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角度下的景观提升对策研究*
——以衡阳市东洲岛为例
2022-05-12李皓申潘思宇
李皓申 潘思宇 方 明
(南华大学,湖南衡阳 421001)
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留存着人们对于城市的记忆,在脑海中时常会想起关于城市发展的点滴,这是人们认知城市空间环境的方式,城市记忆的延续和传承对历史环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空间的环境不断变化,城市记忆的时代特征也随之改变,与此同时环境变迁带来的是人与环境关系的改变。保持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是有效推动地方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城市的改造更新中,不断吸收的记忆内容加以充实,使得城市文化得以延续。现今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建筑、装饰、景观等形式逐渐趋同,城市的“失忆”现象层出不穷,所产生的空间形态使得我们对于城市认识变得模糊,对于原先的城市特点难以找寻,城市的精神文明与人们对城市情感的认同也随之改变。群体的凝聚力和社会认同都会出现在连续的城市记忆当中,进而在地点中产生归属感。如果一座城市被抹除历史,那它只会如同新城,让居民感到陌生,与之产生疏离感。只有守住了城市记忆,城市文脉才能得以延续。本文以衡阳市东洲岛为例,研究其独特记忆的形成与发展,将城市记忆引入城市景观设计领域,传达城市历史文化,强化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人们对城市的情感认同。
一、相关概念划分
结合记忆要素特征,归纳为以城市标志形象为内容的标志记忆;以在景观环境中城市社会群体共同的感情和思想意识为内容为基础产生的场景记忆;以及人们在参与社会活动中产生的行为记忆内容的感受记忆。
衡阳古称“衡州”,隋唐年间置衡阳县,明清改为衡州府,距今已有1400多年。东洲岛景区位于湘江中央,因其位于湘江中偏东,故将其称为“东洲”。东洲岛作为古衡州城市记忆的延续,已然成为衡阳旅游城市地标的新名片。对于衡阳的城市记忆研究,有力促进当地旅游景观建设,将极大地提升衡阳城市的形象和品位。
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城市记忆的角度,以东洲岛景观为出发点,研究城市独特记忆的形成与发展,分析其城市记忆的特征与相关性,思考城市记忆的系统性表达,使得城市记忆在景观建设中得到延续。
二、东洲岛记忆要素在景观中的应用
(一)标志记忆在东洲岛景观中的应用
在城市记忆中,标志记忆是城市设计、保存历史和变化环境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认同感和归属感存在于整个城市居民的认知中。标志记忆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符号,或者是与特定的历史文化相关联的标志,通过在不同历史时期积累的丰富故事来得以展现。标志记忆通常又是历史和人文意义的来源,无论这些符号是否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改变,都需要谨慎对待。作为古衡阳八景之一的东洲桃浪,古语有云“细看东洲桃浪暖,西湖夜放白莲花”,正是对此岛景象的描述。凸显着它独特的魅力。东洲岛为湘江流域三大洲之一,东洲岛标志记忆设计既有原有传统标志的再现,也有融合现代审美的新兴标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都在东洲岛的景观中得以很好的体现,构成了东洲岛标志记忆。
标志记忆景观在东洲岛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东洲岛的景观建设当中。从景观廊桥穿行而入,下行到桃浪广场,桃浪廊亭及周边映衬的丛丛碧桃,唤醒了人们对古衡阳八景之一的东洲桃浪的景观记忆。行至岛屿中北部,到达船山书院,书院前植有一株五指古樟,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冠浓如盖,姿态优美(如图1),整个书院在其映衬之下,显得格外的静谧,古韵书院和五指古樟构成了该景点的标志记忆。船山书院北端有佛家寺院--罗汉寺,在其前坪,装饰有旧建筑残存瓦片铺贴,图案结合寺庙文化,设计独特,横向与纵向相接有序铺贴,形成园区道路的骨架。望江亭位于东洲岛最北端,临江而建,登高而望,在观赏湘江水的同时,亦能感受到古刹梵音缭绕,守一处简静,享一份静雅。与北部相对的南部景观是新建设的夫之楼、东洲古渡和滨水沙滩,构成了夫之楼标志记忆景观。设计既保留着原有传统标志的再现,也融合现代审美的新兴景观,成为衡阳标志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图1 船山书院 作者自制
(二)场景记忆在东洲岛景观中的应用
城市记忆是通过场景记忆景观,表达在城市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经典元素,例如城市绿地、历史建筑等。其完整性既需要融入城市现有的环境之中,还需要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使城市建设成为保存城市文化的重要媒介。
场景记忆在东洲岛的应用体现在船山书院、罗汉寺和夫之楼的主体建筑及周围环境方面。船山书院历史悠久,经过重新修缮,青灰砖墙,风格古朴。书院布置有讲会堂、展示楼和藏书阁,粉墙瓦黛,飞檐翘角,书案讲台,窗棂弯角,透露出了书院的厚重历史和书香气息。书院散发着拙朴的求学思想,这同样也吸引着今天热爱船山文化的人们。书院在保留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现代流行的众多文化创意元素在其中得了充分的展示。在讲会堂当中使用了LED大屏幕,我们可以直观了解到书院的历史,使得场景记忆所反映出来的文化更加多元包容,画面更加真实可亲,体验层次更加丰富细腻。
罗汉寺,其主体要根据古寺庙建筑的记忆进行修缮,展现出浓厚的传统寺特色。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和天王殿,各个大殿的陈设虽庄重却不失华美。从外观上看,雕梁画栋,结构极为复杂;朱红高墙,显得格外肃穆,给前来拜会的人们在心里留下独特的记忆。
夫之楼相比于船山书院和罗汉楼,是一幢崭新的大型仿古建筑,一共高三层。整体是采用高分子有机材料,木雕对建筑梁柱结构进行饰面,建筑运用古典建筑形式,夫之楼与一旁建设的景观廊道,景亭及一些具有湖南特色的古典民居,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使船山精神以一种特别的气韵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三)感受记忆在东洲岛景观中的应用
东洲岛的感受记忆,当首推船山精神,它是衡阳城市记忆中感受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先生,早年参加反清复明活动,晚年隐居在衡阳境内,开始著书立说,对现代的史学、哲学、天文学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受到后人高度赞扬,被称为了“船山先生”。后来在东洲岛上建立了船山学院,使其思想精神得以推广与传播。随着衡阳及其周边地区商业和贸易的发展以及人口的流动,需要更多和更新的公众理解来进行传统文化传承,船山精神的出现促进了公众的交流活动和生活。船山精神与当今的时代精神又高度契合,所倡导的日新精神与时代创新精神有着本质的联系;它倡导的奋斗精神与时代的奋斗内核;在倡导学风问题上,可以与当今时代倡导的实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精神联系起来。
通过实践和体验等方式参与到社会活动来亲自获取,是感受记忆的核心。船山书院以及船山精神在清末书院当中独领风骚,船山精神以其包容性、务实性特点,使船山精神成为衡阳地区延续至今的城市记忆文化。船山书院是船山精神的主要纪念景观,把感受记忆的可参与性和延续性体现得淋漓尽致,集中体现在纪念船山先生以及对船山精神的学习中,书院的建筑布局与空间层次,疏朗有致,井然有序,使游客在此感受船山文化历史的同时,亦能联系起船山精神的传承。在书院当中学习船山精神,纪念船山精神,是因为船山精神记忆作为一种公共认识,其精神早已经融入市民的日常情感和记忆,作为一种鲜活的历史记忆诉说并延续着城市的文化脉络。
三、城市记忆景观优化设计策略
(一)标志记忆景观设计提升策略
1.城市中的标志记忆是在特定社会行为的影响下塑造的,具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传统的标志记忆代表着一段漫长的历史,反映着社会的审美,蕴藏着民族社会的深厚情感,不同时期积累起来的丰富故事都在东洲岛上通过建筑的形式得到延续。衡阳的城市记忆逐渐丰富,东洲岛成为展示这些片段故事的一个舞台。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设计需要满足物质生活和灵魂需求,对于城市中一些标志记忆的恢复,应该从纪念意义和情感价值入手,体现记忆的动态作用,关注符号记忆的原始风格。在发展过程中,标志记忆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历史记忆,在设计时应当考虑原生性,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代表性的标志,它们延续了与之相关的故事或是事件记忆,社会情感基础被蕴藏在这些深厚的城市记忆当中。城市记忆的魅力在于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加的时间价值以及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2.在生活场景中看到的景观标志,是城市当中的文化内涵的展现。现代标志记忆的印象源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和想到的,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部分,现代化标志在城市文化景观建设中获得了宽敞的空间。在考虑传统标志使用的表达方法时,需要对标志记忆元素进行判断。根据现代标识体系的特点,重构城市标志记忆,对传统标志的改造,需要遵循标志记忆的多元性,汲取传统建筑样式,引入现代设计元素,采用轮廓化、多样重复的设计方法,可以运用在景观小品、景墙、雕塑和铺装中。标志能够为景观添加趣味,成为来源于城市文化的独特标志记忆景观,展示城市文化的底蕴。
(二)场景记忆景观设计提升策略
1.在景观设计中营造场景记忆,需要考虑完整性,必须尊重原有景观的建筑结构,在保持原有的建筑结构和空间尺寸,基本保证建筑景观的使用性的同时,通过对建筑物进行部分重新设计,改进基础设施,并提升管理和保护方法。对具有纪念意义的城市景观进行美化设计,使建筑景观形成独特的地方记忆。因此,在设计以场景记忆为特征的景观时,达到空间的完整性和环境的和谐性,需要通过形成整体的场景记忆空间氛围。以此更好地了解城市记忆,增强民众的情感认同。在场景记忆景观设计中,不仅要保留传统的建筑中,还需要承载起保存景观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场景环境文化的作用,从而提高景观的场景记忆质量。同时在场景记忆设计中,还需结合场地的历史和场地所带来的精神文化,从场所的文化底蕴出发,运用设计手法,才能更好地设计出具有文化记忆的景观,进而才能赋予场所一种独特的氛围,唤起整个城市记忆主体的情感认同。
2.场景记忆景观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城市的空间和特征。观察者看到的记忆图像是想要留住的符号和对象,这是作为一个记忆客体最容易触及的地方。历史上描写东洲岛的诗歌和图片,通过现代景观的设计,东洲桃浪便可以在景观中呈现。因而可以看出,场景记忆景观设计时,在遵循其场所环境和情感的原真性中,悠久的历史便可以在脑海中回响。完整的场景和画面共同构成场景记忆,成为场景记忆的两个重要元素。因此,在城市记忆设计中,必须考虑空间的完整性并注重场所氛围的融洽性,历史特征的完整性、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和生命的延续性应体现在城市街道和街区等元素的整体空间组合中,城市特定地点和每个阶段历史记忆载体的呈现中也都体现出这样的特点。
(三)感受记忆景观设计提升策略
1.感受记忆是记忆主体通过行为活动对城市记忆对象产生更直接的整体感受和真实体验。提供更好地参与机会,通过感受记忆景观,保护和传承文化记忆,提高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增强城市文化底蕴。感受记忆景观应该是参与性的,在重复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情感寄托来获得对于城市记忆的认识。这样记忆主体就可以在无意识的层面上记住城市,同时,也需要记忆主体积极参与城市场所和空间的建设活动。在日常活动中人们可以通过自主参与实践活动,将其转化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城市的特殊含义也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被赋予特别的含义。这个城市共有的文化认同在这些活动中构建起来,从而更好地体现城市的包容性,增强公民的共同意识。在运用城市记忆对景观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实践活动对城市记忆的影响,坚持可参与性原则,城市景观作为一种参与记忆的见证,需要为城市记忆主体参与城市社会实践提供机会,保存集体文化记忆。
2.很多的传统文化记忆来源于民间,在一代代的口口相传中延续下来,在塑造感受记忆景观环境的同时,还需要搜寻和发现埋藏在民间的、鲜有被保护的文化记忆,要主动保护那些被隐藏在民间的传统文化记忆,承担起保护传统文化记忆的作用。设计感受记忆景观时,在提高游客和市民的参与率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延续性,景观为记忆传承以及公众参与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参与集体记忆的实践活动,将城市记忆变为延续的活态传承。以实践活动为依托,塑造传统记忆和记忆认同,使优秀文化不断传承和延续。在关于文化的感受记忆景观设计当中,感受记忆也是延续性的,城市在发展和变化,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如仪式,纪念,语言文化等,它们仍然是不变的,因为它们不断被用于日常生活,是城市记忆和个人记忆的一部分。
结语
通过对东洲岛城市记忆元素应用中的分析,设计原则和策略在东洲岛记忆要素中的体现,指出在城市的建设和更新中,应注重城市记忆的传承,关注城市记忆的各种因素,结合周边局部环境,建筑景观成为对衡阳本身记忆的展示,可以更好地延续城市记忆。标志记忆、场景记忆和感受记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通过清晰的记忆,人们才能更好地感知城市。一个城市发展与进步的复杂过程都展现在城市往事的记忆当中,正如人的成长的力量有其内在行为逻辑。东洲岛景区建设的深远意义不仅体现在建筑上,同样反映在其固有的场所精神上。这些年来,随着保护与更新模式的结合,场所空间的独特感逐渐提高,客体环境中的形象与主体意识相结合,使人们更能体验到城市的独特身份感和归属感。因此,城市的多领域和多意识形态必须结合在城市记忆的建设当中,但要实现这些愿景,我们还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