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啸亭杂录》中的满汉文化交融

2022-05-12孙佳琪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5期

摘要:近三百年的清朝历史,是以汉族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和以满族为代表的渔猎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啸亭杂录》作为清代后期作品,体现了满汉文化交融的多方面表现,既有满族对于汉文化的吸收,又有汉族对满族习俗的借鉴,同时,分析作为统治民族,满族对待满汉文化的态度,以及满汉文化交融的深远影响,从而揭示满汉文化双向互动,最终促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趋势。

关键词:《啸亭杂录》 文化交融 尊孔崇儒 国语骑射 首崇满洲

一、《啸亭杂录》作者与背景

《啸亭杂录》是清代的个人笔记,对于研究清代掌故、人物、制度等,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作者昭梿是代善第六氏孙,承袭礼亲王爵,嘉庆二十年(1815)因罪革爵。其原因是他私设公堂、拷打庄头,同时,嘉庆帝厌恶文士,而昭梿喜好诗文,广交名士,导致君臣不和。此后他郁郁不得志,直到道光九年(1829)五十四岁病卒。

昭梿生活在清朝后期,国运盛极而衰,社会风气奢靡,贪官污吏横行,农民起义不断。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而不自知,沉浸在天朝大国的梦中。作者身为统治阶级的一员,具有洞察世事的敏锐眼光。更难得的是他敢于秉笔直书,对于清朝官员的贪污腐败等行径毫不隐晦,史料十分真实可靠,弥补了正史的不足。

满汉之间的交往,从努尔哈赤算起,到了嘉庆皇帝时期,已经经历了两百多年,因此,满汉之间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方位文化交融格局。昭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记录了他的所见所闻。《啸亭杂录》对于我们理解滿汉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满族统治者对待汉族文化的态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二、《啸亭杂录》中体现的满族“汉化”

(一)文化上的汉化

1.尊孔崇儒政策

满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渔猎民族,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因此,满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随着努尔哈赤起兵攻明,满族和汉族不可避免地加深了交流。对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族文化,满族统治者采取积极吸纳的举措,借鉴学习儒家治国之道,最终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啸亭杂录》中有多条记载,体现了满族对于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吸收。“太宗读金史”“崇理学”“重经学”“三王绝技”“满洲二理学之士”等均记载了满族贵族对于理学的重视和吸收。“纯皇初政”“熊志契”等记载了皇帝对于理学醇儒的任用。清朝历代皇帝均任用汉族儒臣,为清代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制定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对于包括康熙在内的最高统治者接纳和发展儒家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确立了理学在清代的正统地位。“佟国舅讲《左传》”“花老虎”等,记载了满族皇亲国戚乃至武将都对于《左传》深入学习,并运用到实践当中,从侧面反映了以儒家为代表的汉文化对于满族产生了重要影响。

康熙帝曾多次南巡,并谒孔庙,行三跪九叩头礼,写“万世师表”的匾额挂于大成殿上,尊孔崇儒从此成为清朝的重要国策。康熙帝还曾找人编写《性理精益》《朱子大全》等书,雍正帝即位当年,就封孔子的五世先人为王,为孔子制定了一套避名讳的规定。清代统治者利用僵化的理学,维护“三纲五常”,同时,笼络汉族士人,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清代统治者对于儒家思想的接纳,完全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他们对于不利于统治的思想内容一律摒弃,如儒家的民本思想、君臣关系中的民主性精华、严“夷夏之辨”等传统思想均未采纳。“满族在清代并不满足于消极地抵制汉习,她利用居于最高统治的主导地位,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在把汉文化有益部分拿来为我所用的同时,对于那些与本民族历史意识、文化传统相抵触,阻碍自己前进和发展的东西,哪怕是为汉人奉为神圣教条的儒家古训,也敢于批评并加以重新塑造。”清代对于理学的推崇,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清代成为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的顶峰,是自秦汉以来两千多年,汉族大一统思想的集中体现,顺应了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历史趋势。

2.重视科举制度

自隋唐以来,科举制度已经深深扎根于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基因中,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文官体系。不论是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的满族,还是以游牧经济为主的蒙古族,入主中原后想统治人口占绝对优势的汉族,必须为广大汉族士人群体提供进入仕途的晋升通道。

清代统治者实行一系列尊孔崇儒的措施,特别是对于宋代以后,经过朱熹等改造后的理学的广泛吸收。以理学为主要内容的科举成为进入仕途、振兴家族的主要形式,“有清科目取士,承明制用八股文。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谓之制义”,从而改变了满族渔猎文明的尚武传统,从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重新塑造了满族,对于以满族士大夫为代表的社会各个阶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啸亭杂录》的“吴制府”记载:“家甚富,尝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尽锱铢,其父犹以为未足。主算者艴然曰:‘然则一本万利,莫读书若也。’其父恍然悦服,因延名师,督课严肃。故公昆仲者以科第起家,至今未巨族云。”

科举制度和尊孔崇儒政策的实施,使得满族统治者的汉化程度越来越深,汉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满语应用范围逐渐缩小。“清初刑部谳狱,录用不用汉文。康熙间,尚书王公掞以供词非汉语,汉官无由知曲直,随声画诺,便成虚设。于是始命录供兼清、汉稿。至乾隆间,裁满字稿。”这是满族“汉化”逐渐深化的具体体现,更是满族统治者主动吸收和融入汉族文化的必然结果。

3.学习汉族文学

满族在入关之前,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社会形态、历史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对于吟诗作画的文学活动并不关注。入关后,由于满族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提倡、汉族与满族的频繁交往、科举的推行等原因,满族也开始学习吟诗作画。满族诗人、词人辈出,著名的有纳兰性德等人。纳兰性德受到汉文化影响,十八岁中举人,康熙十五年(1676)考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拜徐乾学为师,创作大量词作,成为满汉文化交融的代表人物之一。吟诗作画成为满族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出现了以康熙为代表的“诗人”皇帝,留下1100多首诗。《啸亭杂录》对于满族皇帝吟诗作画的记载不胜枚举,从皇太极读《三国志》等汉族经典(《太宗读金史》),到顺治帝善于书画(《世祖画牛》),特别是乾隆帝六岁能诵《爱莲说》(《圣祖识纯皇》),熟读《左传》《后汉书》等经史子集,善于吟诗作画(《纯庙赏鉴》),作诗十余万首(《纯庙博雅》)。

清朝皇帝对于汉族文化十分推崇,据《啸亭杂录》中“翻书房”记载,皇太极为了加强满族对于汉文化的学习,命令大臣翻译《国语》、四书、《三国志》等汉族经典。入关后,翻书房继续翻译汉族经典,为人们争相诵读。随着满汉文化的深入交流,汉文化对于满族各个阶级均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批满族王公大臣对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也有着浓厚兴趣,仅见于《啸亭杂录》的相关记载,就有“宗室诗人”“成王书法”“洪兰主人”“钦训堂博古”等。满族对于汉文化的喜爱和学习可见一斑,充分证明了满汉交融的趋势是不断深化的。

(二)政治上的汉化——沿襲明朝制度

明朝制度完备,康熙帝御题“治隆唐宋”碑,多次拜谒明孝陵,更是彰显了清朝统治者对明朝的赞赏。作为以渔猎经济为主的满族,缺乏统治封建大一统国家的经验,因此,作为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对于明制多有借鉴。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深深地打上了明代的烙印,成为满汉融合的有力证明。

《啸亭杂录》写于清朝中后期,比较全面地记载了清代的制度沿革。其中,“拜明孝陵”记载了康熙对于明太祖的雅慕,“国初定三院”记载了仿效明朝设置大学士,“銮仪卫”记载仿效明锦衣卫之制设立銮仪卫,“绿营虚衔”记载了绿营总兵仿效明五军府官之制,“服饰沿革”记载了清初服饰由沿袭明制到后来渐渐变革的过程。

应当注意的是,清朝统治者对于明代制度并非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地进行取舍。明代,从锦衣卫到东厂西厂,掌权者多是宦官。明中后期,矿监税使大多是宦官担任,敲诈勒索,无恶不作,甚至由太监监军,破坏了明朝的法制和军队纪律,成为导致明朝灭亡的一大祸患。对于宦官专权造成明代朝政腐败,清朝皇帝有着高度警惕,因此坚决不许宦官参与朝政。

《啸亭杂录》中“本朝内官之制”记载:“世祖抚定华夏,习知前明阉宦之弊,故立铁牌于交泰殿,戒内官不许干预朝政。”清朝对于明朝的制度有继承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反思和变革,以利于统治稳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明朝政治制度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使之融入新的内涵,形成了清代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系列制度,充分展现了满族的民族智慧和善于学习的精神。

三、《啸亭杂录》中体现的汉族“满化”

(一)汉人任职满缺

八旗制度是满族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体现,满族掌握着主导权。但是,满汉之间的交流史绝不是单向的满族融入汉族的过程,同时也是汉族融入满族的过程。这不是满族统治者所能阻挡的,其突出表现在汉人加入八旗汉军,成为清代八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啸亭杂录》中记载了汉人在清代中后期任满缺的情况,“汉人任满缺”记载:“雍正中,满洲副都御史缺出,一时乏人,宪皇帝命九卿密保。鄂文端公保许公希孔宜任风宪,上曰:‘彼汉人,碍于资格。’鄂公曰:‘风宪衙门所关甚钜,臣为朝廷得人计,初不论定制也。’上乃许公为满副宪缺,踰年始调汉缺云。”“汉军用满缺”记载“雍正中,汉军破格有用满缺者”,列举了详细的汉族官员任职名单。

汉族士大夫更能适应满族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要求,因此随着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强化,以及汉族士大夫融入满族贵族阶层,满汉交流的趋势不断加强。到了清朝中后期,满族统治者对于保持满族特殊地位的政策有所松动。

(二)汉臣精于骑射

一直以来,汉族的生产生活区域,地势平坦,适于农业耕作。而满族世代居住在东北地区,自然条件适于狩猎采集和渔业发展。满族精于骑射,与其从事的生产活动关系密切。

入关后,满族成为统治者,八旗骑兵从龙入关,对于汉族造成巨大冲击,带来了渔猎民族好勇尚武的精神。满族统治者强调“国语骑射”为满族根本,因此,一部分汉族也受到满族影响而学习骑射,这是满汉文化间交流和碰撞的必然结果。

《啸亭杂录》记载:“每岁射布靶时,汉大臣官员有能射者,亦许与及,上每特赐花翎以旌奖之。赵谦士侍郎每岁贯侯,屡为文臣之冠,上甚嘉之。戴文端公衢亨任修撰时,随从木兰,尝射鹿以献,纯皇帝大悦,曾赋天章以纪其事焉。”这表明统治者对于满族骑射的重视与奖励,是造成汉臣精于骑射的重要原因,改变了汉族士大夫重文轻武的传统观念。

(三)汉臣精通满文

随着满族进入中原地区,特别是入关前后满汉交流日益频繁,文书档案大量增加,政务活动频繁,因此,需要大量精通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的人才。

清代曾经设立启心郎,关于其记载比较少,因此,史学界对于启心郎的职责众说纷纭。《啸亭杂录》记载:“国初,满大臣不解汉语,故每部设置启心郎一员,以通晓国语之汉员为之。职正三品,每遇议事,座其中参预之。后多缘以为奸,乃汰去。”很显然,作者昭梿认为,担任启心郎是精通满文的汉人。当然,启心郎是不是只有汉人担任还是有待考证。但是,从史料记载看,作为担任启心郎的汉人至少是精通满文的。崇德三年(1638),汉官刑部启心郎王廷选升任牛录章京,敕书上说:“尔由生员出身,任为刑部启心郎,六年考满,谙通国语,勤劳称职,是用授尔为牛录章京。”这说明汉人任启心郎,精通满语是重要条件。

四、满汉文化交融的历史影响

首先,促进满族文化发展,延续中华文明传承。满族通过对汉族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吸收了汉族文化的精髓,使得满族的文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促进了满族人民的文化水平。通过科举,大量满族士人进入官场,他们用儒家的思想治理国家,延续了汉族王朝的治国理念,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延续性,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文明绵延不绝的国家。

其次,加深满汉民族互信,形成多元一体格局。随着满族和汉族的交往加深,彼此从陌生到熟悉,甚至互相通婚,民族间的认同和学习日益频繁,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渔猎文明的满族和农耕文明的汉族彼此碰撞,民族认同感加深,展开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的交流。

最后,满汉交流双向互动,熔铸中华民族性格。满汉之间的交流,从来不是一方单向的输出与另一方被动的接受的过程,而是满汉双方互相影响、相互交融的双向互动过程。满汉交流的双向互动为中华民族的性格融入了新的因素,熔铸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性格,对于中国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罗盛吉.《啸亭杂录》版本比较初探[J].满语研究,2014(1).

[2]笳声.昭梿与《啸亭杂录》[J].满族研究,1985(1).

[3]定宜庄.满汉文化交流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郭成康.也谈满族汉化[J].清史研究,2000(2).

[5]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6]昭梿.啸亭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小横香室主人.清朝野史大观[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8]清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8.

[9]徐凯.燕园明清史论稿[C].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4.

[10]张杰.清文化与满族精神[M].辽宁:辽宁民族出版社,2012.

[11]杜家骥.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孙佳琪,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满族历史与文化。

编辑:赵斌E-mail:mzxs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