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塘多营养层级混养试验
2022-05-12李春岭张志伟云天来郭金龙孙庆冬张玉忠宋作阳孙绍永
李春岭 张志伟 云天来 郭金龙 孙庆冬 张玉忠 宋作阳 孙绍永
摘要:为探索健康高效的混养模式,将传统梭子蟹养殖模式与常规凡纳滨对虾养殖模式融合在一起,同时增加矛尾虾虎鱼进行生物病害防控及提高食物资源的利用率,达到健康高效的养殖目的。结果表明,将第二茬投放日本对虾苗种改为投放凡纳滨对虾苗种,该模式切实可行,单产凡纳滨对虾825 kg/hm2,单产矛尾虾虎鱼262.5 kg/hm2,增效48 375元/hm2。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多营养层级;混养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沧州市重要的海水池塘养殖传统品种,也是近几年河北省主导推广品种之一。多年来一直是池塘套养一茬或二茬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的养殖模式,该模式曾经创造很好的经济效益。但随着多年连茬养殖造成有害病原菌的富集及渤海湾水环境的变化,这种传统的梭子蟹套养日本对虾模式存在池塘利用率低、容易产生爆发性流行病、效益低、第二茬日本对虾难养、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三疣梭子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1-2]。而多个物种共养的多营养层级混养系统不仅可以为不同生态位的物种提供各自的生存空间,提高池塘的空间利用率[3],而且还可以提高食物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病害发生率、增强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养殖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稳定性,进而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经济效益[4]。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是沧州市海水池塘养殖主导品种,养殖技术已很成熟,目前养殖模式主要是进行单养。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是渤海湾重要的优势种之一,具有杂食性、病害少、耐低温、养殖周期短、生长速度快等优点,夏季是矛尾虾虎鱼生长前期,体型较小,摄食强度不高,秋冬季尽管环境较为恶劣,但其摄食强度较高,基于上述特点,选择它作为套养鱼类品种。
本研究依据当地特点将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凡纳滨对虾、矛尾虾虎鱼四种水生动物进行多营养层级混养,在黄骅市鑫广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位于黄骅市南排河镇歧口村,池塘东西走向,面积3.34 hm2,水深 1.5~2.0 m,春季已使用链轨车对池塘底部进行清淤,池塘底部平坦、无淤泥。池塘进排水方便、水质优良。选择与试验池塘相邻、条件相同的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对虾混养池塘作为对照池塘。
1.2池塘进水
放苗前 10 d左右试验池塘及对照池塘进水80 cm,进水口设置40~60目两道拦网,使用乳酸菌及EM菌调节水质,水色为黄绿色, 透明度保持在25~40 cm, pH值为8.3左右,氨氮及亚硝酸盐检测无。
1.3苗种
1.3.1苗种选择选择优质凡纳滨对虾和日本对虾苗种,查验亲本检验报告和苗种生产检测记录,确保苗种达到SPF标准和无疫病水平。日本对虾苗种规格在1.0 cm以上,凡纳滨对虾苗种规格1.5 cm左右,梭子蟹规格为Ⅱ期幼蟹,矛尾虾虎鱼苗种为在进水沟捕获的当年繁殖的野生苗种。
1.3.2苗种放养时间及密度4月下旬,当池塘水温适宜时,首先放养日本对虾苗种,投放密度为7.5 万尾/hm2;5月中旬,放养梭子蟹Ⅱ期幼蟹苗种,放养量0.75 kg/hm2;5月中旬,放養凡纳滨对虾苗种,投放密度为15万尾/hm2。放苗时间选择在晴朗无风的上午;自6月中旬开始将进水沟捕获的大小不一的当年矛尾虾虎鱼野生苗种,放养到试验池塘,投放密度为750尾/hm2。
1.4投喂饵料
1.4.1梭子蟹饵料投喂及投喂量前期Ⅱ—Ⅵ期幼蟹,投喂鲜活卤虫,投喂量为每天3.75~15 kg/hm2(从3.75 kg逐渐增加到15 kg);Ⅵ期以后投喂白蛤,投喂量为每天75~150 kg/hm2;7月初开始投喂杂鱼,每天15~22.5 kg/hm2。
1.4.2凡纳滨对虾饵料投喂及投喂量凡纳滨对虾饵料投喂为凡纳滨对虾专用饲料,在苗种下塘后1周开始投喂,投喂时间及投喂量与单养凡纳滨对虾相同。
1.4.3日本对虾、矛尾虾虎鱼饵料投喂及投喂量日本对虾摄食三疣梭子蟹残饵,不用投喂。矛尾虾虎鱼前期摄食三疣梭子蟹及凡纳滨对虾残饵,不用投喂;待所有虾蟹出净后,开始投喂小杂鱼,投喂量为每天7.5 kg/hm2。
1.5水质调节
放苗初期,每半月加水一次,每次20~30 cm。7月中旬后每半月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 m。换水后及时投放微生态制剂稳定调节水质。
1.6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坚持每日早晚巡塘制度,监测池塘水环境变动情况和梭子蟹、凡纳滨对虾摄食及活动情况。做好生产日志,对气象、水温、水质、管理、药物使用量及使用方式进行完整记录。定期使用水质检测仪检测水温、pH值、溶氧、透明度、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等常规水质指标。每隔1个月随机抽样梭子蟹、凡纳滨对虾生长、摄食和成活率等情况。
1.7病害防控
视水质情况及时泼洒微生态制剂进行藻相调控,中后期适时使用氧化型底改剂进行底改。
2试验结果
2.1收获情况
从 6月 15 日开始至8月10日陆续出池销售日本对虾;从8月10日至10月15日陆续出池凡纳滨对虾;从8月10日开始陆续出池梭子蟹雄蟹,待雄蟹出净后9月底开始出池雌蟹;11月开始出池矛尾虾虎鱼;结果见表1。
2.2效益分析
原有三疣梭子蟹套养日本对虾的模式放养二茬日本对虾,第二茬日本对虾单产在75 kg/hm2左右, 效益在6 000元/hm2左右;50%以上养殖户第二茬几乎绝产,没有效益。而套养凡纳滨对虾后效益49 500元/hm2,效益增加了43 500元/hm2以上,加上矛尾虾虎鱼效益4 875元/hm2,综合增效益48 375元/hm2。
3讨论与小结
3.1模式分析
原有三疣梭子蟹套养日本对虾模式,一般套养二茬日本对虾,但第二茬套养日本对虾存在50%的失败率。凡纳滨对虾在当地是养殖技术成熟的品种,此模式将第二茬套养日本对虾改变为套养凡纳滨对虾,不仅提高了成功率同时还增加了产值。套养的矛尾虾虎鱼为当年苗种,套养时矛尾虾虎鱼处于生长前期,体型较小,摄食强度不高,对虾类及蟹没有任何攻击性,只是摄食一些病死虾蟹及残饵。在10月份虾蟹类出池接近结束时,利用矛尾虾虎鱼耐低温,在深秋季节快速生长的特性,开始投喂矛尾虾虎鱼,饵料是当地近海小托网收获的经济价值低的小杂鱼及小皮皮虾等。
3.2前景展望
与传统三疣梭子蟹混养日本对虾相比,本技术具有三大优势,一是混养的矛尾虾虎鱼摄食虾蟹的残饵,这种生态自净模式解决了原有模式内源性污染的问题;二是混养的矛尾虾虎鱼摄食病弱虾蟹,杜绝了病害传播,降低病害发生率,实现生態防病;三是通过调整多营养层级系统中各生态位养殖对象,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海水养殖业整体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符合当前国家对海水养殖绿色高效发展的要求,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徐丽平.北方地区日本对虾生态高效养殖技术[J].乡村科技,2018(29):2.
[2] 刘长军,蒋一鸣,沈烈峰,等.三疣梭子蟹、文蛤与日本对虾稳产健康养殖技术探讨[J].科学养鱼,2016(10):3.
[3] 何先林,朱筛成,董志国,等.池塘养殖模式对三疣梭子蟹养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9(5):7.
[4] 许智慧.黄河三角洲地区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对虾混养技术[J].农家参谋,2019,628(16):252.
(收稿日期:2022-03-16)
基金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资助。
作者简介:李春岭(1976-),男,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E-mail:272374802@qq.com。
通信作者:孙绍永(1969-),男,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E-mail:13833160990@163.com。DOI:10.3969/j.issn.1004-6755.2022.0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