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东风螺半循环式工厂化养殖技术
2022-05-12王国福李丙顺刘玉山汪坤王钟强云天来
王国福 李丙顺 刘玉山 汪坤 王钟强 云天来
摘要:试验采用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Lamarck)常规养殖和半循环水养殖两种养殖方法,通过生长速度和养殖池中细菌含量测定比对,确定了半循环水养殖方法生长速度和常规养殖无明显差别,但细菌含量明显降低,发病率下降。
关键词: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Lamarck);海葡萄;半循环水;工厂化养殖
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Lamarck)俗称黄螺,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新腹足目(Nerobranchia),蛾螺科(Buccinidae)。泥东风螺与方斑东风螺相似,也具有养殖周期短、所需养殖设施簡单及抗病力强、可高密度养殖等优点,是我国南方地区海水养殖潜力较高的高值贝类品种[1-2]。随着泥东风螺养殖规模不断增大,养殖密度提高,以及环保要求的养殖废水排放控制等,迫切需要创新泥东风螺养殖技术,实现高效绿色健康养殖。2021年开展了半循环式工厂化养殖泥东风螺试验,现总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在海南省海洋与科学院琼海科研基地进行。试验时间为2021年7月20日到10月28日。
1.2试验设施
1.2.1养殖设施试验采用8个5 m×5 m×1 m的室内水泥池作为泥东风螺养殖池。其中1~6号为试验池,7~8号为对照池。
1.2.2水处理设施外海海水经沙滤井抽提至过滤池,紫外线消毒后进入生物球处理池,然后经海葡萄海草床处理后进入养殖池。养殖池部分水体经蛋白分离器处理后进入过滤池循环利用,部分尾水经处理后排放。其中生物球处理池内接种硝化细菌和芽胞杆菌,海葡萄海草床内接种“弧菌菌克”。试验池上午投喂饵料后换水,待养殖池水清后进行部分循环水养殖。
对照组海水为沙滤井抽提经过滤池后直接进入养殖池。
1.3苗种及放养密度
苗种来源为本基地培育的泥东风螺亲螺繁育的壳长6 mm的稚贝。每池养殖密度均为800粒/m2。
1.4养殖管理
1.4.1投喂试验期间全程投喂小的白鱿鱼,投喂量约占泥东风螺体重的7%,以投喂后20 min内饵料无剩为宜。
1.4.2水量控制泥螺投饵后30 min换水,换水量为不露出砂层即可。然后进行流水养殖,流水量控制在每天4个流程左右。
1.5弧菌含量和细菌总量检测
主要检测养殖池排水口处靠近砂层的水,检测弧菌和细菌含量。弧菌数量测定采用TCBS培养法,现场取水样分别用无菌海水做梯度稀释至1、10-1、10-2,各梯度取100 μL涂布于TCBS琼脂平板,每个梯度做3个平行。接种后的平板28 ℃恒温培养48 h,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300以内为有效菌落,计数菌落形成单位(CFU)数目。细菌总数参照国标GB 17378.7-2007《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3],采用平板计数法,用2216E琼脂培养基,现场取水样梯度稀释至1、10-1、10-2,各梯度取100 μL涂布平板,每个梯度做3个平行。接种后的平板25 ℃恒温培养7 d,以平均菌落数在30~300为有效菌落,计数CFU数目。
1.6生长速率测定
2021年7月15日放苗,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选取一组测量,每组随机测量30粒泥东风螺,取平均值。
2试验结果
2.1生长速度
从2021年7月20日放苗养殖到10月20日,经三个月养殖,半循环水养殖和常规养殖方法泥东风螺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见表1)。
2.2弧菌检测
试验组弧菌和总细菌含量明显较对照组低,随着养殖时间延长,弧菌和细菌总量不断提高,养殖风险不断增加(见表2)。
3讨论与分析
3.1生物滤球有益菌接种
本试验通过在生物滤球接种芽孢杆菌和硝化细菌,有效降低水体氨氮,增加养殖水体有益菌总量。经试验尝试,为达到有益菌群稳定的效果,宜每隔3 d补充接种一次菌种。
3.2海葡萄海草床的培养和接种细菌的选择
经试验发现海葡萄的培养面积和数量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含量以及光照、水温直接相关,水温较高,光照好,海葡萄生长速度快,吸收养殖水体中的氨氮速率增加。在海草床处理水环节,我们选择接种针对东风螺主要养殖病害——弧菌的有益菌,即“弧菌菌克”。之所以选择海葡萄为主要接种“弧菌菌克”的载体,一方面海葡萄具有较强的氨氮处理能力,另一方面海葡萄含较高的多糖及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为有益菌快速生长提供保障。
3.3养殖水体的有效处理
紫外线消毒设备的利用和有益菌的大量繁殖有效遏制了病害菌的生长。部分养殖水的再循环利用,节约了50%养殖用水,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来病源。
3.4养殖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对照组泥东风螺在养殖超过3个月后全部死亡。这与2020年本课题组的养殖结果基本一致。2020年7月课题组进行泥东风螺养殖尝试,放苗养殖20个池,40万粒苗种,经一个月人工养殖,于8月份在12 h内全部死亡。截至2022年3月,利用紫外线消毒设备和半循环水养殖模式养殖的泥东风螺实验组养殖池仍全部正常,证明本养殖技术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吴进锋,陈素文,陈利雄,等.温度与盐度对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及幼虫生长的影响[J]. 中国水产科学, 2005,12(5): 652-656.
[2] ZHANG L M,ZHOU Q C,CHENG Y Q.Effect of Dietary Carbohydrate Level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Juvenile Spotted Babylon (Babylonia areolata Link 1807)[J].Aquaculture,2009,295(3-4):238-242.
[3]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海洋监测规范:第 7 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GB 17378.7-2007[M].北京:中国准出版社,2007.
(收稿日期: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