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实施策略初探
——以“留住乡愁”教学设计为例

2022-05-10北京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2年2期
关键词:乡愁家乡活动

北京 杜 蘋 谢 超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家乡文化生活”,这是一个较为亮眼的单元,在我们以前使用过的其他版本教材中不曾出现。本单元设计了三个具体任务,分别是“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显然,本单元以“家乡文化生活”为核心,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怀,紧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到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但“文化传承与理解”如何实现?“记录”“调查”“参与”等具体能力如何习得?笔者通过设计“留住乡愁”大型读写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努力呈现《课程标准》、新教材和新高考的要求。

一、结合《课程标准》设计学习目标

具体来说,学习目标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1.阅读老舍小说《正红旗下》的节选材料《过年》,体味从戊戌变法到义和团运动期间,满族文化在北京的衰败景象。北京是老舍的家乡,老舍在小说中再现了京城八旗子弟的心态变化,表达了对满族文化兴衰演变的思考,为当代中学生观察家乡风貌、记录家乡人物提供了范例。

2.学习自主梳理通过网络、图书馆采集来的相关材料,确定有价值的调查问题。

3.学习运用人物访谈、设计调查问卷、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提高社会认知力,能够客观理性地评价家乡文化。

4.在比对和思考中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家乡,培育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5.能够完整而有条理地记录调查内容,完成有质量的调查报告。

6.调查访问与书面学习相结合,现状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分析研究与参与传播建设相结合,提高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作为出身于清末满族家庭的作家,老舍把自己的生命体验投射进《正红旗下》,以自己的家庭生活为背景,以“我”的视角为窗口,观察了清代末年的人世变迁,展示出满族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老舍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着深沉的热爱,但清末八旗子弟已没有当年征战沙场、骁勇善战的雄姿,“铁杆庄稼”拯救不了他们生活的困顿,更解决不了他们精神的萎靡,满族文化面临着断裂的危险。情感上,老舍对本民族文化精魂的风流云散饱含着依依不舍的深情和怅惘;理智上,老舍试图对此进行文化反省,挖掘导致满族文化由盛及衰的内在根源,对当时的满族人终日“沉浮在有讲究的一汪死水里”的生命状态进行了无奈而认真的历史批判。这恰恰是个体对故土最真实的热爱,是对待民族历史文化最正确的态度。我们要为自己的民族文化自豪,树立文化自信,同时又要客观理性地看待文化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这样才能促使民族文化健康长足地发展。

以往的语文课程多为以传承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知识课程,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如果“一心只读圣贤书”,就会缺乏对社会的基本认知;如果对社会文化现象漠不关心,或只是浮光掠影,就会对文化缺乏正确认知,就不能客观理性地评价我们的文化。为此,设计“留住乡愁”的读写活动,希望学生走进动态的现实世界,可以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以小组的形式,分工合作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直接的人生经验。

什么是乡愁?乡愁是幼时玩耍的院子或村落,是村里的小桥流水、阡陌桑田,是走过的大街小巷,数过的青砖绿瓦,是儿时记忆中奶奶摇着蒲扇讲过的神话,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乡音乡味……乡愁是对家乡独有的记忆、留恋和精神寄托,美丽的自然山水是乡愁,独特的地域文化更是乡愁,而这些归根结底都是历史记忆、文化记忆,守得住历史文化,才能在内心深处留住乡愁。

随着现代化、国际化的快速推进,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中不断发展、变化,从前许多能寄托乡愁的文化符号,如今也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这样的消逝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文化的遗憾呢?我们试图通过课内与课外、体验与探究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搭建互动学习的平台。

二、围绕能力提升设计学习活动

《正红旗下》描写的是北京城中心的核心区域。由于许多学生并非完全生长在北京,所以他们内心的家乡文化认同感也并非锁定北京。考虑到这一情况,“留住乡愁”这一活动的设计虽由“京味文化”切入,但为了符合学生成长、生活的实际情境,学生可以自由设定乡愁针对的地域。

此外,当代中学生课业繁忙,学习之余常流连于电脑、手机的世界里,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探究人文环境、社会生活的时间和机会是相当有限的,他们心中可能未必有过“乡愁”。考虑到这一情况,“留住乡愁”这一活动的设计便有了几分“逼迫”的意味,“逼迫”学生扩大自己的生活圈,从更高的层面思考生活。当学生在这一学习活动的驱使下,尝试用自己的脚丈量家乡,用自己的手触摸家乡,用自己的心感受家乡,和家乡的老人聊聊天,采访家乡的人物,阅读家乡的地方志,查看家乡的政府规划蓝图……用感性的心灵、理性的头脑审视自己的家乡。在接触、观察、探寻、思考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性,进而发展为文化自省和文化热爱。

为了让学习落到实处,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学习活动流程:

实施阶段课上教学课下活动任务设计第一阶段:预热2课时课上教学《正红旗下》第二阶段:启动和建组1课时1周启动活动,宣讲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课下安排学生建立小组,思考并确定研究方向第三阶段:组内及组间交流2课时1周学生课下制定采访计划,在论坛提交开题报告,课上交流采访计划,教师指导学生修改;学生利用课下时间优化采访计划第四阶段:实地考察2周利用课下时间,展开调查、采访等必要的工作,以获得充足的材料;整理并提交采访实录第五阶段:讲述2课时1周课上分享采访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或再现采访过程,其他学生指出问题并提出建议;利用课下时间完善之前计划中的不足第六阶段:撰写报告2课时1周围绕所选主题,撰写图文并茂的调查报告;课上学生在网络论坛上开展成果互评;学生课下完成论文修改第七阶段:撰写后记1周学生撰写后记,进行自我评价

三、具体的教学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预热(2课时)

1.阅读《过年》,勾画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句子和话题。

2.思考作者为什么说父亲是一个“奇怪的旗兵”,比较父亲和以大姐夫为代表的“一般”旗兵的不同。

3.父亲和大姐夫他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4.从作品中能看出当时满族文化的哪些特点?作者对这种文化是什么情感?

5.分析当时满族文化对现今北京文化的影响。

(二)第二阶段:启动和建组(1课时)

1.向学生宣讲此次活动总体安排:

(1)活动的主题:“留住乡愁”;

(2)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认识家乡的“变与不变”;

(3)研讨的形式和手段:

①分组学习和研讨,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和任务

②整理调查资料,进行组内研讨

③研读学习资源,在组内充分交流

④通过对专题访谈、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形成的材料进行分析,深化认识

⑤形成小组初步成果(调研报告等),最好图文并茂,利用照片、视频丰富成果

⑥写成研学报告,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交流会

2.交流可探究的方向:

(1)家乡传统民俗;

(2)家乡节日活动;

(3)家乡特色文化资源(比如老房老街、古迹遗址、老物件、老规矩、地方饮食、工艺特产等);

……

3.宣布活动的具体过程,明确每一阶段的目标和完成时间。

4.学生自由组合建立小组(每组不超过3人),在网络语文论坛建立小组主题帖,发布小组成员信息。小组可以建立微信群,便于课下及时交流。

5.学生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研究主题。

(三)第三阶段:组内及组间交流(2课时)

1.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发挥个人特长,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做到人人都对学习成果有贡献。

2.学生共同讨论本小组的采访计划,在网络语文论坛上提交开题报告。

3.学生在网络语文论坛上阅读其他小组的开题报告,并对不少于5份的报告进行评价(可以质疑,可以点赞,可以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

4.教师挑选1—2个较成功的案例(或是学生点评比较集中的案例),在课上进一步评点和指导。

5.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访谈的注意事项:

(1)访谈要找准对象,访谈对象要有代表性。任务与对象确定后,要设计问题,编写提纲,并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预案,确保访谈顺利进行;

(2)访谈要注意技巧,要灵活运用推问、追问、延伸问等提问方式,尽可能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3)在认真倾听的同时,要适时应和,可以通过重复和总结听到的话,来表达对访谈对象的认可与鼓励,使话题得到自然延续;

(4)笔录要及时,如果要录音,须事先征得访谈对象的同意。

6.小组成员根据其他组提出的问题,修改本组的设计方案。

(四)第四阶段:实地考察

1.学生展开调查、采访等系列工作,并保存好录音、录像、照片、文字等所有第一手资料。

2.在调查、访谈之后及时设计表格,梳理所得到的资料,使之井然有序。

需要注意的是,在自行设计表格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无论是访谈记录还是调查登记,务必包含五个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目的,在此基础上增设个性化内容,例如:

人物访谈记录表

历史建筑登记表

3.根据录音整理出一份完整的未经过任何改动的访谈实录,即“采访逐字稿”,提交到网络语文论坛。

(五)第五阶段:讲述(2课时)

1.教师根据小组提交的采访实录,选择部分小组讲述访谈过程的故事,分享自己比较得意或沮丧的访谈细节,思考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2.教师根据小组提交的采访实录,选择部分小组进行“访谈现场还原”,小组成员分角色扮演采访者、被采访者,在全班学生面前再现采访过程中的精彩环节,然后谈谈采访的感受。

3.师生一起依据之前归纳的访谈注意事项,点评上述小组的访谈实录。

4.小组根据本组情况,考虑是否进行二次访谈或者扩大访谈范围。

(六)第六阶段:撰写报告(2课时)

1.小组研读本组采集的资料,探讨家乡文化的“变与不变”,思考背后的原因及其说明的问题,展开头脑风暴,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创作。

2.教师利用课下时间,分组进行个性化指导。

3.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阅读其他小组的成果,并给予不少于200字的评价。

4.各小组在借鉴其他小组的优点和采纳其他小组提出的建议的基础上,修改调查报告。

(七)第七阶段:撰写后记

1.学生总结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并进行自我评价。

2.教师汇总研学报告,利用纸质选票或微信小程序,发起全班投票,选出“学习之星”。

四、反思:学习行为显性化,课程资源校本化

为了让学生读写结合,我们还提供了如《胡同文化》(汪曾祺)、《我们需要既传统又现代的端午节——端午节俗传统重建的意义与途径》(萧放)、《老屋》(周克武)等学习资料。学生形成关于老北京的小吃、老字号的生存状态,北京市批发市场及零售市场大规模迁出,原有的但现在已经大部分消失的工业区等丰富多样的调查报告等学习成果。

这个案例是为实现《课程标准》“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和新高考的共同要求而设计的。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以“读书为本”,重视拓展阅读面,学习不同类型的阅读方法,同时鼓励学生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拓展出去,扩宽知识面、增加阅读量,在应用过程中学习语文。而新高考命题选材范围广,重视考查阅读能力的迁移、阅读方法的运用,即考查能力、思维、综合分析、检索资料等。

《课程标准》中的“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是实践活动性的课程。在活动初期,学生大多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参与兴趣,但随着活动的展开,任务难度的加大,学生容易出现懈怠。因此,在确定研究主题方面,一定要选择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同时又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有足够的调查案例可供学生借鉴学习。

如果只着眼于对学习成果的评价,就容易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应当把更多的目光投向过程评价、表现评价等,看到学生在过程中的努力和纵向的提升。而这一切,离不开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与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呈现,需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加以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本次活动也让教师充分意识到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重要性。从学生完成的作品来看,缺少足够充分的数据来支撑观点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离不开制作一份好的调查问卷与收集数据。在这方面,信息技术平台与工具的支持,则是另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猜你喜欢

乡愁家乡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永远的乡愁
乡愁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九月的乡愁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回头一望是乡愁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