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选课走班的策略

2022-05-10田兴友

家长·中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中生化学班级

田兴友

自提出全新高考模式后,能够被高中生所选择的有12种不同学科组合形式。基于此,各高中学校为顺利适应新高考模式,已经开始探索实施选课走班。所谓走班学习,是不再将高中生群体长时间固定于同一行政班级内完成全部课程学习,而是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以及学校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多种课程内容,并且在不同类型班级之间展开流动式学习形式。该教学模式既可兼顾学生群体个性差异,同时对学生的主观兴趣也可充分照顾,这一优势也极为符合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下的高中教学。但对比传统行政班教学,走班模式学生流动性较大,难以全面约束,因此,在教学质量与日常管理上皆面临极大挑战。尤其对高中化学这门包含实验教学的课程,在新高考改革的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显露出了诸多的不适应。高中化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任务为主导,化学教师要立足于核心素养培养需求下的高中化学选课走班实施中的问题,采取具体的策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选课走班所存问题

(一)课程选择存有盲目性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教育更为注重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并且常以尊重学生各项差异及选择权保障作为教学基础,如此开展教学有利于高中学生更为灵活地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提高主体学科素养与能力。但实际调查后可发现,仍有部分学生对全新高考模式以及所谓的选课走班学习了解十分片面,甚至有大部分高中是在课程选择时无明确方向,从而导致出现盲目选课等问题,而造成该问题有两大因素:

第一,对化学课程知识逻辑认知不准确。通常,在选课环节中多是由学生自行决定,学生主观意识较强。一般高中会要求学生在高二上学年选出具体课程并实施分班,但此时学生个体对化学课程的整体学习难度与基本学习任务并非完全了解,所以在确定最终选考课程时,通常会以自身兴趣以及日常成绩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反而对该学科的特点有极大忽略。化学课程学习通常在高一阶段要完成必修一与必修二两册内容,而与其他课程知识相比化学难度偏大,需要学生打破原有知识结构重新建立化学知识体系,从而导致部分高中生在课程选择环节因主体对化学认知缺乏客观分析,进而出现盲目性选择现象。

第二,学生常出现反复性选课问题。经常会发生部分学生在选课结束并经过短时间学习后认为自己对化学课程学习不够擅长,从而出现选课方案更改等问题,反复性选择不仅会耽误整体学习进度,同时会导致化学课程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二)化学课程学生人数下降

传统高考模式下,化学课程是理科教学内容中的必学科目,但新高考施行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则成为再选学科,高中生需在该类科目中选择两项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化学课程的选择人数所占比例偏小。有部分学生认为,受到等级赋分影响,若化学课程选择中多数学生成绩偏高,而自身转换分则极有可能比原始分数低,如此依据最终高考成绩要求,部分成绩处于中等的学生极有可能会转而学习其他更容易得取分数的课程。此外,也有极少数学生认为化学课程选择后对其未来事业无较大帮助,这一观念也从侧面清晰反映出当前高中生对化学知识了解不够清晰。因此实施走班学习后,教师应突出化学课程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对该学科特点以及其职业信息化内容认知更为全面,并且化学教师需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内容,激发高中生学习动力,避免有弃选化学情况发生。

(三)化学走班开展难度较大

选课走班模式对传统班级管理冲击较大,该模式与教学制度的应用将原有固定管理模式完全打破,随之而衍生的是行政与教学两种班级的同步管理形式。主管化学走班课环节的是化学教师,但对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班级日常管理存在极大问题。

首先,因走班化学课堂中学生群体皆来自多个行政班级,因此,化学教师只能通过传统点名方式调查人数,判断是否有人缺课等问题,但该方式通常会消耗大量课堂时间,从而导致教学压力增加。甚至有部分教师表示,走班教学形式下,教师与学生主体间缺乏实际联系,所以常会有课堂秩序混乱、作业收发不及时以及学习主动性降低的问题。

其次,选班走课实施中,高中為保证教学实施顺利,需提供足够教室,但由于原有教室数量不足,所以多会将原本教学实验室进行更改,从而导致化学实验课开展难度较大。而化学又是一项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课程,针对性的教学实验不仅可强化学生基础认知,也可辅助高中生群体展开学习探究,且实验探究过程也是其内化知识的关键环节,若为增加走班教室大量减少化学实验室,则会导致课程教学开展难度加重。

最后,分层教学难以落实,为突出核心理念,满足高中生群体自由选课实现对立课表,选课走班这一制度也被众多高校所应用,而如何在化学走班课堂中科学实施分层教学则成为一大重要问题。一方面,走班制影响下化学教师难以全面掌握所有学生基础学习情况,所以在开展分层教学时极易出现偏差;另一方面,对该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标准,各教师也分别给出不同意见,部分教师依然认为以成绩划分最为合理,反之其他教师则认为若单纯性地根据成绩进行划分,必然会导致教学出现严重的“唯分数论”,如此对学科核心素养养成极为不利。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选课走班落实的具体策略

选课走班模式下,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校的教学情况选择相关的学习科目,选课走班模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个性,有利于学生的特长培养和全面发展。但是走班模式带来的流动性和变化性会使教师和学生一时无法适应,茫然无措。为了能够及时适应选课走班模式下的化学教学,教师需要做好专业介绍、选课指导、学习方法指导等准备,在实施的初期尽量就近分流走班,后期固定减少走班。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考班和选考班的学生情况合理安排教学目标,依据学生学习需求展开分层教学,并不断优化教与学的评价制度,建立师生发展档案,促进化学学科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使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得以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一)做好专业介绍、选课、学习方法等多项前期准备

从高一学生角度分析,此时学生刚步入高中,对自身未来规划尚不成熟,并且在对高校与专业选择上仍处于十分陌生的阶段。针对此问题,各高中可在入学初期以讲座形式围绕高中选课及大学专业选择、主观理想等方面开展专项讲解,以该方式加强高中生对化学课程的后续发展認知,有效避免其盲目性选择。与此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加强课堂引导,提高学生群体对自身的认知情况,并精准地对该课程学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可以在专项指导下对不同高校的各项专业报考要求皆有充足了解。各高中可在教育条件允许下利用假期机会,开展相应的职业体验活动。初、高中过渡时期,由于学科数量、知识的难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此时部分学生常会出现难以适应的问题,从而出现学习状态无法集中、成绩下滑等问题,所以该阶段为引导学生对高中的学习强度与频率快速适应,学校可邀请化学教育专家、优秀毕业生等群体入校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以此推动学生成长的同时促进其适应能力也有所提升。此外,面对较为新颖的选课走班形式,学生与家长皆会呈现出茫然状态,所以入学初期,教师应紧抓时机召开家长会以及学生群体座谈会,将相关信息加以传递。或者各高中也可设立选课咨询部门,邀请专业人士随时解决学生困惑,给学生提供最佳课程组合形式的选择建议。

(二)初期实施就近分流走班,后期固定减少走班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高中推出了就近分流走班的形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具体操作中,基本都是先进行了2个月的行政班教学,而后进行了化学选考班、学考班。此种模式下,学生已经在行政班模式学习中有所适应,同时,学习内容方面更加侧重高中必修内容,所以,并不会出现选考与学考内容分流的情况。当中的就近分流形式,主要针对的就是选择化学为高考科目的学生,将其组建成选考班。为明确目标及不准备选择化学课程的学生群体组成学考班,这段走班时间内全体学生同时开展化学学习,既能做到增强高中生管理有效性,同时也不至于出现因学生群体分散而导致的管理难度增加。与此同时,在班级管理中,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任课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水平。除此之外,学校应当对全体学生展开调查,可以在高一整学年结束前进行,主要针对选课问题及时了解学生的意向,而后根据调查结果最终确定课程选择,这样,学校可以更好地安排、编制行政班,并依照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出不同的选课模式,从而保证同一班级学生在学习能力、基础皆处于同一水平,且最多仅有一门课程需要进行走班学习。通过一整学年的自主尝试和选择,高中生基本可以确定后续的学习方向与主观兴趣,基于此在高二阶段开启固定走班教学时则可保持稳定。

(三)合理安排教学目标,分析学生主体学习需求,展开分层教学

走班制教学模式下,基本可以把选择化学学科的学生分为二类,一类是把化学学科选为高考科目的选考生,一类是普通的学考生,学校可通过学考班与选考班实施就近分流走班制。这二类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化学教师要在实施教学时对不同班级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针对选考生和学考学生设置各自的教学任务,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该学习模式加以适应,并通过此模式明确最终选择。但因高中生群体智能结构、核心素养、学习风格、基本态度以及性格等方面差异性较大,各高中为确保就近分流走班的教学效果,可依照自身定位以及学生整体发展针对性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以化学学科为高考科目的选考生,教师必须全面加强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化学实验能力等方面的学习和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针对一部分学考生,教师要可适当地降低对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即可。例如,可面对学考与选考两个不同班级分别设定A、B等多个教学层次班级。此外,在分层教学目标及要求制定上,要充分确保其与学生当前学习水平相符,能有效激发学生化学学习潜力。此外,化学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关注学生学习参与度,注重提升学生积极性。而对作业的布置,同样要体现出分层,保证学生在已有能力基础上得到提升。

(四)优化评价制度,建立师生发展档案

完善的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能优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整体水平,促使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全面落实。评价要重点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技能与知识的三个不同层面发展和主体表现。尽管高中阶段学生所选的备考课程全然不同,学习难度也有明显差异,但在评定学生成绩时,应当做出合理的评价。既可以通过转化标准分的方式比较,也可以按照同一层级学生为标准实施捆绑式比较,学生测评应包含日常课堂表现及其实际作业完成情况,将所有测评元素统一整合后方可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改革下,各高中应对学生突出表现加以重视,并注意将学生实际情况以实时记录的方式整理成册,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记录,促使学生能够获得不同阶段的评价,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完善自我。而在面对教师的个体评价时,需着重强调教师的专业成长,摆脱以往由学生成绩评价教师素质的测评禁锢,要以发展角度思考,将整体考核集中于育人成效、师德表现、教学成绩、专业发展等多个层面。具体落实步骤为,第一,高中学习可成立专项师德考评小组,组内成员应包含家长及学生,通过两大主体的共同参与监督,确保教师以高素质为要求实施教学。第二,基于化学走班模式下,需要针对新班级教学进度、成绩实施相应的考核。第三,可以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高中生,对其进行调查、访谈,主要侧重了解化学教师整体教学情况,抑或者借助调查问卷的形式,让学生匿名对教师教学行为、综合素养等实施评价,获得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以此激发教师主体的内在驱动力。第四,高考改革背景下化学课程出现众多难以实施的教学困难以及相关研究热点,各高中应围绕此主题引导教师进行思考、实践、调整与创新,以此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并形成教师的发展档案。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理念下伴随着高考改革,化学教师应积极面对选课走班这一情况,充分考虑高中生群体差异化,坚决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在突破传统文理科限制的同时,将化学课程优势充分发挥,促使学生能够灵活掌握化学知识,并且对自身后续成长也有明确规划。此外,各高中也应做好选课分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分析学生主体需求,展开分层教学,完善相应课程评价制度,促使高中生积极融入化学课堂。

(宋行军)

猜你喜欢

高中生化学班级
班级“无课日”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奇妙的化学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