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
2022-05-09鲁彦平
鲁彦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翻转课堂颠覆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将以往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主客体身份进行对换,对传统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模式的翻转。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从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018 年以来,笔者将这一理念导入所承担的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项目,把翻转课堂理念作为指导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灵魂,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当作落实翻转课堂理念的载体,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尝试,有效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并就二者的融合形成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
公共政策分析是一种应用性的研究活动,涉及整个政策过程,强调采用各种研究或论证方法,产生和转变与公共政策相关的信息,以便帮助决策者或当事人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1]。作为政治类和公共管理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以政策系统、政策过程和政策分析方法为研究对象,以便为政策研究活动提供一般知识的社会科学领域。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共政策和政策分析的内涵、政策分析模型、政策系统、政策问题构建、政策方案制定、政策内容执行和政策效果评价等。注重公共政策的基础理论、方法技术和实际分析技能的有机结合,强调通过课程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增进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并锻炼其相应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层面,使学生掌握现代政策科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策系统和公共决策体制,知晓整个政策运行过程,提高学生的政策理论水平。
方法层面,结合各项具体政策案例,引导同学们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掌握政策分析的基本途径、主要框架和基础方法。
能力层面,提高学生探索政策活动的研究能力和应对政策问题的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建构政策问题、撰写政策建议、执行以及评估具体政策的能力。
(三)存在问题
本课程一直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来建设,并面向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但以往教学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内容取舍和教学方式选择;讲授法运用太多,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重理论教学轻实践锻炼;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比较传统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和效果。
二、模式设计
(一)基本设计理念
开展混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去使用在线平台、建设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也不是去开展花样翻新的教学活动,而是要通过传统课堂教学与数字化学习相结合,来有效提升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深度[2]。翻转课堂所强调的“课外传授知识,课间内化知识”的教学理念,为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在混合式教学中贯穿翻转课堂的理念,既能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又能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因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坚持建构一种引入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追求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相融合与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相融合的统一。
(二)线上、线下教学安排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授课内容转移到课外(线上),学生借助在线视频完成对课程基本知识的学习,通过课堂时间(线下)完成知识的消化吸收。这种模式改变了课堂的内容安排和时间分配,转化了师生角色,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本项目中,我们安排线上、线下教学的基本思路如图1 所示。
图1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混合教学线上、线下教学安排的基本思路
(三)课时分配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总学时是48 课时,在前期探索中,由于受到前期课程资源条件以及传统课堂教学制度的限制,我们将线上教学的大部分工作放到了课下,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48 个课时主要用于线下课堂教学。这种做法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高度依赖学生课余时间”,有时候线上学习时间难以充分保证。后来我们优化课程资源建设,根据课程章节知识内容的适应性的不同,逐步调整线上、线下教学课时的分配,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课时比例保持在1∶1 左右。
(四)考核方式
翻转课堂取向的混合式教学,既强调教师的课堂讲授,又强调学生基于课程资源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交流能力,不仅引发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以及师生角色产生深刻变革,也要求考核方式进行相应的转变[3]。为此,我们摒弃传统的单纯依赖期末考试的单一模式,采用多元评价体系,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大形成性评价比例。其中,形成性评价包括学生出勤、平时作业、个人和小组学习质量、课堂参与活跃度及课程实践成果等,而总结性评价则以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在项目启动阶段,形成性评价占课程成绩的比重为30%~40%,后来随着课程资源尤其是在线测试系统的完善,以及师生对混合教学模式适应程度的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占比已逐步提高到60%。
三、资源建设
(一)教学资源平台
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多种教学资源的支持,而教学资源要依存于不同的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本项目中的教学资源分布在如下四个教学资源平台。
第一,石大云课堂。石大云课堂在本项目中承担“资料库”的角色,其中的教学资源,既包括课程介绍、教师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往年试题等课程基本信息,也包括按章节知识点建设的电子课件、教学视频、拓展材料、政策案例和测试题目等基本学习资源;此外,教学活动通知、课程作业提交等功能也是通过该平台实现。
第二,微助教。微助教在本项目中被定位为课堂管理和教学互动工具,通过这一平台实现课堂签到、课堂测试、课堂讨论和平时测验等多种互动功能,上面的教学资源主要是以选择题和判断题为主的测试题,以及学生出勤、课堂参与等各种教学过程信息。
第三,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教学软件。南京奥派信息产业股份公司开发的这款教学软件是本项目的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平台,上面的教学资源主要是与教学进度同步的各种政策案例,包括案例导读、案例正文、案例点评、分析与思考、相关链接和参考资料等。
第四,课程QQ 群。课程QQ 群在本项目中主要实现建构在线学习社区的作用,发挥移动端即时通讯的便利性和泛在性,促进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分享沟通与答疑解问,上面的教学资源主要是课程学习中的难点热点、结果反馈和心得体会等。
(二)自建教学资源
目前本课程自建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信息、教师信息、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核方式及标准、教材及参考书等课程基本信息类资源已经齐备。
第二,基础教学资源。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划分,进而提炼其中的核心知识点,并以知识点为教学单元制作了电子课件;除全程课堂教学录像外,覆盖本课程九个教学模块40 个基本知识点的47 个微课视频。
第三,拓展资料。每个教学章节和知识点均配备了推荐学习的拓展资料,以学术论文为主,辅以时政新闻案例等,平均每个章节5 篇左右。
第四,实践资源。围绕三种课程实践模式分别建设有相关资源:在模拟政策辩论方面,开发设计了“提高妇女政治参与的性别保护政策是否必要”“樱花节期间该不该收门票”“个税起征点该不该提高”等辩题;围绕精准扶贫、雾霾治理等政策问题,引导学生撰写政策分析性的学术论文;鼓励学生分组进行针对政策问题的社会调查,并通过市长信箱等途径向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建议,推动相关政策议程。
第五,试题库。课程试题库主要由四个小题库构成:知识点在线测试题目库,以选择题和判断题为主,平均每个知识点5 个题目;单元在线测试题目库,以选择题和辨析题为主,平均每章15 个题目;课后思考题目库,以简答和论述为主,平均每章6 个题目;期末考试题目库,包括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8 套,以及历年考试试题AB 卷及答案共10 余套。
第六,案例库。案例教学是本课程的突出特色,课程案例库主要由三类案例构成:用于导学的教学案例,每个知识点均有至少一个教学案例;用于评价的测试案例,每章进行一次案例分析上机操作,这部分主要是奥派公司教学软件自带的案例;用于锻炼的学生自制案例,本课程的结课条件之一,就是要求每个学生开发一个政策分析案例。
(三)外部教学资源
主要是给学生推荐中国大学MOOC 上的一些精品资源,包括厦门大学陈振明教授主讲的国家级精品课政策科学、西安交通大学陈光教授主讲的国家级精品课公共政策概论、南京大学严强教授主讲的国家级精品课公共政策等。
四、具体实施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具体实施时主要包括六个基本环节: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分解和提炼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对本课程的目标定位和任务要求,在多年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将课程教学内容分解为9 个模块共40 个核心知识点。
(二)教师准备混合式的教学资源
教师需先将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录制成教学视频,并准备立体教材、电子课件、教学视频、拓展阅读材料、案例库和在线测试题库等混合式的教学资源。
(三)教师确定多平台的线上支持系统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资源的类型属性和使用方式选择合适的线上支持平台,将教学资源上传到相应课程线上支持平台,并设置学习任务,搭建在线讨论、答疑等学习环境。我们主要尝试运用石大云课堂、微助教、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教学软件和课程QQ 群等线上支持系统,这几个线上系统各有其功能定位,其中石大云课堂侧重充当“主资料库”的角色,微助教被定位为“课堂管理与互动平台”,南京奥派公司的案例分析教学软件发挥着“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及测评平台”的作用,而课程QQ 群则是“学习社区的即时沟通工具”,四种平台各有其独特优势和适用情景。
(四)课前教师发布学习任务通知
学生通过在线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并借助网络平台互相讨论、答疑,总结收获,反馈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则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跟踪学生学习进度,及时进行在线答疑,多渠道收集学生学习信息。
(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样化课堂教学
课堂上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课前在线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其做法包括:针对线上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精讲;引出该教学单元的重点、难点供学生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向探究的深层思维发展;学生分组,通过任务引领式学习、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的混合使用完成课堂训练项目,达到巩固训练的目的等。在此期间,教师还要面对面观察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并给予个性化指导,而学生也可展示自己成果并由小组互评、教师点评。见表1。
表1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混合教学与考核的基本方式
(六)组织面向应用的实操技能锻炼
在课堂建立共识的基础上,教师在线发布拓展训练项目,并进行引导,以供学生在课内和课外进行提高训练。政策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促进政策问题的解决,为此必须重视对学生政策分析技能的训练。我们主要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开展政策调查、撰写政策分析论文、建构政策议程或提供政策建议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知识、技能迁移的能力。
五、结束语
改革项目启动以来,我们采用“边建设边应用,以应用促完善”的原则,先后在三届学生中尝试这种新模式。实践证明,融入翻转课堂理念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有助于克服课程教学中偏重理论讲授以及学习过程较为枯燥的问题,解决传统课堂教学经常出现的“缺人头、少抬头、不点头”现象,切实提高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 年春季学期学生都没有返校,全部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虽然缺少了线下环节,但得益于前期建设的线上教学资源和积累的线上教学经验,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仍然颇受学生认可。翻转课堂理念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有机融合,但与此同时,有些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
首先,必须探索适合本课程的翻转课堂模式。目前翻转课堂在高校应用范围较广、效果比较突出,但是其限制因素也较多,并非“一翻就灵”,必须“因课制宜”。线下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中是否引入翻转课堂,是“部分翻转”还是“全部翻转”,是“有限翻转”还是“彻底翻转”,都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具体环境来做取舍。
其次,新模式对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新模式不仅要求教师进行线上线下各种课程资源建设,而且要求教师必须提前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知识储备等基本情况,必须考虑到学生群体内部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另一方面,新模式大量课程内容依赖学生课外自学,需要其加强自我监管,由于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如果多门课程同时采用这种模式,学生会就会疲于应付。
最后,必须进一步强化课程资源建设和课程平台建设。无论是对翻转课堂还是对混合教学,资源建设和平台建设都是基础性工程。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需要对各个章节的文献资料、视听资源、测试习题、案例材料和主题讨论等内容进行统筹考虑,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和资源。在平台建设方面,则要强化基础设施保障,着力解决由于网络环境较差,视频不能正常播放、学生不能正常参与互动的现象,同时还需大力优化平台功能,打造综合性平台,解决现在只有依靠多平台相互配合才能满足使用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