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校融合育人模式 推进特色劳动教育落地——北京化工大学“后勤学校”劳育平台建设实践成果
2022-05-10付国柱李建华
付国柱 李建华 杨 雯
创新高校融合育人模式 推进特色劳动教育落地——北京化工大学“后勤学校”劳育平台建设实践成果
付国柱 李建华 杨 雯
[北京化工大学]
高校后勤在新时代劳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劳动育人价值。如何在高校“三全育人”体系中发挥劳动教育的关键作用是新时代高校后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北京化工大学后勤学校建设为研究对象,结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通过将后勤劳育平台融入学校“五育并举、三全育人”教育体系的效果分析,提出依托后勤学校劳育平台探索新时代高校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模式,打造“课程阵地、劳动阵地、实践阵地”三个阵地,不断优化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高校后勤;劳动教育;育人模式
马克思提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作出重要论述,明确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2]
高校后勤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服务育人教育属性,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劳动育人价值就包含其中,劳育属性完美契合。[3]高校后勤的工作特点自然天成地可以提供多样的劳动实践岗位和劳动教育机会。后勤员工中不乏匠人或匠师,有丰富的劳动实践阅历和工作技艺,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劳动技能及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因此,高校后勤在承担劳动教育的职能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调研中发现后勤保障系统中的后勤保障部、后勤服务集团、校区管委会、后勤合作的单位等服务保障部门已牵头或合办多种多样的劳动教育类活动,包括生活技能类、生产实践类、公益服务类等。高校后勤在“三全育人”体系中,发挥着劳动教育实施的关键作用。[4]
北京化工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指示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工作要求,于2019年启动建设“北京化工大学后勤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平台,着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北化特色的劳动教育阵地。后勤学校的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打造“课程阵地、劳动阵地、实践阵地”三个阵地,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融入学校“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的教育体系,成效显著,育人效果辐射全校学生。
一、着重顶层设计与系统优势,已逐步形成分类型、分层次、有内涵的育人模式
首先,后勤学校在顶层设计上,坚决贯彻《北京化工大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意见(试行)》和《北京化工大学劳育工作实施细则》文件精神,按照“坚持以劳塑人,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学科特点、学校特色的劳育工作体系”要求,统筹校内和社会资源,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平台的构建。其次,后勤学校牢牢把握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坚持把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营造全域特色劳动教育整体氛围,挖掘学校各方劳动教育资源优势,改善教育条件与场景环境,形成知行合一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并扩大覆盖面,不断优化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图1 北京化工大学后勤学校“五育”融合培养特色模式图
如图1所示,此模式是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培养过程的密钥。它首先立足于人才的整体性培养要求,融合多学科知识,整合各方,将劳动教育理念有机融入人才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培养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其次依托后勤学校劳育平台,通过有效的制度、明确的目标要求,刚性的安排、考核手段、推进的时序等确保学生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满足。再者通过共享、联建、创建等方式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深化产研教融合,深度挖掘劳动教育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新元素,切实让学校学生劳动教育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从而探索新时代高校德智体美劳融合培养特色模式。
实践证明,“后勤学校”劳育平台建设这一思路和举措是非常切实可行的。它系统地整合了校内外劳动教育的优势资源,充分奠定培养模式创新的物质基础,为学生们提供课程、匠师以及场地和资源条件。在实际效果中,“后勤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内容更加重视学生活动性、参与性、情境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鲜活的情境中树立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在协作分工中理解劳动无贵贱,领会“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真义,克服了教育与劳动的分离导致的学生身心发展失衡问题,在知行合一中养成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主动奉献的品格与习惯,增强自身综合素养,逐步在劳动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聚力打造劳育创新品牌,助力“五育并举”锻造时代新人
(一)建设“课程阵地”,推出劳育新课程
“后勤学校”依照学校的《劳育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学生需要的实际和实践效果,搭建劳育系列课程大纲,规划教学方案,建设理论支撑、实践导向、五育融合的教育课程。目前已开设40余学时的劳育系列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厨艺类、园艺类、生活技能类、卫生防疫类、商贸管理类、会场礼仪类六大类别,覆盖了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类型学生,满足了不同年级、不同校区的学生需求,实现了年均800余名学生选修该课程。
劳育系列课程受到学生的认可。餐饮中心共开设“厨艺课堂”18期,涵盖传统文化、家乡味道、匠心传承等主题。因课程设置兼顾理论传授与实操体验,累计吸引9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邀请“都一处”非遗传承人吴华侠讲述劳模故事并亲身指导学生制作烧麦,让学生在实操中体验工匠精神、感悟励志人生。与此同时,厨艺课堂也是与学生相伴相长的过程,授课的食堂厨师长王师傅回忆说: “我是老厨师了,煎炒烹炸都不在话下,但第一次上课,同学们的问题就给我问懵了。”“老师,您刚才放了几克盐呀?”“老师,土豆丝为啥要泡在水里?”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王厨师长从“厨房”走上“讲台”,从“厨师”变成了“老师”。看到学生学会了做菜,也有了自己的“拿手菜”,与学生共成长让他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参加厨艺课堂的学生谈到,假期回家,当她把亲手做的菜端上桌时,她从爸妈的眼里看到了惊喜,那一刻她感到真的好有成就感。物业中心开设园艺课程,由资深园艺师讲授园林植物与花卉鉴赏、室内植物装饰与养护等5期课程,培养学生审美认知能力;结合毕业生实际需求,面向全体毕业生开设“教你一门手艺,照顾单飞起居”专题课程,提升毕业生生活技能。
(二)建设“劳动阵地”,拓展劳动实践活动新载体
“后勤学校”充分挖掘学校场地育人资源,搭建劳动实践育人阵地,提供校园果树采摘、教具维修实践、垃圾分类引导、超市快递工作体验等一系列实践平台,强化劳动实践体验,注重手脑并用、安全适度,让学生在亲历劳动过程中,巩固课堂知识,启迪研究性思维,提升育人实效性。其中,充分发挥我校昌平校区果园所蕴含的劳动与生态教育资源,后勤与生命学院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开展科学研究及劳动实践活动。“薄荷的功能除了清新口气,还有很多的药用价值,比如对胃痛、胆囊痛都有一定的舒缓作用……” 大二女生一口气说出了薄荷的诸多好处。参与这些中草药的栽种,让她更加了解这些植物,也更加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药学。还有每年组织“劳动变形记”主题开放体验日,让学生体验超市店长、快递员、理发师等工作岗位。在体验不同职业工作内容的同时,让学生增强职业荣誉感,感受和体会劳动的伟大。
(三)建设“实践阵地”,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新机制
“后勤学校”共建共享,联建校内外的劳动教育资源。如学校的化育百草园,侧重本科生专业认知,强化土壤检测、中草药成分分析能力;宏德单车实践基地,侧重机械原理运用,在工业设计的专业学习中融入劳动实践;草坪节水技术示范实践基地,侧重研究生科学研究,以聚天冬氨酸保水剂为主要技术的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劳动育人之力,实现劳动教育与科研成果的密切结合;天工润泽园、务实维修工作站实践基地链接了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有效路径,覆盖基本劳动技能的培养。通过“实践阵地”,促使学生领悟劳动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中的价值,在科学研究、实践探索过程中进行劳动观念和行为的养成,培养有崇高理想、专业本领、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同时,“后勤学校”每年设置400-600个勤工助学岗位,引导学生深度参与环境维护、后勤服务、秩序管理等校园服务工作,形成“认知—实操—固化”的劳动教育闭环,让学生在岗位实践中加强自我管理,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培养必备的劳动能力,在“劳有所得”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持续优化“后勤学校”劳育平台特色模式,彰显推广价值
总结实践经验后,我校近期推出《后勤学校劳动教育培育与质量提升工程》,进一步明确“后勤学校”的组织机构、岗位职责,优化管理机制和保障模式,把各个服务岗位、各服务环节都纳入服务育人体系当中,坚持需求导向,突出校区特点,研究设定培养目标、过程实施、教育评价、改进培养等多个环节,沉淀好的特色经验,逐步形成具有可推广的典型做法。
(一)让“工匠精神”融入人格塑造,培养健全人格
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多方共建、多元渠道,邀请劳模、工匠走进校园进行劳动精神宣讲与事迹报告,让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点亮学校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第一线。通过校外“工匠大师技能展示沙龙”“工匠大师实践课”等形式,让劳模工匠走进相应专业课教室,参与到高素质人才技能培育全过程。通过开展劳动教育培训、劳动实践指导及其他浸入式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不分贵贱”,从而增强校园主人翁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用“劳育金课”融合课程体系,引领实践效能
在现有劳育课程积累的经验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内容创新、资源整合、统筹协作,实现课程的迭代与品牌建设,重点打造出厨艺类、园艺类、生活技能类、专业能力类等核心“劳育金课”。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劳动教育目标:一是要注重结合校区特点,坚持需求导向,组建课程设计团队,制定新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安排好实践教学,持续升级劳育课程;二是要注重按照全链条特点,培育与系统构建符合现代学科特点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分层次覆盖、分类别设;三是注重创新性搭建劳育系列课程大纲,活化校内外劳动教育的人力和物质资源,开展科研助手、学科服务等领域活动,满足学生动手和解决问题能力、基本生活技能、生活志趣、社会生存与职场发展需要等全周期的需要。
(三)以“劳动之理”融通理论与实践,明劳动真知
强化认识抓重点。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新时代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明确劳动教育重点,做实劳动教育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从多学科视角出发对学生培养过程中劳动教育的融入展开论述和劳动能力培养研究,促进启发式创新,深入挖掘劳动教育平台—“后勤学校”在劳动教育实施中的重要意义和途径。针对本科生、研究生的不同特点,注重在理论知识、专业基础以及科研任务和研究探索的全过程中实现劳动理念及行为的养成,促进科学精神的养成,强化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健全人格发展,给予具有针对性、实践性的劳动教育培育路径,是构建学生培养体系的有益尝试。
“劳力劳心、亦知亦行。”后勤学校劳育平台是学校劳动育人的“着力点”与“支撑点”,已经推进了我校将劳动教育有效纳入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的目标实现。通过加强课程总体规划,推动了劳动教育课程群形成,正在逐步打造劳动教育“金课”,提供可覆盖全体学生的实践教学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具体劳动实践内容选修课程。
北京化工大学后勤学校劳育平台为学校的“五育并举”做出了独特贡献。互鉴互促的过程既培养了匠人队伍,又促进了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提升,推进了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的实现。展望未来,后勤学校将会在“劳育”课程及“技能含金量”上下功夫,强化学生的劳动体验、动手实践和技能实效。将劳动课程与学科专业教育和实践密切结合,持续加强劳动教育的效果评价机制建设,有效评估劳动实践的建设成效,将好的经验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并建立起后勤学校实践平台长效机制。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陈宝生.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J]. 江西教育,2020(13):1.
[3]柳友荣.美丽劳动:理论逻辑、本质属性与教育进路[J].劳动教育评论,2020(03): 45-57.
[4]李洁梅. 试论高校后勤"三全育人"的实践创新 ——以南开大学为例[J]. 高校后勤研究,2021(02):12-14.
依托后勤学校劳育平台探索新时代研究生德智体美劳融合培养特色模式(项目编号:G-JG-PTZG202114)
(责任编辑:赵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