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运河谣》中“水红莲”人物形象的塑造

2022-05-10李贝贝

艺术评鉴 2022年6期

李贝贝

摘要:《运河谣》是我国国家大剧院历时两年打造的一部民族歌剧,一经首演就得到了广大听众的认可与好评。剧中的女主角“水红莲”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剧中通过对女主人公悲剧遭遇的演唱,呈现出社会真善美、假恶丑的本质。本文试从音乐和戏剧两个方面分析水红莲的东方女性艺术形象以及水红莲的音乐形象塑造技巧。

关键词:水红莲  东方女性  音乐形象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6-0163-03

歌剧作为近代欧洲大型艺术题材形式之一,汇集了音乐、戏剧、文学和美术等众多艺术,在欧洲国家得到了诸多大众的青睐。之后流传到其他国家,给其他国家也带来了极大艺术影响。在中国,最初以模仿西方歌剧形式居多,最后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完善,最终形成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歌剧形式,为我国之后的歌剧事业奠定了新的道路。

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艺术不断被挖掘并受到社会重视。其中,中国歌剧作为民族艺术中的靓丽瑰宝,在民族发展与历史传承中贡献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以歌剧《运河谣》为例,这类歌剧在创作构思、创作技巧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具体从人物形象塑造角度分析,通过对剧中民间音乐素材的演唱表现和民族语言的艺术化表现,呈现出女主人公“水红莲”复杂的内心世界与情感遭遇,是一部具有研究价值和探索意义的佳作。

一、歌剧《运河谣》的创作概述

(一)创作背景

作曲家于2010年收到国家大剧院的邀请,准备构思一部大型民族歌剧,起初将该歌剧命名为“大运河”,但由于要体现民族性特征,因此最终将其定为“运河谣”。该部歌剧与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作曲家从小在运河边出生、长大,故而对运河有着独特而深厚的情感,包括对有关运河的历史故事、传唱歌谣等都十分喜爱,因此在接到歌剧创作这一邀请时,心中便已有了大致构思。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完整作曲已基本形成。但在作曲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困境。首先是学术界对民族歌剧类型的定义与看法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民族歌剧不是歌剧,是中国戏曲、话剧的演化形式,与西洋歌剧更是大相径庭,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民族歌剧既应有西洋歌剧的表现特色,还应加入中国传统艺术特色,能符合当代大众审美需求。这一争议给作曲家的创作提出了第一个难点。其次是过去歌剧存在带来的影响。20世纪50、60年代我国产生了较多经典歌剧,比如《白毛女》《江姐》等,是继续承继这些歌剧的特点还是重新构思一个新歌剧特色成为创作的第二个难点。

当作曲家完成两个咏叹调以后,对人物与地点两个重要部分又进行了加工润色,将歌剧主人公定为了“红莲”,将地点仍旧定为“运河”,以“运河文化”这一文化符号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感为主线,通过运河上发生的故事来体现中华民族的厚重文化与历史。

(二)剧情概况

《运河谣》主要反映的是作曲家在应对音乐表演戏剧上的成熟技艺。这种音乐戏剧表现相比国内其他创作歌剧而言更为独特,成熟感与布局感较强。其所讲述的故事发生于明朝万历年间,一位书生秦啸生因为揭露苏州地方官员贪污渎职的事情而遭到衙门官差追捕,正当此时,运河边的唱曲艺人因不愿屈身做妾也开始了逃亡之路,机缘巧合之下,二人在运河边上相遇,为躲避追捕,两人将自己乔装打扮成普通老百姓,搭上了船家的一艘普通货船,开始了逃亡生涯。在同样悲惨遭遇下,二人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但与此同时,船主也对女主人公产生了恶念,并意欲占有水红莲。当货船经过苏州码头时,另一位人物——水手李小管在剧中出现,并与女孩关砚砚发生了关系。船主便借此机会构陷书生秦啸生,秦啸生出于自身身份的尴尬,不得已认下这一罪行,与关砚砚生活在一起。这一变故无疑加大了秦啸生与水红莲之间的隔阂,给二人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继续逃亡了一段时间后,船家知晓了秦啸生的逃犯身份,于是便向官府通风报信,紧急时刻,水红莲为救秦啸生与关砚砚,毅然点燃船上的油灯,纵火烧毁了整条货船,而自己也因此牺牲。秦啸生本想随爱人离去,但最终被关砚砚感化,二人下定决心要上京告状,以求恶人被绳之以法。

二、歌剧《运河谣》中“水红莲”的人物形象分析

作为近年来较为受欢迎的民族歌剧作品,《运河谣》以其独特的女性角色捕获了无数观众的心,也得到了大众的一致肯定。剧中“水红莲”这一鲜活的人物在作曲家的笔下灵动俏皮、泼辣果敢,但却不失善良正义,是无数人心中敬佩的“白月光”。通过对“水红莲”这一人物的音乐形象分析和戏剧形象分析,可更加深入地剖析人物性格,理解歌剧中的故事内涵。

(一)“水红莲”音乐形象分析

在歌剧《运河谣》中,水红莲是一个性格大胆、敢爱敢恨的人,她可以为了爱情和正义牺牲自己的生命。如此做法一方面是对秦啸生小爱的体现,另一方面又是帮助秦啸生进京告状、打击贪官的大爱体现。因此在描述水红莲这一人物形象时的音乐选择,需有情感起伏、有张力、有层次。比如在前半场剧情中,不少唱段中的水红莲演唱部分都加入了纯民族唱法,声音纯粹而又有透彻力,比如《运河谣》《灿若星辰的目光》等。但在后半段中,声音唱法便已经有所改变,从水红莲与恶霸智斗的几部分唱段开始,便主要采用咏叹调,将水红莲智慧、勇敢的人物形象体现地淋漓尽致。水红莲的扮演者是女高音歌唱家雷佳,一开始看到剧本时,就对水红莲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准确定位:“性格刚烈、又俏又辣”,又因水红莲的日常工作是卖唱跑江湖,生活经历十分复杂,因此在歌唱其主场部分时,需要扮演者融合北方人的霸气和南方人的柔婉,通过音乐演唱准确呈现这一人物形象和个性特征。

以《运河谣》为例,该歌曲是在第二场中演唱的主题曲,描述的是水红莲与秦啸生一同踏上了到北京的货船,共同摇着船橹,对未来充满憧憬与忐忑的场景。在前几段演唱中,先描述了运河两岸的生活常态,以表现水红莲对自己家乡的思念之情,歌曲旋律婉转平和,歌曲节奏中采用了附点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相递进的技巧,给观众营造了一种好似有人坐在船上悠悠欣賞周围美景的场景。平和婉转的曲调将主人公水红莲性格中温柔的一面展现了出来。接下来的几部分从情感上与前几段形成了递进强化关系,可以说是第一部分的延伸,接下来的部分中的整体旋律起伏较大,音色音调也有升高趋势,与前面舒缓平和的曲调形成了强烈对比,既给观众营造了一种沧海桑田、历史变化的大运河风貌,同时也表现出了水红莲骨子里的沉稳大气的一面。

由于主人公水红莲生活在杭州运河一带,因此在《运河谣》中的这两个选段部分中都加入了浓厚的苏杭民间歌唱习俗与特色,歌词富有创意且南方文化气息厚重。在演唱前段部分时,需要演唱者注意将水红莲在南方生活的个性特征运用准确的声音、气息表现出来,以情带气,以气带声,将声音控制在圆润甜美的个性层次中,进而突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在演唱后一部分时,需要演唱者将情感与气息释放地更加饱满,运用腰腹力量控制气息流动,将气息释放出大线条形态,以表现大运河的历史沧桑感。

以《秦生啊,你还好吗?》这一唱段为例,该唱段出现在剧情的第四场,讲述了船主看到水红莲与秦啸生相恋,心生妒忌,于是给秦啸生暗中使绊子,让其独自过闸口,关砚砚为救秦啸生而受伤,秦啸生不得不在其身边照顾,水红莲看着这一幕,不由心中无限惆怅,于是独自在夜晚歌唱,诉说思念之情的场景,表现出水红莲细腻、敏感的性格特征。比如在《秦生啊,你还好吗?》(1~16小节)该唱段中采用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相结合的方式,整体趋势结构呈三段式,A乐段降E大调,在前五小节之后,立马衔接了一句四句体句式。这一选段是水红莲发自内心的独白,第一句“秦生啊,你还好吗?”中寄托了对情郎的无限思念之情,也表现出了对关砚砚奋不顾身救情郎的复杂心情。具体演唱时,重点控制了气息的强弱,如情人耳边呢喃一般,将内心纠结复杂的心情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段中可以看到有许多休止符,需要演唱者准确把握气息,保持声线不断、缓缓诉说的感觉。

在B乐段中,则采用了一个平行两句式的音乐结构,第一句转为A段的同名小调降e小调,音乐结构上与之前有所变化,将水红莲孤苦无依、暗淡神伤的情感真实流露了出来,这一变化在《秦生啊,你还好吗?》第17~20小节中可以看出,到了《秦生啊,你还好吗?》21~30小节中,第二句式上转为降G大调,表现出的情绪更为直接和强烈,整体情绪基调处于稍激动层次,就如歌词所言“魂魄无依”的伤感之情。到最后一句“泪汪汪一声,长叹息”的情绪瞬间爆发,已经无法再掩盖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力量,这时候需要演唱者注意集中腰腹力量,声音往下走,在“长叹息”之后恢复平静。

当唱到《秦生啊,你还好吗?》第31~57小节时,C段以语句重复的演唱形式给人以情景再现的感觉,但也只是前两句中对歌词进行了重复,之后又继续恢复成了平行两句体,从“初夜熬药汤”到“四更孩子哭给他喂点浆米”为一句话,紧接着一小节空出,然后再开始另一句演唱,每一句与每一句之间情绪起伏较大,演唱速度也比之前较快,最后再回到降E调。这个段落演唱中主人公水红莲的心态是纠结复杂且思念浓厚的,但更多的是对秦啸生的关心,在“秦生啊,你还好吗”这句话重复了两遍之后,便能深刻感受到水红莲的深情与爱意,而且这两句话的重复仿佛要让秦啸生听到自己的心声一般,句句牵动人心。从歌词上来看,随着“初夜”到“四更天”时间的推移,在情感起伏上也应该有一种层层递进的感觉,需要演唱者准确控制气息,将声音推着向前走。比如在“初夜熬药汤,不要烫着你”中需要强调“烫”这一声音,“歇一口气”中要突出“歇”这一声音,这样才能准确表现出水红莲对秦啸生的关心与深情。之后的“你抽一点空把我想起”这句歌词需要做气息上的渐强处理,情绪要饱满有张力,通过情绪的饱满体现出水红莲的无私与浓浓的爱意。在接下来的休止符中,虽然没有唱词,但也要演唱者声线不断,持续这低沉柔和的声音,表现出水红莲希望得到一点牵挂、得到一点爱意回馈的感觉。

总而言之,《秦生啊,你还好吗?》这一唱段中的字字句句都把水红莲对秦啸生的深沉爱意与关怀充分表达了出来,虽然自己爱人不得已在照顾别人,心有不畅,但仍控制不住心心念念关怀秦郎,最后卑微的祈求能得到郎君的一点爱惜。这段音乐中刻画出了多情、善良、敏感、深沉的水红莲人物形象,让观众不由对其心生怜惜。

(二)“水红莲”戏剧形象分析

水红莲的生活经历十分复杂,出生地以及生长地都是在北方,而在十岁的时候由于家境贫寒,跟随艺人辗转到杭州开始了卖唱生涯。如此经历使该女子在人物角色中带有南北两地女性特有的气质和特征,人物形象十分饱满立体。水红莲自从在运河边开始了唱曲卖艺的生活之后,为她接触许多三教九流等角色埋下了伏笔,但也是这样复杂的成长环境恰恰造就了她坚强聪慧的性格。水红莲身上的这些美好品质在接触船主张水鹞时便已经充分展现了出来,而且在歌剧的高潮即结尾部分,面对被抓的紧要关头时,水红莲能舍小爱成大爱,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爱人推向关砚砚,从此时不难看出,水红莲超乎平常的善良和待人的无私。从戏剧角度分析,水红莲这一人物形象在整部歌剧中得到了艺术升华,是本部歌剧所要表达的情感主旨。歌唱家雷佳在扮演“水红莲”这一角色时,谈到了这一人物形象的大众化和独特性,独特性体现在其生活窘迫仍积极面对、遭遇悲惨仍心怀光明;大众化则体现在其奉献自我、人间大爱的思想,这一思想也是当时社会底层人民思想的充分体现。

三、结语

任何一部艺术作品的成功,都必然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以及表演价值所在。《运河谣》这部民族歌剧创作的成功,离不开完美、丰满的人物形象支撑。其所体现出来的内容与意义,已经不仅仅是单一的民族故事、民族人物以及传统文化,而是多种艺术主题的融合故事,既体现了中国歌剧特色,又带有浓厚的中华文化精髓,极具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段玉香.歌剧《运河谣》中“水红莲”的形象塑造和演唱分析——以《秦生啊,你还好吗》为例[J].黄河之声,2021(02):79-80.

[2]赵丹.浅析歌剧《运河谣》中女主角的人物塑造与音乐表现处理[J].戏剧之家,2018(25):32.

[3]吴晓.漫谈中国民族歌剧《运河谣》[J].黄河之声,2019(04):8-9.

[4]孟雪妍.歌剧《运河谣》中女主人公水红莲的人物形象分析[J].藝术科技,2019(07):170.

[5]孙伟.民族歌剧《运河谣》中“水红莲”形象剖析——以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为例[J].当代音乐,2015(01):122-123.

[6]韩荣荣.歌剧《运河谣》的演唱特点及人物形象塑造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8):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