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赛”相融合的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5-09姜大伟王立君陈延伟
姜大伟,王立君*,陈延伟,田 园
(1.长春工业大学 应用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2.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分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教育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积极培养,国家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从顶层设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应用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在国家大力推动创业、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全国各高职院校开始全面推进,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实践,新的教育理念下培养的高职毕业生持续受益,在技能培养实践上实现新的突破。通过持续的创新性实践,实现各大高职学院在高职教育中提出的学生培养目标[1]。应用技术学院提出的以学生“能力导向”,学生职业规划的“个性培养”,提升教学质量的“创新机制”三个办学理念,有力地推进了学院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达到了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预期目标。
一、国内外技能型人才培养主要模式
在2014 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国家提出进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并进行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创新[2]。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产、学、研合作式教育模式。2.“工学交替式”合作教育模式。3.“2+1”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2+1”即学生在高职3 年学习中,两年在校内进行理论与实践方面学习,一年到企业进行实际生产学习。4.“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合作教育模式。5.“订单式”教育模式。
国外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强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比较典型的是以北美为主的CBE 模式和德国的“双元制”,包括“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3]。现在德国教育学者提出了“关键能力”,明文规定高职学生要具备“关键能力”,即包括业务能力、决策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质量意识、合作能力、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七个方面的能力。学徒制和工学交替是国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4]。它们的优势在于增加了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的实践和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日本的公共职业训练体系一般为两年,每年的标准学时为1 600 学时,在两年总计3 200 学时中,68.7%的学时用于实际操作训练,25%的学时用于专门的学科学习,这反映了他们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特色[5]。
二、现阶段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虽然目前国内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1)与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脱轨,尚未实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学生培养质量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
(2)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问题有待解决。
(3)实践平台不够完善,在实训中技能培养不系统,内容上目的性不强、技能间衔接不连贯,不能达到使学生形成系统的工程意识的目的,学生参加工作后缺少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系统方法,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
(4)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综上,在新形势下对我国机电一体化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将有很大的空间,将有力地推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预期目标,对省内同类高校的高职教育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构建“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需要大量工程类和服务类技能人才支撑技术基础,以适应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就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6]。李克强总理在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 500 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 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7]。
三、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重点内容
(一)创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控制模型
突出产业需求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以“教、学、做、赛”环节之间的反馈为评价,通过竞赛的检验作用,实现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控制模型,从而达到对学生培养过程的实践能力质量监控。
(二)创立“一四四六”能力分段教学模式
围绕高职教育工作能力培养为“一个育人主线”,将课程设置为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拓展与提升等“四个课程模块”,通过开展由专项技能→综合技能→职业岗位技能→职业能力的拓展等“四种技能训练体系”,采用案例教学,边讲边练,借助于“教中做、做中学、学中做”的多级反馈控制,形成技能水平不断递进的培养过程。通过专业与产业岗位群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职业能力与岗位需求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实现高职教育能力提升的“六个层面对接”[8]。
四、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具体方案
(一)创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控制模型,突出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特色,解决学生培养质量问题
为了突出产业需求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项目组将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控制模型研究,以学生为对象,突出基础层中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做”的特色,发挥提高层中“赛”的作用,通过竞赛对“教、学、做”环节质量进行检验,以培养过程“教、学、做、赛”环节之间的反馈为系统评价,实现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多反馈式人才培养控制模型,从而达到对学生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如图1 所示。
图1 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控制模型
在实施中完成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六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岗位群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职业能力与岗位需求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二)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解决学生专业知识结构问题
1.以吉林省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为依据,结合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标准》[9],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建立了“面向岗位技能,以能力为本位”的技能型课程体系,将课程设置为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拓展与提升等“四个课程模块”。
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通过岗位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出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端技能人才最应具有的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计算机编程能力、机电设备操作能力、机电产品维护能力、机械设计能力、电气设计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等十项重要工作能力。将能力培养落实到课程模块中,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由浅入深,由基本技能到专项技能、再到综合技能,阶梯式渐进实施。从专业知识到职业技能学习呈现出不断递进的能力培养过程。
2.深化专业课程考试改革。以机电一体化为例,根据专业课程各自的特点,探索多样化考核方式,加大了课程的过程化考核,设计了合理的考核次数、内容、形式及分值权重。全院的专业课程绝大部分都采用了这种注重实践能力的过程化考核方式,扭转了传统考试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
(三)优化“教中做、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平台,解决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问题
1.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安排实践教学。通过搭建实践教学课程群,开展由单项技能→综合技能→职业岗位技能→职业能力拓展等四种技能训练,采用案例教学,边讲边练,借助于“教、学、做”各环节的多级反馈控制,优化“教中做、做中学、学中做”实践平台,学生技能水平呈现出不断递进趋势,突出了高职教育“做”的培养特色。
2.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经过多年专业建设,不断改进教学环境、资源、内容和教师理论教学水平。从原有的在大教室讲授理论课,逐步发展到在实验室、实习基地讲授理论课。在授课的过程中,借助机械设计创新实验室、CAD/CAM 仿真实验室、数控加工实验室、电气控制实验室、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实验室,结合实际产品、零件及图纸进行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传、帮、带”,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职业技能素养[10]。学生通过“学中做、做中学”,使学习过程变得更有趣味,保证了教学质量。
3.完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为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学院鼓励学生积极考取与职业岗位技术能力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对学生进行数字化技术培训,有200 余名学生获得“数控铣床操作工”“数控车床操作工”和“三维CAD 应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四)搭建了“教中学、学中赛、赛中创”的创新实践平台,解决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
1.为加快培育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深度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中,学院倡导“技能改变生活,创新成就梦想”的工程实践理念,已在学院形成了广泛共识[11]。通过开展各类技能竞赛和学科竞赛活动,结合项目案例,将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由课内延展到了课外,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实实在在地融入到项目中。
2.学院开展第二课堂,根据个人爱好和兴趣,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赛项目和学习内容,也可以自由组建不同形式的兴趣小组。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适时指导,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3.扎实推进创新实践教育。自2012 年创建机电创新实验室以来,每年培养学生100 多人。通过采取学长制、师徒制以及项目小组制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传、帮、带”作用,以实践培训、项目申报、学科竞赛、技能实践、专家讲座和经验分享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同时,以创新实验室学生为核心,带动更多学生参与拓展性学习,使受益的学生数量倍增。
4.积极引导和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各级专业技能竞赛和学科竞赛。在反映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做”三个环节基础上,通过“赛”环节检验人才培养质量。据统计自2018 年以来,在我院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中,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高职高专组)国家级一等奖2 项,省级一等奖11 项、二等奖3 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1 项,省级金奖1 项、铜奖1 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国家级三等奖2 项,省级一等奖2 项;吉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二等奖7项、三等奖3 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 项,实用新型专利20 项,软件著作权5 项。
五、学生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融合
针对学生的培养要使其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其品德修养,培养其奋斗精神,增强其综合素质。这些都是新时代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是做好新时代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建立的根基。通过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充分利用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第二第三课堂等教学主渠道,构建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融合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12]。
经过创新课程组研讨,做好课程思政案例的挖掘,做到把思政内容的“盐”融入专业创新教学内容的“水”之中,避免“两张皮”现象的发生,思政元素的挖掘一定要结合创新课程和专业方向的特点进行[13]。创新课程组的做法是梳理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在知识点中梳理和挖掘思政内容。针对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梳理出重要知识点72 个,在知识点中挖掘“课程点”设计案例32 个,比如:在绪论课中需要给学生讲解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就要从加工制造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个知识点讲起,可以引用2019 年华为断供事件,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励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决心和信心,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如,在讲解螺纹连接为什么要防松知识点时,螺纹连接虽然能够自锁,但在振动、冲击、温度变化等场合下,螺纹副之间也可能产生相对转动,因此也要采用一定的防松方式,避免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职业操守,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进而还可以向学生强调“精益求精”“孜孜以求”“一丝不苟”的大国工匠精神[14-15]。
六、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应用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2018-2000 届在校生500 余人。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一直探索适合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调整人才培养体系。相继在课程体系、技能培训及创新能力培养等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学生在技能竞赛和学科竞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6 人,三等奖10 人;省级一等奖13 人,二等奖36 人,三等奖24 人;有400多人次参加校级比赛。在学院形成了“学生愿参赛、教师齐指导、层层有选拔、参赛必获奖”的局面。历届实验室学生中有32 名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6 人获“校十佳大学生”称号,18 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实验室成为了学校大学生创新评估亮点,得到了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等多方面的认可。这些成绩充分印证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七、结束语
“教、学、做、赛”相融合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控制模式,在人才培养实践上实现了突破,进一步地对技能人才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提升,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竞赛和创新教育间的相互关系,竞赛很好地促进了教学,也提高了师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力地推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融合,达到了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预期目标,专业教学质量得到了快速提升,对国内同类高校的职业教育改革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