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凝聚共识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辩证关系
2022-05-10东莞市社会科学院张笑扬
◇ 文/东莞市社会科学院 张笑扬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广泛凝聚共识,在改革、开放、发展、稳定、国家安全等方面形成最大公约数,组成最强共同体,画出最大同心圆,必须增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人民政协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与参政议政”三项重大职能的发挥,能够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一、凝聚共识是政治协商的目的和方向,政治协商是凝聚共识的手段和方式
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社会共识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大体一致或相近的看法,而凝聚共识本质涵义上就是统一战线的“大团结大联合”,是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石。
(一)凝聚共识形成历史合力,就是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我们必须把党外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凝聚各方智慧为共同事业谋划、调动各方力量为共同理想奋斗,在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一致基础上形成“同心圆”,是人民政协的初心和使命。
从三个层次来看政治协商的内涵,一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意义上,政治协商赋予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参与议事的平等权利并予以制度保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包容性。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一切的,各族各界人士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主张是凝聚共识;反过来说,中国共产党采纳并集中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也是凝聚共识。政协的主要功能还是通过协商凝聚共识,推动党政部门解决问题,或者帮助党政部门落实决策。二是在政协内部层面,各党派团体为共同目标而工作、协商,参与协商的各方,不管政治地位、职业阶层、文化背景差异性有多大,都可以围绕重大议题进行协商、发表意见,协商各方都可以围绕主题畅所欲言、表达诉求、汇集理性、凝聚共识。三是政协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基层,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解读好,增信释疑,是凝聚共识;反过来说,把群众的意见建议搜集上来总结好、提炼好、反馈好,把利益主体的矛盾点明、剖析、化解也是凝聚共识。
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从1949年人民政协制度正式确立,到改革开放后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主题、职能逐步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越发成熟。习近平指出,人民政协要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二)政治协商利于增进共识,就是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广采众长
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把服务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工作主线,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凝心聚力。
汪洋同志指出,要寻求最大公约数,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大团结不搞“清一色”、坚持大联合不搞“单打一”。要不断通过加强学习明共识、协商交流聚共识、团结—批评—团结增共识。要增强工作实效性,有的放矢地做好宣传政策、理顺情绪、增进团结的工作。对待意见领袖、社会公知、网红、草根等现象,要透视其舆论传播路径,辩证看待碎片化、去中心化信息,既要做好统战,又要做好协商,尽量去巩固社会共识,而不是撕裂社会共识。
人民政协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充分体现了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基层政协更应该聚焦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组织委员围绕经济社会和民生热点难点堵点等开展有成效的协商议政。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体现了人民政协的担当作为。增强资政建言的前瞻性、精准性,有利于提升凝聚共识的针对性、有效性,扩展畅通渠道,加强政治协商形式多样化、信息化建设,发展指尖上的协商民主,广泛汇聚人心和力量。
二、凝聚共识是民主监督的政治诉求,民主监督是凝聚共识的重要抓手
人民政协要通过制度机制等的安排汇聚各方力量,把党的政策方针、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监督好。基层政协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民主监督工作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科学履职的具体体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推进部门工作效率提高的有效手段,是解决群众利益和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的重要路径。
(一)聚焦凝聚共识,把握多重维度,拓展监督空间
要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积极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情况开展民主监督。要把大家团结起来,思想引领、凝聚共识就必不可少。人民政协要通过有效工作,努力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要引导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时事政策,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和统一战线历史、人民政协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大局观。党外人士要继续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民主监督职能,认真履职,强化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开展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各级政协要把握监督原则,创新监督形式,务实开展监督调研,通过民主监督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政协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在帮助中国共产党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规定的10种民主监督的形式,加强对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和“十三五”时期重要约束性指标等的监督,促进相关工作落实。要切实贯彻落实民主监督的10种形式,比如“在党委主要负责人召开的专门会议上对党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规定,是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是民主党派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的有效手段,应纳入各级党委工作议程予以落实。要结合实际探索开展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比如,纪检监察机关听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对党的工作和党员干部的意见和建议。
提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意识和能力是重要前提。要加强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建设,引导民主党派增强对多党合作制度特色、优势的内在认同,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性质定位的认知,增强民主监督的责任意识。要加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力度,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队伍,敢于和善于提出意见、批评、建议,胜任民主监督重任。要重视和支持民主党派搞好专题调研,优化调研选题、调研方式,有效整合资源,强化成果运用等,提高民主监督实效。
对于MSComm控件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根据Windows API封装出自己的串口类,但需要较长的编程调试时间。文献[11]采用的CSerial类是已经封装好的串口类,但是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直接使用。
地方政协围绕党委有关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坚持“调研+监督+建议”模式,通过座谈会等形式,搜集各方意见建议,助推了党委重要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地方政协把每一次协商会议,作为强化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练兵,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完善举措。如不断完善协商会议组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邀请政府负责同志出席,介绍相关工作情况,回应委员意见建议;扩大专题协商会参加范围,增加委员与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面对面协商沟通环节,增强了互动交流效果,特别是党员委员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在观点交锋交融中努力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各界共识。
(二)发展协商民主,把握“三个统一”,增进治理合力
人民政协运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优势,有效组织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建言资政、凝聚共识,有利于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多党派合作有机统一起来,有利于把充分发扬民主与正确实行集中、有序政治参与有机统一起来,有利于把切实增进团结与推动工作落实有机统一起来。要提升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效能,推进具有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共同目标追求、共同根本利益的政治共同体建设,更好为国家治理添动力、增助力、聚合力。
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更需要自觉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是指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政治监督。
网络议政和政协专题远程协商是一种新的模式,它打破了时空限制,给以更多的视角、空间去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打通“社情民意—委员关注—政协响应—党政落实—政协监督”的脉络。网络议政和政协专题远程协商会把互联网优势同政协协商特色有机结合,开启了智慧政协的新模式。
民主的价值在于不同人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让不同的见识意见能够交汇交流碰撞。政协的民主监督既不能只讲形式程序而不管结果,也不能只作为装饰品而抛弃实用性;而是要让民主监督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推动民主的具体践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对于病毒源头的争论从未停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一些政客、媒体对中国肆无忌惮地甩锅、搞污名化、泼脏水,抹黑中国政体、政治制度,妄图以西式民主代替中国特色。人民政协各级组织应该站出来、说出来、讲出来,让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代表发声,以实际行动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协商民主的优越性。
三、凝聚共识是参政议政的重要内容,参政议政是凝聚共识的必然要求
(一)立足参政议政,增强协商民主话语权和实践性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形势依然严峻。中国短时间内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共中央专门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在抗疫防疫过程中,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发挥人才优势、智力优势、联系广泛优势,组织6万余名民主党派医务人员投入疫情一线,围绕防止疫情扩散、帮助企业复工复产、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等重大问题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协助各级党委和政府做好思想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同时号召广大成员踊跃捐款捐物,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自己独特的国情,有适合自己的民主政治话语体系,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是民主政治的典型形式,它们一起保证了我国人民当家做主。其中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人民政协要进一步凝聚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世界权力结构也在调整、变化,国际话语权正在重新分配,新的信息传播秩序和格局正在形成。”中国也正处于转型发展和复兴崛起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双重转型调整时期,我国必须抓住这个机遇,构建一套完整的话语体系以获得更大的国际话语权,增强自身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协商是民主最根本、最重要的内涵。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及其相关的政党、政协等方面的实施意见出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不断获得发展,成为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话语体系的建立积累了足够的实践经验。
(二)紧扣时代需要,在参政议政中凝聚人心和力量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眼光分析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也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面临的困难,坚定信心,同舟共济。
基层政协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精选重点专题,进行专题议政,组织党政部门领导、智库专家等共同参与考察、深度调研,出具高水平的专题议政报告,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人民政协要结合“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围绕中心工作,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要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坚持大团结大联合,齐心协力筑防线,又要发挥政协委员集体智慧,从加强和完善应急处置、医疗救治、社区响应、物资供应、信息公开、公共场所管控等方面为抗击疫情工作积极建言献策,特别是要围绕“六稳”“六保”工作进行调研,提交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展现人民政协的担当和使命。此外,针对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基层政协应更好地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扩大委员自主调研的范围,使政协委员积极深入到基层镇村、企业了解“六稳”“六保”实际情况;还要改进调研方式,有力利用动员社会力量,推动网上网下相结合,多渠道、多层次了解民情、反馈民意。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建言资政,广泛汇集共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谱写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新篇章”。
总之,要把握好凝聚共识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辩证关系,按照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胸怀“两个大局”,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发挥人民政协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把凝聚共识贯穿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发挥之中,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