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22-05-12龚刚余承法
龚刚 余承法
《围城》单行本在1947年一问世即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比利时天主教神父善秉仁(Jos. Schyns,1899-1979)肯定了小说中的诙谐和幽默,但站在宗教立场上否定了其艺术价值(Schyns 182)。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C. T. Hsia,1921-2013)称赞《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趣味横生、最用心经营的一部小说,也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小说”(Hsia 441),并节译了部分章节。夏氏为《围城》正“名”定“实”,揭开了海外译介和研究钱锺书著述的序幕。
《围城》先后有英、日、俄、波、捷、法、德、西、韩、意、越、荷等11个语种的26个译本(包括各种全译本和变译本),经历了多次域外旅行,缔结了数起文学因缘。《围城》最早的英译本是美国学者珍妮·凯利(Jeanne Kelly)1974年发表在香港《译丛》(Renditions)上的第一章节译,她和美籍华人学者茅国权(Nathan K. Mao,1942-2015)合译的全译本Fortress Besieged于1979年由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2003年由美国纽约新方向出版社再版,由美国汉学家史景迁(Jonathan Spence, 1936-2021)作序,2005年由企鹅图书公司出版,并被收入“企鹅现代经典”。《围城》1979年英译本被美国图书协会评为1980-1981年“最杰出学术著作”,1980-1982年期间至少有10篇书评发表于《图书馆期刊》《纽约图书评论》《国家评论》《泰晤士报文学副刊》《观察家》《今日世界文学》《亚洲研究杂志》《中国文学:散文、论文和书评》等英美主流期刊报纸(余承法 116-121),包括汉学家霍克斯(David Hawkes,1923-2009)、何谷里(Robert Hegel)、史景迁、荣之颖(Angela Jung Palandri)等人的评介。《围城》新版英译本至少有7篇书评发表于《图书馆期刊》《对抗》《观察家》《泰晤士报文学副刊》《金融时报》《纽约图书评论》《独立报》等。总体而言,《围城》英译本具有以下四个特色:第一,开创了由外籍译者与华人学者合作翻译《围城》的模式;第二,经过从大学出版社到商业出版社、由国外出版到中国转内销的出版历程;第三,版本之多、收藏图书馆之众、传播范围之广、影响力之大,是其他语种译本无法匹敌的;第四,掀起了海外“钱学”研究的高潮,助力《围城》从中国经典走向世界经典。
日本汉学家荒井健(あらい けん)1956年开始接触《围城》,多次尝试翻译未果。他在1975年前后节译了部分章节,1988年在岩波书店出版了他与学生中島長文(なかじま おさふみ)、中島碧(なかじま みどり,1939-2001)夫妇合译的《結婚狂詩曲》(《囲城》)上、下册。钱锺书应邀为之作序,给予了高度评价,相信原著“会在日语里脱去凡胎、换成仙体”(钱锺书 108)。三位译者先后撰文,阐明书名和部分内容的翻译处理,还分析《围城》的主题、对它跟日本文学进行平行比较、论及欧洲文学对它的影响。《围城》日译本的出版,推动了日本汉学家小川環樹(おがわ たまき,1910-1993)、杉村安幾子(すぎむら あきこ)、有澤晶子(ありさわ あきこ)等人对这部小说的研究以及对钱锺书其他著述的译介。
莫斯科文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了苏联汉学家、翻译家符·索罗金(Владислав Федорович Сорокин,1927-2015)翻譯的《围城》俄译本《Ocaждeннaя Kpeп-ость》,将其收入“中国文学文库”,并邀请文学翻译家和研究专家艾德林(Лев Залманович Олдрин, 1910-1985)作序。1996年,索罗金根据原著修订本,对译文做了部分修订,将其与钱锺书《上帝的梦》《灵感》《纪念》和杨绛《干校六记》合在一起。《围城》俄译本问世于中苏关系出现缓和的时期,对苏联传播中国现当代文学、重启中苏人文交流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某种意义上促成了钱锺书决定再版《围城》,正如他所言:索罗金的俄译本比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本还早五个月(钱锺书 3)。
巴黎克里斯蒂安·布格瓦出版社1987年出版了西尔维·塞尔望-许来伯(Sylvie Servan-Schreiber)和华人记者王鲁(Wang Lou)合译的《围城》法译本La Forteress Aessiégée,收入“东亚丛书系列”,1997年再版。美国学者贝缇娜·纳普(Bettina L. Knapp)和加拿大籍华人学者马森(Ma Sen)在书评中分析了小说的艺术特色和翻译成就,马森认为法译本的出版为钱锺书这位中国重要作家和学者增添了“一顶皇冠”(Ma 305-306)。法国前总统希拉克(Jacques René Chirac, 1932-2019)在钱锺书去世后发给杨绛的唁函中,高度评价了钱先生对中法两国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指出“其作品的法文译本,无论是短篇小说、长篇巨著《围城》,还是评论研究都被我国广大的读者视为名著,受到他们的欢迎”(希拉克 488)。
德国汉学家莫宜佳(Monika Motsch,曾译为“莫妮克”“莫芝宜佳”)是一位“铁杆钱迷”,在跟德籍华裔学者史仁仲(Jerome Shih)合译《围城》的过程中,跟钱先生保持书信往来,还亲自到北京请教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围城》德译本Die umzingelte Festung 1998年由法兰克福岛屿出版社出版,2008年由慕尼黑施尔默-格拉夫出版社再版。钱先生欣然为德译本撰写前言,称赞莫宜佳“对中国现代文学,有广泛而又亲切的认识,善于运用汉语,写出活泼明净的散文”,感谢“她精细地指出了谁都没有发现的一些印刷错误,以及我糊涂失察的一个叙事破绽”(钱锺书 97-98)。《围城》德译本迅速跻身于畅销书行列,《明镜周刊》《法兰克福汇报》《南德意志报》等主流媒体发表书评,后来在法兰克福书展上获最佳翻译奖。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Wolfgang Kubin)如此评价:“就其独一无二的构思和深度而言,《围城》堪称中国现代小说艺术最为讲究的、在此意义上也是无可逾越的标志”(顾彬 209)。《围城》为莫宜佳后来发现和研究《管锥编》并从事“钱学”、汉学研究打开了通道,为中德文学的交流互鉴架起了又一座“万里之桥”。
《围城》问世70多年来,经历了国内外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关注。国内学术界对其创作主题、内涵意蕴、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版本状况等进行了多学科、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对其外译本研究侧重译本评析、翻译策略、误译现象等方面,较少梳理诸译本在海外的译介传播历程和接受效果,更少关注国外读者对作品本身的解读和评价。国外对《围城》的译介从英语世界开始,逐渐辐射和影响到欧洲主要语种和亚洲汉字文化圈,并延伸到钱氏其他论著的译介和研究。
鉴于此,本刊特组织“他者视野中的《围城》形象”研究专栏,向国内学术界提供第一手文献资料,以译文形式再现《围城》在西方读者视野中的形象,以期为国内“钱学”提供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专栏的三篇译文均为余承法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海外‘钱学文献系统整理、研究与开发”(项目编号:19AWW003)的阶段性成果。第一篇译文源自德国学者穆勒(Michael Müller)发表在《法兰克福汇报》(Frankfurt Allgemeine)2009年7月30日上的《围城》德语版书评,题为“Ein herrlicher Nichtsnutz”,汉译副标题为译者添加。作者围绕中西碰撞、“文明冲突”、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指出非英雄化的主人公(unheldischen Helden)的困顿和磨难构成了这部小说的主旨,盛赞以博闻强记著称的钱锺书从世界文学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其《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宝库里最美的钻石之一。第二篇译文源自英国汉学家蓝诗玲(Julia Lovell)发表在《卫报》(The Guardian)2005年6月11日上的《围城》企鹅版英译本书评,题目为“Great Leap Forward”,副标题为译者所加,译文内容略有删节。文章针对50年来中日两国文学在西方世界映射的不同图景,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度在西方受到忽视的原因,认为《围城》英译本入选“企鹅现代经典”迎来了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的“大跃进时代”。第三篇译文源自法国著名汉学家毕仰高(Lucien Bianco)为《围城》法译本(克里斯蒂安·布格瓦出版社,1987)所作的序言,标题为译者所加,内容略有删节。作者采取中西文学比较的形式,分析小说中的讽刺手法、知识分子的困境、主人公的人生态度等,进一步指出:钱锺书是“中国二十世纪古典文学研究的知名专家”,这位洞察力敏锐的艺术家“将最重要的作品献给了中国传统流浪汉小说”。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雅克·希拉克: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唁函。《一寸千思:忆钱锺书先生》。何晖、方天星编。沈阳:辽海出版社,1994。488。
[Chirac, Jacques René. “A Letter of Condolence from President Jacques René Chirac.” In Memoriam of Qian Zhongshu. Eds. He Hui and Fang Tianxing. Shenyang: Liaohai Publishing House, 1994. 488.]
Hsia, T. C.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1917-1957). New Haven, CT: Yale UP, 1961.
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第七卷)》。范劲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9。
[Kubin, Wolfgang. Die Chinesischf Literatur IM 20. Jahrhundert. Vol. 7. Trans. Fan Jin, et al.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P, 2008. 209.]
Ma, Sen. “Book Review of La Forteress Aessiégée by Qian Zhongshu and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by Sylvie Servan-Schreiber and Wang Lou.” The China Quarterly 114 (1988): 305-306.
钱锺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Qian, Zhongshu. Fortress Besieged.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91.]
——:《围城》日译本序。《读书》10(1981):97-98。
[---. “A Preface: Japanese Version of Fortress Besieged.” Dushu 10 (1981): 97-98.]
——:《围城》德译本前言。《读书》12(1982):108。
[---. “A Preface: German Version of Fortress Besieged.” Dushu 12 (1982): 108.]
Schyns, Jos, et al. 1500 Modern Chinese Novels and Plays. Peiping: Scheur, 1948.
余承法:《圍城》海外旅行70年。《外语学刊》1(2018):116-121。
[Yu, Chengfa. “70 Years Overseas Journey of Wei Cheng.”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1 (2018): 116-121.]
责任编辑:张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