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水乡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实践
2022-05-09徐卫国高培国杨卫明沈亚强吕烨锋蒋路平吴胜祥
徐卫国,高培国,李 斌,杨卫明,沈亚强,吕烨锋,蒋路平,吴胜祥
(1.嘉兴市农渔技术推广站,浙江 嘉兴 314050;2.嘉兴市秀洲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 嘉兴 314000;3.海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 海盐 314300;4.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嘉兴 314050)
以嘉兴、湖州等为主的浙北平原水乡地区,河道纵横、雨量充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具备天然资源禀赋优势,但在2015 年前采用传统的稻田养鱼技术,发展极为缓慢,嘉兴全市面积不超过5000 亩。2015年后湖北、安徽等地稻虾模式逐步辐射到本地,加之种水稻效益较低,如何稳粮增收是摆在各级农业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发展以稻虾为主的稻渔综合种养正逢其时,彼时嘉兴市农业基金会、海盐、秀洲、桐乡、海宁等地农业部门纷纷赴湖北、安徽、江苏等稻虾产业主要产区考察,带回了技术、模式,并迅速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推广,在实践中结合本地的水稻种植特点创新发展了稻鳖共生、稻虾轮作、稻红螯螯虾(下称澳龙)共生等模式,由于在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减肥减药等多方面成效显著,推广面积大幅发展,2018 年1.6 万亩、2019 年2.7 万亩、2020年6.3万亩、2021年8.5万亩。
一、嘉兴市稻渔综合种养发展主要措施
1.建立稻渔综合种养推广体系,落实责任分工一是围绕项目实施,建立组织体系。嘉兴市农渔技术推广站(下称农渔站)从2019 年起连续两年申报了稻渔综合种养的丰收项目,并从组织体系上确保稻渔综合种养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将具体目标任务落实到位。为确保项目推进,出台了《嘉兴市稻渔综合种养“万元千斤”工程(2020-2022年)实施意见》,并从2020年起将该项工作列入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三是将项目列入全市农业主推技术中。为加快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推广,嘉兴市农渔站从2018 年起已连续3 年将该项技术列入全市主推技术,并将此列入市、县二级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的中心工作。
2.开展技术研究,形成嘉兴模式课题组开展了市场调查,根据产业发展匹配度,选择适合嘉兴市发展的稻小龙虾、稻鳖、稻澳龙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进行了分工,同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2019 年重点开展稻鳖、稻小龙虾共生技术研究;2020 年重点开展稻小龙虾轮作、稻澳龙共生研究;2021 年重点开展稻小龙虾和澳龙、青虾连作研究。
经过两年多的专项研究,课题组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嘉兴发展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其中稻鳖共生技术创造了亩效益超3万元的高效典型,稻虾轮作技术最大程度上兼顾了粮食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平衡,稻澳龙共生技术成为稻渔综合种养新的“风口”。
3.制定稻渔标准,规范产业发展嘉兴在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时,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刚刚发布了《稻渔种养技术规范 第1 部分:通则》,其中对相关技术参数做了一定规定,但没有全部明确,如最重要的沟坑比,具体是以单个田块为基数还是整个稻渔基地为基数存在一定争议,为便于规范行业发展,课题组觉得有必要通过制定标准来实现规范。为此嘉兴市农渔站于2019 年申报了嘉兴市地方标准《平原水乡稻渔综合技术规范》,目前已正式发布,同时在《红螯螯虾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规范》中制定了稻和红螯螯虾共生部分,为下一步通过标准化推广打好了基础。
4.抓好示范推广,实现以点扩面稻渔综合种养是一项新型农作制度,要发展首先要让从业人员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建立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带动是最好的路径。各地在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时也以创建示范基地为主要工作,全市共申报了26家省级稻渔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共有23家基地通过了省级基地验收,而秀洲、海盐以高分通过了省级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范县创建验收,得到省厅领导和专家组的高度肯定。
5.加强技术培训,注重能力提升2019 年以来,嘉兴市、县二级水产推广部门先后共举办稻渔综合种养培训16期,共计1280人次,组织现场观摩30 次,共计660 人次。为全市稻渔综合种养人才培育打好良好基础。
6.出台扶持政策,加快产业发展嘉兴市对稻渔综合种养给予的财政资金逐年增加,合理引导了产业健康持续发展。2019 年《市区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若干财政政策意见》文件中,对本级稻渔综合种养主体财政给予200 元/亩一次性项目建设资金补助。同时各县(市、区)均出台相关文件对本地区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20 年底,全市共投入财政补助资金2694.9 万元,通过财政扶持的激励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全市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
7.提升品牌效应,促进三产融合稻渔综合种养要提升效益,最重要的是品牌的溢出效应,最佳的方式是双品牌运作,将稻米、水产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后,迅速提升品牌的无形价值,最终将品牌效应反映到产品价格上。
8.加强全程监管、确保安全发展发展稻渔综合种养,要做好全程监管,严守3个安全:一是耕地安全,确保开沟面积不超10%;二是质量安全,加强投入品监管,确保稻渔产品质量安全;三是生态安全,注重以生态循环方式生产,加强尾水监管,确保环境安全。各地结合财政资金补助委托第三方审核,做到一场一报告,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同时在农产品监管中加强稻渔产品抽检,2020 年全市共开展256 批抽检,100%合格;各地也对稻田水质开展抽检,适时监控氮、磷指标,配合做好“肥药两制”工作,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二、下一步工作
1.继续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在“十四五”嘉兴农业高质量发展方案和“碧水行动”方案中均将稻渔综合种养列入其中,计划全市创3个省级稻渔重点示范县,其中2021 年推广8 万亩、2023年推广10万亩、2025年推广15万亩,并将此列入对县级农业农村局的考核,确保得到各级农业部门的重视,据统计2021 年全市稻渔推广面积已达8.5万亩。
2.持续打造稻渔全产业链加快培育稻渔产业的种苗企业、育秧企业,计划培育10 家以上,覆盖全市主要稻渔生产区;加快建设稻渔产品交易、流通市场,海盐、桐乡在原有季节性小龙虾销售的市场基础上,扩大销售品种,争取常年销售;继续举办禾城龙虾王争霸赛、海盐龙虾节等活动,宣传稻渔产业和品牌,扩大嘉兴市稻渔品牌的影响力;推进农家乐、餐饮企业与种养主体相互渗透,联合市餐饮协会给稻渔美食店授牌,加快三产融合发展;加快稻渔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十四五”期间争取引进1~2家大型加工企业。
3.组建稻渔产业联盟目前嘉兴有各类稻渔(稻虾)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300多家,但缺少全市范围内的行业组织,下一步将发动各类稻渔行业主体,组建稻渔产业联盟,形成稻渔产业发展高能级平台,加快资源共享、要素集聚,抱团发展形成嘉兴稻渔产业优势集群,争取在千亿蓝海规模的稻渔产业竞争中乘风破浪,勇为人先。