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南华县某风电场弃渣场稳定性评价
2022-05-11许少清
许少清
(江西省地质局第十地质大队,江西 鹰潭 335000)
0 引言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需要逐个复核弃渣场选址情况,评价水土保持措施的质量和效果,原则上堆渣量超过50万m3或者最大堆渣高度超过20 m的弃渣场,需提供弃渣场的稳定性评估报告[1]。对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某风电场内12座弃渣场进行稳定性评价工作,为渣场后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消除隐患,同时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
1 工程概况
中云电云南楚雄南华某300 MW风电场为新建风力发电工程,工程等级为Ⅰ级,工程规模为大(1)型,工程总投资26.19亿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约4亿元,工程建设总工期为30个月,主体工程于2014年3月初开工,至2016年6月底工程完工。本工程设计土石方开挖总量397.16万m3,其中收集表土40.96万m3,土石方回填及填筑总量308.48万m3,经土石方平衡后,产生弃渣88.68万m3(其中含表土40.96万m3)。
为消化场内施工产生的弃渣,研究区内共设有弃渣场12座,各渣场自2015年3月开始堆渣,于2015年8月闭库。研究区各渣场已闭库运行,现坡脚已修建拦渣坝,顶部布置了截排水沟,坡体进行了植被恢复,各渣场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各渣场基本情况表
2 评价思路及技术要求
研究评价工作以本工程项目有关施工图设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弃渣场设计图纸等原始资料为基础,结合现场调查,查明周边地质环境、弃渣场建设及运营情况、边坡变形破坏特征等,进行定性分析,选取典型剖面并实测,运用理正岩土软件对弃渣场渣土边坡稳定性进行定量计算。综合上述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结果,对弃土场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据此提出整治方案的相关建议[3],详见图1。
3 弃渣场稳定性分析计算
3.1 计算方法的选取
综合分析,本次研究选取DZ/T 0218—200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推荐的瑞典条分法(圆弧型滑动面)对渣土稳定性作计算。
瑞典条分法(圆弧型滑动面)采用的规范公式如下:
孔隙水压力:Nwi=γwhiwLicosαi;渗透压力产生的平行滑面分力:TDi=γwhiwLisinβicos(αi-βi);渗透压力产生的垂直滑面分力:RDi=γwhiwLisinβisin(αi-βi)。
其中,Wi为第i条块的重量,kN/m3;ci为第i条块黏聚力,kPa;φi为第i条块内摩擦角,(°);Li为第i条块滑面长度,m;αi为第i条块滑面倾角,(°);βi为第i条块地下水流向,(°);A为水平地震加速度,g;Kf为稳定系数。
圆弧滑动的滑坡推力计算公式:
Hm=(Ks-Kf)/Ks×∑(Ti×cosαi)。
其中,Hm为推力,kN;Ks为设计的安全系数;Ti为条块重量在滑面切线方向的分力,kN。
3.2 计算剖面的选取
根据设计地形图,针对研究区内每个渣场选取一条典型剖面进行计算分析,计算剖面垂直渣场主边坡,基本位于边坡中部,选取剖面基本能够反映渣场工程地质条件。
3.3 计算工况的选取
综合分析渣场边坡的变形破裂特征和各种荷载情况,考虑到该边坡受暴雨、地震等外力因素影响强烈,选定如下三种计算工况计算评价滑坡稳定性[6]。
第一种工况:自重(天然工况);
第二种工况:自重+暴雨(暴雨工况);
第三种工况:自重+地震(地震工况)。
由于楚雄州南华县抗震设防烈度为8,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20g,地震特征周期0.45 s,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16。
3.4 计算参数的选取
3.4.1 渣体重度取值
根据渣体来源及堆渣特征,结合收集的研究区勘察资料,确定本次研究工作渣体天然重度取值19.30 kN/m3,饱和重度取值20.10 kN/m3。
3.4.2 渣体抗剪强度取值
本次研究工作通过参考研究区原勘察资料、反演分析及工程地质测绘三种方法综合确定渣体抗剪强度值[7]。研究区原勘察资料各岩土层抗剪强度建议值详见表2。
表2 岩土层抗剪强度建议值表
根据现场调查本次研究工作评价对象基本为自然堆坡,坡度34°~40°,多为37°,边坡现状基本稳定,未变形,即本次工作推测渣场渣体休止角约37°,综合分析渣体内摩擦角约小于37°。
根据有关规范“滑坡滑带参数反演”方法[8],通过渣场已有的变形特征对潜在渣体失稳滑带土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进行反算取值。
反演分析计算公式:
黏聚力:
内摩擦角:
最终通过以上三种方法综合确定渣体抗剪强度值详见表3。
表3 渣体岩土参数取值表
3.5 计算结果
表4 各渣体稳定性计算结果表
3.6 弃渣场稳定性评价
根据计算结果,对渣场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根据有关规范规定,按照表5对渣场渣体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划分,最终各弃渣场稳定性综合评价详见表6。
表5 滑坡稳定性划分标准表
表6 各渣场稳定性综合评价表
续表
4 结论和建议
1)经计算,研究区内的12座弃渣场现状天然工况下稳定系数在1.07~1.37之间,属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稳定系数在1.01~1.26之间,属于欠稳定~稳定状态;地震工况下稳定系数在1.0~1.13之间,属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
2)调查8号、9号、10号、11号等4座弃渣场发现存在不良地质问题,需要进行相应治理。
3)建议后期加强区内的植被管护,做好排水沟的清理,确保排水沟雨季期间畅通,雨季加强挡土墙位移观测,尽快恢复地表植被。
4)针对各个弃渣场建立变形观测和巡查台账制度,特别是雨季应加密观测和巡查,发现险情即时处置。
5)针对各个弃渣场可能存在积水点的地方,采取疏导和回填的方式,避免产生对弃渣场危害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