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草”的象征义

2022-05-10曹斯雨

校园英语·月末 2022年3期
关键词:象征野草自然

摘 要: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作品《野草在歌唱》,讲述了20世纪中期南非土地上发生的故事。“歌唱的野草”题目灵感来自T·S·艾略特的作品《荒原》,采用象征手法赋予“野草”两重象征义,披露父系社会背景下,女性和大自然所受到的压迫和摧残,旨在构建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本文从题目“野草”的象征义和“歌唱”的炼字角度出发,对该作品的主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象征;父系社会;自然

作者简介:曹斯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一、小说背景

(一)作者简介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是英国著名女作家,与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并称“双星”,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莱辛代表作有1950年发表的《野草在歌唱》,1962年的《金色笔记》,1952至1969年的《暴力的孩子》(五部曲),以及2007年的《裂隙》。这些作品于文体、风格、题材方面丰富多变,亦为莱辛创作的一大特色。

莱辛的作品涵盖女性主义、现实主义,还有科幻类作品。本文主题便带有对殖民主义的反对和对女性主义的维护方面的色彩。然而,莱辛并不愿被定义为“女性主义作家”——“我在六十年代不是一位积极的女性主义者,从来不是。我从来不喜欢女权运动,因为我认为这项运动的基础太意识形态化。”

(二)内容梗概

小说讲述的是穷苦白人玛丽·特纳和迪克·特纳结婚后出轨奴隶摩西,最后由于种族差异导致玛丽被摩西杀害的故事。玛丽的童年记忆不堪回首,从小家境贫穷,父母的争吵谩骂贯穿着她的整个童年。因此,她对婚姻和爱情并无向往甚至非常抵触。16 岁到 30 岁的青年时期是她最为幸福的时光,那时的她无须计划结婚,在镇上做老板的私人秘书——上班、聚会、打网球——她的生活自由且充实,没有丝毫预设中的孤独。然而年至三十,周围的流言蜚语开始此起彼伏,于她,是“恶毒到极致”的。无奈之下,她顺理成章地选择了和她一样“正需要一个妻子”的迪克。婚后生活虽然不如人愿但也可想而知,贫穷更是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黑奴摩西的出现成了一切的转折。也许是因为与迪克名存实亡的爱情挫败感,也许是因为黑人的认同感,玛丽找回了做女人的快乐,并很快与摩西发生了关系。然而玛丽不得不赶走摩西,最后戏剧性的结局令人唏嘘,摩西因爱生恨将玛丽杀死。

二、“野草”的象征义

(一)玛丽

女主人公玛丽是“野草”的第一个象征義。父系社会的背景使得她沦为这个时代的牺牲品。从幼时对父爱的缺失,到结婚后丈夫迪克的无能,再到出轨的对象黑奴摩西,这些人物的存在与出现无一不昭示着玛丽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包括她和摩西的感情(尚且不说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爱情,作者认为他们之间是存在爱情的,它使玛丽超脱于童年对爱情的阴影,在此之外感受到了快乐;对于摩西,他最后的扭曲行为也是因为他心中对玛丽的“爱”被妖魔化了),也没有幸免于难。玛丽徘徊在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之间,难以找到真正的自我,甚至不清楚如何选择是对的。

1.父系社会的“他者”。西蒙娜·波伏娃(Simone de Bearvoir) 在其著作《第二性》中首次提出了“女人是他者”的断言。女人需要“此者”来确立自己的性别定位。不言而喻,在父系社会的背景下,女人已然沦为男人的附属品。由此可以解释,书中的玛丽 30 岁不与男人接触而被视为“精神失常”的原因。而在幼年经历的影响下,玛丽是没有一个完整的自我认知体系的,并且自我怀疑和否定。所以当在被周围人嘲讽时,她自然难以承受这些流言。迫于压力,她开始物色“结婚对象”。这里,一方面,她是很勉强的,不想被他人看作不正常的人;另一方面,她在物色的也仅仅是一个“结婚对象”而已,无关爱情与性。由此,她并没有对爱情改观,她幼年时期的阴霾依然如影随形。对比婚前婚后的生活,可以理解为什么说“30 岁前是玛丽最幸福的时光”。

于是她找到了和她同样“需要一个妻子”的迪克,在这一点上他们两个人可谓是“殊途同归”。不难发现,迪克和玛丽的婚姻生活虽然不幸福,但他们两人却有相似之处:他们结婚有着相同的目的,为了建立婚姻这样一种关系,他们所寻求的婚姻都并非以爱情为基础。来到农村,玛丽原本对于新生活抱有希望(这种起初的热情与希冀和后来的失常形成对比,恰恰更加重了玛丽的悲剧命运),然而,生活的真相一幕幕揭开,她感到生活穷困潦倒,精神支撑更是几欲崩塌。她感到房子越来越小,越来越黑暗,房顶黑压压的,仿佛要将她压倒——她感到她在步母亲的后尘。她开始整日无所事事,也开始绝望空虚。她并非未曾挣扎,她开始做各种家务试图充实自己,但结果只不过是无济于事。她开始崩溃。她所经历的穷困潦倒和对固有身份的挣扎, 渐渐使她人格开始分裂。

直到摩西闯入了玛丽的生活,她仿佛发现了新的自己,也从未见过这样对待自己的男人。摩西想和她在一起,这种感情很快便发展成了双向的。玛丽也想和摩西在一起,但又深受阶级的影响。在结尾,她赶走了摩西,招致杀身之祸。在莱辛的笔下,玛丽永远徘徊在两难的境地之中,难以抉择,迷失自我。不难发现她何以成为这个时代的牺牲品。

2.幸福缺失的女儿。玛丽灰暗的童年生活直接影响玛丽的性格养成,也为玛丽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幼年时期,父亲母亲无休止的争吵,加之父亲的无能、母亲的抱怨,是导致玛丽对婚姻爱情产生抵触心理的罪魁祸首。一个家庭中,父亲和母亲关系不和睦,最大的受害者一定是孩子。这就导致幼年时期的玛丽,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婚姻是不幸的”这样一个潜意识。所以 16 岁到 30 岁她其实是恐婚的,但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那时她不去考虑婚姻,也不为之所困扰,她过得很轻松。但到了30岁,别人异样的目光刺激到了她心里的不自信,使得无意识被迫转化为有意识的思考和行为,这对玛丽并不公平,她被迫品尝父母婚姻不和种下的苦果,还要挣扎在被社会所抛弃的边缘。

(二)摩西——拯救者形象

“摩西”这个名字在《圣经》里是拯救者的意思。而《野草》中,莱辛却为黑奴选择了摩西这个名字,意味深长。深入挖掘,摩西确实带有拯救者的特质。和其他黑奴相比,摩西较为开化,他敢于蔑视女主人,并且他还有将自己与女主人平等视之的潜意识,因此他懂得体贴主人。

摩西拯救了玛丽。首先是迪克出去干活的时候,只有玛丽和摩西在家,这就为他们的相处创造了条件。相处的过程中,摩西让玛丽感受到了竟还有人对她这么好。他体贴细致,关心玛丽,还在迪克生病时帮玛丽照顾他。更重要的是,和无能的迪克相比,摩西健壮绅士,有男人味。玛丽对眼前从未见过的这种男人产生了感情。他让玛丽感到温暖,感到被呵护,感受到了在自己的父亲和丈夫那里从未感受到的微妙但又美好的感觉,这种感觉因为前所未有而显得更加珍贵。

其次,他敢于向不平等的待遇表示抗议,文中提到,有一次玛丽驱使摩西干活,摩西凶神恶煞的眼神使得玛丽十分恐惧。这一行为已经是十分有勇气了。另外他敢于因为女主人的挑剔而向迪克提出辞职。最重要的是,在结尾摩西杀死了玛丽后却没有逃跑,而是等待警察来逮捕他,这一行为体现了摩西对奴隶主的公然反抗。

(三)自然

《野草》的标题引自艾略特的《荒原》。《荒原》中的野草象征卑微但伟大的存在。由此,本书中的野草还有第三个象征义,就是自然。书中很多地方显示,这个结果的罪魁祸首来自工业化。在南部非洲,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停地破坏自然环境。《野草》中,莱辛描写的斯莱特这一形象可以作为破坏自然环境以谋取个人利益的代表:“斯莱特先生的农场上简直没有什么树。这足以证明他耕耘无方;农场上许多亩乌黑肥沃的好地都因为滥用而变得贫瘠。”最糟糕的是,而且他们只知道破坏不懂得保护。

最后作者使用讽刺的语气对这种行为进行了评价:“然而他毕竟赚到了钱,这才是最重要的。”那时的殖民者把金钱看得太重要了,金钱让他们迷失了自己,也丧失了心智。斯莱特先生如此“聪明”,却不懂得退即是进,持续发展的道理。殖民者破坏环境,使土地越来越贫瘠,直到榨干大地最后一滴乳计,成为荒原。

还有女主人公玛丽。她本身虽然亦是牺牲品,但却也扮演着破坏自然的形象。她从未将南非的土地方当作自己的家园,她看不起这块土地,认为这只是挣钱的工具,并无视对这片土地的破坏:“她建议种烟草,附近的人们都种了烟草,赚了钱”。事实上,玛丽对这片土地的恶性与命运对她所做的一切是对等的,最终她也死在了这片她不以为意、憎恶、破坏的土地上。

三、“歌唱”的引申义

对于标题中“歌唱”的理解,以如下三种说法为主:“歌唱”本身、呻吟或者呐喊。

(一)“呻吟”或“呐喊”

“呻吟”不难理解,无论女主人公玛丽的悲惨命运,还是大自然在人类的无尽欲望之下“被”摧残,这些无一不是悲剧,无一不令人扼腕。这些卑微的“野草”在南非的土地上,低声诉说着各自的遭遇。但单单使用“呻吟”一词,感情不免有些单一,只有悲凄之感,少了些面对压迫挺身而出进行反抗的勇气。

“呐喊”即爆发、反抗。20 世纪初,鲁迅为了唤醒沉睡的中国人,愤而写下了《呐喊》。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的呐喊十分深刻,而萊辛的呐喊则是借助不同的野草形象来抒发心中的愤懑不平,来揭露殖民主义、种族歧视的丑恶面目,呼吁所有人关爱女性、关爱自然、抵制歧视。

“野草”,也在发出自己的呐喊声。作为主人公的玛丽,面对原生家庭父亲带来的伤害,玛丽以决绝离开家庭呐喊;面对丈夫的无能,玛丽以沉默、逃跑和最终的背叛呐喊;面对摩西,玛丽被所谓的优越感架空,死亡是她最后的呐喊。

作为最底层者的摩西,表面上选择了一种近乎木讷的顺从,实际上却敢于反抗白人的皮鞭报以仇恨嘲弄的目光,用自己的方式诅咒压迫者。

而静默无声甘当受害者的大自然,在面对人类摧残时,生态失衡便是他对肆虐者的惩罚。

莱辛笔下的“野草”,以弱者的顺从引发读者的同情,以伤痛者的呻吟激起读者的义愤,他们孤寂地死去让冷漠的世界不再无动于衷。随着女性文学、生态文学的兴起,更多人开始关注女性和大自然。

(二)“歌唱”

“歌唱的野草”取自《荒原》,倾颓的洞、倒塌的坟、空无一人的教堂,共同为《野草》赋予萧瑟凄清的基调。题目如此,内容亦然。

它所表现的一定不是欢欣愉悦的主题。就算有歌,那也一定是大义凛然的悲歌,壮士断腕的壮歌。显然,艾略特在炼字时选择了这个词语尤有深意。当“歌唱”和“野草”同时出现时,我们不难想到中国诗人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句形容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大有磅礴之势,结合作品,便是“野草”所代表的不同形象对各自压迫者所做出的反抗。父系社会背景下的玛丽,一生都在男权的统治下被征服和践踏。可她始终没有停止过反抗,在她失败的婚姻里,她先是对生活报以希望却难以改变现状,而后逃跑,最后爱上摩西,一次次都是她对逃离不幸婚姻尝试。即便她的死亡,也像是她对主宰自己命运的男权统治的最后一次反抗。摩西则更是如此,他从心底里有着对奴隶主的反抗,他和玛丽的故事就是明证,他们的爱以及他们的结局。至于大自然,敬畏自然——这俨然是永恒不变的真理,罔顾自然,人类必然会受到自然的责罚。“歌唱”一词将“野草”的生命力写至极点。

另外较之前两者,“呻吟”的悲凄是在感慨受压迫者的艰难处境,“呐喊”的铿锵体现在对受压迫者站起来反抗精神的赞颂。而“歌唱”,则是取两者之优,暗含了对受压迫者的同情之心、吸纳了对反抗者的赞美之情,在此之上更多的乐观主义精神成为点睛之笔。

四、结语

莱辛用平实的语言赋予书中“野草”以生命力,向读者讲述各自的身份和故事,引导读者愤怒,共情,而后称赞。通过象征手法,使读者自觉地去挖掘形象背后的故事。在玛丽背后,读者读到了父系社会的女性饱受摧残;在摩西背后,读者读到了南非奴隶所受的非人待遇;在贫瘠的土地背后,读者读到的则是欲望驱使下人们对大自然的大肆破坏。至此,“歌唱”点题,野草虽一再经受压迫和盘剥,但未曾停止反抗。在倾颓的山洞中,在清冷的月光下,在倒塌的坟墓旁,在幽寂的教堂前,野草自是顽强生长、歌唱。

参考文献:

[1]Claire Sprague, Reading Doris Lessing: Narrative Patterns of Doubling and Repetition[M]. Carolina: The University of Carolina Press, 1987.

[2]Doris Lessing. The Grass Is Singing[M]. New York: Penguin Books USA Inc, 1976.

[3]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M].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5]王宏雄.论他者与他者的哲学——兼评女性主义对主体与主体性哲学的批判[J].江西社会科学,2004(4):44-50.

[6]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8]夏琼.扭曲的人性,殖民的悲歌——评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J].当代外国文学,2001(1):132-136.

[9]谢劲秋.论悲剧意识及其表现形式[J].外国文学.2005(6):23-28.

猜你喜欢

象征野草自然
留守
一束野草
一束野草
电视广告中象征的运用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