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山区稻田养殖建鲤2号关键技术

2022-05-09申晓东江学海李小义

科学养鱼 2022年4期
关键词:鱼种鲤鱼稻田

申晓东,江学海,李小义,曾 圣

(1.贵州省水产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省水稻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6)

2019 年笔者单位在铜仁市思南县项目协作单位的稻渔生产基地进行了建鲤2号鱼种当年直接养成商品鱼的稻田养殖试验,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田块条件

地点选择协作单位思南泗水源农业开发公司的稻渔生产基地稻田两块,面积分别为7.6 亩和7.2亩。两块田都开挖“回”形环沟,沟渠横切面为梯形(田块数据见表1),水源为石阡河水,阳光充足,水质清新,pH 6.5~7.5,温度适宜,注排水方便,适合开展稻渔种养。稻田进排水口对角安装,并在进出水管口安装了一层拦鱼网布,网眼以不跑鱼为标准。两块稻田环沟中各自配备喷水式增氧机(750瓦)两台。

表1 两个品种放养田块、规格和密度等的情况

2.水稻品种及插秧

种植的水稻品种为“中浙优8 号”。5 月20 日开始插秧,全人工操作,行距和株距分别为30 厘米、17厘米,每穴3~4株,5月21日插秧完毕。

3.鱼苗来源及鱼种放养

鱼苗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养殖试验基地购进当年4 月孵化的建鲤2 号水花,在项目协作单位稻渔生产基地使用池塘集中强化培育至鱼种,规格10~15 克/尾。6 月初水稻返青完毕,鱼种经过3%~4%食盐水浸泡3~5 分钟后,放养于稻田的沟渠中,放养密度300 尾/亩。同时混养少量鲢、鳙鱼调节水质。

4.水质、水位调控

建鲤2 号鱼种入田后,根据水稻的生长特点,前期田面水深控制在5厘米,促使秧苗扎根;中期水稻孕穗期,田面水深加到12 厘米;后期水稻抽穗灌浆成熟,可以把水深保持在18 厘米以上。环沟水体可以定期加注新水,水体透明度控制在20~30 厘米为宜,定期沿环沟水体泼洒生石灰20~25千克/亩。

5.水稻施肥、施药管理

稻田施肥原则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整地时每亩施水稻专用肥40 千克作基肥,均匀撒施;返青肥在移栽后5~7 天施用,一般施尿素5 千克。稻田投鱼后不再施用任何肥料。在水稻生长期使用尿素追肥1 次,使用量3 千克/亩。稻田养鱼一般不需专门进行病虫、草害防治,如果水稻遭遇病虫害或者杂草,采取人工除草和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生物农药,在使用时选择在晴天的中午进行,把药物喷洒在水稻的叶和茎上,不要把农药喷洒在水中,以免造成水质污染,引起鱼的不适。

6.建鲤2 号养殖关键技术

(1)饲料投喂。坚持“四定”原则。饲料使用鲤鱼专用料,蛋白质水平30%~32%,每天定时、定点投喂3次,在定量投喂的基础上,每次投喂量根据当天天气、鱼体生长、鱼塘水质等情况而定。在高温季节或者天气突然变化的时候,减少投喂量或停食。整个养殖期间,每月安排1次在饲料中添加增强鲤鱼免疫力的复合维生素投喂,天气转冷、水温降低时少喂甚至不喂,变质、发霉的饲料坚持不喂。

(2)水质调控。采取经常加注新水或适时加开增氧机等管理措施,为稻田中鲤鱼生长提供良好的水域环境。

(3)病害防治。稻田养殖鲤鱼由于放养密度低,鲤鱼发生病虫害的情况较少,所以鱼病防治必须遵循“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针。主要措施有:稻田环沟必须在放养鱼种前使用150 千克/亩生石灰干法彻底消灭病原和敌害生物,使用3%~5%的食盐水浸泡鱼体和漂白粉对生产工具进行消毒,不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在鱼病流行季节要定期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水体泼洒消毒,定期投喂添加了增强鲤鱼免疫力的复合维生素或大蒜素的饲料。

(4)日常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养好水:稻田水本来就很浅,所以除了晒田要排水外,日常水田一定要保持10~15 厘米水深,以确保鱼有相对稳定的水环境;随着稻禾和鱼的生长应适当加高水位,在水稻抽穗、灌浆时特别需要补充水分,稻田水深可加深到15~20 厘米,这样鱼更加受益;水稻收割后,以稻田田埂高度为上限,把稻田水加到最深的状态,这样可以给鲤鱼提供最适的水体生活环境,有利于后期鲤鱼的育肥。另外稻田中的环沟十分容易塌陷,所以要经常巡视,保护其宽度、深度的完整和水流的畅通。此外,拦鱼栅的杂草、污物必须及时清除,以确保水流畅通。

清除敌害:鱼刚入田时,因为个体较小,要注意清除和驱赶敌害生物(如鸟类等)。日常工作中要保持堤埂保水完好,要提防水老鼠、黄鳝等在堤上打洞。

(5)稻田水稻收割和捕鱼。一般每年9-10 月收割水稻,收割前几天缓慢排干田面水,将鱼赶入环沟,此阶段注意防止环沟里的鱼缺氧浮头,加强人员巡田,加开增氧机。水稻收割完毕,立刻把田水加深继续养鱼2~4 个月。12 月至翌年2月可以捕捞田鱼。

二、养殖结果

2019年6 月10日放养10~15 克/尾建鲤2 号鱼种和常规鲤鱼种,经过170 多天的饲养,于2019年12月15日和16日分别起捕。收获建鲤2号商品鱼1581.75 千克(2109 尾)。规格组成为:400~600 克/尾的个体占25%、600~1000 克/尾的个体占70%、1000~1200克/尾的个体占5%,亩产208.15千克。饲料的总用量为1898.1千克,饲料系数为1.2,养殖成活率为92.5%。

收获常规商品鲤鱼933 千克(收获1555 尾)。规格组成为:400~500克/尾的个体占12%、500~700 克/尾的个体占80%、700~780 克/尾的个体占8%,亩产129.6 千克。饲料总用量为1194.25 千克,饲料系数为1.28,养殖成活率72%。具体详见表2。

表2 不同品种质量和养殖效果的比较

三、分析讨论

通过170多天养殖对比:在相同稻田条件、放养时间、放养规格、放养密度、饲料投喂、日常管理、捕捞时间下,建鲤2号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当地常规养殖的鲤鱼,成活率提高20.5%,产量提高78.55 千克/亩,按协作单位实际售价稻田鱼平均24 元/千克计算,产值可增加1885.2 元/亩左右,饲料等物资投入为508.7 元/亩,毛利润增加了1376.5 元/亩。所以,贵州高原山区引进建鲤2号品种,可有效促进品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山区优质无污染的水源条件,务实推进山区稻鱼生态种养生产,使贵州省生态渔业走向高质量健康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鱼种鲤鱼稻田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我从金黄的稻田看到我的祖国
小鲤鱼的问候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
鲤鱼跳龙门
稻田里的稻草人
冬放鱼种技术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