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意识
2022-05-13张瑞坤沈春鹏
张瑞坤 沈春鹏
摘要: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体现出鲜明的风景意识。风景的“意义之网”构成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独特的文化景观。作为共同体的风景是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话语表达的主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概念出发,探讨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作为共同体的风景所呈现的意义空间,阐释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归纳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规律。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风景话语 文化景观 意义空间
一、引言
电影从现实生活中凸显出来,内部的画面、音乐、光线、色彩、节奏、构图等各种艺术元素组成各种关系,成为自足的影视作品。电影银幕是电影剧本的创造性条件,电影剧本的意义从银幕开始。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自然景观的出现对于观看者来说,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从文化上都能产生一定的意义。风景是人类社会对大自然的经验和想象,是传播人类思想的重要手段。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翻开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长卷,《内蒙古人民的胜利》《山间铃响马帮来》《五朵金花》《阿诗玛》《相约在凤尾竹下》《嘎达梅林》《买买提的2008》等一部部经典电影从人们的历史记忆中缓缓打开。这些电影中的风景叙事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电影中的风景是建构影视作品美学意义的主要元素,也是影视作品意象表达的重要载体。黄河、长江、山脉、草原、高原、沙漠、森林、丘陵、戈壁等自然风景意象构成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凝聚力量、激发情感、建构认同的重要载体。
二、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概念的界定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琉璃厂土地祠的丰泰照相馆诞生,至今中国电影已经走过百余年的历程。回首百年岁月,一部部经典作品伴着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步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光辉的印迹。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占据着独特而又重要的位置。1940年,导演应云卫根据作家阳翰笙撰写的文学剧本《塞上风云》拍摄成黑白故事片《塞上风云》。影片《塞上风云》主要讲述了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英勇抗日的历史故事。由于这部电影拍摄时期相对较早,因而成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前,国内学界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概念的界定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学者王志敏提出“三个原则”,即文化原则、作者原则和题材原则。学者饶曙光提出“作者论”“题材论”和“演员论”。在本文中,我们对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概念界定为:“能够表现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景观世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能够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能够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电影都属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范畴。”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银幕画面,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彩呈现,更是文艺创作者对本民族历史记忆和文化经验的现实观照。翻开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长卷,《内蒙古人民的胜利》(1951)、《五朵金花》(1959)、《冰山上的来客》(1963)、《阿诗玛》(1964)、《祖国啊,母亲》(1977)、《孟根花》(1978)、《孔雀飞来阿佤山》(1978)、《孔雀公主》(1982)、《相约在凤尾竹下》(1984)、《火焰山来的鼓手》(1991)、《东归英雄传》(1993)、《黑骏马》(1995)、《猎场札撒》(1999)、《嘎达梅林》(2001)、《静静的嘛呢石》(2006)、《西藏往事》(2011)、《阿佤兄弟》(2018)、《奔腾的托什干河》(2019)、《气球》(2020)、《歌声的翅膀》(2021)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深深镌刻在我们的记忆之中。这些影片呈现出少数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景,描绘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幸福的生活画卷,建构出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景观世界。
英国著名学者西蒙·沙玛曾提出:“风景首先是文化,其次才是自然:它是投射于水、木、石之上的想象建构。”a也就是说,风景能够透过大自然的物质元素投射到人的内心世界,形成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民族风俗与日常生活的生动写照。法国著名思想家马丁·列斐伏尔在《风景与电影》一书中也曾指出,风景的诞生应该被理解为观看之道的诞生、凝视的诞生。也就是说,风景作为一种“被凝视的方式”,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呈现,更是隐喻人类思想内核的“附着体”。当自然界中的山、水、林、田、路、沙漠、丘陵、戈壁等物质元素“透过”摄像机被“装置”到银幕上之时,风景的含义便发生变化,变成了一种审美意蕴。当自然风景成为凝视对象、成为视听文本之时,这些自然元素常常和精神世界、社会历史、民族记忆、身份建构等意识形态勾连在一起。“与社会历史的其他产物一样,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也是一种社会历史的有形产物。这一份艺术视觉化的精神产物本身也拥有一个自己孕育诞生发展成熟的历史过程。一个社会的历史生成形态,当然会对生养在这块土地上的民族电影加以直接或间接影响。”b生活是电影创作的源泉,故事又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也可以把电影理解为一个拥有自身“生命”的活物。于是“有生命的影像”在表达自己的“生命”之时,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从而让观众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感悟情感、思考、梦境、回忆等各种生命现象。“风景”一直是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叙事话语生成的审美要义。所以,“风景”亦像生活本身一样,是一种存在。风景与高速公路上奔驰的汽车、天空中飞行的飞机、大海中航行的轮船等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它是一种运输人类思想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手段。
三、作为共同体的风景
空镜头是电影语言的重要表达手段。在影视作品中,作为自然风景的空间景观能够释放一股吸引观影者的强大能量,进而通过“空镜头”来连接人物的情感世界。于是,人类的情感在一个与之相应的自然景观衍生出的空镜头之中得以呈现。这次呈现往往植根于社会权力关系的运作之中。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中曾提出:“民族是一个想象出来的政治意义上的共同体,即它不是许多客观社会现实的集合,而是一种被想象的创造物。”c可以说,民族是一个被建构的、想象的共同体。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呈现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生活以及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反思的过程也是一个被建构的过程。森林、草原、牧场、湖泊、戈壁、丘陵、高原等自然景观构成了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自然景观。美国学者温迪·J.达比曾说:“通过追溯风景(作为将文化物质化的一个用语)的文学和艺术的根源,在探析关于民族的美学意义的话语。”d共同体的建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都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回顾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从追求高度风格化的第五代,到秉承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第六代,都不同程度地传达了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和焦虑。“事实上,全球化时代的民族认同是通过与‘自我’相对的‘他者’而塑造出来的。”e所以,中国的电影不仅要关注世界电影的发展趋势,更要注重对本土特色的提炼与升华。于是,在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中,山脉、草原、高原、沙漠、黄河、长江、水等风景意象成為凝聚情感、建构国家认同的独特元素。
風景是人类社会对大自然的经验和想象,其背后是一种意象、一种心灵、一种情感。从接受美学角度来分析,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风俗以及语言系统只有在本民族内部才能获得认同感,如果要取得其他民族的认同,需要借助一种特殊的叙事方式。电影是一种叙事艺术,丰富的叙事技巧是一部电影作品成功的基础。实际上,叙事是一种双方交流的过程,电影中的一次叙事的影像呈现,不仅需要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还需要一个讲述者和倾听者。有的时候,电影中的风景也是承载叙事的主要元素。风光秀丽的自然风景、旖旎壮观的湖光山色和斑斓多彩的民俗文化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天然条件。电影导演通过“风景叙事”让观众领悟到“风景”背后的生活实践、历史记忆、人文意识、共同情感等深层的文化内涵。人是文化生产和创作的主体,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符号系统。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必须秉承书写本民族的“心灵空间”,回归到人的主体性。只有打动人的内心世界,才能感化于人。1950年拍摄的影片《内蒙古人民的胜利》,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该部电影主要讲述了生活在边疆的内蒙古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解放的历史故事。该部影片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宣传党的政策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影片中出现内蒙古大草原特有自然风光与和谐生活的日常画面,为实现各民族团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语言学角度来考察,“所指”指的是同一个词语在接收者的心中所唤起的意义。蒙古族有这样一句谚语:“雄鹰飞得再高,骏马跑得再远,也不会忘记落地生根的大草原。”草原是人类社会生存、活动的舞台之一。北朝民歌《敕勒歌》中也曾这样描绘过大草原:“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民歌描绘出北方草原辽阔富饶的自然风光,抒写出草原人民热爱美丽家乡的豪情壮志。影片《内蒙古人民的胜利》中的自然风景——草原成为建构民族认同的首选媒介。音乐也是构成电影语言的主要形式,在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有时优美的民族音乐也能起到烘托主题的作用。“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呀,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蒙古人民的土地......”影片中的主题曲颇具象征意义。牧民围坐在辽阔的草原一起吟唱《嘎达梅林》,折射出一种民族精神的凝聚,这种凝聚力不断为中华文明输入新鲜的血液和具有营养价值的钙质。
英国著名学者特瑞·伊格尔顿说:“文化所做的就是,从我们宗派主义政治自我中蒸馏出我们共同的人性,从理性中赎回精神,从永恒中获取暂时性,从多样性中采集一致性。文化是一种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起作用的普遍主体性。”f也就是说,文化不仅是人类赖以生活的一切,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类为之生活的一切。影片《山间铃响马帮来》(1954)讲述了人民政府的马帮为少数民族运送急需物资的故事。电影中音乐的介入,是对自然景观的有力补充。“太阳升起,白云散开,山间铃响马帮来......”这是影片的主题曲。太阳、白云等自然风景暗示着云南少数民族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艺术寓意来说,电影中那层叠的青山,广袤的原始森林,一望无际的梯田,以及亚热带的芭蕉林,秋收季节中绚丽多彩的哈尼族、苗族,市场上挤满了各族人民,人们在满意地选购自己需要的物品。街棚里到处洋溢着各族人民团结、幸福的欢乐。”g太阳、白云、青山、森林、梯田、芭蕉林等风景作为“文化权力的工具”,不仅表现出民族团结、国家进步的政治寓意,而且建构了对国家的认同。影片《冰山上的来客》(1963)讲述了边疆战士与特务、敌军斗智斗勇,最后取得胜利的故事。“影片一开始,就展示出在一望无际的高原上,一群人马伴着轻快的旋律缓缓地行走,配乐从开始的独声转到男女和声,音乐活泼轻快,美景与歌曲完美结合,镜头里水晶般的冰山与野马似的雪水河,好像这一切是看到景色即兴的演唱一样,让人身临其境。”h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电影中的音乐在拓展叙事空间的过程中,也直接参与了电影主题叙事。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唉......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影片中动听的旋律与冰山下的自然景观形成共振,使得整部影片充满人文气息。风景是文化的自然映射,是通过白云、天空和沙滩表达出的人类想象力。朵朵纯洁的白云、辽阔浩瀚的天边、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滩等风景勾勒出一幅新疆各族人民“优美的田园”风景画,映射出新疆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画面。
四、结语
电影中所呈现的风景意象是大自然背后所映射出的文化隐喻。“人类既是他的环境的创造物,又是他的环境的塑造者,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活动发展的机会。”i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是和谐共处的关系。著名电影评论家、美学家钟惦棐曾提出:“在电影美学体系的构建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影与观众的关系问题,因为电影须臾不能脱离观众。”j营造共同体的风景是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话语表达的主要形式。观众在欣赏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所建构的“风景景观”之时,感受到的不仅是风景,更是风景背后的“意义之网”,这正是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要旨所在。
a〔英〕西蒙·沙玛:《风景与记忆》,胡淑陈、冯樨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第67页。
b乌尔沁:《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04页。
c〔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增订版)》,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页。
d〔美〕温迪·J.达比:《风景与认同》,张箭飞、赵红英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e孙燕:《跨国想象与民族认同: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影视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
f〔英〕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g郭鹏群:《中国电影中的云南形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4页。
h王敏:《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筑梦之旅·新疆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3页。
i曹建明:《国际公约与惯例》,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4页。
j钟惦棐:《电影美学:1982》,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348页。
基金项目:202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蒙古族题材电影的话语变迁与社会功能研究”(编号:NJSY21168);202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和谐的家园:生态美学视域下新世纪以来草原小说的文化价值与审美取向研究”(编号:NJSY21195);202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河几字弯文化与传播创新研究基地”阶段性成果
作者:张瑞坤,文学硕士,河套学院汉语文学系讲师,研究方向:文艺与文化传播;沈春鹏,文学硕士,河套学院汉语文学系讲师,研究方向:文艺学。
编辑:赵斌E-mail:mzxs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