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活动与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研究
——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5-11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张玉婷

内江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人际均值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张玉婷

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67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积极心理品质量化表、学生成长平台等方式进行研究,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前校园活动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之间呈正相关,尤其是情感维度及人际维度差异最大,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为探索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路径,提高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尤其是高等学校的关注,作为高职院校,面对的学生生源大多来自单招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困难、人际交往及情绪管理不良等问题,进而可能会引发焦虑、压抑、不自信等消极情绪,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能帮助学生获得积极情绪体验和主观幸福感。

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传播[1],充分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积极心理教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活动”,学生在各类校园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笔者对学院678名学生进行测评调查,旨在探究校园活动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相互关系,对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途径和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学生作为被试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678名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其中低年级(大一)学生363名,高年级学生315名(大二学生167名,大三学生148名)。

1.2 研究工具

(1)量表。采用孟万金和官群编制的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1],该量表共有62个题目,分为六项维度,分别为认知维度、人际维度、情感维度、公正维度、节制维度、超越维度六个维度,具体涵盖热情、感受爱、创造力、真诚、宽容、团队精神、谦虚、自治、希望与信念等20个积极品质,62个题项。统计检验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采用李克特量表计分法,从“非常像我”到“非常不像我”分别计5-1分。个体得分越高,表明积极心理品质发展越好。

(2)学生个人成长平台。为更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大学生自主发展内在动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内职院建立了“学生个人成长平台”,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活动的经历及取得除专业课程外的奖励及荣誉记录下来,进行分类管理,评价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能力。该平台主要分为五大模块,五大模块分别为:信仰教育、实践素养、身心健康、人文素质、职业素养,每个模块细分为不同的能力指标,学生参加活动后,在平台上记录获得对应的加分,总分值越高,表现为个人参加校园活动更积极主动。

1.3 研究方法

对研究对象分两次时间进行测试:2021年9月和2022年3月。检验录入数据后,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差异分析。

2 测试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低年级比高年级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次数多,均分高,学生在身心健康、人文素质两个模块得分相对较高,。说明大部分学生喜欢参与类似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社团艺术节、志愿服务等方面的活动,这类活动轻松、活跃、有助于表现自我,获得愉悦感,符合学生精力旺盛、情感丰富的特点。

表1 被试对象学生成长平台分数均值

表2显示5个月校园活动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该六个维度均值处于中等,参加后的学生的六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参加前,且有显著差异,说明校园活动能提高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该群体在“人际”维度和“情感”维度差异最显著,说明学生参加活动在“真诚、勇敢、坚持、热情、感受爱、爱与友善及社会认知”方面品质有较大的提升。

表2 积极心理品质两次测试均值比较(M±SD)

表3 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人际”维度与“情感”维度均值比较(M±SD)

从被试对象年级层次来看,其中低年级组学生人际维度及情感维度均值稍低于高年级组学生,但差值更大,显著性相对来说更强。学生对思想政治、创新实践、身心素质及人文素质模块相关活动感兴趣,调查结果发现,在低年级组开展校园活动,其积极心理品质提高更显著。低年级学生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向往进入大学,在课程安排相对较少,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各项校园活动,获得老师同伴的认可及表现自我的欲望相对来说更强烈。

图1 人际与情感维度与校园活动要模块的关联

人际维度及情感维度相关品质与校园活动具体模块主题看出,校园活动中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文艺活动、社团、团学会活动中,这类活动能为学生提供锻炼自己以及增强交际能力的平台,帮助学生建立友善与助人、平等与尊重,踏实与真诚、勇敢与坚持、悦纳自我、等积极品质,有利于身心健康。

3 启发与建议

3.1 重视校园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高

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促进身体与心理方面的进步。从身体层面来看,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易疲劳和生病,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生理健康和身体技能;在心理层面,活动反映了个人经历的意志、效率、整体感,这这既是内在的,也可以是人际的层面。通过坚持获得的成功会具有更高的满足感;与他人建立沟通与联结,可提高成功时机:当坚持获得成功时,可以促进自我效能感。作为高校教育者来说,重视校园活动的组织开展,对培养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3.2 挖掘学生个体积极品质,提高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从调查研究来看,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个维度均值处于中等水平,跟其学习能力及主知方式相关,高年级学生的维度均值弱高于低年级学生,一方面不排除学生为使个人学习成长平台分数达到合格被动参与校园活动,客观体验强于主观体验;另一方面也说明高职生的个人成长主动能动性还不够稳定。因此,开展校园活动需要多个途径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后建立积极的主观体验,如针对低、中、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发展水平进行适当调整,以使活动[2]更契合不同年级学生,使学生持续性体验感增强,锻炼自我的勇气、自强自信的积极力量持续增加,巩固和提高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3.3 开展有层次性有创新性校园活动,提升活动育人价值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学生有自我展示、自我教育的需要,他们需要在参与中获得动力,在鼓励中获得力量,在活动与体验中获得成长,需要被肯定、被鼓励、被关爱和被尊重。建议一些常规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在保持教育主题不变的前提下,对活动形式、活动程序、评价方式等方面做一些创新改变,让更多的学生走上校园活动的舞台,在丰富、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参与的快乐、集体的力量及成功的快乐,更好地体现出活动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人际均值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搞好人际『弱』关系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