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一诗话》诗论思想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诠释

2022-05-12马崧译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英译

内容摘要:《六一诗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诗话”命名的诗歌理论著作,为古代文学批评开创了新体例,同时也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晚年最后之笔,集中体现了欧公诗学思想。本文在总结《六一诗话》诗论思想并挖掘相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其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历程。通过文本细读与比较分析,考察译者的翻译动因并剖析诗论思想的异语诠释路径,以期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著作的英译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六一诗话》的英译与美国汉学研究热潮息息相关,译者兼具汉学家身份,译介活动多为辅助相关研究展开。对古代文论范畴的理解构成了译介的基础,译本中体现的深厚翻译策略弥合了目标语读者与源语文化之间的鸿沟,构建起诗论思想异语诠释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六一诗话》;英译;诗论思想;深厚翻译

作者简介:马崧译,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

Title: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iuyi Shihuas Poetic Thought

Abstract: Liuyi Shihua is the first poetic theory work named after “shihua” (talks on poetry) in Chinese history, which initiates a new style of ancient literary criticism. As the last masterpiece of Ouyang Xiu, it represents the poetic thought of the literary giant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Through close reading and contras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history of Liuyi Shihuas English translation, investigates translators motives and reveals strategies to interpret the poetic thought in order to shed new light on translating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into English.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Liuyi Shihua accompanies the sinology study fever in America. Translating is supplementary to relevant researches or teaching conducted by translators.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literary concepts and thick translation strategies construct an effective path to interpret poetic thought in a different culture.

Key words: Liuyi Shihua; English translation; poetic thought; thick translation

Author: Ma Songyi is Ph. D. candidate at School of English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China), whose main research area is translatology. E-mail: masongyi@126.com

一、引言

《六一詩话》由北宋“一代文宗”欧阳修所作,是我国第一部以“诗话”命名的诗歌理论著作,为后来诗话著作的大量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诗话是一种漫话诗坛轶事、品评诗人诗作、谈论诗歌作法、探讨诗歌源流的随笔,是宋元以来我国文学批评的主要样式(张葆全、周满江1)。通常由一则则独立的论诗条目连缀而成,每则长短不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评说诗歌,议论诗人,记叙与诗相关的琐事、轶事。钱锺书在《中国文学史》“宋代的诗话”一章中说:“在各种体裁的文评里,最饶有趣味、最有影响的是诗话,是以‘轶事类小说体出现的文评”(转引自谢珊珊、邓乔彬59)。《六一诗话》既是诗话之体的开山之作,也是欧阳修晚年最后之笔,字里行间蕴藏着欧公一生的诗学思想。正如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欧阳修本人在文坛享有很高的声望,再加上诗话自身的内在魅力,两相结合,带动了一系列类似作品的出现,于是,诗话作为一种文类被确立起来(宇文所安395)。将《六一诗话》译介至英语世界,不仅能够推动诗话这一中国古代独特的文论形式走出国门,同时有助于海外学者深入了解文学大家欧阳修的诗歌理论思想。

诗话之体,创自欧阳修(蔡镇楚45)。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六一诗话》由1则小序和28则论诗条目组成。小序“居士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也”阐明创作旨归为“资闲谈”,顺应了北宋初期时代风气的需求,同时折射出欧阳修致仕后的闲适生活(宫臻祥10)。正文28则论诗条目评述唐、宋两代诗人诗作,内容包括诗歌创作背后的趣闻轶事,诗句评析鉴赏以及作者与朋友之间的话旧讨论。每则条目均是独立的诗歌评述,内容编排上没有体现出规律。目前学界对《六一诗话》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原作本身,探讨创作旨归,分析内在逻辑,剖析理性精神,论述其与后续诗话作品的关系等(李清良,1994;张文钊,2003;宫臻祥,2011;谢珊珊、邓乔彬,2012;祝尚书,2016),对于其英文译介关注甚少。那么,英语世界译者出于什么原因选择译介《六一诗话》?作品的诗论思想又是通过什么样的诠释路径传递给异语读者?本文将重点问绕这几个问题展开研究。01116708-40C6-4E77-BFF1-0C273398F026

二、英译历程及译介动因

中国古代诗话的英译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早期。1922年,张彭春节译了《沧浪诗话》中“诗辩”和“诗法”两部分,并发表于美国文学评论杂志《日晷》,这是中国古代诗话在英语世界的初次登场。尽管古代文学批评著作的英译始于欧洲,最早可追溯到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耶稣会士对中国典籍的翻译(黄卓越548),到了20世纪,尤其是二战之后,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许多大学、学术团体和研究结构先后成立东亚系、所,吸引了大量专业人员,中文古典文论译介的中心也从欧洲移至美国。从60年代起,英语世界对中国文论的翻译和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六一诗话》英译本也是在这样的时代社会背景下陆续问世。1967,刘子健(James T.C. Liu)出版专著《欧阳修:11世纪的新儒家》(Ou-yang Hsiu, An Eleventh-Century Neo-Confucianist),對后来海外汉学界的欧阳修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同年,华兹生(Burton Watson)英译吉川幸次郎《宋诗概说》(An Introduction to Sung Poetry)中提及《六一诗话》。齐皎瀚(Jonathan Chaves)在1971年完成的博士论文《梅尧臣与宋初诗歌的发展》(Mei Yao-chen (1002-1060)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Sung Poetry)中节译了7则论诗条目。该论文于1976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以专著形式出版,是海外汉学宋诗研究的重要著作,也是早期节译本。同年,黄维樑(Wai-leung Wong)在博士论文《中国的印象式批评:诗话词话研究》(Chinese Impressionistic Criticism: A Study of the Poetry-talk (shih-huaTzu-Hua) Tradition)中引用了《六一诗话》部分内容,但并未完整译介任何一在论诗条目。1978年,陈幼石(Yu-shih Chen)发表“欧阳修的文学理论和实践”(The Lite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u-yang Hsiu),文章虽篇幅不长,却以欧公文学理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同样没有翻译《六一诗话》具体内容。艾朗诺(Ronald Egan)的博士论文以“欧阳修的文学创作”(The Literary Works of Ou-yang Hsiu)为题,于1984年正式出版,研究偏重于欧阳修生平与儒学思想,文学思想未受重视。张舜英(Shung-in Chang)于1984年完成的博士论文《欧阳修的六一诗话》(The Liu-I shih-hua of Ou-yang Hsiu)是对《六一诗话》的一次全面深入的研究,文中全文翻译了原作,是目前唯一的英文全译本。1991年,徐晓静(Hsiao-ching Hsu)在博士论文《诗话作为宋代文学批评的一种形式》(Talks on Poetry (Shih-Hua) as a Form of Sung Literary Criticism)中节译了8则条目。1992年,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在耶鲁大学讲授中国文学理论期间编选的教材读本《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中节译了18则条目,该著作于2003年推出了中文版。可以说,20世纪下半叶,欧阳修研究成为海外汉学界热点话题,《六一诗话》英译主要以齐皎瀚、张舜英、徐晓静、宇文所安四位译者的译本为主。

齐皎瀚的论文研究重心在于梅尧臣与宋代早期诗歌发展,但对当时社会环境与梅尧臣诗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均进行了详细叙述。要更好地赏析宋代诗词,必须要理解当时的诗词理论。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梅尧臣与欧阳修结下了深厚友谊,两人诗论观点亦有相通之处。论文第三章重点论述欧、梅二人的诗学观点以及对北宋早期盛行的三种文学潮流的态度,引用并翻译了《六一诗话》中与之相关的几则条目。其中第五、七两则论述了梅尧臣个人名望以及仕途境遇对其诗作的影响;第十二则转述梅尧臣主要诗学观点,其中“诗家率意”“意新语工”“意在言外”也代表了《六一诗话》的核心诗学思想;第八、九、十一、二十一则是欧阳修对当时文坛诗风的观点。作为致力于矫正北宋诗风的亲密伙伴,欧阳修的观点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梅尧臣对宋初诗坛风气的看法。需要指出的是,齐皎瀚对《六一诗话》的翻译更多是为了佐证其研究中的相关论点,重点并非翻译本身。

张舜英从宋代以前的诗论著作切入,介绍了《六一诗话》继承的诗学传统及产生的时代背景,详细论述了著作的创作过程、思想内容以及对后续诗话作品的影响等。文章考察了“诗话”概念,指出“诗话”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欧阳修也没有对其作概念上的说明,写诗话仅是自娱,并没有想过它会成为一种批评形式。张舜英总结了欧阳修提出的三个层层递进的诗学批评标准,即诗歌内容的真实性与逻辑性、诗家率意与意新语工、景在目前与意在言外。《六一诗话》是欧阳修创造性思想的产物,引领了当时的文学风向(Chang 67)。第四章详细探讨了《六一诗话》的创作原因及过程,并以何文焕《历代诗话》为底本,全文翻译了《六一诗话》。译本在最大程度上贴近原文,对于文中出现的人名及引用的诗句,译本补充了中文原文,对于文化差异可能造成的理解难点,也通过注释加以简要说明,为的是准确地向英文读者展现著作思想内容的全貌。不过遗憾的是,这样一部深入研究《六一诗话》的论文并未以专著形式出版,译文也未能推出单行本。

徐晓静的研究论述了宋代诗话的发展过程以及特征,其中第一章着重探讨了诗话的起源及《六一诗话》的诗学思想。徐晓静认为,欧阳修晚年撰写的《六一诗话》涵盖了理论陈述、实用批评以及奇闻轶事,在当时是一种新颖的、非正式的诗歌批评形式,也是对其多年来学术研究和诗词鉴赏的总结,对于宋初诗坛潮流提出了新的观点,推动了诗风的转变(Hsu 78)。此外,《六一诗话》是理解欧阳修与梅尧臣诗歌思想的重要著作,二人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代表者宋代诗学与唐代诗学的有别之处(Hsu 80)。徐晓静关注的是《六一诗话》对宋代诗歌批评思想的影响,文中翻译的第四、八、九、十一、十二、十三、二十一、二十七则论诗条目集中体现了欧阳修对诗歌风格的看法,同时译文也根据研究需要,主要保留原文观点陈述部分,对具体诗文引用及评述进行了删节。01116708-40C6-4E77-BFF1-0C273398F026

宇文所安的《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选材从先秦早期经典到清代叶燮《原诗》,覆盖了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第七章“诗话”收录了《六一诗话》与《沧浪诗话》两部作品。对于《六一诗话》,宇文所安选择并翻译了第二、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四则条目,因为“这些条目显示了该文类最初的风格趣味,初读起来,你不觉得它们有多美,有多深奥,也不觉得它们是彼此连贯的;可是,经过悉心品味,你会从一点一滴中地体会到中国文学理论的最独特之处”(宇文所安398)。他还指出,在《六一诗话》中,我们发现的不是任何训练有素的艺术技巧,而是一种思想风格。而我们希望从“诗话”这个文类中看到的正是“思想风格”(宇文所安398)。值得一提的是,宇文所安在每则译文后增加大篇幅译评,深入探讨条目中蕴藏的诗论思想,补充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甚至还会与西方文学理念进行对比,同时在附录中增加术语集释,集中解释了中国文论中较难理解的概念术语。此外,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调整了原文条目顺序,让不同条目之间的逻辑联系更明晰。

三、诗论思想的异语诠释

《六一诗话》的诗论思想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诗坛风气以及诗人修为三个方面。据笔者统计,在全部28则论诗条目中,共有26则条目直接引用诗句53处,从对诗歌创作的见解到詩坛风气批评再到诗人评论,可以说,著作诗歌批评思想正是建立在诗句鉴赏之上。在诗歌创作方面,欧阳修主要从语言和内容两方面对诗歌作品进行评鉴。语言上,主张平易舒畅,反对直白浅俗,强调气势,反对浮艳。内容上,注重诗歌要“载事”,而事要“真”。诗坛风气方面主要是指欧阳修对北宋初期文坛诗歌创作潮流的看法。当时文人推崇“白乐天体”、“晚唐体”及“西昆体”①,但欧阳修认为,对这三种诗风的效仿存在弊端,不足以复兴宋诗。诗人修为方面,强调诗人个人生活境遇及修养学识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提出“诗穷而后工”,雄文博学方笔力有余。全部28则论诗条目中的19则有至少两个译本,这些条目主要是欧阳修对诗歌创作以及文坛诗风的评析,英语世界学者对这两个方面关注较多。

在现有的译本中,齐皎瀚与徐晓静的译本内容相对较少,并且研究重心并非《六一诗话》,翻译主要是为了佐证相关研究论点。张舜英与宇文所安的译本较为全面地翻译了《六一诗话》的思想内容,并且译介围绕著作本身展开。前者是在美留学期间主要研究《六一诗话》华人,后者是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美国汉学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本章以张舜英、宇文所安两位译者的译本为例,对比分析《六一诗话》诗论思想是如何在英语世界重新诠释的。

例如,第十二则条目转述梅尧臣的话,代表了欧阳修心中诗歌创作的理想境界:

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张舜英译本:

Although the poets tend to freely express their feelings, their attempts to create suitable rhetoric a very difficult problem. If the meanings are new and the rhetoric is skillful, and both together can achieve that which preceding poets have never said before, then it can be evaluated as “good”. It is necessary for a poem to reach the point of being able to portray the difficult-to-describe scenery and making it as clear as if it were in front of our eyes, to contain the never-ending meanings that are expressed beyond the words of lines, only then it can be labelled as the “best”.

宇文所安译本:

Even if a poet follows the bent of his thoughts (yi), the formation of wording [for those thoughts] is still difficult. The very best thing is to have new thoughts and well-crafted diction, to achieve what no one has ever said before. You have to be able to give the manner of a scene (ching) that is hard to describe, to bring it as if before your eyes; it must hold inexhaustible thought in reserve (han), thought that appears beyond the words. Only then is it perfect.

梅尧臣这段话表达了诗词创作的四个要点。第一,诗家率意,意思是诗人的自由精神创造了诗歌。第二,意新语工。意新是说诗人应不落俗套,道前人所未道;语工是指词句应合辙协韵,对仗工整,同时具有强烈的表现力。第三,景在目前,意思是写景状物生动、鲜明,栩栩如在眼前。第四,意见言外,要求诗歌言外有意,言有尽而意无穷。若能做到前两点,诗歌可称得上佳作,即“斯为善也”;若能做到后两点,则可称为杰作,即“然后为至矣”。文中多次出现“意”,而“意”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重要又模糊的术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往往不同。这段话中的“率意”“意新”“不尽之意”三个“意”,其中第一个“意”强调诗人内心的主观感受,后两个则侧重于诗作表达的含意。张舜英分别译为“feelings” “meanings” “meanings”,作为华人译者,张舜英充分理解了原文的细微差异,用词准确;而宇文所安全部译为“thought”,没有体现出其中的差别。文中还出现了一个常见的术语“景”,张将其译为“scenery”,宇则译为“scene”。“scenery”一词更强调风光、风景,而“scene”则侧重场面、场景。“必能状难写之景”中的“景”并非特指风景,因此“scene”的含义更宽泛,更适合翻译此处之“景”。宇文所安意识到了中国文论术语含义之丰富,翻译之困难,在译文选集著作的附录中增加了术语集释,其中对“意”的解释为:“‘concept ‘idea ‘meaning,是诗学中最难翻译的一个技术概念,因为它不可思议地囊括了若干截然不同的英文概念。‘意的语义范围非常之广,是对某种物质的精巧解释,也是一般情况,甚至还是重要意义……有时是意图或意愿,另一些时候泛指某人思考事物的方式”(宇文所安665);对“景”的解释为:“‘scene,外在世界的一个特定的景。它经常指在某个特定时间从某个特定地点见到的景,因此它暗示主观观点;但是,它也经常从一个较宽泛的意义被使用,大体相当于英语‘scene一词的情况……”(宇文所安655)。另外,宇文所安在重要的文论术语后面补充了拼音,如此段中出现的“thoughts (yi)” “scene (ching)” “reserve (han)”。他指出,重要术语的翻译皆附加拼音,这个方法虽然笨拙,但它可以不断提醒英文读者,被翻译过来的汉语词与它的英文对译其实并不是一个意思(宇文所安15)。从整体来看,这段话表达了诗歌创作的两个层次,第一层为“善”,第二层为“至”。张舜英分别用“good” “best”来译“善”和“至”,准确传达出原文的两个层次,在句式上清晰呈现出内在逻辑。宇文所安则是在译文后增加了大篇幅评注,探讨了原文的诗论思想,其中写道:“当梅尧臣把‘率意与‘造语结合在一起,他以一种意味深长的方式改变了措辞。‘语工无疑是‘造语的自然结果;但我们不应该忽视与‘语工配对的词,比如这里使用的‘意新,它应当是‘率意的必然结果”。同时还与西方文学创作思想进行类比:“正如在西方前浪漫主义的文本中,人们认为是即兴创作造就了‘原创性,所谓‘原创性既指它是新的,也指它是来自独一无二的自我的”(宇文所安414)。宇文所安增加术语集释和评注体现了深厚翻译(Thick Translation)特征。阿皮尔(Appiah)将深厚翻译界定为“试图以注解和附属词表形式把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及语言环境中的翻译”(Appiah 817)。沙特尔沃思与考伊将其进一步引申为“不管是以脚注、词表还是以长篇序的形式出现,任何包含大量此类解释性材料的目标文本都适用于这个术语”(Shuttleworth & Cowie 232)。张佩瑶(Martha Cheung)认为,厚翻译将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语境中,以期在向目标语言转换的过程中更充分地理解并尊重他者文化(Cheung 25)。可以说,宇文所安的翻译策略有助于弥合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在目标语中成功构建源语言的思想内容。01116708-40C6-4E77-BFF1-0C273398F026

欧阳修还引用了大量诗句来论证其诗学观点,例如,同样是第十二则,引用了温庭筠的名句来说明“见于言外”的重要性: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张舜英译本:

The cry of chickens, the thatched store, and the Moon;

The tracks of human beings, the wooden bridge, and the frost.

宇文所安译:

A cock crows: moonlight on the thatched inn,

A persons footprints in the frost on the plank bridge.

这句诗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灵活性,诗篇往往不受语法的严格约束,省略冠词、代词等字眼,字与字之间可以建立自由的关系。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没有动词,没有人称代,仅仅是几个名词罗列在一起,却营造了幽远的空间:残月未落,茅店周围一片寂静,只闻得一声鸡鸣;板桥上铺了一层清霜,上面印着早行旅人的足迹。读者可以去想象描摹之景,去体会道路辛苦、羁愁旅思。然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其基本传意释意和限指特指性很强,无法做到像中国古诗那样可以随意自如,往往必须加上指代主词,才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否则诗句难以成立。张舜英的译文是紧贴原文的直译,直接罗列几个名词和短语,但英语的罗列通常难以营造出与汉语相同的意境效果,有时甚至会不知所云,除非读者对整首诗的内容比较熟悉。宇文所安的译本补充了介词如“on”“in”,也补充了人物代词“a person”,指代更加明确,更符合英文表达习惯,但原文形式上的对仗则走失了。作为对诗歌的批评,诗歌的内容、形式以及意象若在翻译中有不同程度的走失,必然会影响批评语言的说服力,进而难以让英语读者理解著作的诗论思想,但中英文两种语言的差异似乎让这种走失不可避免。对此,宇文所安评注中补充解释了诗句的精妙之处:“这组对句的才气首先表现在把茅店上的月光与板桥上的霜并列起来,月光和霜都是清冷的薄薄的一层白色,到了下一联,它们因旅人的出现而被注意、被穿透。看不见鸡,但听见了鸡的叫声,抬起头,只看见茅店上的月光,朝下看看见了行人在桥的薄霜上留下的痕迹……出现在对句中的语词全是事物的名称;对句的趣味在于诗景的各个要素之间暗含着的联系以及这些联系如何暗示出‘言外之意”(宇文所安416-417)。

四、结语

中国诗话的文论形式并没有对文论中心范畴展开论述,其跳跃式的思维、点到为止的方式、意在言外的旨意并非是一种批评中心话语的界定,不是一种“体系”的建构(王晓璐74)。翻译势必涉及到东西方诗性智慧、表述方式、文学传统以及文论体系的诸多问题。《六一诗话》二十几则论诗条目一则一事,将作者过去散见于其诗歌、书信、序文中的诗学思想总结起来,加之欧阳修个人的文学造詣和文坛影响力,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点悟式”文学批评的魅力。伴随着20世纪下半叶美国汉学研究热潮,其英译本相继出现。英译者同时具有汉学家身份,译者一部分是美国汉学家,一部分是在美国留学的华人学者,译介活动大多伴随相关研究展开,译本也以汉学研究论文或教材的形式呈现。

在译介中,张舜英作为留学期间专门从事《六一诗话》研究的华人译者,对源语文化及原文思想都有充分了解,译文最大限度还原原作内容。其研究更侧重分析《六一诗话》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经历,以及从宏观层面总结著作诗论思想,并未对原文或译文条目进行逐则阐释,对于文化背景知识不够充分的读者,理解会比较困难。宇文所安意识到了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及中国古代文论的难点,同时为了迎合美国学生的学习特点,为每一则翻译的条目撰写了评注,并增加术语集释以解释重要的文论范畴。通过两个译本对比可以发现,对古典文化环境及文论范畴准确理解,再结合深厚翻译策略,在译文读者与源语文化之间建起桥梁,让著作诗论思想得到更好的解释,这是异语诠释诗话作品的有效路径,对中国古代文论英译也有借鉴意义。遗憾的是,尽管译本整体质量较高,但传播和影响范围还很有限。有的译本随着译文选集或研究专著得以正式出版,有的译本还停留在论文中,单行本更是尚未出现。推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作品走向世界,除了产出高质量的译本外,也需要思索更好的出版传播路径。

注释【Notes】

① 白乐天体:指唐代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力求语言通俗平易,音节和谐婉转。以宋代士大夫为代表的文人偏爱模仿白诗平易,诗歌内容虽有意义,但文辞流于浅俗。晚唐体:指宋初诗人们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种诗体。由于宋人常常把他们看作是晚唐诗人,因此名之为“晚唐体”,内容大多描绘清邃清幽的山林景色,虽字词精妙,但内容意象与李白、杜甫等盛唐诗人相比较为狭小。西昆体: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提倡学习李商隐,主张诗歌语义要深,词章艳丽,用典精巧,对偶工整。但追随者往往因自身文学造诣有限,致使诗作流于浮艳,冷僻难懂。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Appiah, K. A. “Thick translation.” Callaloo 4 (1993): 808-819.

蔡镇楚:《中国诗话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

[Cai, Chuzhe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hihua. Changsha: Hunan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88.]

Chang, S. I. “The Liu-I shih-hua of Ou-yang Hsiu” (Ph. D. dissertation). AZ: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1984.01116708-40C6-4E77-BFF1-0C273398F026

Chaves, J. “Mei Yao-chen (1002-1060)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Sung Poetry”(Ph. D. dissert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1971.

Chen, Y. S. “The Lite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u-yang Hsiu.” Chinese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from Confucius to Liang Chi-Chao. Princeton: Princeton UP, 2015. 67-96.

Cheung, M. P. Y. “On Thick Translation as a Mode of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cross Boundarie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ranslation Studies 22 (2007): 36.

Egan, R. C. The Literary Works of Ou-yang Hsui (1007-72). NY: Cambridge UP, 2009.

宫臻祥:“以资闲谈”:《六一诗话》的创作旨归。《文艺评论》8(2011):11-13。

[Gong, Zhenxiang. “The Writing Purpose of  Liuyi Shihua.” Literatue and Art Criticism 8 (2011): 11-13.]

Hsu, H. C. “Talks on Poetry (Shih-Hua) as a Form of Sung Literary Criticism”(Ph. D. dissertation). WI: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991.

黄卓越:《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英美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Huang, Zhuoyue. Overseas Sinology and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English and American Volumes). Beijing: Beijing Normal UP, 2018.]

李清良:论《六一诗话》写作动机与内在逻辑。《江海学刊》3(1994):171-175。

[Li, Qingliang. “On the Motives and Internal Logic of Liuyi Shihua.”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3 (1994): 171-175.]

Liu, T. C. Ou-yang Hsiu, An Eleventh-Century Neo-Confucianist. Stanford: Stanford UP, 1967.

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Owen, Stephen. 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Shanghai: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Press, 2003.]

Shuttleworth, M and M.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王晓路:《中西诗学对话——英语世界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0。

[Wang, Xiaolu. The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ics: A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Chengdu: Bashu Publishing House, 2000.]

Watson, B. An Introduction to Sung Poetry. Cambridge: Harvard UP, 1967.

Wong, W. L. “Chinese Impressionistic Criticism: A Study of the Poetry-talk (shih-huaTzu-Hua) Tradition”(Ph. D. dissertation). OH: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1976.

谢珊珊、邓乔彬:论宋代诗话的“闲评”特色与理性精神。《文艺理论研究》5(2012):57-62。

[Xie, Shanshan and Deng Qiaobin. “On the Characteristic and Rational Spirit of Shihua in Song Dynasty.”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5 (2012): 57-62.]

张葆全:《诗话和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Zhang, Baoquan. Shihua and Cihua. Shanghai: Shanghai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83.]

——、周满江:《历代诗话选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 and Zhou Manjiang. Anthology of Shihua in History. Xian: Shaanxi Renmin Publishing Company, 1984.]

張文利:论《六一诗话》。《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003):102-105。

[Zhang, Wenzhao. “On Liuyi Shihua.”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1 (2003): 102-105.]

祝尚书:论宋诗话。《文学遗产》1(2016):81-88。

[Zhu, Shangshu. “On Shihua in Song Dynasty.” Literary Heritage 1 (2016): 81-88.]

责任编辑:魏家海01116708-40C6-4E77-BFF1-0C273398F026

猜你喜欢

英译
博物馆解说词的英译策略研究
中国传统音乐曲名英译的翻译方法与策略探析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大学校名及其关键词的英译研究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Reflections on Elizabeth Bishop’s The Fish
从修辞学角度看汉诗英译的模糊对等
“小”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