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锚杆支护参数对巷道变形的影响分析

2022-05-12黄成龙

机械管理开发 2022年2期
关键词:底板锚杆顶板

黄成龙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马脊梁矿质检组, 山西 大同 037000)

引言

锚杆支护是通过锚杆来加固巷道围岩,使其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并与锚固范围内的基岩相互作用,进而形成锚固体,不仅能够抵抗巷道围岩的变形,还可大幅提高围岩的强度。所以,锚杆是利用对表层围岩的支护及内部围岩的加固来发挥作用,其中表层支护主要表现在通过安设锚杆来改善围岩的应力状态,使围岩的径向抗压强度提升;内部加固主要表现在锚杆自身的抗剪强度远超过围岩,同时通过相互间作用产生的摩擦阻力,使锚固体的黏聚力增强,进而提升锚固体的抗剪强度。所以,从锚固体的角度来分析,锚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使锚固体的刚度提高[1]。锚杆支护的机理有组合拱理论、悬吊理论、最大应力理论、围岩松动圈理论及加固拱理论等,利用锚杆支护的这些机理可降低对巷道围岩的破坏,具体有:一是改善围岩的应力状态,开挖前,围岩受三向力作用处于平衡稳定状态,而被开挖后,从原来的三向转变为两向的不平衡状态,降低了围岩的稳定性,使围岩易破坏失稳,采用锚杆支护可改善其应力状态;二是加强围岩的强度,锚杆通过相互作用于围岩形成锚固体,可提升锚固体的强度,进而提升围岩的稳定性[2]。而锚杆支护参数的选取对巷道围岩加固的效果影响也较大,如锚杆长度设计太短,会不利于巷道的稳定,若锚杆直径设计太大,支护效果既不明显又不经济[3],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不同锚杆长度、锚杆直径对巷道变形的影响规律,进而确定最佳的锚杆支护参数,实现煤矿开采的安全高效。

1 锚杆支护参数对巷道变形的影响

在矿井巷道支护设计中,应选取合理的锚杆参数,锚杆参数一般有锚杆长度、横截面积、直径及锚杆间排距等,当锚杆参数选取太大时,不仅使巷道支护成本增加,且会影响经济效益;而当锚杆参数选取太小时,其在降低煤矿生产安全性的同时,使后期维修困难,再加上煤矿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锚杆参数的选取就显得较困难。

巷道周边的破碎煤岩,在相互间的铰和作用下会产生较稳定的结构,并利用悬吊作用,锚杆将破碎的煤岩悬吊在相对稳定的基岩上,进而避免破碎煤岩的掉落,因此,锚杆长度是锚杆的锚固长度、有效长度及外露长度三者之和;而锚杆直径是利用锚杆的自身承载力及锚固力等计算确定[4],计算公式为:

式中:d 为锚杆直径,mm;Q 为锚杆锚固力,kN,一般取值为60~80 kN;σmg为锚杆体材料拉拔强度,MPa,一般取值大于或等于570 MPa。通过计算可知,锚杆直径应选取的范围是19.4~21.3 mm。本文主要分析不同锚杆长度、锚杆直径对巷道顶底板变形的影响规律,保证煤炭开采的安全经济。

1.1 锚杆长度

本次选取锚杆间排距是900 mm×900 mm、直径是22mm,改变锚杆长度L 分别是1600mm、1800mm、2 000 mm、2 200 mm 及2 500 mm,分析对巷道变形的影响规律,分别得到下页图1 和图2 所示的巷道顶板下沉量与底板底鼓量变化曲线。

图2 不同锚杆长度对巷道底板变形的影响曲线

由图1 可以看出,当锚杆长度较短时,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大,巷道围岩变形增大,这是由于短锚杆都处于围岩的破碎区,在采动作用的影响下,巷道围岩发生变形,锚杆的锚固效果差,因此,此时巷道围岩的稳定性较差。

图1 不同锚杆长度对巷道顶板变形的影响曲线

由图2 可知,当锚杆长度较短时,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大,巷道底板变形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对比图1 和图2 可发现,当锚杆长度增加至2 000 mm时,锚杆的锚固作用开始发挥作用,因此,巷道围岩的变形逐渐减小;当锚杆长度再增加至2 200 mm 和2 500 mm 时,巷道围岩变形大致相同;当锚杆长度再继续增大时,能够更好地控制围岩变形。综上可知,锚杆支护长度应大于2 000 mm,因此,宜选取长度是2 500 mm 的锚杆,以维护巷道围岩的稳定。

1.2 锚杆直径

本次选取锚杆间排距是900 mm×900 mm、长度是2 500 mm,改变锚杆直径D 分别是16 mm、18 mm、20 mm、22 mm 及24 mm,分析对巷道变形的影响规律,分别得到图3 和图4 所示的巷道顶板下沉量与底板底鼓量变化曲线。

由图3 可以看出,随着锚杆直径的增大,巷道顶板位移逐渐减小。当锚杆直径为16 mm 时,锚杆支护作用效果不明显,不能很好地控制围岩的变形;而当直径位于18~22 mm 范围内,锚杆支护能够发挥作用,因此,此时巷道顶板两侧的位移减小。

图3 不同锚杆直径对巷道顶板变形的影响曲线

由图4 可看出,随着锚杆直径的增大,巷道底板位移也同样减小,尽管在局部区间出现底板位移增大的现象,但整体变化趋势是减小的。

图4 不同锚杆直径对巷道底板变形的影响曲线

对比图3 和图4 可看出,由于巷道顶板的作用,在支护相对薄弱的底板时,还会受到上覆岩体的压力,因此,使得底板位移出现不减反增的现象。当锚杆直径是24 mm 时,在锚杆的控制作用下,顶板较稳定,但是锚杆直径的选取并不是越大越好,一般要求达到所需的预紧力,并能够抑制巷道围岩的变形即可,因此宜选取直径为22 mm 的锚杆进行巷道支护。

2 结论

为确定最佳的支护参数,进而提高锚杆支护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不同锚杆长度、锚杆直径对巷道变形的影响规律,结论如下:

1)当锚杆长度较短时,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大,巷道围岩变形增大;当锚杆长度增加至2 000 mm 时,锚杆的锚固作用开始发挥作用,因此,锚杆长度宜选取2 500 mm。

2)随着锚杆直径的增大,巷道顶底板围岩变形逐渐减小,且在局部区间出现底板位移增大的现象,但整体变化趋势是减小的,因此,锚杆直径宜选取22 mm。

猜你喜欢

底板锚杆顶板
地下金属矿山采场顶板冒落危险性研究
基于桩结构单元的锚杆支护数值计算研究
特厚煤层坚硬顶板初次破断特征的力学分析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板上叠球
复杂条件下大断面硐室底板加固技术实践与应用
锚杆参数对围岩支护强度的影响
采区巷道复合顶板变形破坏规律技术研究
铝蜂窝复合材料客车底板性能研究及应用
锚杆支护技术中一些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