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作品的艺术表达对大学生美育思政教育的启示
2022-05-13刘分江
刘分江
摘 要: 聚焦于美育效果的提升,从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分析大学生美育思政教育在“思想美育”效度、“身心美育”广度和“精神美育”力度三个维度面临的新挑战,总结了战“疫”作品具备社会生态与艺术美学、内容生态与艺术美学、文化生态与艺术美学的相统一,其艺术表达特点和艺术创作思维可以结合“三因”理念,进而在“事、時、势”提出对策和建议,以达到“战疫、思政、美育”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新冠疫情;抗疫;艺术表达;美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文化自信视阈下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AS180275)。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涌现了一大批以“抗疫”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艺术是一种思想表达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在人们的思想情感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与交流、人与自然相互情感联接等方面发挥着独特功能和重要作用。[1]86-87而美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方面,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贯穿全过程,有助于引领大学生心灵向善、人格美化。[2]205-206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广大艺术创作者肩负艺术使命,创作了一系列战“疫”题材作品,不仅转移人们的消极情绪,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也对大学生开展了无声的审美教育。
一、大学生美育思政教育在疫情期间面临的新挑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们的社会生态关系、生产生活环境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在新冠疫情之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形式和效度、育人重点和广度、育人目标和力度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一)线下到线上:“思想美育”的效度尚待提升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主要是依托于党团建设、主题班会、思政课堂等线下形式,其交流形式很大程度上采用面对面的直接引导教育,思政工作者可以直接观察大学生的接受程度、教育反馈等情况。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形式从线下形式急速切换成线上形式。[3]98-102思政工作者通过互联网与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取得联系,建立线上的联防联控机制,根据“停课不停学”要求,高校教师依托超星、腾讯会议、云课堂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也发生巨大变化:一是大学生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疫情之前,大学生“面对面交流”都是熟悉的同学、老师,而在疫情影响下,大学生跟老师的交流形式是“云上会面”;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发生变化。疫情之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线下面对面的引导教育,在疫情影响之下急速切换为线上交流,线上交流的形式受到语言表达、网络环境、收发载体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在这样巨大的双重变化之下,网络思政、云上思政的“思想美育”效度不足,如何在疫情影响下开展“时效性”与“实效性”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将“思想美育”升华到“美之育”与“育之美”相融合受到各方的关注。
(二)主题到主要:“身心美育”的广度亟待加强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生命教育的主题也由原来侧重对生命安全的教育上升到侧重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思考的教育,在主题教育中融入战“疫”人物、故事,使生命教育更加立体、生动,更具内涵。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主要内容是引导其正确认识生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思考提升生命的质量、科学实现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4]3-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对人们的生命产生威胁,还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疫情防控机构发布的疫情数据,大量媒体对数据的解读,充斥着“确诊、重症、死亡、隔离”等字眼,加上疫情常态化防控以及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国内部分地区又出现小范围的新冠肺炎疫情,保持对疫情严防死守的防控状态还将长时间持续下去。当大学生群体在面临突发的、持续的新冠疫情,将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慌等心理波动。[5]1712-1717一方面由于新冠病毒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加上病毒变体“德尔塔”毒株大肆传播,部分大学生对病毒的蔓延趋势、死亡威胁产生恐惧、恐慌心理,同时面对网上传播的疫情数据和报道,“宅家学习”的大学生如果没有具备一定的信息辨别力,很容易受到网络不实信息的影响,极易产生恐慌、抱怨、焦虑甚至厌世等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宅家学习”的大学生,脱离原有线下的上课模式,长时间“触网”,其生活、学习的环境发生较大的转变,部分自制力较弱的同学沦为“信息控”“低头族”和“键盘侠”。疫情之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覆盖面更加广泛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线上“心灵美育”亟待加强。
(三)责任到担当:“精神美育”的力度仍需深耕
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大学生扮演的角色既是高校大学生,也是分散在各地的抗疫“普通人”,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属地管理原则,“宅家学习”的大学生在家需做好居家健康观测和个人防护措施,除必要情况下依托于科技手段掌握学生位置信息之外,学生的行程信息很大程度依靠其“自觉上报”。[6]76-79个别大学生违反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属地管理规定而受到各类处分,凸显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的引导教育短板。在战“疫”阶段促进大学生认识“规则之美”“法治之美”以及对大学生开展以责任为主题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020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指出,“新时代的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7]。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广大学子来说,是一场特殊考验和精神洗礼。疫情肆虐下,没有人能“独善其身”,部分西方政客企图将疫情政治化,借用疫情在各种场合抹黑中国和诋毁中国,炮制“病毒起源于中国实验室”等歪曲言论,制造混淆视听的谎言以及掩人耳目的假象,引导学生正确辨析不正确的新冠疫情言论背后的意识形态偏见,在战“疫”过程中开展“家”“国”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提升大学生的“理想之美”也是此次疫情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8]86-90
二、战“疫”作品的艺术表达特点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艺术创作者虽然不能与医务工作者一起奋战在抗疫一线,但一直通过各种方式投身抗疫:疫情发生后,他们将线上展示和线下创作相结合,第一时间以戏剧、歌曲、视频、图片、雕塑等形式表达对同胞的关怀、对医护人员的敬意、对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以强大精神力量凝聚人心;疫情進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他们又第一时间投入到复工复产中,投入到抗疫主题作品的创作中,以优质的作品记录这场抗疫斗争。优质的战“疫”作品集社会生态、内容生态、文化生态与艺术美学于一体,为疫情之下的大学生美育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一)社会生态与艺术美学的统一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个全球流行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现有的社会生态内部连接关系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就我国而言,疫情影响人们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关系的重塑与再造,在疫情发生的中后期体现更为明显,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由此也将产生较大变化。[9]22-25艺术创作者活动于社会,艺术创作活动在社会生态中的存在方式,是以接受活动的完成为终点,同时又以接受活动的完成为起点的。[10]58-66在战“疫”作品的艺术美学呈现中,其艺术表达呈现社会生态与艺术美学的统一:一是艺术美学的表达有了社会生态的“土壤”。在诸多战“疫”相关的作品中,无不呈现着“人、社会、生活、疫情”四者之间互动的社会生态联接关系,积极向上、持续健康的社会生态造就了集艺术张力、审美趣味、美育价值三者于一体的艺术作品,例如:方舱医院的舞蹈、获两千多家媒体转载的《中国抗疫图鉴》等优秀作品,不仅获得央视等官媒的“点赞”,还收获良好的口碑;二是社会生态的连接关系有了艺术美学的“延伸”。创作者采用虚实结合、喜闻乐见的创作形式,把战“疫”过程的感人故事、热点事件、重要人物等及时进行艺术化表达,将社会生态的连接关系进一步延伸到艺术美学这一“精神领域”。如战“疫”阶段期间创作的泉州梨园戏剧《清气吟》很好呈现了个人、国家安危之间的社会生态关联,歌曲《战疫情》和央视录制《故事里的中国》之《钟南山》连接了普通民众和医务工作者、青春群体和前辈榜样的关系,将抗疫精神、艺术审美、无声美育进一步在艺术作品中呈现和延伸。
(二)内容生态与艺术美学的统一
不管是在传统媒体语境下还是在融媒体语境下,艺术作品都连接着艺术创作者和艺术受众,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不仅是艺术作品传播者的原则,也是艺术作品传播媒体恪守的黄金准则,更是树立艺术作品品牌的第一要素。[11]37-39艺术审美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殊形态,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感受,高质量的艺术创作以及融入精湛的艺术审美形式所呈现出的艺术表达内容,对于诸如新冠肺炎疫情这类灾难所带给人们“身心伤痛”具有重要的抚慰作用。[12]13-18
长达十余米的《中国抗疫图鉴》用长图片的形式,记录了湖北武汉战“疫”,生动刻画了战“疫”过程的逆行者:医务人员与白衣天使、人民子弟兵、社区工作人员、外卖小哥等一系列人物形象,既有诙谐幽默的新春佳节因疫情而“隔空”拜年场景,又有因疫情防控要求而“封城”的动容瞬间,主创团队坚持将内容生态和艺术美学做到极致的统一,使受众在一看到这幅巨作时能够被中国战“疫”过程所打动,并被“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所感染。央视发布的战“疫”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将创作内容聚焦在武汉保卫战,呈现出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感人画面,带给受众具有很强的“当下感”和“在场感”。内容生态和艺术美学高度融合的优质艺术作品,在战“疫”期间向受众传递了抗议正能量和积极乐观精神,其收获了官方媒体和广大民众的广泛传播与大量好评,对大学生的美育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文化生态与艺术美学的统一
艺术的重要使命和重要功能之一是传承文化,经典的艺术作品应当承载一定深度的美学价值、审美价值,蕴含一定深度的文化气息、人文关怀,因而,优质的战“疫”艺术作品,不仅要兼具美学欣赏价值,还应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达到作品美与文化美的相统一。[13]45-47中国文化生态、艺术美学和美育价值三者在艺术创作中相得益彰,既不能为了纯粹反映作品内容的客观物质而牺牲艺术美学和美育价值,也不能忽视新时代的文化生态诉求而进入艺术美学和美育价值的“真空地带”[14]39-48。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元素有机融入新时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中,是战“疫”艺术表达的显著特点之一。一是时间维度的文化生态元素与艺术美学的统一。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川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黄梅戏,都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涌现出“新时代特征”的经典作品,川剧《我们来了》中“你我共饮长江水”将创作地——重庆与武汉之间的血肉联系进一步拉近,并将四川、重庆地区的文化生态元素融入艺术创作中,使观众产生深深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感;二是空间维度的文化生态元素与艺术美学的统一。诸多战“疫”作品汲取各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得艺术美学、美育价值的展现形式“百花齐放”,例如:“全国各类美食为武汉热干面加油、祖国各地标志性建筑为黄鹤楼打Call”等各类抗疫主题的艺术图片、MV、视频等传播,将各地文化生态元素融入抗疫艺术作品创作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的精神,于“无声”处提升受众的艺术美学欣赏水平和提升艺术作品的美育价值。
三、战“疫”作品的艺术表达对大学生美育思政教育的启示
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艺术创作者着眼战“疫”过程中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优秀的艺术作品很好呈现了抗疫精神和抗疫正能量,受到广泛传播并对受众开展了“无声”的审美教育。战“疫”作品的艺术表达,对大学生美育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启示。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这一“不变”原则,在“变化”的疫情发展形势下,运用“三因”理念(“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事、时、势”,有机融合“抗疫、思政、美育”三个方面,将“有意义、有定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有意思、有活力”。[15]106-110
(一)因“事”而化,构建“同向而同行”的美育思政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广大艺术创作者关注人们的社会生态变化,结合疫情在不同发展阶段涌现出的感人事迹、先进人物,先后适时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艺术作品,同时在作品中表达积极乐观、举国同心的抗疫精神,将抗疫精神延伸到艺术审美领域。作为思政工作者,应当借鉴艺术创作者的独具匠心的做法,牢牢抓住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到“因事而化”,引领大学生群体与国家前途命运“同向同行”。
一方面,充分认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与不变”,洞察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生态和社会关系变化,“变”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态环境、教育载体,“不变”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美育目标,在“变与不变”中建立大学生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连接,引导大学生思考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关系。另一方面,善用大学生社会生态中“耳熟能详”的生动素材,讲好体现“中国之美”的战“疫”故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武汉封城”,“医者逆行”,有“国士无双”的钟南山院士,有李兰娟院士、张伯礼院士及大批医护人员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搭建好“中央厨房”,善于“加工”战“疫”中的生动素材,引导大学生从战“疫”中的人和事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审美价值,增进大学生对“逆行美”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二)因“时”而进,构建“时效而长效”的美育思政教育
在各类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通知和文件中,唯独缺席了“应急思政教育工作预案”[12]。由于缺乏指导性、系统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急预案,各高校在新冠肺炎疫情这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各自为政,缺乏有效沟通与协作,应急性、长效性以及持续性的思政教育工作体系亟待建立。[16]56-57
首先,线上思政能够及时把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教育契机,弥补应急思政教育的“缺位”。“网络思政”和“云上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速度快、见效快和适用面广,响应疫情防控中“减少人员聚集”,线上思政教育能够实现对线下思政教育的快速“补位”,在疫情伊始,线上思政让大学生第一时间感受到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天使白”和“背影美”;其次,倾听学生诉求,关注疫情次生的“心理防疫”。战“疫”期间的优秀战“疫”作品秉持“内容为王”的创作理念,聚焦战“疫”的动人事迹、感人瞬间和先进人物,采用图片、歌曲、戏剧、视频等创作形式,在作品的传播过程中传递抗疫精神,达到无声的审美教育。[17]98-104由此,应当把准思政教育的关键时间节点,关注此阶段凸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生命之美”和“心灵之美”,以呼应学生在疫情期间的诉求和痛点;最后,由点带线及面,构筑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长效化”美育思政教育。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由点到线及面,除了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和教育契机之外,还应在时间维度上进行延伸,不断汲取抗疫精神伟力,持续呈现疫情防控过程中不断涌现出的人物美和故事美,使大学生在“美时美刻”的思政教育过程中更具获得感、幸福感。[18]96-104
(三)因“势”而新,构建“厚积而薄发”的美育思政教育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主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培养目标从“德智体全面发展”上升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完善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9]21-30大学生美育思政教育最终落脚点和最终归宿也是“培养什么人”。
优秀的战“疫”作品,将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防控疫情做了很好的结合,呈现出别具“中国风格”的艺术美学,达到中国文化生态与艺术美学的相统一,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美育功能。因此,我们应当立足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在战“疫”过程中充分挖掘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籍故事、经典案例、精美诗词、名言警句,引用“李离伏剑”“徙木立信”等典故来生动地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懂得欣赏“文化之美”;在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蕴含着诸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日精神等精神食粮,在优秀的战“疫”作品中,一帧帧画面、一幅幅作品都彰显着抗疫精神。我们应当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在厚重的中国历史演进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将思想与认识由“历史之美、精神之美”升华到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之美、理想与信念之美”[20]43-47。
四、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大学生美育思政教育的效度、广度、力度方面临一些列新的挑战。优质的战“疫”艺术作品集社会生态、内容生态、文化生态与艺术美学于一体,为我们应对大学生美育思政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启示。大学生思政工作者和美育实施者应当把握美育思政教育中的“事、时、势”,有机融合“抗疫、思政、美育”三个方面,运用“三因”理念,善用生动素材达到因“事”而化,把握关键契机做到因“时”而进,注重深厚底蕴擅于因“势”而新,使“有意义、有定力”的大学生美育思政教育更具“有意思、有活力”。
参考文献:
[1]吴德强.论雕塑艺术对受众心灵的慰藉作用[J].雕塑,2020(03).
[2]严崨,毛计中.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21(17).
[3]李小玲,王建新.重大疫情防控工作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20(04).
[4]朱成科,于博文.后疫情时期生命教育的价值审思与路径重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17).
[5]舒曼玲,廖心仪,秦露露.后疫情时代长沙市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11).
[6]吕慕,苏熙睿.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切入点开展医学生公共卫生法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卫生法制,2021(03).
[7]本报特约评论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堪当大任的![N].中国青年报,2020-3-25(001).
[8]周莹.疫情防控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研究[J].教育评论,2020(09).
[9]刘义强.疫情改变社交、社区及流动再造新型社会连接生态体系[J].人民论坛,2020(S1).
[10]刘光裕.艺术形象和社会生活——再谈源于生活和高于生活[J].文史哲,1982(06).
[11]许建俊.内容为王——树立新闻传播品牌第一要素[J].电视研究,2018(10).
[12]周星,王杰.美育的精神价值:艺术抗击新冠病毒表现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0(04).
[13]吴民.抗疫期间相关戏剧题材作品的文化艺术生态及其美学价值管窥[J].四川戏剧,2020(06).
[14]李向民,杨昆.新时代的文化生态与文化业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2).
[15]黄珍慧.疫情大考背景下“三因”理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路径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1(02).
[16]冯璐.建立健全应急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研究——在突发事件背景下[J].公关世界,2021(06).
[17]范晓楠.后疫情语境下对中国生态艺术的再思考[J].美术学报,2021(05).
[18]马福运,孙希芳.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J].教学与研究,2021(05).
[19]陈华栋.中国共产党“培养什么人”理念的发展沿革与主要经验[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5).
[20]洪松,褚慧丽.新时代高校加强“四史”教育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探究[J].高校辅导员,2021(03).
(责任编辑:林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