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发酵型酸豆乳饮料的工艺研究
2022-05-10时文芳焦婷婷
时文芳,焦婷婷*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河南 漯河 462300)
现代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食品的功能性和营养性。日常膳食中的优质蛋白除了从肉类、奶类、蛋类摄取之外,植物性优质蛋白主要来源于大豆,我国的大豆资源比较丰富,其产量居世界第3位。大豆营养价值比较丰富,其蛋白含量约为35%,脂肪含量约为18%,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34%,同时,还含有天然的抗癌成分——大豆异黄酮。大豆含铁量丰富,适用于缺铁性贫血人群的长期食用;大豆中含有较多的低聚糖,可改善肠道内菌群环境等[1-3]。本实验以优质大豆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制作酸豆乳制品,通过调整辅料添加量,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确定最佳发酵型酸豆乳饮料的制备工艺,对大豆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及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北京华越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优质大豆,食用优质绵白糖及食盐,当地超市购买;鲜奶、蔗糖酯、蔗糖、果胶和碳酸钾,河南德大食品有限公司。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表1 主要实验仪器
1.3 实验方法
1.3.1 工艺流程
图1 工艺流程图
1.3.2 工艺操作要点
(1)豆乳的制备:选择优质大豆进行清洗、热烫、浸泡、磨浆后,用纱布(相当于160目筛)进行过滤
(2)调配:向磨好的豆乳中添加40%的鲜奶和辅料(蔗糖酯、蔗糖、果胶)。
(3)均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对调配好的豆乳进行均质。
(4)灭菌、冷却:在 115℃下,将豆乳灭菌 15 min,然后迅速冷却至40℃。
(5)接种:先将菌种分别进行活化,后按一定比例进行接种。
(6)发酵:在适宜温度下发酵一定的时间,得到表层呈均匀细密的凝块。然后,将上述产品在2~4℃下后熟12~14 h即可得到酸豆乳。
1.4 辅料添加量的确定
本实验添加辅料为果胶、蔗糖和蔗糖酯。通过L9(33)正交试验设计,对辅料的添加量进行优化。具体因素水平见表2。
表2 正交试验水平表 %
1.5 均质温度、压力和时间的确定
参照朱玉昌等[3]的实验方法,对均质机的温度和压力设置了4个组合。均质参数组合见表3。
表3 均质参数组合表
1.6 感官评分标准
请10位专业人士组成感官评定小组,运用综合评分的方法评定发酵酸豆乳的口味、气味和外观形态,评分的主要依据见表4。
表4 感官评分指标
1.7 酸度的测定
按照GB 5009.239-2016中对食品酸度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1.8 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
1.8.1 单因素试验
通过分析发酵型酸豆乳的感官品质,对料水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进行单因素分析。
1.8.2 正交实验
在单因素试实验的基础上,对料水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这四个因素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辅料添加量的优化结果
在发酵型酸豆乳的制作过程中,除发酵剂对豆乳风味的影响外,辅料的添加也直接影响酸豆乳的色、香、味、形[4]。可添加稳定剂如:果胶、蔗糖酯增加酸豆乳中乳蛋白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防止酸豆乳在贮存中的出现沉淀;添加甜味剂,如蔗糖不仅能来改善产品的口感,还能影响发酵效果[5]。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果胶、蔗糖酯和蔗糖3种辅料添加剂的最佳用量,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3种辅料对产品感官评价的影响次序为C>B>A,蔗糖用量对产品感官评价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蔗糖酯,最后是果胶用量。从表中可以看出最佳的实验组合为A3B3C2,即三者的添加量分别为果胶0.3%、蔗糖酯0.3%、蔗糖6%。
表5 辅料添加量正交试验结果
2.2 均质温度、压力和时间的确定
均质可使脂肪球及其它粒子更加微粒化、均匀化,从而提高酸豆乳的稳定性[6],改善成品口感及品质。豆乳的均质效果主要是受均质温度、压力和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6。
由表6可知,组合2、3、4相比,豆乳的色泽逐渐变浅,口感略有下降;而组合1、2相比较,豆乳色泽变化不明显,口感基本无差别。因此,均质条件应该选择组合2,即最适均质温度为85℃,压力为20MPa,时间为 5 min。
表6 均质温度、压力和时间对豆乳色泽和口感的影响
2.3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料水比对酸豆乳发酵品质的影响
从表7中可以看出,料水比小于1:6(g/mL)的豆乳,酸度较高,凝乳时间较长,感官评分有所下降。料水比大于1:6(g/mL)的豆乳,酸度较低,发酵时间较长,感官评分亦有所下降。酸豆乳凝乳的形成是因为蛋白质达到等电点时蛋白质发生凝固,因此蛋白质的含量影响蛋白质的凝固程度,而蛋白质的含量跟豆乳的浓度密切相关,所以豆乳的浓度对发酵酸豆乳的质量有很大影响[7]。综上所述,料水比为1:6时豆乳发酵效果较好。
表7 料水比对酸豆乳发酵的影响
2.3.2 接种量对酸豆乳发酵品质的影响
由表8可以看出,接种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产品造成一定影响:接种量过高,溶氧不足,影响凝乳;接种量过低,产酸太慢,延长凝乳时间,进而影响产品的组织状态和食用品质[8-9]。当接种量从2%增加到4%时,豆乳的酸度逐渐上升,但接种量在4%以上时,酸度基本保持不变;凝乳时间随着接种量的增加而缩短;接种量为2%~5%时,感官评分随着接种量增加而增加。所以接种量为5%时,豆乳发酵效果较好。
表8 接种量对酸豆乳发酵的影响
2.3.3 发酵温度对酸豆乳发酵品质的影响
发酵温度对菌种的生长、代谢及代谢产物都有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产品的特性。
从表9中可看出,发酵温度从35℃到46℃时,酸乳酸度逐渐升高,但凝乳时间呈现先缩短后增加的趋势,这是因为发酵温度在一定范围为升高,接近菌种的最适宜生长温度,有利于菌种的生长繁殖,加速凝块形成,从而缩短发酵时间[10],但发酵温度继续升高时,超过菌种最适宜温度,影响菌种的生长代谢,延长凝乳时间,并破坏酸乳的组织结构和风味特性[11],进而影响其感官评分。所以,发酵酸豆乳的发酵温度应在为40℃较为适宜。
表9 发酵温度对酸豆乳发酵的影响
2.3.4 发酵时间对酸豆乳发酵品质的影响
从表10中可看出,发酵时间对酸豆乳的酸度影响较大。发酵初期,酸度几乎没有变化,这主要是因为菌种处于适应调整期。发酵8 h后,在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共同作用下,发酵速度明显加快,酸度迅速上升,8~12 h是酸度上升最快的时期。但在发酵时间大于10 h时,产品的感官评分有一定的下降,可能是由于酸度增加抑制了菌种的活力[12],使发酵过程减缓的缘故,故发酵时间控制在10h较好。
表10 发酵温时间对酸豆乳发酵的影响
2.4 正交试验
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对料水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进行进一步优化,试验因素水平见表11,试验结果见表12。
表11 试验因素水平
从表12所示结果得到,料水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四因素对发酵品质的影响顺序依次为:接种量>料水比>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最好的发酵条件为D2E2F2G3,即料水比为 1:6,接种量5%,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为12 h。但在正交实验表中,得分最高组合为D2E2F3G1,通过对这两个组合进行对比试验,得出由组合D2E2F2G3得到的酸豆乳感官评分更高为90,高于正交试验表中D2E2F3G1的感官评分,所以最佳发酵条件为料水比为1:6,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12 h。
表12 酸豆乳发酵正交试验结果
2.5 产品质量分析
2.5.1 感官检验评价结果
发酵酸豆乳的感官检验结果如下:
口味:口感细腻、爽滑,无腥味,酸甜适中。
香味:发酵后的酸豆乳具有大豆的香气以及乳酸菌发酵特有的发酵风味。
外观形态:发酵酸豆乳为乳白色,色泽均匀一致;质构稳定,无沉淀。
2.5.2 理化指标分析结果
总酸度为 50~75°T;pH 为 4.6~4.8;脂肪含量≥3.5 g/100g;蛋白质含量≥2.3g/100g;总糖含量≥6%。
3 结论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发酵型酸豆乳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酸豆乳辅料添加量为果胶0.3%,蔗糖酯0.3%,蔗糖6%,最适均质温度为85℃,压力为20 MPa,时间为5 min;最佳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6、接种量5%、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为12h。此条件下发酵后的酸豆乳为乳白色,色泽均匀一致;质构稳定,无沉淀,无乳清析出;口感细腻、爽滑,无腥味,酸甜适中;具有大豆的香气以及乳酸菌发酵特有的发酵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