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迹·笨小孩》的现实暖色与范式更新

2022-05-13赵诗琳

艺苑 2022年1期
关键词:笨小孩现实主义奇迹

赵诗琳

摘 要:《奇迹·笨小孩》由《我不是药神》原制作班底匠心打造,于2022年大年初一正式上映。作为中宣部国家电影局2021年重点电影项目与2021年建党百年重点献礼片之一,影片讲述了十八大以来底层小人物在深圳努力打拼、创造奇迹的故事,充分彰显了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新时代奋斗精神。在2022年贺岁档“一超多强”的激烈市场竞争格局中,影片仍收获了观众与市场的高度认可,成为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类型化创作的崭新范本。文章便从底层群像形塑与类型创作规律两方面展开论述,总结归纳其整合营销策略与实现圈层覆盖的市场经验,希冀为未来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品质与市场竞争力提升,提供可资借鉴的参照路径。

关键词:现实主义;《奇迹·笨小孩》;人文关怀;类型策略;贺岁档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奇迹·笨小孩》以内蕴饱满人文关怀与现实关切的细腻笔触,深入社会底层空间、聚焦时代浮沉中“笨小孩”的命运际遇,讲述平凡小人物携手共创幸福生活与美好未来的艰辛历程。影片以平实质朴、温馨励志的中国故事与“以爱之名”的核心命题,直面社会现实,却不失最为本真的人性善意与温暖的现实底色。贺岁档电影阖家欢庆、辞旧迎新的节日献礼属性,更为影片注入了持久深远的共情力,在集聚广泛深刻的共同记忆与共通情感的同时,为观众带去心灵慰藉与情感疗愈,实现了观众“破圈”跨层的广泛触达。影片收获口碑与票房双赢的背后,则得益于其营销策略的多元共振,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头部优势牵动话题热度持续攀升,进而参与中国电影市场良性生态环境的积极建构。

一、底层小人物的成功塑造

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已然成为国产现实主义电影人物形象塑造的最主要方式。这类影片以小见大的表述方式,有助于引领观众跟随小人物视角进入故事情境,深刻感知个体命运际遇与宏大时代背景间紧密依存的内在关联,其中蕴含着电影创作者的现实思考与人性追寻。《奇迹·笨小孩》便是将小人物的个体命运遭际置于宏大时代发展蓝图下,以真实可感、血肉饱满的底层小人物形象塑造与中国式家庭关系的情感细描,重重叩响观众尘封已久的心门,引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一)人文关怀:时代浮沉中的个体命运

影片在勾勒时代浮沉中的个体生命轨迹时,为底层小人物的微观形塑注入了深沉浓厚的人文情感与人性观照。“笨小孩”作为影片中“奇迹小队”成员们努力拼搏、共创奇迹的精神核心,其代表的是新时代平凡小人物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及其努力践行个体价值与身份认同的“不服输”精神。如罗曼·罗兰所言: “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现实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成功欢乐与挫败失意便是其一体两面,认清生活本质与其残酷性后,仍能保持乐观、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方可成为自己一方世界中的英雄。对于在时代夹缝中彳亍前行的渺小个体而言,其往往会因尝试改变人生的成本匮乏而希望渺茫,但他们却从不甘于屈从命运、随波逐流,而是挣扎着挑战所有潜在的可能,竭尽全力突破自我而从未退却。

在主人公景浩的人物形塑上,其富有创造力、吃苦耐劳、坚强隐忍与不遗余力为身边人带去温暖美好的坚韧外表下,包裹着一颗满含热忱、爱意、善良与希望的炽热内心。面对生活的天翻地覆与接踵而来的沉重打击,本应当在大学生活中度过美好时光的他,只能选择放弃学业、默默扛起家庭与生活的重担,这也使其始終带有一种超出同龄年轻人的成熟稳重与沧桑之感。此外,长期修理手机与拆卸电子元件的超负荷工作,亦导致其弓肩驼背的身形愈加佝偻,既暗含其对外界磨难的顽强抵抗,又使观众能够直观感知其背负的生命重担与生活压力。

影片在描绘主体人物的情绪抒发与情感宣泄时,展现出国产现实主义电影难得一见的高完成度,其满含善意的真挚人情与“爱与温暖”这一普世主旨的代际承袭,散发出极具浸透性的情感张力。在母亲离世后,妹妹景彤便成为景浩在世上唯一的亲人,是其心底最为柔软与永远不可亵渎之处,亦是其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由此,为妹妹景彤尽快凑齐心脏手术费用,便成为推动影片情节递进的核心驱动力,亦是景浩拼尽全力、放手一搏的动力源泉。在走投无路时,景浩不得不向李经理寻求帮助,却被果断拒绝而备受挖苦,但他从未向任何人诉苦或有所抱怨,也丝毫未将妹妹的病情作为借口来博得同情或帮助,凸显出其对生命尊严的捍卫与对血脉亲情的守护。

反观年幼的妹妹景彤,哥哥景浩是其唯一的依靠,也是她的全世界。从房东的催租警告到被拒之门外,从深夜拼命赶工的疲惫身影到遍体鳞伤,困顿残酷的生活境况与长期的病痛折磨,在推动小女孩被迫成长的同时,亦使其拥有了超出同龄孩童的乖巧懂事、善解人意与思考能力。兄妹二人间也由此形成了一个相互簇拥、互为支撑的心灵巢穴,将家与亲情的温暖牢牢包裹其中,支撑着两人战胜平凡生活中困难挫折的重重考验。影片中当妹妹看到哥哥挂在疾驰的货车门上破门而出时,因极度担心而独自一人拼命追赶以致跑丢了鞋子,在看到受伤瘫坐在地且一言不发的哥哥时,其泪水便在瞬间溃堤并失声痛哭。此时,小女孩在情感宣泄中所释放出的强烈悲伤与无助穿透银幕,使观众内心被深深刺痛而随之泪眼婆娑,兄妹二人极度克制与肆意宣泄所形成的强烈情绪反差,亦吸引观众更加沉浸于影片的故事情境。

(二)现实共情:群像描绘中的奇迹创造

《奇迹·笨小孩》以全景视角展现出2013年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的全貌,特定时空背景下的时代群像与“奇迹”书写,将“愚公移山”精神与拼搏奋斗精神充分展陈,建构起内蕴强大集体凝聚力的精神共同体。深圳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其经济发展创造了永载史册的中国速度与中国奇迹,在蓬勃发展与快速变迁的同时,亦容纳了无数底层奋斗者向着目标理想毅然前行。影片中“奇迹”的创造与带有“好景”二字的厂牌更替,不仅强化了集体主义精神内蕴的强大情感驱动力,建构起电影文本与观众间的情感共同体,为其带去振奋力量与情感慰藉,又暗含着小人物渴望被善待、被肯定与被尊重的殷切希望,满含其与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坚信笃定与强烈渴盼。

在底层空间的家庭关系描绘中,爱的代际承袭并非简单的单一相度,而是构筑成一个完满闭环的情感共同体。对于景浩与景彤兄妹二人的“小家”描绘,便展现出中国人所特有的血浓于水的亲情与对家的眷恋。即使漂泊无依、居无定所,只要有家人相伴,家便是永远温暖的存在。其温情暖意如同一束微光,穿透密布荆棘的现实生活,给予两人对幸福的期许与对未来的希望。此外,影片中母亲的照片在多个场景均有出现,即使在两人陷入谷底被迫搬到厂房,照片依旧被端正摆放在桌子正中央,无论是母亲温暖恬静的笑容特写,还是作为后景时的默默注视,均侧面描绘出母亲过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亦暗含母爱无言却如影随形、深沉隽永的深意,在颠沛流离岁月中给予孩子温暖呵护。

同时,在对底层群像的生活状态描绘中,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力被一味压榨、个体尊严被残忍践踏等底层群体的困顿生活图景于银幕中缓缓浮现。其中,底层小人物共同组建的“奇迹小队”最明显的标签便是“信任”与“善良”,作为社会底层空间紧密团结、共同进退的集体缩影,其分别由有听力障碍的单亲母亲、出狱后无业与流浪狗相伴的拳击手、想要组建自己小家的网瘾青年、身残志坚且想要发挥价值的退伍老兵等人共同组成,每个人都有棱有角,个性鲜明。在景浩荆棘密布的创业之路上,“奇迹小队”中的每个人都毫不犹豫给予其支持与信任,既表明生活的艰辛并未消解人性最本真的善良,又使得原本陌生的契约关系逐步被感化升温,转变为一种个体与集体紧密依存的“类家庭”式集体关系。

二、现实主义范式更新的类型策略

“导演技法是电影水平的标志。没有好的镜头语言、场面调度、细节刻画和声画处理,电影艺术是不完整的。”[1]45-50一部影片取得成功的关键,便在于其是否能够真正将观众代入文本、触摸真实可感的人物,其追求的是观众的心灵震撼与强烈共情。纵览过往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经验,底层人群的现实困境与自我救赎的励志故事早已屡见不鲜,而关乎普通百姓人情冷暖、悲欢离合与生死离别的核心命题,更成为此类影片约定俗成的永恒主旨。《奇迹·笨小孩》从贺岁档众多影片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便在于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并重,能够为观众同时带来情感触动与深度现实思考。这有赖于导演文牧野在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上类型策略的灵活运用,以其一贯擅长的类型化创作策略,将商业电影惯用技巧与现实主义题材嫁接融合,通过丰富多样的视听技巧,将主流询唤隐于无形并直击观众内心,激发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魅力与艺术感染力。

(一)符号隐喻与细节刻画

符号的隐喻功能,对于电影主旨蕴涵、导演思想表达与视听语言的多元呈现均具有重要作用,其灵活运用能够進一步拓展影片主旨深意,提升影片的观赏性、艺术性与思想性,在深掘符号寓意中营造沉浸感,唤醒观众的视听记忆以引发强烈共鸣。影片中全景视野下外观光鲜华丽、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被坚硬厚重的玻璃墙面通体覆盖,在阳光照耀下折射出刺眼光芒,并将外界与楼内空间相阻隔,具有强烈的社会阶层差异与身份地位差距的隐喻意味。此时,在几十层高楼外进行高空作业的景浩与高层中工作人员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产生鲜明视觉反差,进一步凸显底层劳动者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但高楼大厦也并非永远阻止外人进入,导演为外界底层人群的进入与攀升提供了有效方法,便是不顾一切地“闯入”。当景浩迫切想要争取收购机会时,两次都是以横冲直撞硬闯的方式不顾阻拦进入高楼,此时,高楼便代表着成功、机遇与希望,乘坐电梯向上的过程便隐含着社会地位的跃升与理想目标的实现,奋力“闯入”则阐明了只有奋不顾身战胜困难、突破重重阻力,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此外,影片中挣扎向上爬行的蚂蚁特写镜头多次出现,不仅与兄妹俩相依为命的艰难生活境况形成呼应,还暗含着两人在顽强抵抗生活重击时力量的渺小薄弱。平凡普通的底层小人物,也同样是深圳这座偌大城市中毫不起眼的“小蚂蚁”,在生活的狂风暴雨中无奈接受现实的风吹雨淋,尽管在拼命攀爬之时总是会在原地徘徊,他们却从未放弃过求生的信念与对幸福的追求。面对生活接连不断的重创,底层群体便如蚂蚁一般聚集在一起、拥抱团结与善意,怀揣热忱、信任与希望,在风雨飘摇的城市底层空间共同寻觅生存之路。此时,蚂蚁这一动物符号设置便提纲挈领,充分展现出底层小人物旺盛的生命力、永不停歇的顽强意志与共进退的团结精神,亦在个体向集体汇聚中,实现内蕴温暖人情的情感庇护所建构,给予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个体心灵的抚慰与行动的力量。

影片在底层群像谱系描绘中,个体人物动作细节的精心刻画与生活场景细节的耐心打磨,需要导演以其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与长期积累的现实经验作为基础,每一处细节的雕琢复刻,均折射出导演所坚守的现实主义态度与思想深度,以真实的生活质感与年代氛围感,拉近文本与观众间的距离。为了真实还原彼时深圳城中村的生态环境,主创团队在拍摄前做了大量资料研究与实地采风工作,同时,影片中95%的画面都采用实景拍摄,主演与群演的服装更是超过两千余套。无论是人才市场中找工作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是街道车水马龙中四处奔忙的普通劳动者,从不同场景中人物的服装设计到取景地的美术设计,均展现出与2013年深圳相符的城市气质与时代风貌,尽显电影创作者对底层人群的生活观照。同时,小学收发室好心的看门大爷给小女孩剥鸡蛋壳、看似粗俗易怒却内心柔软的高空清洁队队长悄悄多塞了几张钞票给景浩等人物细节的巧妙设计,不仅使得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具有人间烟火气,又能够为故事阐述增添流畅自然的生活质感,以内蕴温情的细节铺陈助推情感升温。

(二)类型融合与空间探寻

“电影观念需要与电影在既定阶段所达到的水平相适应。不看到电影观念的阶段性,会使我们囿守于某一发展阶段的电影观念;不看到电影观念的继承性,会使我们割断与传统的联系,而电影的革新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2]14-27近年来,伴随着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与观众审美取向的不断变化,现实主义电影在商业元素合理配置过程中,逐步把握住市场规律,回归至观众视野,并在愈发成熟的类型化创作中,实现了作品关注度与话题参与度的稳步提升,在唤起大众普遍情感共鸣中,收获了观众与市场的认可。在此过程中电影观念的革新更应当成为重中之重,电影创作主体、电影本体乃至观众接受的观念革新,均需要倚靠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艺术探索精神实现。文牧野导演便以其深厚的导演功底、扎实的剧作逻辑以及娴熟的叙事技巧,使得现实主义题材在商业元素的有机融合与精益求精的反复打磨中,逐渐显露出一种独特的间离效果,让观众能够不为创作者的主观倾向所左右,而是在独立且深入地思考中,走近人物、体悟生活、读解情感,展现出成熟完整的创作理念与现实情怀。

在《奇迹·笨小孩》的剧作架构中,导演脱离传统刻板化社会现象的严肃书写,将喜剧、动作、爱情等类型元素与现实书写娴熟相融,剧情主线情节点密集紧凑,情感段落与动作桥段错落交织,使得影片叙事节奏张弛有度且极具戏剧张力,有助于在吸引观众注意力中与其达成普遍共识。其中,喜剧化表达以其喜闻乐见、轻松幽默的表述特点,易于对现实主义表述方式进行渗透与改写,由此,导演便将现实主义题材与喜剧表述方式紧密缝合,以喜剧色彩制造艺术感染力。拳击手的反差感、“冲浪少年”的诙谐幽默、汪春梅的大声应答等喜剧元素的娴熟运用,均在一定程度上柔化并消解了题材本身的严肃批判性与现实讽刺性。这种喜剧化表达方式的有效运用,早在其前作《我不是药神》中便已充分展呈,影片以喜剧外衣包裹极具深刻现实寓意的悲剧内核,直击现实社会中小人物的生存痛点,成就了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里程碑之作。

空间叙事作为一种有效推动情节递进的叙事方法,叙事主体的空间位移及其所在时空的环境氛围变换,能够在调节叙事节奏的同时,牵动观众心理节奏变化而获得深度沉浸感。影片中清晨城市尚未苏醒之时晦暗压抑的整体景象,在天际朝霞温暖阳光的映衬下形成鲜明视觉反差,不仅暗示着城市中残酷挫败与成功希望并存,还以直观影像的差异化呈现,带领观众看到社会底层空间而心生苦涩与酸楚。同时,《奇迹·笨小孩》影像内部叙事空间及其影像风格的快速变换极具艺术感染力,空间造型、布景陈设、机位调度等多维度的空间探寻,有助于整体影像风格的作者性强化,亦使得文本剧作层次更加丰富明晰。影片中实景拍摄与动作类型嫁接融合,则以其紧张惊险的追逐场面与激烈刺激的打斗场景,为情节的戏剧张力与视听辨识度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影像基础,再次佐证了文牧野导演深厚的导演功底及高超熟稔的导演技法。

影片中共呈现了两场景浩奋不顾身地惊险追逐段落:其一是为了抓住眼前的最后一线生机,给妹妹筹集心脏手术的高昂费用,景浩骑着电瓶车疾速穿过大街小巷,拼命赶时间追赶赵总并与其乘坐同一班高铁,争取说服其收购手机零件的机会;另一次则发生在深夜追赶偷盗存货的炼金团伙之时,景浩挂在横冲直撞的货车外与驾驶室的小偷发生激烈的肢体冲突,并在货车疾驰途中被重重甩到地上而摔断两根手指。眼花缭乱的场面调度与丰富多样的视听手段并用,有效提升了场景氛围的真实感及其氛围感,高能段落的持续输出,亦为观众带去了视听与心理的多重压迫感。此外,影片中底层生活环境大多被阴冷的消色影调笼罩,狭小空间内部的布局陈设十分拥挤,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压迫感。

三、圈层突围与市场浅察

“電影作为重要的社会影像媒介,对民众的意识形态有着强大的输出作用。”[3]37-40在当前跨文化传播语境中,电影作为一种承载国家话语与主流意识的媒介载体,已然成为面向世界建构跨文化认同与国家形象的支撑性力量。因此,贺岁档以其历史悠久的节日蕴涵与寓意广远的文化属性,往往拥有最大体量的观众基数,并被赋予带领电影市场实现新突破的最高期待,具有题材类型丰富多元、主创阵容豪华集结等多重优势。对于2022年春节贺岁档而言,整个档期依旧百花齐放,八部贺岁档影片与春节期间合家欢式的观影氛围与情感诉求相契合。其中,多部具有高影响力的头部电影充分发挥头部优势,在观众期待与市场热度的持续攀升中,逐步构成了“一超多强”的贺岁档市场格局,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并缓和了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失衡状态。

(一)整合营销策略多元共振

《奇迹·笨小孩》由宁浩监制、易烊千玺领衔主演,田雨、齐溪、王传君、章宇等众多优秀演员均在影片中出演角色,如此豪华的主创阵容,一方面收获了观众的超高期待,为影片提供了品质与票房双重保障; 而另一方面,则对电影创作者的剧作架构、制作能力以及演员角色塑造的完成度与表现力,提出了更为严苛的高要求。上映两周以来,《奇迹·笨小孩》累积票房已突破11亿,豆瓣评分7.4分,猫眼评分9.5分,票房与口碑评价均居于前列。其不俗成绩源于影片充分利用了电影整合营销策略优势,在情感营销精准抓住不同圈层观众心理变化与情感诉求的同时,实现了潜在观众的广泛触达,而后,在多渠道、高质量口碑的快速传播与广泛覆盖下,观众的观影热情与话题参与度愈发高涨,共同推动影片的“破圈”跨层之旅。

首先,情感营销因势动情,助推圈层突围。情感营销作为一种以共同记忆与共通情感为交流纽带、沿顺电影整体情感趋向走入观众内心的营销策略,往往能够在电影文本与观众之间找到最佳的情感契合点,深掘潜藏于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空缺与诉求,与观众在内心交流中,形成一个情感双向流动的共同体。影片在上映前,将片名从《奇迹》正式更名为《奇迹·笨小孩》,片名中添加的“笨小孩”后缀便可视为情感营销的重要一环,其并非简单意义上与此前同名影片有所区分,更是结合影片主题曲进行的内在主旨蕴涵深化与外部市场宣传营销双重考量。

由刘德华和易烊千玺共同演唱的电影宣传主题曲《还是笨小孩》,改编自1998年由刘德华亲自填词演唱的原曲《笨小孩》,原曲的每一句歌词都是其艰难曲折成长历程的真实写照,充分彰显其不畏艰险、力争上游的奋斗精神。其自世纪之交发行以来,便如同一束温暖轻柔的光,默默照亮了人们怀揣着希望与热忱的努力打拼之路,也承载了无数人珍贵的成长记忆与满怀深情的青春岁月。时隔二十余年,文牧野导演再次赋予这首歌曲崭新的时代意义,让两代人通过歌声进行跨越时空代际的真挚对答,传递出努力追梦、不甘平凡、顽强拼搏的新时代“笨小孩”精神,更形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普遍共情,突破固有年龄圈层,以其轻快旋律轻叩不同年龄代际观众紧闭已久的心房,既能够瞬时唤醒观众的共同记忆,满足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诉求,又能够以内蕴的强大情感力量刺激观众的情怀消费,引燃市场记忆点与兴奋点,助推圈层突围的良性循环。

其次,话题营销借势抒怀,实现圈层覆盖。话题营销能够在短时间内结合最新营销点收获更高的关注度、更好的宣传效果以及更持久的影响力,其核心在于针对目标受众进行热点物料的精准投放,这便对热点话题的时效性与物料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除了线上特辑接续发布、线下路演多城举办等常规营销方式外,《奇迹·笨小孩》在票房攀升过程中,结合关键时间节点所发布的电影主题海报、人物海报与概念海报均极具艺术表现力,展现出深远的文化意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同时,获得了超预期的亮眼宣传效果,为影片的话题营销推进提供了高品质的物料保障。

如在影片上映初期,主创团队共发布了五张概念海报,分别命名为“并肩仰望”“机遇之海”“逆流而上”“蚂蚁崇山”“众手护梦”,海报中“奇迹小队”的群像侧影、深圳的高楼倒影、手机电路板、在玻璃上爬行的蚂蚁等寓意深刻的海报细节,均与影片核心概念一一呼应,并以隐喻性的伏笔铺陈,充分调动起观众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电影海报的细节解读中。其后,分别截取自影片中两幕温情时刻的“风雨无阻”版海报接续发布,一张是暴雨中景浩站在窗外凝视着妹妹,另一张则是公交车上妹妹坐在哥哥身旁注视着窗外雨景。温馨画面流露出兄妹二人相依为命、相互守护的血脉亲情与至爱温情,但兄妹俩眼神中的沉重疲惫感与对未知未来的迷茫失落,却在无声中蔓延开来,为观众带去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而观众亦会在主动参与相关话题讨论中,将这种自发情感表述转化为口碑。由此,便实现了观众圈层的广泛覆盖。

最后,口碑营销顺势猛进,助推品牌发展。伴随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与电影市场的细化分流,口碑营销逐渐占据了电影宣发与推广环节的高地,并成为了现实主义电影实现“破圈”与圈层覆盖的最佳路径。电影口碑营销的核心,便在于充分利用第三方的力量进行积极主动的广泛发声,进而实现高质量正面口碑的多渠道快速传播与扩散。其通过网络平台上大量高影响力自媒体的主动发声与高度评价,提高潜在观众的心理预期、拓展其想象空间,并结合影片上映期间新营销热点的提出,使观众经由文化身份认同主动参与发声并积极互动,使电影作品在短时间内实现观众的广泛覆盖,讨论热度持续攀升。

贺岁档相较于其他档期,口碑发酵与传播的速度会更加迅速,电影品质及其口碑评价会迅速转化为票房数据,因此,口碑营销的提前预热与整体布局,便成为影片开拓市场份额的主导力量。相较于商业电影倚靠明星阵容、以流量定成败的传统市场规律,市场与观众相对有限的现实主义电影,更多倚靠的是银幕影像中的社会意义表述与现实题材的极致呈现,真正依托的是影片高度评价所形成的口碑效应。对于导演文牧野来说,前作《我不是药神》作为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现象级之作,为其积累了相对固定且庞大的观众群体,其现实主义电影导演的品牌效应已初具雏形。而对于主演易烊千玺而言,此前出演的《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红花》《长津湖》等多部优秀影片,均见证了他表演实力的稳步提升、角色塑造愈加松弛有度,充分展现出其品牌效应所具有的强大市场号召力,及其在全民范围所形成的高口碑、高认可度的“观众缘”。以两者为重心的高质量口碑持续发酵,有助于建构起具有高影响力的品牌引领效应与银幕辨别机制,在辅助影人品牌的确立同时,助推中国电影未来的品牌化发展。

(二)“一超多强”贺岁档市场浅察

贺岁档因其处在阖家团圆、欢度春节的关键时间节点,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商业价值与情感属性。2022年贺岁档首日共有八部国产影片上映,其中合家欢国产动画电影多达三部,分别是《熊出没·重返地球》《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小虎墩大英雄》,超预期的特效制作与精良特效质感呈现、饱满真挚的情感内核以及寓教于乐的主旨深蕴,进一步拓展了国产动画电影的上升空间。其余五部电影则涵盖了历史、喜剧、剧情等丰富多样的题材类型,为不同年龄圈层的观众均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并逐步形成“一超多强”的贺岁档市场格局。其中,“一超”便是史诗级巨制《长津湖》的系列之作《长津湖之水门桥》,在《长津湖》荣获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的光环加持下,影片延续了前作的高口碑、高品质与高热度,预售票房与市场热度均遥遥领先,在贺岁档中呈现出强势领跑的姿态。

与之同类型题材的战争片《狙击手》由张艺谋、张末父女联合执导,不同于《长津湖》全景叙事下枪林弹雨、狂轰滥炸的银幕奇观,影片聚焦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冷枪冷炮运动”,通过以小见大的历史真实书写探寻国产战争片的另一种表达,冷枪热血中尽显导演的战争思考与人文情怀,取得了7.7分的2022年贺岁档最高豆瓣评分。在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结束后,无数观众为张艺谋导演在开幕式中呈现的中国文化之浪漫唯美、圣洁空灵所深深震撼,此后,影片迅速迎来小幅度的观影热潮,院线排片量亦显著上涨。作为贺岁档必不可少刚性需求的喜剧电影,则一如既往精准把控贺岁档市场兴奋点。《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便成为2022年贺岁档脱颖而出的一匹黑马,以其经典致敬的本土化改编与笑点频出的喜剧架构,为观众带去温暖感动与持续欢笑。相较于上述影片,贺岁档同样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四海》作为韩寒继《后会无期》《乘风破浪》《飞驰人生》后执导的第四部影片,原本在前作较好的市场反馈基础上收获了观众极高关注度,但剧作故事与现实时空的悬置、情感的无疾而终使其难以走入观众内心,未能满足观众基于导演前作品质与主创阵容所赋予的超高期待,致使其市场份额与口碑评价持续走低。

概以言之,中国电影市场良好生态环境的形成,需要依托头部电影与中下游电影协同发力,其中,头部电影亦非一家独大,而应当多部头部影片共同发挥头部优势,形成一股推动整个电影市场取得新突破的核心力量,带动整个电影产业链条实现动态提升。中小成本影片则应当联动共振,在中下游形成一股强有力的支撑力量,进一步深化国产电影类型多样性基础及其传统文化思想根基。相较于2021年国庆档《长津湖》一枝独秀的强势表现,2022年贺岁档“一超多强”的市场格局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失调局面有所和缓。在贺岁档的竞争激烈中,《奇迹·笨小孩》仍做到了稳扎稳打、不负期待,尽管未能收获与前作《我不是药神》同样优异的市场反馈,但从作品的银幕呈现来看,仍足以看出文牧野导演对羽翼的爱惜及其成熟沉稳的导演实力。同时,影片“破圈”跨层效果的实现,亦离不开影片中小人物所诠释出的“愚公移山”式奋斗精神与不惧艰险的顽强意志,其融于骨血中的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美好品德与“深陷泥沼、历经黑暗,亦要仰望星空”的积极乐观精神,亦能适时给予观众心灵的震撼。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牧野导演的首部电影长片《我不是药神》获得现象级成功的根本原因,便在于影片能够直面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直击社会症结与现实痛点,关切宏大时代背景下的人间疾苦,展现出对于生命的敬畏、个体价值的尊重以及人性的关怀,以与每个普通人切身相关的现实利益,让观众在感同身受与价值认同中形成深度共情,成就了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里程碑之作。相较于前作,《奇迹·笨小孩》的现实书写则略显中规中矩,在批判与反思的直抒胸臆上亦有所缓和,对底层小人物的困顿生活境遇及其与反面人物的矛盾冲突,亦进行了正面化与理想化的遮蔽或消解。尽管已然展现出电影创作者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充分肯定,及其所希望传递给观众的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许,但過于圆满融通的主流叙事及其合家欢属性,亦反映出当前现实主义电影在类型化创作中普遍存在的创作弊病,即现实书写的模板化与理想化,具体表现在底层群体未经铺叙便对景浩无条件地信任与追随,以及影片中“最后一分钟营救”手法的多次使用,使得人物挣脱困境并筑就奇迹的逻辑缺乏足够合理性,这种过于理想化的“旧壶盛新酒”式励志故事阐述,容易落入传统现实主义书写的创作窠臼。

然瑕不掩瑜,《奇迹·笨小孩》作为2022年贺岁档的节庆献礼之作,兼具明晰的合家欢影像风格与主流政治话语属性,其稳定而不失水准的银幕呈现,实现了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现实主义+商业化”类型模式的又一次范式更新。在当前喧嚣浮躁的社会风气中,越来越多本应当努力奋斗、寻找生活突破口、创造美好未来的年轻人,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与难以负荷的生存压力,逐渐选择以“佛系”与“躺平”的消极态度,逃避“内卷”所带来的深不见底的压力与危机感。此时,《奇迹·笨小孩》向观众所直观阐明的便是,“赢得美好生活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奋斗”。正如影片片头字幕所言“致敬新时代里每一个拼搏奋斗的你,我们都是奇迹的创造者”,影片所面向的便是所有为了各自理想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人们,其中描绘的小人物在困境中守望相助、相互扶持、向着奇迹毅然前行的时代群像,亦内蕴饱满的精神力量与情感温度,令观众深深触动而引起情感共鸣。这种积极正向意义与正面价值的精准表达,对于当前年轻人占据多数的观影群体,具有极为重要的焦虑安抚与振奋鼓舞作用,从中亦可充分彰显出国产现实主义电影所肩负的重要社会责任与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王小帅,侯克明,文静.《地久天长》:现实主义与东方美学的“平民史诗”——王小帅访谈[J].电影艺术,2019(03).

[2]郑雪来.现代电影观念探讨[J].电影艺术,1983(10).

[3]饶曙光,王曼.类型拓展:观念与实践——评影片《一点就到家》[J].当代电影,2020(11).

(责任编辑:万书荣)

猜你喜欢

笨小孩现实主义奇迹
诗的惊讶、神秘或奇迹
现实主义与现实题材创作
“笨小孩”爱因斯坦
奇迹并不存在
笨小孩的动物画展
开心剧场
上帝最爱笨小孩
奇迹
新现实主义巨匠
新现实主义巨匠:乔治.西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