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2022-05-12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7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物流金融

章 菁

(厦门建发金属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8)

一、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接连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政策,鼓励发展物流金融。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如商业银行、电商平台、P2P网贷平台、信息化服务商、物流公司、第三方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等纷纷开始布局供应链金融领域。根据《中国物流金融市场监测》预测,2026年,我国物流金融市场规模预计能够达到51万亿元上下。与国外金融机构推动物流金融发展不同的是,中国物流金融的推动者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现阶段,物流金融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物流金融在给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或资金流不充裕的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是中小企业开疆扩土,创造融资天地的新渠道,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因素,值得管理者分析、了解,找出问题成因,并加以解决。一是我国物流金融的自有整体规模与经营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物流服务的需要;二是开发物流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不足,使物流金融业务在其发展过程中因缺乏统一标准而无法实现利益转换;三是专业性人才并不充足,整体从业水平偏低。

二、推动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的对策

1.加强数字化治理以整合各项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于物流金融中[1]。改变物流企业原有单一的物流运输模式,在当代物流企业发展中融合资金流与商品流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应开展双向合作,打破传统服务模式,融合双方优势,以创新金融产品在我国金融机构领域实现多元拓展。加强数字化治理,整合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各项资源,实现1+1大于2的良好效果。

现阶段,物流金融所运行的三大模式,分别为代客结算模式、保兑仓模式、仓单质押模式。通过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的联合及合作提供贷款融资服务。已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依据第三方物流仓储资质给予授权,银行授予贷款额度,通过信贷与物流活动进行对接,而在具体融资过程中商业银行并不参与其中。银行模式即是多方签订,携手联合合作企业与金融的有效融合,形成“三赢”的业务模式。物流金融的发展涉及的产业链较广,行业的稳定发展首先要在上下游企业与金融机构构建畅通的连接网,促进相互交流和沟通,为物流金融企业拓宽当前业务服务范围奠定良好的基础,打破单一的传统信贷模式融入多方资源,扩大服务范围。融资渠道与方式的拓宽能够缓解企业资金流压力,与此同时,还能够提高物流金融企业的服务能力,为其运输与仓储服务提供多样化服务,以高质量业务服务,满足复杂性的综合要求,进一步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

此外,物流金融企业的数据体系建设须不断加强,进一步提高信息共享能力,作为物流金融实现自我完善的主要手段,目的在于发挥实际优势,集中物流企业,不断扩大规模,通过物流企业担保形式提供相应服务,以及信息共享,争取以大保小形式,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减少区域层级差异,进一步推动物流金融的全面发展。信息共享模式能够提高资源整合效率,三方朝着预期目标共同前进;通过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实现企业数字化资源共享目的,强化物流金融治理效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用当下科技技术,对风险评估体系予以建立和完善,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风险。

2.加强物流金融人才培养力度

作为新兴产业,物流金融应当充分发挥其综合性优势,尤其针对处于起步阶段的物流金融工作,需要以人才助力实现发展目标。而专业领域人才应用需要多级领域配合开设相关理论课程,以着力培养复合型物流金融人才[2]。金融企业应当重视校企合作,通过人才引进等方式加强联合实现人才储备,在提升物流金融行业专业水平的同时保障毕业生就业。企业内部短期培训,从业人员以职业进修方式掌握物流知识,培养强化技能学习与培养金融知识与物流金融知识,大力推广物流金融业务,并签署培训协议,培养人才优化核心服务模式,以实现多级企业融合交叉,提高工作人员对于物流金融业务的熟悉度,依据校企合作双重知识背景满足复合型专业人才要求。

人才是物流金融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为了促进物流金融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革新物流金融业的发展模式,拓展发展路径,通过树立金融意识合理地开展校企联合活动,为物流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例如,在校企联合过程中,物流金融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市场中最新的物流金融知识,同时,可以派遣专业物流金融人员到校方,为学生开展更加专业的培训,以提升学生的物流金融专业水平。对于学校而言,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对于物流金融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在学校的人才培训活动,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输送专业化物流人才,进而保证物流金融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3.树立良好的物流金融意识

较其他国家而言,我国银行金融业务起步较晚,在规范化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金融发展的差距,应总结现有经验,不断地学习先进模式。当前,我国物流金融管理中不断地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物流金融企业在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时努力降低外部因素的影响,通过现代化管理程序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以避免因同行恶意竞争而引发的信贷危机。落后的物流金融观念、物流金融意识会阻碍物流金融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只有树立良好的物流金融意识,才能为未来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良好合作提供有利条件。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的通力合作,能够为创新物流金融产品以及拓展相关业务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双方需要积极地开展各项工作加强合作,以推动我国物流金融的长远发展[3]。在物流金融产品中,应该注重以其创新性思路满足中小物流金融企业的发展需求,政府相关机构应给予资金帮扶或者政策倾斜,与此同时,物流企业及金融机构要树立良好的金融意识,加强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从而不断地降低内外部的金融风险。

4.完善法律法规,防范金融风险

为保障物流金融服务主体权益,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制应当落到实处,针对存在的问题并快速寻找解决途径,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监管机制,解决其违法违规问题,加大处罚力度,以良好的营商环境,为物流金融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物流金融将上下游企业和银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上下游企业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依据自身发展目标,制定融资计划,并在各项工作中严格依法依规诚信办事,主动寻求政府主体帮扶,利用政策福利的支持,减免税收、获得补贴,推动物流金融的有序发展;金融机构作为出资方,提供物流金融合作的专项服务,以基金模式实现资金支持,推动物流金融的大力发展,应建立相对安全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作为金融机构发展的必要环节,结合现代化科学技术对物流金融操作流程予以规范,通过对金融创新产品标准的规定与完善,进而实现物流金融发展目标,以控制业务风险,降低因外在因素影响,而产生贷款风险;对于物流企业而言,虽然能给金融物流提供商、供应链节点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共赢”效果,但提供商却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有效地分析风险并加以控制是金融物流成功的关键之一。物流企业应当对自身优势予以明晰,时刻注重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以及面临的运营风险、市场风险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有效地评估与规避风险;相较于政府监管部门而言,应健全法律法规政策,加大监管力度,以降低金融业务风险。完善的物流金融评估机制,在其建立后首要工作即是对信贷审核风险预警与强化,通过银行信用分析定量模型,对物流金融内部评级及财务测算与风险预警等内控方式进行分析,重视风险防控与防范,依照物流金融的实际情况结合物流企业线下运营情形对评估指标制定切实可行操作,在保障有序经营前提下扩大现有规模,实现全方位管理,提高诚信。

三、总结

我国物流金融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物流金融企业应充分发挥信息优势,整合现有资源,加速各项工作进程,以金融创新为指导携手合作,通过资源信息共享,进一步推动我国物流金融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物流金融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