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向基层有效延伸的路径探究

2022-05-10锡林郭勒盟委委员统战部部长张晓君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民族团结共同体

◇ 文/锡林郭勒盟委委员、统战部部长 张晓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中,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立足我区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定位进行的战略考量,有其深远用意。锡林郭勒盟作为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三分之一的边疆地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是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关键举措,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有效方式。为此,我们就锡林郭勒盟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向基层有效延伸进行了调查研究,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实化举措,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一直以来,锡林郭勒盟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特别是2020年以后,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民族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民族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差距,坚决纠偏正向,强化工作抓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走深走实。

(一)推动“三个纳入”,扩大宣传教育覆盖范围。一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全过程。持续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主体班次,教学课时比例达23.09%。落实《关于在全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工程的实施方案》,截至2021年9月,共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467期,轮训干部9.8万人次。二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举办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26期,在学校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七个一”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红色基因代代传”“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三个离不开”思想、“五个认同”从小扎根青少年心中。三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社会教育全过程。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八进”活动,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作用,扩大带动辐射效应。拓展嘎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积极开展“结对子”“心连心”“一家亲”等民族联谊活动,广泛开展征文演讲、诗歌朗诵等文艺活动,努力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社会条件。

(二)筑牢“三个阵地”,营造民族团结良好氛围。一是筑牢社会阵地。全盟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张贴标语3273张、墙体粉刷234个、设置道旗3258幅、悬挂横幅1163条、户外LED显示屏播放总时长10万余小时。注重发挥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作用,创作爱国主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艺作品50余部,开展惠民演出500余场次。推进各类展陈场所、景区景点意识形态领域整改,确保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二是筑牢网络阵地。持续开设“民族同心圆”“辽阔草原和谐锡林郭勒”专题专栏,并通过“三微一端”平台制作推出融媒体产品400余个、网上微讲堂系列短视频11期。以“一周两月”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升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加强网评员队伍建设,发挥新媒体人士、“网络大V”作用,助力舆论引导。三是筑牢研学阵地。邀请国家民族工作智库专家赴我盟进行评估指导,形成专题评估报告,为我盟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深入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研究,组织党员干部和党外人士撰写的多篇理论研究文章在知名媒体、内部刊物上刊登发表,其中2篇建言献策信息被中央统战部《零讯》采用。

(三)加强“三个建设”,夯实宣传教育基层基础。一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开展情况作为年度考核重要指标,纳入政治监督台账、专项巡察和督查重点,压实各级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责任,督促“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推动宣传教育抓在日常、抓在经常。二是加强讲师队伍建设。注重完善宣讲机制,组建盟旗两级宣讲小分队,编发分众化宣讲提纲,开展面向基层干部群众宣讲1210场(次),受众43700人。动员基层统战(宣传)委员、驻村第一书记、“草原学习轻骑兵”等宣传骨干通过“一对一”“点对点”式的宣讲,让宣讲有深度、接地气、入人心。三是加强教育基地建设。以“守望相助、团结奋斗”“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改革先锋——廷·巴特尔先进事迹”“国家的孩子”为载体,分别在锡林浩特市、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积极申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科研实践基地,会同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专家教授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工作的研究实践。

二、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中存在的短板差距

总体看,全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基层干部群众认识不到位、开展宣传教育效果不佳等比较突出,暴露出一些深层次根源性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要求认识不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以“四个必然要求”系统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基层党组织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重视程度不高,没有摆在重要议事日程,长期当做一般性、事务性、部门性工作部署推进。有的对党的民族工作主线聚焦不够,对本地区、本领域民族工作情况掌握不清,特别是对民族工作领域重大风险和突出问题没有做到心中有数。有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用力不足,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抓手不够、氛围不浓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二)突出差异性的情况在宣传教育中屡见不鲜。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教育,各级各部门自觉纠偏正向,民族工作主线越来越清晰,引导带动的民族团结社会氛围也越来越浓厚,但宣传教育中仍不时存在突出差异性、弱化共同性的问题。比如,个别文化场所、博物馆、旅游景点国家符号在场不足,展陈展示大多体现单一民族文化,对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融入不够。比如,个别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民族元素较多,双语并用中也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主,组织学生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宣传教育不多。再如,有的地区、场所为追求经济利益,在建筑设计、装修风格等方面刻意突出单一民族元素和符号,客观上强调了民族划分、固化了民族差异。

(三)宣传教育中形式主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警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调研了解到,有的地区虽然举办了多层次、多批次的教育培训,但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看似场面热闹,实际却不走心,部分干部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和要求仍存在理解不透、掌握不清的问题。有的举办相关培训的内容实际上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关联程度不高,但却起个大标题、扣个大帽子,存在宣传教育形式化的问题。有的宣传教育主要以专题培训、举办讲座、发放传单、展板宣传等传统途径为主,缺乏多角度、立体式、全媒体宣传教育,对基层群众的吸引力、感染力不强。

(四)干部开展宣传教育能力还有差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本质上是群众性教育。宣传教育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基层工作扎不扎实,基层干部得不得力,但从工作情况看,还是不尽人意。有的干部思想根子上还存在偏差,1000余名调查问卷受访干部近一半认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同等重要”。有的干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科学内涵、实践要求认识不到位,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一知半解、不求甚解,理论学习“蜻蜓点水”“木偶下海”,学习不深不实不走心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干部学用结合做得不好,开展理论阐释、政策解读照本宣科、方式简单,没有结合实际为群众讲清讲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的干部认为宣传教育做好了不出成绩,做不好出不了大问题,工作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常。

三、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向基层有效延伸的路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向基层有效延伸,是固边兴边富边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系统性工程。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对于构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具有重要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新路径和新举措:

(一)把牢主线,理清关系,坚决有力纠偏正向。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并将其纳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纳入各级党校主体班次教学内容,纳入基层党组织学习重要内容,通过集中研学、线上自学、辅导讲学等方式,引导各级干部进一步理清“四个共同”的历史客观规律,正确把握“四个关系”,警惕防范狭隘民族主义思想渗透,坚决守住民族工作领域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深入推进民族领域意识形态整改工作,针对易激狭隘民族主义的文化符号、元素等,指导各文化馆所、公共场所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强化国家符号在场,推动展陈展示融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容;利用市政公用设施改造、景区规划设计、道路施工等契机,在单一民族元素集中的室外场地新增国家符号和民族团结元素予以中和。对突出差异性的书籍、贴画、摆件等各类产品,指导文化执法、市场监督等有关部门,加强注册审批、设计生产等环节的监督检查。三是进一步梳理教育、民政、就业等部门制定出台的涉及民族工作领域的政策措施,稳慎纠偏纠错,逐步消除差异、增进共同。

(二)完善机制,强化考核,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一是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指导各级各部门建立完善本地区、本领域“学习、宣传、督查、考核”等具体制度,着力构建横纵结合的宣传教育机制。建立宣传教育常态化协调调度机制,定期组织有关部门研判形势任务,督促各级各部门每半年研究一次宣传教育工作,并作为民族工作重要内容每年向上级党委专题报告。注重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提炼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做法,培树示范典型,做好复制推广。健全旗县、苏木镇、嘎查村三级民族工作网络,确保宣传教育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坚持党委主抓、政府协同、部门配合,将宣传教育开展情况作为党政班子绩效考核、三级联述联评联考重要考核指标,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加大考核赋分权重,倒逼工作责任落实。三是立足常态长效,采取常规巡察、专项督查、日常检查等方式,加大对各级各部门开展宣传教育的监督指导力度,及时纠正偏差、解决问题。

(三)创新形式,丰富载体,不断探索有效路径。一是依托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驻锡高职院校等,建立民族理论政策研究中心,深入挖掘锡林郭勒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实、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锡林郭勒草原相互融合的典型事例和草原儿女携手同心建设祖国北疆的先进事迹,为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多文化滋养。二是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八进”活动,以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持续保持活动热度。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窗口单位、新经济组织等创建力度,积极推进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共建联创。加快推进“乌兰牧骑”等四个教育基地建设,打造宣传教育工作品牌。三是扩大宣传范围。充分利用“报、网、端、微”等全媒体矩阵,加强“滴灌式”宣传和全媒体产品生产,打好网上网下“组合拳”。组织编写具有我盟特点的学习宣传讲义和大众读本,组织宣讲队伍深入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开展“我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巡回宣讲,不断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四是深化“党建+民族团结”工作,充分发挥嘎查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中心户、致富带头人等作用,采取与农牧民结对共建、邻里互助等模式,“点对点”开展宣传教育,确保宣传教育务实管用、富有成效。

(四)选好干部,加强培训,提升宣传教育质效。一是重视基层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强调人岗相宜、人事相宜,面向基层加大干部选拔任用、挂职交流力度,有目标、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到民族工作岗位上磨砺和锻炼,努力培养一批掌握民族理论政策、熟悉基层工作情况的干部队伍。二是根据各级工作对象和工作特点的不同,采取集中轮训与分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旗县、苏木镇、嘎查村三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干部政治能力和政策水平。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加强理论学习、实践养成、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建设,提升教育培训实效。三是驰而不息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贯彻盟委关于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和为基层减负等各项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促动干部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真抓实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把宣传教育作为利长远、固根本的大事谋细做实。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民族团结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新时期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要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