感尴尬,或许是艾丽丝看似平凡,着装普通也不耀眼,并没有得到吉姆的盛情邀请,就这样两人擦肩而过。电影《布鲁克林》的导演或许想塑造吉姆的完美形象而特意忽略掉了小说中的一个情节,小说中有一个场景,吉姆被好朋友乔治暗示邀请艾丽丝跳舞,而吉姆却在三思,甚至还往后退了一步,流露出傲慢的神情,對艾丽丝不理不睬,让她略感难堪,以致提前离开舞会。
当艾丽丝从美国回到家乡小镇时,她已不是当初毫不起眼的艾丽丝,她光彩照人,穿着时髦,谈吐不俗,工作能力出众,宛如小镇的“女王”。当她再次走在家乡的街道上,小镇上的邻居纷纷在背后称赞她的优秀。艾丽丝的出现一下子就深深吸引住了吉姆,他创造一切机会接近艾丽丝,安排各种聚会培养和艾丽丝的感情。原本对艾丽丝的求职无视的大卫公司竟主动找她担任会计的兼职工作,在艾丽丝迅速高效地解决了工人临时加班费发放问题后,公司经理布朗先生对她另眼相看并向她抛出橄榄枝,再三邀请她继续在大卫公司工作。艾丽丝本就生于斯长于斯,看到家乡人的热情,她也甚是感动。对于吉姆的热烈追求,她甚至也动了情,一度迷失在温柔乡里。直到杂货店店主凯莉小姐的阻挠,准备揭发她在美国和托尼的情事,艾丽丝才幡然醒悟:故乡并没有变,变的是自己。小镇还是原来的那个小镇,故乡看起来更好,其实不然。是艾丽丝变得更好更强大,才让故乡的人对她刮目相看,才让艾丽丝有这种错觉。其实故乡还是原来的那个故乡,闭塞、落后、守旧。如果她当初没有去美国,没有提升自我,或许现在还在原地踏步:在杂货店里兼职,忍受凯莉的各种挑剔,拿着微薄的薪水,仍然被吉姆无视,在家乡人眼里仅仅是一个“灰姑娘”。
(四)处理感情的态度彰显艾丽丝在爱情中的自主权
在与托尼的感情里,艾丽丝从来都不是一个唯唯诺诺、被动接受的女性,相反她在两人的爱情中一直有着自己的主见,从不被托尼牵着鼻子走,从始至终掌控着主动权。即使在二人热恋期间,艾丽丝也从未放松和间断自己在夜校学习的课程,工作也同样完成得很出色。尽管托尼曾暗示过,婚后艾丽丝可以辞掉工作,全心照顾家庭。但艾丽丝却从未这么想,她拥有现代女性的自立自强,希望以后也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会计工作,而不是依附于男人。她对自己有着非常清醒的认知,以自己的方式应对世界,告诉他人什么样的情感对她而言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合适的。
在与吉姆的感情里,最初的艾丽丝或许处于被挑剔的被动地位,可是从美国归来的艾丽丝已经占据了主动地位,有了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从最初的不被搭理到被热烈追求,虽然中间隔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可这段时间却是艾丽丝迅速成长、自我提升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艾丽丝从最初的彷徨到后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活出了自我,对自己的未来日益坚定,自我意识和自我肯定都空前高涨。自我提升让她有了掌控生活和感情的底气,最终她选择离开吉姆,奔向托尼。影片里有两组关于艾丽丝分别和托尼、吉姆一起去海边游玩的镜头。在托尼邀请她去海边游泳时,由于对美国文化不熟悉,艾丽丝有点紧张。而在和吉姆一起去海边游泳时,她展示出了自己见过世面的成熟一面。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当艾丽丝和好友南希、南希的未婚夫乔治还有吉姆四人一起来到海边,准备换泳衣下海游泳时,南希、乔治和吉姆都是按照家乡习惯,外面用毛巾裹着身体,在里面换泳衣。只有艾丽丝不用裹毛巾,直接把外衣一脱,露出提前穿好的泳衣。南希、乔治和吉姆用惊讶而羡慕的眼神望着艾丽丝,问:“Is this an American trick?”艾丽丝微微一笑,转身潇洒地走向海里。这个小细节充分体现出蜕变后的艾丽丝和吉姆相处时所展现出的从容和自信。
三、结语
《布鲁克林》是一部有年代感且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温情电影,电影导演约翰·克劳利从移民的角度讲述了爱尔兰女孩艾丽丝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打拼的故事。电影虽没有煽情的血泪奋斗史之类的情节,但是由于演员西尔莎·罗南细腻的表演,女主人公艾丽丝的一言一行都能深深地打动观众。在这部电影中,女性角色不再充当“花瓶”的“性别失语”角色,而是成为电影叙述的主体,女主角身份意识明确,为新时代女性的自我发展提供了可参照的发展之路。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女性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应重构女性主体性,鼓励她们做自我命运的主宰者和创造者。
参考文献:
[1] Godfrey Vesey and Paul Foulkes. Identity [A]. Collins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C].London and Glasgow:Collins, 1990.
[2]陈李萍.从同一到差异——女性身份认同理论话语的三重嬗变[J].妇女研究论丛,2012(6).
[3]孙玲琪,任彦智.《朱迪》中的女性身份认同与银幕呈现[J].电影文学,2020(17).
[4]莱斯利·科芬,艺馨.影片《布鲁克林》导演约翰·克劳利访谈[J].世界电影,20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韶关学院第十九批校级教改课题(项目编号SYJY20181928)项目成果;2019年度广东省教改重点课题(项目编号YDY-2019-06)项目成果;2020年度广东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一般课题(项目编号GDWL20YB61)项目成果
作者:吕海霞,韶关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及大学英语教学。
编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